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守誓菩提心的動作

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菩薩是具有菩提心者,菩提心是一種完全專注於他人、專注於為了能夠盡可能完全饒益他人而達到覺悟這樣的一種心。菩提心有兩個層次:

  1. 願心,
  2. 行心。

願心是克服自身短處並發揮出饒益眾人之潛能的強烈願望。 行心是實踐實現這一目標、並持守菩薩咒以克制自己做出對此造成傷害的行為的各種修持。這 兩個層次之間的差異類似於想要成為一名醫生和現實中進入醫學院校學習之間的差異。

只願菩提心和守誓菩提心

我們可以通過參加特殊的儀式激發菩提心的願心狀態。但是,這樣做並不需要持菩薩咒。

願心有兩個階段:

  1. 只是希望著成佛以饒益他人(只願願心),
  2. 發誓永不放棄這一目標,直至實現(守誓願心)。

    在菩提心的守誓狀態,我們許下諾言,進行有助於我們永不放棄決心的五種行為訓練。只是培養這種希望狀態不牽涉到這種許諾。前四種訓練幫助我們菩提心的決斷力此生不衰。 第 五種訓練幫助我們在來世不失去這種決斷。

使我們菩提心的決斷力此生不衰的四種訓練

  1.  每日每夜記念菩提心願的長處。正如我們在照料孩子時很容易克服疲勞、攢起精神一樣,當生命中首要的動機是菩提心時,我們同樣能夠毫不費力地戰勝一切困難、運用自身所有潛能。 
  2.  每日三次每夜三次,通過這樣不斷使我們的心致力於覺悟等方面,重複肯定並堅定這一動機。 
  3.  努力強化成就覺悟的正性力量和深沉智慧之網絡(品德和正見的集合)。換句話說,以最有效的方式幫助他人,以最大限度的對現實的深刻認識去這樣做。
  4. 不管他(她)有多麼困難,永遠不要放棄幫助任何人的努力,或者至少心懷這種願望。

使我們在來世不失去菩提心之決斷力的訓練

訓練的第五點需要我們自身清除四種類型的陰暗行為(四黑法),而採納四種光明行為(四白法)。下列四組每一組中,第一類是我們要努力斷滅的陰暗行為,第二類是我們要努力採取的光明行為。

  1. 從不欺騙我們的上師、父母或者三寶;對他們始終誠實相待,尤其在我們幫助他人的動機與努力方面。 
  2.  從不詬病或蔑視諸菩薩;既然只有諸佛能夠確定誰是真正的菩薩,就要如同看待我們的導師一樣以純淨的方式對待任何人。即便人們以粗俗、令人厭惡的方式行為,這也是他們教我們毋要如此行為。 
  3.  從不讓別人為他所做過的正性的事(善事)感到後悔。如果一個人給我們的信中錯字滿篇,我們因此而大怒亂吼,那麼這個人就可能永遠不再幫助我們了;因此,要鼓勵別人於人有益,如果從善如流,鼓 勵他們努力克服缺點、發掘自身潛力從而能夠更加饒益他人。 
  4. 在於別人交往時從不虛偽造作,換句話說,從不掩蓋自己的缺點、假裝擁有其實並不存在的品質;擔負起幫助別人的責任,對我們自身的局限和能力坦誠相見。給別人作出的許諾超過我們之所能及、讓 別人心懷虛假的希望是很殘酷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