道次第修行的禅修指引

如果我们想深入实践佛法教义,很显然禅修是其中重要的一步。然而,禅修却不是佛教所独有的,在其他印度传统中我们也会看到禅修的存在,甚至是印度之外的非佛教系统之中也有禅修的存在。

梵语中禅修一词为“bhavana”,是由动词“bhu,”演化而来,意为“变成”或“使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东西”。 所以bhavana,即是一种我们学习了某种教义从而修养出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的过程,并且我们渐渐地变成了那种固定的状态。换句话说,经过禅修,我们可以使自己的精神达到一种特殊的有益状态。

由于bhavana来自梵语词根“bhu,” – “变成”, bhavana隐含了变化的过程。比如,如果我们禅修慈爱的话,我们实际上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心中拥有慈爱的人。当这个词从梵语译为藏语的时候,藏语版本的译词隐含了“养成一种习惯”的意思,即藏语“gom”。 Gom的意思是让我们自己养成一种积极的状态 – 而不是消极或自然形成的状态 – 从而练成一种积极的、有长远利益的习惯。

所以藏语译词和梵语原词所反映的意思很相近,两个词都用来表达将我们自己变成一种目标中的自我 – 比如,那个心中充满慈爱的自我 – 如果我们要在心中形成有慈爱这种有益习惯的话。那种我们用来形成这种有益习惯的方法就是禅修。

聆听教诲

在印度,佛教之间主要的哲学著述为“奥义书”,在那本书中就已有关于禅修的内容。在那本书的描述中,禅修的方法被阐述为三个步骤:听闻教导、思维过程、禅修。佛陀并没有创造三步禅修的方法;而是在佛陀的时代,禅修已经流行开来。所以如果我们想养成什么好习惯的话,显然我们先要培养听闻这种好习惯;然后我们需要在思考的基础之上理解它;最后,我们需要将这种习惯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如果我们对佛法一点都不了解的话,我么需要先去掌握一些基础的佛教知识,并且要确保这些知识是正确的。只有正确的基础知识才能作为我们对真正的佛法教义产生兴趣的可靠基础。然而在佛陀生活的时期,哲学教诲是从不书写下来的。几世纪之后才有文字形式的教义出现。这就是为何三步禅修法是由“听闻”开始的。“听闻”也就是听着教义被大声的宣讲出来。

如今,你有可能通过在书上或是网上看到的方式已经学习了你想要达到的某种精神状态。然而这种方式需要进一步讨论。因为当我们直接从一个老师那里听到他的教诲的时候,教师会创造一种特殊的氛围,通过教学展现在我们面前。当我们从现场直接聆听教学的话,我们会有一种仅从读书中得不到的源于老师的激励。这在某人不得不写一本书的时候显然也是成立的。我们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这是成立的。例如,你去参加一个现场音乐会的体验远胜过在家听CD的体验。这完全是另一种体验。

当我们聆听教义的时候,最有效的建议之一是去除“陶土花瓶”的五个误区。

  • 首先,我们需要避免的错误是:成为底朝天花瓶。这样什么也装不进来。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思想闭塞,显然无法学会听到的东西。
  • 然后,我们同时需要避免成为底部漏洞的花瓶。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装进来的东西都会漏掉。用英语说就是“左耳进右耳出”,我们需要避免这种情况。
  • 最后,我们还需要避免成为脏花瓶。当你把清洁的水倒进脏花瓶的时候,水也会掺入杂质。换句话说,当我们心有杂念时,这些杂念会影响我们对新材料的理解。我们更多程度上总是将新材料与我们的旧思想相混淆,而不是去真正听到别人说什么。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我们听到一种教诲的时候,用笔或其他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很重要。这样我们就能正确的记住所提及的要点。如果我们记忆不太好这很有帮助 – 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完美的记忆。在听与记之间间隔的时间越久,参杂进来的杂念就会越多。我们及时把材料写下或记下,我们仍需再次并且多次反复听它。只是以书或笔记的形式保存在我们的书架上或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电脑iPod里是远远不足以学会的。

萨迦派上师琐南则摩提到深入修炼法理需要做到:

  •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的问题在哪里和我们正在经受怎样的痛苦
  • 然后我们需要发念从这种状态当中解脱出来
  • 最后,我们需要对佛法升起信心,相信它会帮我们脱离苦海。

初学者需要有一颗开明的心接受学到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带着兴趣去听闻佛法并且注意鉴别我们听到的。我们需要鉴别,从而决定是否将我们所听到的付诸实践就能有助于我们自己解决难题。我们不是为了通过学校的考试而去听,也不是为了向他人炫耀我们的博学。我们听闻佛法教义是为了看看我们是不是能找到其中的与我们自己相应的东西或是有助于我们生活的东西。

当听闻到佛法的时候,那么,有许多方法将我们和我们想要达到的思想状态相联。用我们所知道的"三知觉"(上文提到的)的方法,我们把自己看成是病人,把老师看成是医生,将教义看成是帮助我们克服各种病痛和难题的良药 – 而我们的病则是烦扰我们的情绪。

当我们在练习上更加精进的时候,还有许多关于我们如何对待老师的态度上的指导,以“将老师作为佛”的形式出现,或是以其他形式出现。但是这些指导都不是给初学者的。

思考我们所听到的

第二部是思考我们听到的东西。我们通过思考来理解教义。当我们正确理解这个教义意思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理解教义从而能正确地行持,还需要逐渐确信这种教义是有效的、是我们需要自己来采纳实践的。我们还需确信自己确实可以达到教义当中说的任何情况。比如,如果认为教义上说的是不可能的,我们将永远不能够克服我们的愤怒,那么我们依法行持来克服愤怒的意义又何在呢?我们需要确信践行是为了能够通过努力达到书上所说的目标。

当思维佛法教义的时候,我们会从许多思维角度来思考。比如,如果讨论修炼一种慈爱众生的禅修,就需要知道我们要到达那种慈爱所需要经历的步骤。比如,对众生的慈爱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呢?是建立在视众生平等的基础之上,看到每个人都对我们很好之类的。所以为了在我们的思想中形成普世之慈爱,我们需要知道慈爱是建立在什么上面的,和在心中形成这种慈爱之前要有怎样的思想或精神状态。

另外,还要知道慈爱的对立因素正是慈爱要去医治的,特别是,要确信慈爱的对立因素是愤怒和仇恨;并且需要确信慈爱的确可以胜过这些因素从而除掉它们。还要理解慈爱是如何除掉这些因素的。

进一步,要理解养成慈爱有什么目的,并且在养成了慈爱之后要怎么做。这也暗含了养成慈爱的裨益。比如,当我们读了很多讲授如何发心升起菩提心的书 – 就会发心来得到我们自己的、个人将来的启示从而来利益众生 – 经常这些书开篇讲述的是发心升起菩提心的好处。这些书的目的是让我们相信在生活中拥有这样的目标是我们喜欢培养的。

最后,需要对教义的逻辑充满信心,它们需要有逻辑\有道理\并且需要在细节和次第上都有意义。

所以要考虑的事情很多,没有明白什么是我们真正要养成的而直接跳到禅修训练、或是跳到考虑我们怎样能摆脱这种困扰的情绪、或是跳到那些我们需要避免的因素、或是其他的一些行为,都是不明智的。聆听教义可以比作向嘴中投放食物,并且像咀嚼食物一样思考如何消化它们。如果不加咀嚼就囫囵吞下,就会被噎住。同样的,如果没有听从教义就直接禅修, 就会有麻烦。

怎样准确完成思考的过程呢? 思考的过程开始时可以是一些自由的形式,思考一些我之前提到的内容,如果已经完成了这一步,就可以进入到更加正式的思考阶段。

正式思考阶段

正式的思考意味着要如法思维。当我们想达成一种特定的精神状态时,需要事先准备.通过阶段性练习来准备。通常,这些准备步骤包括如法思维。比如,禅修的教导应当包括如法思维从而建立对无常的理解(无常指影响事物的原因和条件时刻在变化,终究归一);或者教导应当包含建立理解“空性”这个概念的如法思维。(“空性”指世间万物皆无自性,不断流转生灭,无固定主体)。通过思考并行持如法思维,逐渐可以确信不仅仅无常和空性是真实的,而且如法思维可得以证明无常和空性也是真实的。不仅如此,通过对如法思维逻辑确信还可以产生对无常和空性的正确且关键的理解。记住:逐渐确信的过程是思考阶段的一部分。

另外,还可以建立一种精神状态,不一定要通过理性思考的形式,但是是通过次第完成。比如,如果想发菩提心的话,我们需要经历生发泰然处之心态的阶段,并且把所有人都视为我们在一段前世轮回中的母亲,纪念母爱的仁慈,变得感激等等。我们经历了这些阶段从而确信通过行持这些步骤,就会达到升起菩提心的目标。这仍然是思维阶段的一部分。

同时我们需要非常清楚的明白,在这个思维过程当中,自己想要达成的心境是到底是怎样的。有些禅修意在帮助我们把精力集中在某种东西上,比如,一个观念的佛。禅修一个观念的佛时,我们需要明白这是一种集中注意力禅修的方式,它意在集中关注一种特定的物体,亦即一尊笑的,三维的,活的佛,由我们想象中的眼前的光化成。

另一方面,要修成不同的心境就有不同的禅修。比如,慈爱。慈爱不是能集中注意的一种东西,而是一种心境,一种我们所创造的精神状态。所以需要知道哪种形式的禅修是我们正在修持的:我们在集中注意力于一种特定的事物还是在努力创造一种特定的心境?我们在努力达到怎样的状态?

两种情况下,宗喀巴大师着重强调了我们需要知道如下两件事情:

  • 首先,需要明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事物在心中形成。我们是在讨论禅修一个能看见的佛还是禅修慈爱,我们想在禅修中出现的事物是什么?
  • 第二,需要知道怎样让那种事物在心中扎根,怎样去认知它。如果对这两点完全清楚的话,那么怎样去创造我们想要形成的心境呢?

比如,大悲悯:大悲的目的是什么?形成的事物是什么? 当修行大悲悯
时,在头脑中形成的事物是众生,各种经受苦难的烦恼身。我们将精神集中在他们身上,并且分辨他们的各个方面,即他们所经受的痛苦,和这些痛苦的原因。怎样才能让这些存在在头脑中扎根呢?须在头脑中升起大愿,希望众生离开这些痛苦和造成这些痛苦的原因,并且着意将这些痛苦换由自己来承担。这样,通过思维已经听闻或读到的指导,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理解我们想要产生的这些心境。

如果计划修行菩提心,我们需要思考清楚我们的精神在如此禅修中所做的事情。许多人将菩提心与大悲悯混淆;显然二者是不同的。菩提心是一种以大悲悯为基础的精神状态;但是菩提心比仅仅发愿让众生离苦和离苦因来的更深刻。它超越了仅仅想要让诸烦恼身开悟并且承担为此的责任的发心。但是这些善的念头和感觉是菩提心的基础和由之生发的积极情绪。我们首先需要有这种慈爱的基础并且升起大悲悯。

当真正端坐在蒲团上修行菩提心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什么上面呢?应集中在自己的顿悟上面 – 虽然此时顿悟还没有产生,但是会在需要达到顿悟所生的佛性因素和刻苦修炼的基础上产生。我们的佛性因素是我们成佛所需的所有基本素质和特点,如心念清净。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释迦摩尼佛的顿悟,也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般意义上的抽象的顿悟之上;而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顿悟之上,集中在还没有形成的顿悟之上。

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还未产生的顿悟之上呢?这不太容易。首先,需要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以及那是一种怎样的状况 – 还未产生的状况或事情。比如,需要考虑:是否还未生发的嫩芽已在种子之中含苞待发?还是种子中根本不包含嫩芽?

显然,当关注还未发生的顿悟时,对于空性的理解是必须的,它有助于我们真正清楚地了解我们所关注的东西。还未生成的顿悟不像田径比赛中的重点那样,它不存在于外界的任何地方。它也不存在于精神中或是潜藏在佛性中,含苞待发。它并不像上述事物那样可以被我们发现。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是将精力集中在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上,我们并不是什么都没关注,相反地,我们需要知道,还未产生的顿悟是一种可在佛性的基础上有效地融入精神连续统内的因素。还要知道将一种东西在适当基础之上有效融入精神连续统意味着什么。

然而,为了将精力集中在还未发生的顿悟上,需要在意识中形成对顿悟的意象。比如,可以想象"顿悟"这个词的声音,或者在脑中形成一尊佛的思维图像。在密教经典中,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佛身。在这些例子当中,需要把在意识中出现的声音或图像视为我们还未发生的顿悟的一种表现。

下一步,如何把精神集中在这些意象上呢?当顿悟在头脑中形成意象的时候,我们用两种意念来在还未产生的顿悟上集中精力,第一是:“我即将获得顿悟。”现在,要获得这种为了得到顿悟而生的意念,我们还要依靠其他一些必须思维了理解的东西。需要真实地知道,我们要正真获得顿悟需要做些什么。态度不能随随便便:“哦,我就要顿悟了。”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是如何去获得它的,并且确信我们可以获得它。我们要获得顿悟,需要生起正念,不然的话,想顿悟简直就是做梦。还有,我们还要清楚地了解什么是顿悟,这也不太好理解。我们通过顿悟过程中的第二步来获取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思维。

当我们把精力集中在头脑中生成意象的时候,第二个意念就是我们要尽可能地去裨益他人。毕竟,顿悟并不表示要成为全能的上帝。而且裨益众生确确实实是建立在之前践行这些步骤之上,建立菩提心的基础,称之为慈爱和大悲。我们有让他人顿悟的责任,因为我们发愿让他们脱离苦海、充满快乐。

这个思维步骤很长,并且需要一定的工作量。但是在这一步结束的时候,我们清楚地确信:我们正在努力达到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境、怎样才能建立起那种心境。我们同时完全且真正地相信,我们能够生成那种心境,并且生成它是非常有益的。

虽然这种形式的思维看起来像禅修,但依照一般定义,它并不是真正的禅修。有些不能准确地使用这个术语的西方人也许会把上述过程称为禅修,但那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知道思维和禅修的区别。这种思维过程是非常有益的活动,思维教法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去做的。比如,堵车的时候,可以思考怎样的心境可以运用于这种情景 – 比如,慈爱。慈爱和这种情景是如何关联的呢?这样想的饶益是什么呢?等等。这些是我们每天都可以去思考的重点。

禅修

现在来到三步禅修中的第三步:禅修本身。禅修就像咀嚼食物之后去消化的过程。禅修的目的是为了使积极的精神状态成为一种习惯,是为了当我们一想到并理解了这种思想状态之后就能生成这种状态,或是确信我们可以生成这种精神状态。

禅修开始分成两步。一步是我将其译为“仔细鉴别的禅修”。它常常被翻译为“分析的禅修”,但是如此翻译容易把它与前面的思维步骤混淆。我想“鉴别”这个词是更加准确的翻译。在本文中,“鉴别”意味着仔细审视一些事物,并且对这种事物的理解要达到一种相当的程度。禅修的第二个方面是“固着禅修”,在此过程中,我们真正集中精力并且要保持精力的集中。我们将这第二个步骤叫做“稳固禅修”。

我们怎样完成第一步“鉴别禅修”呢?在思维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个线性的理性思考过程或者经历了建立某种心境的步骤。我们为了了解自己想要生成的心境和我们怎样生成这种心境而去经历这些步骤。现在,在鉴别禅修的基础之上,我们再次经历思维如何建立心境的过程。然而现在我们经历这个步骤是为了真正建立创造那种心境并且让它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心中。比如,为了生成对众生的大悲之心,我们需按照以下步骤思维:“每个人都做过我的母亲,每个人都对我很好……”等等,这样我们真正使我们自己为那种期望的心境准备好了并且真正感受到它的存在。

一旦使自己进入状态,在这个向内心的自己修炼的层层递进的过程中,我们就会真正鉴别或了解在哪种东西上面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修行的是大悲,我们就会集中精力于众生身上,特别地,我们还要在这些细节上对他们仔细区分:他们造的业和他们所受的苦难。我们分别他们的苦难并且发愿他们可以脱离苦海,并且升起帮助他们脱离苦海的心。我们确实在头脑中看到这些有感知力的众生,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头脑中看到他们;或者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见人的时候,大悲悯是专注于别人和他们的苦难上面的,并且发愿让他们脱离苦海。

我们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在这种分别之中沉浸一会儿。然后,我们全神贯注于这个主题或精神状态,通过稳固冥沉积我们之所鉴别到的。当然,在进行“稳固禅修”之阶段我们也需要全神贯注。但是在固着阶段,我们将情感沉积到我们的内心,我们强烈感受悲悯之情。

我们在分别和固着这两个步骤之间来回切换。最终我们能够完全获得它们。将这两者结合是非常困难的。探讨怎样结合这二者非常复杂。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你可以在我的网站上找到相关资料:

并且,我们这种方法是非常先进的,不需要做所谓的“苦修禅修”。苦修禅修是将鉴别禅修的过程和次第思维融合从而产生某种心境的过程。在一个高级层次上,我们可以不用苦修鉴别禅修。我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想要的心境而不用通过次第或是线性的思维来获得。然而即使是通过苦修而获得的鉴别禅修也能够用来鉴别我们所关注的事物。

禅修的种类

我们常常听到两种禅修。梵语称之为“shamatha”和“vipashyana,”藏语称之为“shinay” 和“lhagtong。”这两个词实际指的是我们想要通过禅修过程达到的两种心境。叔止修(shamatha)是一种静止和安稳的心理状态。它静止在意识中,有了它,我们能够全身心地将精神上的愚钝和狂躁或者焦虑止息(焦虑指的是由外物诱惑扰动所升起的心绪)。叔止修也是指精神完全集中于所禅修之物而生的宁静。所以,这里强调的是安稳禅修。

我们可以通过将精力集中在许多不同的事物上从而升起这种静止安稳的心境。这些事物包括:呼吸、观想中的佛等等,还有很多。

即使是叔止修,我们需要听闻指导,然后思维禅修的步骤。比如,如果我们在观想一个佛,我们需要听闻怎样逐步建立起这种观想的指导。然后要考虑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等等。

“内观”指的是极为敏锐的观察力。是一种能在极为精细程度上观察的心境。内观禅修,则注重鉴别禅修。当我们谈到修内观的时候,可以通过鉴别无常和空性来获得这种极度的观察。但又不是两者单列时的任何一种。在密宗无上瑜伽,即最上乘的密教中,一种修内观达成观察心境的方法是观想一个小点或是鼻子上的一滴水。然后,在保持观想小点的时候,你想象下一轮的两点,然后是四点、八点、十六点、三十二点等等。你必须使它们完全有序进行,然后将观想变成次第。通过这样的观想,你可以修成一种极度敏锐、极度精细的心境。如果你想要将这种心境提升到一种非常高的水平,在观想每个点的时候就要增加一些其他的练习,练习想象整个神界的坛场,想象坛场中的每个神和他们的细节。如果你完成了这些,你就会真正拥有一种极度精细的心境。

叔止修和内观这两种禅修方式,存在于佛教传统之中,同时也存在于印度的许多其他与佛教无关的系统中。在小乘佛教传统中,它们是以巴利文形式的“samatha”和 “vipassana”出现的。在禅宗中也有出现。比如,在韩国的禅宗中,有个公案:“这是什么”当我们集中精力于“这是什么?”的时候,重点不是要找到如此的答案:“这是张桌子;这是个玻璃杯”等等,而是想要修炼永远处于怀疑之中的心境 – 永远质问“这是什么?”的本质。然后,我们的心境就能变得极度精细。

关于禅宗和不学禅的藏传佛教大师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他们不了解禅宗。在一位禅师和卡鲁仁波切之间有一次著名的会面。禅师拿起一个橘子问卡鲁仁波切说,“这是什么?”卡鲁仁波切疑惑地看着他的翻译并问道,“究竟怎么了?难道他们国家没有橘子么?”

现在我们学习了叔止修和内观。叔止修不仅仅是完全集中注意,而是通过九个步骤和九种意念和其他一些步骤完成的。它除了有完全的集中之外,还有一种“令人振奋的精神状态”。学名是“一种健康的观念”。除了完全集中之外,还有一种健康的观念,那是一种令人振奋的生理和精神状态。这种“健康的观念”和经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相似。

我的老师参查什贡仁波切解释说,拥有叔止修心境就像有个一架喷气式飞机:你将它放在地上,它会停在那里,你将它放飞它会飞起来。这是一种在任何时间段都能关注任何事物的意念。身体不会觉得疲惫,精神不会觉得疲惫;你完全觉得自己很健康、振奋。叔止修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提升的、欢愉的精神状态。但这种欢愉不像是电影中的那种精力旺盛地沿着街道边跑边唱边跳的喜悦。叔止修是一种历经打磨的心智,像一个经历了非常精良的训练的运动员。

关于内观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是在叔止修基础之上的,在叔止修完全集中和健康精神的基础上,内观是建立在其上的更高一层健康精神。这是一种能够强健地看到并且分别一切事物的意念。

还有一种通常被称之为“扫视禅修”的禅修类型。当我们在修某种禅修的时候,每时每刻都要重复整个佛道。目的是为了自我提醒我们当前的禅修主题处于整个过程中的哪个部分,以避免因强调一个主题从而遗漏或忽略了其他的。所以,扫视禅修意思是回顾整体,它是种回顾的类型。

许多年前,我去莫斯科见了丹增却札医生,他是达赖喇嘛尊者的私人医生,我们当时一起忙一个项目,是用藏药帮助治疗切诺贝利核事故中受到核辐射伤害的患者。我们住在非常不错的宾馆里,受到卫生部官员的热情款待。经常被邀请去吃著名的俄罗斯的七菜宴。丹增却札从西藏来印度之前在中国一个集中营里呆了二十年。上七道菜中第一道菜之前我们就警告过他少吃点,他还是把第一道菜全吃了。就像接下来的一周他只吃这个似的。他吃得太饱,剩下的六道菜一点儿都没吃。这是我们在修扫视禅修时的一个比喻,我们想要回顾并且在脑中记忆所有七道菜,所以我们不在一个主题上过度禅修,那样的话会一道菜吃得太饱,没空吃其他菜了。

我之前所叙述的禅修类型都是可以用来建立某种心境的,但不是佛教中仅有的禅修方式。比如,在具体的禅修修行中,在一些基于心灵自然状态的噶举派禅修和某些禅宗修行中,有不同的方法。与之前那种建立一种精神状态的方法所不同的是,我们静下来去内心寻找一种天生的特质,比如慈慈爱或悲悯,并且找出通向它们的途径。但是即使我们在做这种类型的禅修时,我们也要首先听闻教诲然后思考它们直到理解。我们还要知道我们静下心来去寻找的那种心境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我们要获得什么,我们先要去做什么,再要做什么等等。这种静心的修行和那种建构的修行的结构是相同的。

最有利于修行的环境

有许多指导是关于怎样建立禅修的步骤和怎样布置禅修环境,扫地并清理房间,和做礼拜、布施等等 – 所有这些对于拥有一个最有利的禅修环境来说都非常重要。并且,即使有利且合适的环境对于禅修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安静清洁的环境;然而,并不需要将周围布置的非常精美。我们不需要花很多钱来购置合适的金像、香和音乐或诸如此类的东西。密勒日巴当然没有这些也成功地完成了禅修修行!我们尽量使禅修的环境变好,但是要避免过度或者只是为了炫耀的装饰。

同时,我们需要在任何地方都能禅修。如果我们要进行一次长期的火车旅行,我们不会说,“我不能在火车上禅修,因为没有水瓶也没有香可点,不能伏拜”,等等。其实在任何地方我们都可以禅修。一旦我们有点精神的时候, – 在火车上,在站队的时候,甚至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正式的禅修步骤中我们可以谨记对待他人要充满慈爱和大悲 – 这就是禅修,不是么?

记住,禅修的重点是与教诲融为一体,使它们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然后我们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但当禅修完全与我们的生活分离的时候,它只能成为一个慈爱好。尤其当我们的禅修包含密教的异国风情的观想时,它很容易变成一次迪士尼之旅,一次与我们真实生活不相关的想象中的奇异所在之旅。如果我们顺着那样的方法继续下去,我们的精神会变的很不平稳,禅修也不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什么作用。记住,禅修的所有重点集中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不论我们在哪里,何时修行,我们首先要定制动机,使它稳定下来,并且升起集中注意禅修的意念。如果我们的思虑飞驰,我们需要将它重新稳定。如果我们感到困倦,需要让自己醒来。这样到最后,我们就会有集中于正念之上的注意力。如果我们不集中于由禅修产生的正念,那么我们禅修的努力只是加强了轮回的业力。我们想要专注于正念以至顿悟,从而裨益众生。

个人修行和集体修行

有些人独自修行。事实上,藏人大多数都做独自修行,他们事实上没有集体修行 – 即使在一些寺院里存在和尚和尼姑共同例行诵经祷告。然而,在西方,我们发展出了集体修行的惯例。对大多数人而言,集体修行的最大裨益在于规矩。假如我们是一个人,我们没有戒律,而仅仅是坐下禅修,我们在准备进行活动之前要做好多准备;但假如身边有其他人,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戒律。因烦躁而产生的不安会减少,因为在众人面前这样做很没面子。

一些人觉得集体修行很恐怖,因为他们会因为别人分心。尤其是别人咳嗽或是分心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这对自己的修行来说糟透了,所以他们更愿意个人进行禅修。特别是集体共同高声诵读的时候,有些人慢于常速,我们就会变得非常厌烦、愤怒。这反过来对我们也是一样,如果过快我们也会感到烦恼。

我们需要自己决定哪个对自己来说才是最好的 – 个人还是集体。我曾提到过修行小众禅修的一个特点,即和一两个人一起修行。当你和组内的其他人建立起紧密联系的时候,禅修是非常成功的,你会觉得和他们之间也是非常和谐的。就像是你的能量增强了组内其他人的力量一样。这种和他人一同进行的禅修会让你觉得他们带给你很多力量和慈爱。但是当组内成员之间的能量互相冲突的时候,则会起到相反作用,会给你带来烦恼、使你的精神变得更加迟钝。所以假如你和他人一同禅修的话,挑选一同禅修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毅力的重要性

最后一条建议是最重要的,它说的是,轮回的特点是上下起伏的,所以我们的禅修也自然会是上下起伏的。它永远不是一天比一天更好的线性过程。有些时候我们的禅修会进行得顺利,有些时候则不然。有些时候我们想修行,有些时候一点都不想。这是非常正常而自然的事情 – 这正是轮回的特性。重点是,不论即觉得如何,你都要坚持并且继续下去。如果你有这种想法:“我不想修行。” – 那又怎样呢?只管禅修好了。保持一种连贯性;每天都要这样做,即使是只禅修两到三分钟。连续性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带到稳定的修道过程中。

而且,不要让每次禅修的时间太久,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三到五分钟足矣。除此之外,你在思考,“我没法坚持到结束了”,然后就不想再修行下去。如果你结束禅修之后还想继续的话,你再次修行的时候会很开心。就像是你和某人在一起,要分别的时候你还想和那人呆更长时间,那么你就会想要很快再见到他们。但是他们呆到让你厌烦的时候,你就会想让他们赶紧离开。然后再见面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开心了。

最后,逐渐增加禅修时间很重要。可以灵活一点 – 灵活很重要。就像我说的:每天都不要错过禅修。假如每天修行的话,你会得到安稳,真实和自信。但是一定要灵活:有时候你可以做到你想做的禅修程度,有时没有时间,可以减少禅修时间。但是至少每天都要坚持禅修。不要狂热盲从,不要太过苛求自己。我最喜欢的禅宗公案是:“死亡随时会到来。放松一点!”谢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