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聖諦到三寶

回顧

我們持續討論由達賴喇嘛尊者著作的一段特別偈頌,它解釋了我們如何從理解二諦到認識四聖諦的過程,最終對三寶生起信心。我們已經知道二諦是在討論事物的真實存在:

  • 相對世俗諦是指在我們看來,實際出現的情況皆取決於因緣生發。如果我們想要了解事物在世界中之實際運作方式的話,那麼這就是我們看見的內容。但不幸地,我們通常看不清這種情況。
  • 究竟勝義諦而言,事物不會以不可能的方式存在,都只是我們對它們的投射想像之困惑而已。例如,我們認為事物是依其自身能力而生發,也就是每當我們遇見它們時的那樣,獨立產生而不與任何緣由、條件、因素或其他等等相關,但這是錯誤的。

因此,這就是根基所在。

四聖諦提到我們正確認清現實周遭的困惑之處。當我們對現實有所困惑時,其行為舉止即為痛苦之肇因:也就是第二諦的集諦與第一諦的苦諦。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能夠正確認清現實並始終處於專注其間的話,那麼我們便進入第三聖諦的滅諦當中。最後的第四聖諦─道諦,則是提供一種真正的止息狀態。

當我們對現實一無所知時,我們會在不自覺與困惑的基礎上採取行動,並且讓我們持續處於無法控制重覆轉生的狀態中。如果我們使自己擺脫這種不自覺,然後我們便能夠予以翻逆─或出離─輪迴轉生。

三寶


現在我們來探究第三行偈頌:

正量引生堅穩三寶信

正如我們已經知道的,三寶是指佛陀、法理與僧伽。這些原字詞彙屬於梵文。佛陀釋迦牟尼與所有其他諸佛都是已達證悟者,並且教導我們如何與之同行。法理是他們的教導內容。僧伽則是一個高度了悟者的團體社群。這是一種理解層次,但對他們來說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存在。

就更深層意義而言,法理是指實際成就─即獲致第三與第四聖諦。如同你記得的,第三諦是滅諦,也就是痛苦與其肇因止息的生發階段。當我們完全做到這一點時,我們就會從無法自主控制的反覆轉生(輪迴)中獲得解脫。當我們持續擺脫阻擾我們無法了解因果關係所有細節的原因,進而能夠完善了解如何引領眾人達致解脫之時,我們便成為已達證悟的佛陀。第四諦就是了解這種真正止息與其結果的內容。

這兩種層次構成了皈依。在這種情況下,皈依能夠保護我們,讓我們得以免受痛苦與助人之不足。如果我們獲致滅諦與道諦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防止自己遭受痛苦以及避免不知如何善加助人的情況。這並非是某人已達證悟,然後我們只是簡單地把自己託付給對方,還想著會被某種神奇方式解救出來而已。

有一類稱之為「亞伯拉罕一神諸教」─包括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都是著名以歷史發展為旨意導向的宗教。當中的每個宗教都有一位歷史人物,在一段歷史事件裡,進而從神之處獲得某種天啟。然後他們揭露真理並視之為最終結論。我們無法重蹈摩西、耶穌或穆罕默德等人事跡,我們只須對他們產生信心即可,由此便能從痛苦中獲救。信仰在這裡是指對於某人的人格個性之信心,或是對於他們的教導與啟示之信任,例如上帝賦予摩西《十誡》、耶穌闡明《新約》、穆罕默德揭示《古蘭經》等等。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即為此類宗教的中心義理。

印度地區的宗教,譬如印度教、佛教與耆那教,可以稱之為「法爾宗教」,是相當不同的種類。佛陀、克里希那或摩訶毘羅(耆那教創始者)等人物的歷史事實並非主要關注事件。與之相反,其重視我們自己和其他所有人一樣,皆能獲致與這些人物同等的境界。在佛教脈絡中,我們都能夠得到解脫與證悟,而其他的法爾宗教也都對解脫有其自身解釋。這是西方亞伯拉罕一神諸教與印度地區各宗教間的根本區分之一。

當我們探究三寶時,重要的是不要通過西方人成長過程中熟悉的亞伯拉罕一神諸教之投射想像方式來予以看待。其並非是說佛陀是唯一獲致證悟者,只要我們相信他,我們便會得到救贖。所以通常我會避免強調「庇佑救護」之意,因為這透露出相當被動的味道,就好像是我們只要動口說著「佛陀啊,救救我!」然後我們就會被解救了。這並非佛教之道。我其實比較偏好「安全導航」之意,即佛、法、僧三寶為我們指出一條前進的安全要道,進而我們自身亦能獲致佛陀所達之境界。儘管佛陀教導我們保護自身的方法,但我們還是必須要付諸實踐。這是為了我們自身成就而自行努力不懈,這將有助於保護我們免受痛苦。

法寶

當我們論及甚深法寶時,寶字便是表示稀有且珍貴之意,在藏文中的字面翻譯亦是如此。之前討論過的滅諦與道諦,便是從中生發出現與產生結果。這些是我們自身需要實現的目標,所以我們必須確信它們是可以實現的。針對二諦和四聖諦的討論,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到解脫和證悟乃真有其事,而且我們自身即能予以實現。

佛寶

諸佛是那些已達解脫並全然證悟者。不只包括釋迦牟尼佛,還有許多其他佛陀的存在。他們給予教導並指明我們自身能夠獲致成就境界的方法。他們以兩種方式指引我們:教授內容與以身作則,兩者皆基於他們的認知與了悟。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表明我們不但能夠配合口語教授學習,亦能經由教法活生生的案例仿效來幫助他人。法理不是某種抽象教義,而是一種他人與我們皆能具體實踐的東西。

僧寶

有人可能會想,為何我們需要這第三寶─僧伽?有了佛陀與法理不就足夠了嗎?雖然比丘與比丘尼等出家二眾代表僧伽,但這並非是僧寶實義所在。如同雕塑與繪畫表現出佛陀樣貌、經典書籍代表著法理教義一般,它們都僅是某種表徵而已。作為示現佛、法、僧的事物,這些雕塑、書籍、比丘與比丘尼等,都是讓我們展現尊重的焦點所在,因為要對抽象事物表達出敬意並非易事。當然,這一切都還具備著更深一層的內涵。

僧寶是非常重要的。僧伽是指聖者,或是那些基於二諦並以非概念式的方式認清四聖諦之人。因為他們以非概念式的方式了解真諦,進而達到滅諦與道諦的某種程度,但並非全然獲致圓滿。精進的聖者會在滅、道二諦上收穫更多,直到他們最終達成解脫以至證悟。因此四聖諦被定義為聖者真理─此為「聖者」意義所在─即那些針對現實以非概念性的方式認知真諦之人─視之為真實情況。這告訴我們:

  • 不只佛陀能夠感知一切,並且獲致滅諦與道諦。而且,這還是一種漸進歷程。
  • 甚至在獲致解脫或證悟之前,我們就開始剷除與擺脫諸類大小苦諦要素,因為我們正在脫離其集諦的各個層次。

解脫與證悟都是屬於漸進過程,在我們成為佛陀或超脫聖者的久遠之前便已開始。聖者通常要比佛陀之境界較易達到,因為他們仍然存有一些問題等等,而且他們當中某些人尚未從無法自主重覆轉生中完全地超脫,但他們已達部份出離狀態。所以,這就比較容易達到他們的境界。

如果我們想要安全導航以達到他們境界的話,聖者僧伽提供了鼓勵和啟發,一步接著一步,然後我們便也可以獲致解脫和證悟的究竟目標。即使我們無法一路邁向終點,但在這段過程中,我們將使自己從某種程度上的痛苦裡脫離出來,因為我們能夠讓自己從某種程度上造成痛苦之因的不自覺裡脫離出來。其端看我們處於全然專注現實之多少上頭。如果你處於聖者境界,你無法一直保持專注狀態,但如果你能做到的話,那麼你就是佛陀。

解脫和證悟並非相同。解脫是我們從無法自主重覆轉生當中脫離出來,此時此刻我們便是羅漢,即為解脫者。而證悟則是我們不只是從覺受迷惑─惱人情緒與我們存在方式的不自覺─中脫離出來,更是從認知迷惑─不自覺的持續慣性─中脫離出來。

換句話說,因為我們的習慣是去相信不可能發生的投射想像─我們的心理活動持續製造出這些投射想像,並且我們一直去相信它們是跟現實有所相應的。從這當中我們得到了惱人情緒。一旦我們停止相信這些欺瞞表象是與現實相應的狀態時,我們便會獲得解脫。我們了解到這全都是垃圾,雖然事物有可能看起來像這樣,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儘管我們的感知仍會受限,並傾向於假定事物存於框架之中且獨立自生,但我們都將知道那並非是它們的真實狀態。

即使在非常簡單的原子物理層次看來,我們了解原子和力場等存在,但所有事物周圍皆無明顯實線存在,你不能說:「在邊緣線條的一邊是物體,而另一邊則不是。」事物並非看起來那樣的具體實存。如果我們擺脫了導致我們做出這些欺瞞表象之認知迷惑的話,那麼心識便會停止投射想像出它們,我們即可獲致證悟。當我們獲致證悟時,我們會當下全然理解一切事物間的相互關聯性。這將使我們理解到引領他人邁向其解脫與證悟的最佳善巧方式。

當我們論及聖者時,我們不只是討論以證悟為目標的菩薩聖者。我們也是在討論那些僅以解脫為目標的聖者。當我們在安全導航的脈絡下討論三寶時,我們是在討論那些僅以解脫為目標之人,也是在討論以解脫和證悟為目標之人,而不只是光以證悟為目標的菩薩們。

對三寶培養堅信

如果我們了解我們如何被困於輪迴當中以及如何擺脫之二諦和四聖諦的話,那麼我們就會變得堅定相信甚深法寶的確存在,這是個事實。我們非常清楚地了解到,造成我們對不可能發生事物之欺瞞表象的迷惑狀態,並不是我們心理活動的一種天性特徵。為什麼?因為當我們專注在不自覺的完全相反情況時,我們便能擺脫它。

換句話說,當你專注於事物如何存在的二諦自覺時,你就不會出現欺瞞表象,當然你就不會相信它們。如果你能全然專注於此自覺真道之上的話,那麼你便能實現一種真正的阻斷,而此是透過邏輯加以支持的。你可以證實這是順應現實的,而且會產生出效果。你不再遭受到煩惱憂愁與凡俗快樂之起伏不定的痛苦,你不再會有無法自主重覆的存在發生。

但你可能會反駁說到:「好吧,如果你一直處於專注在不自覺狀態,那麼你就不會有認知或自覺意識。」那麼在處於專注不與現實相應的不自覺狀態,或處於專注與現實相應的自覺狀態兩者間,哪一個才更加有力呢?

如果我們對此進行分析的話,我們會了解到,並沒有東西能夠實質地支撐不自覺狀態,而邏輯卻是能夠支持正確的認知情況。因為一切事物皆由因緣生發出現,它們不會只以其自身力量而存在。此外,如果我們能夠一直處於正確的認知情況下,那麼就會產生出效果:我們不再經歷痛苦或輪迴轉生。

這裡又把我們帶回四聖諦。我們的目標為何?我們想要一直受苦,永遠下去嗎?如果我們想要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處於不自覺的狀態中,然後我們便會受苦;相當簡單。隨時歡迎!但如果你想要從中解脫的話,那麼其目標即為佛教精神之道,然後很顯然地你就必須要處於立基現實的自覺狀態下。

此種討論皈依主題的方法,是建立於有效認知之上,然後我們相信三寶皈依乃是一種事實進而堅定不疑。我們不再假定或期待著,如果我們朝此前進的話,我們將會從痛苦中解脫,全都只是因為我們相信「老師這麼說就是了!」這其實是立基於有效認知、推論理解與邏輯概念之上。

具備有效認知有兩種方式─不是透過推論邏輯就是赤裸覺受,也就是像以自身非概念式的方式來進行觀看、聆聽或體驗事物。關於第二種方法,其困難度在於你必須達到親自體驗的高度層級,所以你還是要先從推論作為有效認知的基礎開始。

在精神之道上前進

現在,我們討論第四行偈頌內容:

安立解脫道根祈加持

當我們討論解脫心道時,它可以由幾種方式表述,其一就是發心的三種範疇,通常是以藏文詞彙「lam-rim(道次第)」為人知曉。此套道次第法門是由三個漸進目標組成:

  • 第一個範疇是避免更糟的轉生,期待獲得較好的來世。我們希望得到較好轉世、較少痛苦,因為當我們具備最佳條件時,才能夠持續在精神之道上前進。如果轉世成為一隻蟑螂的話,就精神發展來說,我們確實無能為力。為了要避免更糟的轉生,我們需要讓自身擺脫關於相對世俗諦─即因果關係的自我迷惑。造成更糟轉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破壞性行為,因為我們對於自身舉止的不自覺結果,或是認為它們能讓我們快樂起來,而採取了破壞性行為。
  • 其次中間的範疇是爭取從所有三類痛苦─煩惱憂愁、凡俗快樂與其兩者根基,即我們無法自主控制的反覆轉生當中解脫出來。為此,我們需要透過對於空無的認識,得以擺脫我們對究竟勝義諦的迷惑。事實上,我們需要一直了解所有四聖諦的情況。要隨時隨地始終處於專注在這些內容是相當困難的,所以我們需要更進一步。
  • 最後進階的範疇則是獲致如佛陀般的證悟境界,使得我們以盡其可能的善巧方式來幫助眾人。在處於專注究竟勝義諦之際,我們亦能全然了解相對世俗諦。唯有佛陀才能隨時隨地始終處於專注在二諦的狀態中。

如果我們更深入地探究這段行續─「從二諦到四聖諦;再從四聖諦到三寶」,就會發現此為上述三種範疇的根柢,進而實踐而導向目標。這裡說它是根柢而非種子是有原因的。根柢是賦予植物穩定與強度的要素。如果我們在邏輯上信服這三種目標是可以達成且存在的話,那麼我們能夠實現這些目標一事便是真實的,然後當然,其將給我們帶來穩定性,能夠支持實現目標的整個精神之道。

另一個說法提到這三種範疇之根柢即為與精神上師彼此間的健全關係,基本上你可以在所有的道次第法本中找到相關內容。此處所謂的健全關係是整個精神之道的根柢,就是我們從上師之處獲得啟迪,正是這種鼓舞使我們有力氣與能量持續朝著目標前進。

再一次,針對我們如何以穩定方式在精神之道上前進一事,我們發現到有兩點不同之處:

  • 其一是利用我們跟自身精神上師彼此間的關係,從中發展出來的力量與啟迪。在此基礎上,我們利用了一條推理路線:「我的上師是所有訊息的有效來源,因此,無論上師說什麼,即便提到獲致證悟是有可能等等之類的事情,都是正確無誤的。沒有理由我的上師會對此編造虛構。」儘管這裡涉及到某種邏輯概念。但大多數人還是會在情感層次中體驗到它,也就是上師在情感上激發我們甚多,給予我們無窮力量得以在路途上前進。它類似於兩種發展菩提心中的第一類。經由這個舉動,我們開始發展出世俗菩提心,致力幫助他人,並基於相信此為可行之事而從此致力獲得證悟。唯有直到後來,我們才會以邏輯方式產生信服,認為這是可以實現之事。
  • 另一種方式則為,當我們思考最初發展勝義菩提心的實踐方式時,我們對空無產生出信服之感,正如上述偈頌中描述般。首先,我們確信有可能實現目標,然後朝著證悟針對情緒方面切實處理,並試著打開心胸等等。

上述兩者都是通往精神之道的有效方法,這一切皆取決於我們自身範疇與能力為何。在文本中曾描述到,那些具備才思睿智的敏捷之人,會發現到依靠邏輯展現方式會更適合他們的個性。而那些不具敏捷之人,則會在情感上發揮較大作用。關於第二組人士,最有效的方式便是依賴來自上師的啟迪與以關愛慈悲為基礎發展出來的情緒覺受。

無論如何,我認為最好兩者兼備。在此我們甚至可以再加上第三種的虔誠因素。有些人通過參加法會與進行儀軌而獲得啟迪以遵循證悟之道,當中涉入的修行人士歷史已達千年之久。我們不該略而不顧其他的佛教修道途徑,只因為對我們個人來說以某種特定方式實現會覺得更加舒適而已。如果我們要全然發展自身與潛能的話,那麼我們就必須權衡這三種方法。

這些就是達賴喇嘛尊者在〈十七大班智達祈請文〉中數行偈頌的基本說明。就像我的上師總是說到,如同擠牛奶般,你可以從這些短句偈頌中,擠出很多意義出來。

問題與解答

四聖諦的實際應用

譬如我有一個朋友總是在擔心,我會告訴他放輕鬆,不要太嚴肅。這對我們自己和他人都是一個提醒。但假如我是自私的,在應對他人時,是否有某種口頭禪或提示語可以使用,能夠讓我不會忘記檢視到底何處是我自私心靈的投射想像?何處才是現實情況?

根據偉大西藏大師宗喀巴所云,除了當我們以非概念式的方法專注於空無之外,我們的心識活動總會投射想像出不可能的存在情況。這一直在發生著。此處要反駁的對象是我們經歷的每一時刻,而非在深沉禪修當中。

有許多小訣竅可以幫助我們解構我們感知的欺瞞表象。一個協助場景是把幻想假象的「氣球戳破」,但這需要以非二元概念的方式才能完成,正如這裡沒有「我」拿了一根大頭針,而那裏出現一個大氣球,然後「我」去戳破氣球。於是氣球─事物存在的誇大情景─被戳破了,就這麼簡單。此處出現的欺瞞表象有可能是「你很害怕」或「我所處的當下情況太可怕了」,但這都是我們無法在所有因緣脈絡中去認清事態,每個人都曾經歷過類似狀況。然後我們便會認為「我真可憐!」但其實我們只需想像著全都破滅就好了。

另一個協助場景則是出現一本敞開書本,當中某一頁寫到:「可憐的我受此痛苦」,還有其他我們無法處理的糟糕情況。這就像是一部悲慘童話故事。但只要我們改變心理場景如同闔上書本般,這部童話故事便結束終了。我們可以視之為闔上二元概念的書本,可把更多術語帶入此種思維中。

如果你想要一句口頭禪,你可以說「垃圾廢物」或「胡扯瞎鬧」,以便記住出現生發於我們眼前或身上的事物,基本上都是胡扯瞎鬧。此舉的主要問題在於我們需要記住勿忘。當我們正在經歷強烈惱人情緒時,此時此刻最需要它。藏人使用的例子是當被誣賴犯下錯事時,就會出現「我沒做過!憑什麼叫我是騙子小偷?!」的強烈感受。於是當下一個固執不化的自我強烈感受便出現了。

佛教與其他法爾宗教的區別

你提過其他的法爾宗教,每個都認為人生問題無所不在,但亦能從中獲致解脫。當然,每個宗教都會說自身方法是最棒的,那麼你能從這個角度解釋佛教的特殊內容嗎?

你沒錯。印度教、佛教與耆那教都談論著從無法自主重覆轉生當中獲致解脫,並且描述解脫狀態為何。每一個都提到透過認識現實,即其描述現實的方式,而獲致解脫之法為何。以此看來,佛教的確完全符合印度地區宗教的脈絡背景。但關於佛教的與眾不同之處,乃為四聖諦之法理。佛教教導著:

  • 其他人可能會描述痛苦為何,但佛陀則是討論真正的痛苦所在。
  • 其他人可能會說出某種不自覺是痛苦的原因,但佛陀則是說明不自覺的究竟勝義,此乃真正肇因。
  • 其他法爾宗教可能會認為真正的止息,並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或是並非全然出離。
  • 對於它宗說法的認識,僅可以帶你進入某種程度,但這並非是真正的心靈之道,能夠引領你直入解脫境界。

當然,所有其他人也都會對佛教說出同等的駁斥內容,因此必須詳加考察何謂現實。正如我們在偈頌中所見,精神之道的整個基礎─對印度教與耆那教來說亦是如此,並非只有佛教而已─即為對現實的觀點。這必須通過邏輯、經驗與認知來加以測試。

遵循精神之道前進,在今生成為一個更好更善良的人以及想要獲致解脫兩者間,的確存在著很大區別。如果我們談及證悟的話,你會基於邏輯和辯論進行檢視,了解何種解釋是最佳有效性的。然而,多數人修持精神之道並不是真正地想要以解脫為目標。他們可能會說他們是[想要以解脫為目標],但他們卻不知道本義為何,只是盡其一生改善生活好壞而已。其實此舉無妨,也沒有錯。

所以,當達賴喇嘛尊者被問到哪個宗教最好時,他說到最好的宗教是能夠幫助你個人變得更好更善良的人。但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所以不能說只有一條更加有效的路徑,得以發展慈悲、友善、耐心、寬恕等等。依據著許多不同宗教,它們可以平等地發展下去。這就是宗教和諧的基礎。

如何在精神之道上前進

我想要詢問關於在這條道路上取得進展的情況。在蘇聯時期,我們曾經為了經濟發展制定出五年計畫。也許你可以為那些正開始從事佛教修持的人士提供建議,指引他們在一年、三年或五年間可以做些什麼,以免誤入歧途。

至少在我受訓的傳統中,最常見可靠的方式,就是透過道次第予以進行。它逐步展示我們需要理解、消化和發展的內容,以便在精神之道上前進。

遵循道次第的傳統方法是,當你獲得一個要點後,便加以進行而毋須知道下一步為何。一旦你理解這部份後,你才移往下一處。但今日整條途徑已在書本當中展露無遺,所以你可以一次瀏覽全局,但你仍需要在每一要點上花費大量時間。即使你已經瀏覽過全局,你將也需要回顧看看每一要點是如何與其他部份相互聯繫。

我們必須記住,這個進程並非線性發展,而總是會起伏不定。所以某一天進展順利而隔天則否─這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你只要持續下去。我上師年輕轉世的最愛一句話是:「這沒有什麼特別的。」你的經歷體驗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無論進展順利與否。那又怎樣?

所以,制訂一個五年計畫是不切實際的,因為每個人的進展皆不相同。但是,達賴喇嘛尊者的確說到,要知道你是否取得進展的方式,不是每日或每月加以察看,而是要以五年為期來審視之。我們可以比較若遇到困難時,之前我們是怎麼處理的,而現在又是怎麼處理的。我們是否更加平靜?然後就能知曉我們的進展為何。

當然也還有其他方式,例如從事前行修持,即完成十萬遍的禮拜與皈依等等。人們通常以此為始。我認為上述兩種方式反映出法理教授的兩條途徑。當你以前行為始,這通常是基於從上師之處獲得啟迪。你可能所知不多,但受到上師的極大啟發,並且確信對方解釋的一切將有所助益,於是你進行十萬遍的前行修持。

而我受訓的方式就是我從這段偈頌中解釋的內容,是達賴喇嘛本人通常教授的方式。首先你獲得信服並對路徑有所認識─其可行性為何?目標為何?等等之類─然後你再從事前行修持。

顯然地,人們可以在兩者中行中庸之道。在開始從事前行早先時,你也開始努力使自己對能夠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充滿信心。或者你對此部份展開研習或練習時,你也能開始前行修持。因此有許多種方式能夠把它們放在一起。我覺得,在我解釋過的此種結構內,不同西藏上師都有教授法理的一套方式,這都適合。其可追溯至龍樹菩薩與發展菩提心的兩種不同方式─先相對世俗後究竟勝義,或先究竟勝義後相對世俗。自己必須決定什麼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摘要

四聖諦如何與佛法教授中的現實二諦有所關聯,並由此轉向三寶,這是一套非常進階的分析模式。其不僅闡明所有真諦與珍寶為何,更為佛教哲學與實踐提供清晰結構。我們使用達賴喇嘛尊者撰寫的一段簡短卻深刻之偈頌為基礎,得以對這些認識進行更深的探究。其驚人結果不僅顯示出增進我們理解的邏輯順序,更彰顯了每一種基本佛教認識如何相互支持的方式。由此,揭示出一個錯綜複雜的精神之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