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当代世界的呼唤

:今年,您到二十六个国家巡回教学。请您根据您的观察介绍一下当今世界佛教向新地区传播的情况。

伯金博士:现在,佛教在世界上传播非常迅速。欧洲、南美、北美、南亚、澳大利亚很多国家都有佛教中心。在欧洲,我们不仅能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看到佛教徒,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如此。例如,波兰就有五千名活跃的佛教徒。

佛教在当代社会很有吸引力,因为它基于理性和科学。佛陀说过,“不可因为出于对我的敬重而信仰我的教诲,你当亲自验证,如同购买黄金。”在当今社会,人们喜欢这种非教条的方式。

科学家和佛教领袖们例如十四世达赖喇嘛尊者曾有过很多对话。他们一起探讨实相问题。佛陀说过,诸种问题出自对实相的无知,出自对实相的昧。如果我们知道了我们是谁,我们和这个世界如何存在,我们就不会因困惑而产生问题。佛教在考量何为真谛时持完全开放的态度。例如达赖喇嘛尊者曾经说,如果科学家能证明佛陀及其追随者的教诲是不对或者迷妄的,他们会心甘情愿地从佛教教义中将之剔除。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方法论颇具吸引力。

既然过去博学的大德们使佛教顺应各自所传教的社会文化,当代社会需要佛教教师们根据每个国家的差异宣传佛法,可谓顺理成章。佛教通常强调理性的解读。但是,在此语境下,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更加强调对主流文化特点的依据。

佛陀教导法门纷呈,就是因为人禀有异。不可能万众同一思维。以食物为例,如果一个城市里只有一种食物,它一定不会满足所有人。另一方面,如果食物众多、味道各异,则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爱吃的东西。与此类似,佛教通过多种方法教导品位不同的世人,使他们自我发展、成长。毕竟,佛教的宗旨是突破自身的障难和烦恼,激发自身各种潜质,进行自我发展,直到能够尽可能完全帮助他人。

有些西方国家强调心理学,例如瑞典和美国,佛教教师们通常从心理学的视角讲授佛法。而在另一些国家如很多南欧和拉丁美洲国家,人们更喜欢沉思,教师们则采用思虑法。在这些国家,人们很喜欢赞唱,在佛修持中,一个人也可以这样做。而北欧很多国家的人并不怎么喜欢赞唱。在那里,教师们更强调通过智育教授佛法。

在东欧,很多人处境悲惨。佛教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因为他们发现生活空虚。他们在工作上努力与否似乎与事无补,他们看不到结果。与此相对,佛教则教导他们为自己努力,而这必然会带来收获,给他们的生活质量带来变化。这使他们有着不可思议的兴致和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千百次的磕头。

佛教通过这种方式顺应不同社会民众的文化和心理,同时使主要的佛法教义得以保存。基本教义并没有发生改变,目的仍然是克服障难、断除烦恼、实现自我。无论修习者因为文化的不同而更强调哪种方法,心理的、智育的、科学的还是冥思的。

总地说来,佛教如何适应二十一世纪呢?

佛教正通过强调理性的、科学的方法进行适应。人生的经历何以获致?什么是应对的最佳可行手段?佛教对此给予了清楚地解释。佛教还告诫不要盲目接受任何信仰;独立思考,进行验证,看它是否真的言之有理。这和科学要求我们通过亲自重复试验来验证并接受结果是一致的。现代人不喜欢买东西不加挑选,他们不会不经测试就付款购车。同样,对于一种宗教或哲学,如果他们首先不加检验它是否确实言之有理,就不会转而信仰它。这正是佛教在二十一世纪吸引众多人士之所在。佛教向科学检验开放,邀请人们通过科学方法来验证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