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轻松佛法”和“真实佛法”版本

听讲前的加行

让我们通过一些加行开始这一期讲座。首先,为了能够安静下来,让我们专注呼吸。我们通过鼻孔正常呼吸。如果思绪很乱,我们就数呼吸的循环次数。如果思绪非常平静,我们就只关注气息出入鼻腔的感觉。

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坚定我们的动机(信心),就是再次肯定我们的目标所在。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以此作为人生之路上沿着安全而积极的方向(正道)前进的一步,沿着努力为自己克服麻烦及其因缘、发掘出自身所有潜能的方向前进的一步。我们希望了解这一道路上的这些次第阶段,即道次第,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把它当作 “轻松佛法”的一部分来做,在此当中,我们有意提升此生,以此作为最终提升来世生命的垫脚石,最后获得解脱和觉悟。当然,这假定我们对来世、解脱以及觉悟的意义有着最基本的理解,或者假定我们至少知道理解它们的重要性,以及了解下工夫去努力理解它们的意图。或者,我们可以通过一种“真实佛法”的意图去做它:从无法控制的转生中获得解脱,达到佛的觉悟状态,这样我们就能够帮助所有其他人获得同样的成就。不管我们在何种境地,我们这样做,不仅想饶益自身,也希望能够最大可能地帮助所有人。

[见: 轻松佛法和真实佛法的比较。]

更具体一点说,我们在这里了解一种循序渐进的阶段性道路,以此作为一种沿着安全而积极的方向通往佛、法、僧的正道。换句话说,我们沿着皈依佛法之路在前进。皈依佛法指对我们的麻烦及其因缘的真正断灭(断)和正道心(正道),即对现实的真正理解。这种理解将带来真正的断灭,从而让我们能够充分发掘出自身的潜能并加以运用。了解循序渐进的各个阶段能帮助我们沿着这个方向前进,这是一条诸佛所完全成就、阿利也僧伽(他们能够超越概念性地认识现实)所部分成就的道路。我们心怀悲悯地如此行事,希望能够帮助他人战胜他们真正的麻烦及其因缘。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就需要我们成佛。因此,我们还要有菩提心的信心(动机)。简言之,我们希望了解这一道路的各个阶段,从而能最好地帮助所有人。

心怀这样一种目标,我们进行七支供养祈祷。首先,我们想象在磕头。我们完全投身于这个方向,同时,我们对那些已经沿着这个方向前进和实际上已经达到这些目标的人们心怀敬意,对我们自身怀着菩提心想要达到的未来之觉悟心怀敬意,对我们自身拥有能够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的佛性潜质心怀敬意。

我们做出供养。我们愿意奉献出一切 – 我们的时间、精力、心怀 – 能够节节进步地自我发展,从而可以真正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他人。

根据萨迦派大师八思巴(藏文:Chos-rgyal 'Phags-pa)的方法,我们做专注力的供养(奉献),就是献出我们修持的所有方面。我们为了别人的饶益而奉献出我们所阅所读的一切,我们以水的形式将它们奉献出来。不管我们学习什么,我们希望能够用来帮助他人。接下来,我们以鲜花的形式奉献我们从阅读和学习当中获得的所有知识。我们以香烛之芬芳烟雾的形式奉献我们基于这些知识的修行训练。我们以烛光和酥油灯光亮的形式奉献我们从这些严格训练中获得的洞见。我们以沁人心脾的香水形式奉献我们从这些洞见中获得的坚定信念。我们能够在这种坚定信念的基础上付诸应用的专注力,它毫无疑问,我们以食物的形式加以奉献。对于基于所有这一切之上的我们给他人的讲解内容,我们以音乐的形式加以奉献。

接下来,对我们自己保持绝对的诚实,我们公开承认生活中遵循这样一条道路确实困难重重。我们常常并不喜欢修持。我们不理解为什么需要修持。我们心生愤怒,行事自私,变得贪婪而执迷不悟,等等。有时候,我们真正并不知道生活中去做什么。我们为此悔恨。我们真诚希望自己不再如此。我们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克服这些东西,努力不去重复它们。因此,我们一再肯定我们前进的积极的方向,不管对这些阶段性道路了解到什么,我们将努力实践那些用以克服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麻烦的对策。

我们拥有佛性,有能力去研究并克服我们的困难及其因缘、实现我们的潜能,我们为之欢欣。思维(心识)的本质在于纯净。我们的困难和困惑(痴)不是很深。它们就像吸烟者呼吸中的烟草味。它们是人为的。它们只是暂时性存在着;它们会消失。它们不是我们最深沉的本质。我们都有佛性;我们都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我们为此欢欣鼓舞。

我们同样为诸佛和已经实现了自身佛性全部潜质的诸位大师感到欢欣鼓舞。我们为此事感到欢欣鼓舞,他们教给我们自己如何切实延循那条正道:这确实精妙绝伦。谢谢您们!”

我们请求授予教导:“请授予吧,我想学习。我确实需要学习。我想学着能够帮助他人和自己。”

我们请求他们留下来:“我是认真的。不要走开。请不要离开。我想一直到成就觉悟。我不是一个佛法修持的匆匆过客。”

最后,不管通过这些加行和对以下教导的聆听和修持积累了什么样的理解力和积极力量,愿它们都成为成佛的因缘,这样我们就能够真正对他人予以最大的帮助。愿它们不要仅仅成为提升我的轮回的因缘。

接下来,我们集中精神,自觉作出决定。如果注意力游移,我们就将它带回来。如果我们瞌睡了,就努力让自己清醒。要帮助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我们要纠正自己的姿势,要坐端正,但不要僵直。

然后,如果精力有所下降就打起精神来,将注意力集中在眉心,头保持水平状态,两眼向上望。

最后,如果我们感觉有点不安或者紧张,就需要让能量沉静下来。要这样做,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肚脐部分,两眼朝下看,但是头保持水平状态, 做正常吸气,屏住呼吸,在觉得需要呼气的时候再呼出来。

如果我们确实理解了这些加行的实质,而不是把它们仅仅作为一个空洞的仪式去做,那么我们就能够真正全心全意投入其中,并从这些加行中获得巨大的启迪。这些加行不是敬拜任何人的虔诚之举,而是一种修持,能够确实使我们的能量沿着正性的方向运动,使我们能够接受对自身的努力、学习,并取得进步。这就是全部要点所在。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加行。为这些阶段性道路学习并努力时,我们一直强调通过这类加行开始一段禅修。这些加行真正让我们变得善于接受。我们确实想了解一点东西,想学习一点东西。因此,通过这些加行修持,我们全心全意投入其中。即便我们不能做出任何更进一步的禅修,这些加行本身就是非常富有帮助的日常修行。

组织佛陀的教义

今晚的主题是道次第 – 阶段性道路的结构。更确切地说,道次第的意思是阶段性的思维(心识)路径;即,作为带领我们到达解脱和觉悟之目标的理解的递进性层次。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们简单地说成是阶段性道路。

有关道次第的教义是哪里来的呢?哦,佛陀教导了很多不同的主题,它们分为显宗和密宗方法。显宗方法是基本方法。梵文词语显宗(sutras)的意思是修持的主题。密宗是高级教义,它以显宗为基础,通过将显宗的所有种类的教义同时整合在一起,使我们认识到自身佛性的方方面面。

佛陀以不同的方式将显宗方法教给不同的弟子。其中很多教导采用了对话的形式:佛陀讲话,别人提问,佛陀给出答案,如此等等。因为这样,显宗看起来不太系统化。佛陀在一个地方所说的似乎和他在另一个地方所说的相冲突。因此,要如何将它们全部组合在一起确实有困难。另外,因为在佛陀时代,什么都没有记录下来,传承的方式就是对佛陀所说的进行记忆和诵读。因此,显宗经典中有大量的重复,以帮助人们记住那些重要的地方。

此外,从显宗本身看,要将教义付诸实践并不显然易见。因此之故,印度的大师们对显宗经典作了很多注疏,对佛陀的意思作了更详细的解释,因此便组织了显宗的材料,这样比较容易领悟并付诸修持。例如,未来佛弥勒的经典共有五种。他的这些教义宣示给了无著,于是,无著将其记录下来。在其中,我们得到一种结构体系用来呈现有关佛陀的教义,以后我们会看到这个结构体系。这种结构是:某种导读、对教义的简单呈现、详细呈现,最后是一个概要。对教义的详细呈现是多种多样的条款。是佛陀自己罗列了这些,因此,我们不要认为这完全是藏人的一种发明。在道次第材料的很多呈现中,我们都能看到这种结构体系。

一些基本主题属于基本的显宗训练,组织它们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例如,我们有宁玛派传承中的“转心四思维”,噶举派传承中的“冈波巴四法门”,萨迦派传承中的“离四耽著”。萨迦派传承有时候对同样的材料根据四圣谛予以安排。在阿底峡大师开创的噶丹派传承、他之后的格鲁派传承、以及在香巴噶举派传承中,这种材料的呈现根据三种范围的动机(信心)予以组织。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道次第”。我们不应该认为道次第是呈现包含其中之材料的唯一方式;同样的教义还有很多别的方式可以呈现。

信心(动机)的三个次第范围

信心(动机)的三个次第范围,在道次第的语境下呈现材料的特殊饶益 – 宝贵的人生、皈依、业力、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等等 – 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的一个优点在于它通过暗示先于“真实佛法”的步骤,提供了进入教义的入口。让我详细加以论述。

我们在谈论佛教时,所谈论的是皈依,就是我喜欢称之为“生活中走一条安全的方向”的东西。这个方向实际上说明什么呢?佛法之宝。佛法之宝指第三种和第四种圣谛,即真正断灭麻烦及其因缘,以及对空性进行非概念性认识的正道心。诸佛在他们的心相续中完全达到了这一点。换句话说,诸佛在他们的意识流中拥有完全的断灭和正道心。另一方面,阿利也僧伽已经开始获得了某些断灭和正道心,但他们没有获得全部。

例如,如果我们想起一个出现故障的老式晶体管电视机,去掉有问题的晶体管就如同是断灭、安装上功能最好的晶体管就如同正道心。觉悟就是诸佛去掉了所有有问题的晶体管、而全部换上功能最好的。阿罗汉去掉了一些有问题的晶体管、并予以替换:这就是解脱。有了对空性的非概念性认识,我们成为阿利也僧,去掉那些作为罪魁祸首的有问题的晶体管,并予以替换。这样从一位阿利也僧到一位阿罗汉一直到成佛的整个过程就涵盖了皈依佛法。

转心于佛法的四思维 – 宝贵的人生、死亡和无常、业力,以及轮回的弊端 – 谈论的是把我们的思维转向对佛法的皈依。具体而言,它们关乎获得出离心 – 对解脱的希望之步骤。如果我们将转心于佛法的四思维转入到道次第的语境,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是从中间的层次开始的:怀着出离心,为解脱而努力。因此,为了获得觉悟,培养菩提心和对空性的理解总是伴随着四种思维。对路径的次第性阶段作道次第的呈现的唯一好处是,它有着一个动机的起始层次,这一层次作为努力达到解脱直到觉悟的基石,用来饶益来生。因此,它指明了朝着现实的解脱与觉悟的佛教目标努力这样一个基石。

在萨迦派传承的离四耽著中,我们同样要将思维从执迷于此生转向思考来世,因此,这并非乃道次第之呈现所独有。但是,为饶益来生而努力的事实被视为动机的三层次之一,这更清楚地表明它就是一块基石。我认为,这一点对我们西方人走进佛法非常重要。

轻松佛法作为基石

在道次第中,动机的高级范围是这样一个范围,它是大乘佛教独有的,同时也是大乘显宗和大乘密宗所共有的。它指为获得觉悟而努力。中间范围,即为解脱而努力,为全部佛教传承所共有 – 包括小乘和大乘。起始范围只是用以提升来世,这一步在其它很多宗教中也同样存在。

很多佛教典籍中说,我们是不是为饶益来世而努力是划分佛法和非佛法的边界。此外,佛教徒被认为是一个在生活中走一条安全方向的人,一个走向皈依的人。正如我们刚才所提到的,真实的皈依是佛法之宝,而佛法之宝指的是解脱和觉悟,或者指走进解脱和觉悟的阿利也阶段。这些观点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呢?答案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皈依的教义在起始范围得到呈现。

我们谈论为来世而努力是佛法的分界线时,我并不认为认为 – 一名基督教徒为进入天国或一名穆斯林为进入天堂所做的努力就是佛法。实际上,对我来说,这种起始范围的皈依表示,当我们谈论饶益来世作为勾画佛法的分界线时,我们具体在说饶益来世是这样一块基石,它能够让我们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努力,成为一名阿利也僧、进而获得解脱、最终达到觉悟。用这种方式看它,我们就不会再有饶益来世既是和非佛教的各种宗教所共有、同时又是勾画佛法的分界线,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矛盾了。

在努力要获取断灭 – 佛法之宝的真正的方向上,起始范围的动机是一块基石。正是从将起始范围作为一块基石这样一种呈现,我得出了“轻松佛法”这一概念,并以之为此之前的另一块基石。我认为道次第的结构容许有一个起始范围之前的阶段,这样能够让西方人更容易进入到次第性的路径。正是我们努力提升此生这样一种层次的动机,是一块我们提升来世的基石。有了轻松佛法,甚至在我们培养起始层次的道次第动机之前,我们就怀着这样一种层次的动机开始努力。

佛法就如同一辆开动的公交车,我们要纵身跳到车上非常困难。我们如果去看道次第,提升来世的起始范围目标显现出对来世的一种基本理解和信仰。传统的典籍甚至不屑于解释前世和来生的存在,或者试着去证明它们的存在。它设想人人已经先在地拥有这种信仰。只管接受前世和来生,更不用说它们无所从来,对没有这种背景的西方人来说,这充满了困难。传统的佛教典籍没有指出这一困难,但是达赖喇嘛尊者口头上做过这样的解释。

正如起始范围是与非佛教宗教共有的,如果我们再早迈出一步,到轻松佛法这一步,为提升此生而努力也是与大乘和小乘佛教、治疗术、世俗哲学、人文哲学等等、以及其它宗教所共有的。这是一个更加宽泛的共同基础。在皈依和正道方向的总体结构内,如果一个修持被当做为来生、解脱和觉悟而努力的基石,它就会成为一种轻松佛法的修持。我们可以通过这种轻松佛法的修持开始进入这种正道方向。如果这种现实的正道方向是一条高速公路,轻松佛法就是通往这条高速公路的入口匝道。

动机的意义

动机的阶段性层次之结构非常重要。动机不是指要做一件事的情感原因。我们谈论的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标。我们研究和实践背后的意图是什么呢?通过这样做,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呢?道次第的结构表明了一种增长的过程,我们需要从头开始。很多人所犯的一个大错误就是他们跳过初始层次,而直奔高级层次 – 大乘。他们高傲地宣称,“我在为一切有情众生得到解脱和觉悟而努力。”但是,如果在此之前我们没有这种初始层次的动机,就会淡化为了一切有情众生所做的努力,使我们的修持成为轻松佛法。我们并不是真的在为一切有情众生的觉悟而努力,因为我们甚至不知道这表示什么意思;我们不知道觉悟指什么意思。如果我们甚至连转生都不相信,我们当然不会努力去从无法控制的转生中去解救宇宙中的所有昆虫。如果我们真诚地做自我检查,就会发现,我们只是在努力帮助一些众生,我们只是在帮助他们提升生活,提升此生。尽管这样一种动机完全是正性的、饶益的;但是,要把这样一种动机称之为一个高级的大乘信心,那就是贬低大乘佛教了。我认为,重点确实需要落在诚挚而由衷地培养道次第动机的各层次的目标,一次一个,循序而进,不要假装我们拥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动机,而实际上却没有。

以轻松佛法和起始范围作为基石意味着我们对转生、解脱和觉悟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认识到我们现在并不理解这些事物,但是我们认识到了理解它们的重要性,而且全心全意努力去理解它们。如果我们还没有做好接受转生等的准备,就先把他们搁置起来,但是我们要在朝理解它们的道路上前进。

通过轻松佛法、甚至起始层次的动机,我们能够过一遍所有的道次第教义。这一点没有什么问题。利他、慷慨、助人、理解烦恼情绪、对空性的一些认识、等等,都对此生有帮助,不是吗?没有无始转生之元素等,我们就不可能对这些事物有最深刻的理解,但是我们可以对它们形成一种轻松佛法的说法。

例如,没有前世和来生,业力(关于行为因果的教义)真正不会有什么意义。因为我们可能毕生以正性的方式行事,最终却命丧于一场地震。就此生而言,这些事情没有什么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业力的教义在此生没有什么助益。这些教义确实有助益。

但是,我们不能对业力获得一种深刻的认识,除非我们想着前世来生。此外,没有对转生的理解,将一切众生看做我们的母亲就有点古怪,而很多菩提心的教义就是以此为基础。同样,除非我们确实怀着思维无始无终的想法来努力,否则无法真正深刻理解空性。无始的心识(思维)暗示着转生,不是吗?

真诚地感受每一层次的动机极其重要。跳过这些初始层次的动机就失去了道次第的真正核心。以初始范围的话题为例。宝贵的人生、死亡和无常、等等都直接出自密宗,各种藏传佛教传承及其大师们用不同的组织设计对此作了呈现。它们并非道次第所特有。道次第所特有的乃是在动机的段性范围这样一种结构内对它们的呈现。

理解道次第的语境

在呈现道次第材料的过程中,不同的藏传佛教传承在不同的地方解释了与上师之间健康的关系。例如,格鲁派传承的道次第将这种健康的关系置于呈现次第性阶段之前。

一个题外话,我需要指出道次第并非仅仅是存在的一个文本。在格鲁派传承中,道次第有七到八种不同的主要版本。宗喀巴自己就写了三种。还有伟大的第三、第五世达赖喇嘛和第一、第二世班禅喇嘛的版本。其中,巴芒卡的是最近的一个版本。在第二世班禅喇嘛和巴芒卡二者之间也有很多版本。我们可以就道次第的历史发展进行一个全面的讨论,但是这里,我们先不去讨论它。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呈现的风格随着时代而变化。

另一个题外话,巴芒卡仁波切道次第的版本,是由他的弟子赤江仁波切记录下来的,这里有些东西我认为很有助益,需要我指出来。尽管它是被翻译成英语的第一个版本,因而颇为流行,但它属于道次第的一个非常原教旨主义的方法。是格鲁派中的原教旨主义。不是说它是好还是坏,这只是指明它是什么。不要认为它代表了全部道次第传承或者整个格鲁派传承。例如,当中有一些针对苯教的严词声明。同时,如果磕头时双手握拳就会转生为有蹄类畜物,对类似东西的强调也反映出一种原教旨主义的取向。不该由我们去判断一种事物是好是坏,只是知道它是什么就行了。对很多人来说,原教旨主义是合宜的,对另一些人则不然。然而,格鲁派道次第的主流是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如果我们想了解格鲁派传承,就是它了。达赖喇嘛尊者常强调这个版本。这个版本现在也有英译本。

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格鲁派道次第的起始是加行和与上师间的关系。在有些版本中,先是同上师间的关系,然后才是加行,在另一些中刚好相反。为什么不管何种情况都是先有这二者呢?如果我们加以思考就很清楚,这种呈现方式不是针对那些对佛教一无所知的佛法中心的新手。一个入门者如何能通过磕头、皈依、菩提心和七支供养开始修持呢?一个入门者刚进入佛法中心,就能够视他的导师为佛吗?显然,西方的入门者们并不是道次第的有意听众。在视导师为佛的讨论中,透露更多的是,道次第典籍引用了密续。“大持金刚说过……”这里有些东西需要我们予以理解。

这些教义最初来自哪里,背景是什么?当时的听众是完全投身于佛教之道的僧人,他们持有戒律等。他们正准备接受一个密宗灌顶,一个加持。授予一个密宗灌顶需要预先对显宗之道有所回顾,这是密宗修持的基础。因此,道次第作为一种对显宗基本教义之回顾,被赋予那些要接受密宗加持的信念坚定的僧人。同样,对于那些拥有接受转生教义文化背景的听众;他们已经和导师建立了一定的关系;而且他们已经准备好跟随导师接受密宗加持。在这种语境下,一切有关与导师关系的教义都具有意义。加行显然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们是僧人;不管以何种方式,他们常在做这一类的仪式。

另一个线索是宗喀巴称与上师的健康关系为“道之根”。植物首先生长的不是根:植物生长于种子。他没有将与上师的健康关系称之为“道之种”。当一株植物长成之后,根是支撑它、给它提供养料之物。一位上师不是整个路径由之而生成之物。因此,尽管在宗喀巴的呈现中,与上师的关系是首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入门者来说也是首要的。宗喀巴是在对那些已经在路上的人呈现取径。对他们来说,支撑、道所需之养料,是他们已经与导师建立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宗喀巴要将它放在首位。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有关道次第之结构的初始思想;即,为什么是一种次第性阶段,在传统法的三个阶段之前存在一个阶段是可能的,传统三阶段组合的方式容许这一加行,以及这个结构所告诉我们的有关与导师的关系和加行等。

进入传统的道次第初始阶段之前需要什么

问:在进入道次第第一层次的动机之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理解和修持?

亚历山大:萨迦五祖之一索南孜摩(藏文:bSod-nams rtse-mo)列举了进入教义学习的三种事物。第一个是对苦的认识。第二个是脱离苦的信心。第三个是指示如此去做的佛法。如果我们想一想,就会发现其中意义深刻。如果我们看不到生活中的任何问题,我们必然不会去求助于佛法。如果我们看到了问题,但认为不存在解决办法,我们同样不会求助于佛法。如果我们认为佛法不会提供解决办法,我们必然不会从中去寻求。这三种事物正是促使我们确实想去寻求并遵循佛教之道之物。第三点的暗含深意是,佛法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要获得任何这样一种表示,我们首先需要对佛法有所研究。因此,在我们全身心投入到佛法之前,需要对此有所了解。

问:在将与上师的关系比喻为种子与根的类比上,您能够更详细地说一说吗? 什么是种子?它如何发育成根?如果您是说我们在投身其中之前一定要有一些佛法知识,如何从最开始就忠诚于一位上师呢?

亚历山大:让我举一个例子。索南孜摩所说的三种事物就像一粒种子。走进佛法从中生长出来。但是要理解从这粒种子种如何生根,让我们看一看索南孜摩所说的第三种事物 – 一定程度的接触佛法以及一定程度上坚信它有能力给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提供解决办法之必要性。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在大学很专业地研究了七年的佛教, 学习主要的古典语言。尽管我本能地感觉到这是一条正确的方向,但真正直到我去印度遇到达赖喇嘛尊者,以及后来遇到一些其他的导师,我才认识到佛教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传统而鲜活地存在着。它不只是一个课本中的已逝的主题,教授们努力像作拼字谜一样揣摩它。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做法。这里有着活生生的大师,教导也是活生生的;跟随他们真的能够带来成果。我所经历的是就是传统的经典中所说的导师的主要的目的和功能:给予启发。看到佛教修饰持是可能的、是活生生的,这正是带我真正投入修持、使我全心全意投入到佛教当中的切入点。

因此之故,上师对真正进入佛法教义非常有帮助,也很有必要。只是将身心投入到阅读佛法书籍这样一个基础上,我认为我们不能够真正融入其中,尽管我们可能在书籍的作用下被引领到这个方向,并得到一点鼓舞。最强烈的启发来自导师的现身说法。于是,受教于导师(索南孜摩的第三种点)作为种子就成为根,因为导师的启发全程支持着我们。但是要遇到一位上师,成为种子然后生根,需要导师真正合格,而不是一个富有魅力的骗子。

如果我们只是遇到了一位并不合格的导师,他“鼓动我们的思维”而我们对佛教一无所知,这足以让我们进入正道吗?我会说这不足以。正如没有鲜活的例子而只阅读佛教书籍能够引领我们迈向佛法,并给与我们一些鼓舞,只是碰到一位导师、甚至是不合格的导师,其结果同样如此。但是,除非我们从导师或书籍当中真有所学,而不是仅仅接激起鼓舞,否则我们沿着这个方向迈进将不会稳定。

哪一种更危险呢?仅仅从阅读佛教书籍开始,还是仅仅得到佛法导师的强行灌输才开始?二者都有其危险。如果我们只是阅读佛法书籍,我们会对佛法形成自己的理解而与实际教义毫不相干。如果我们只是盲从导师,就会有可能深受某个资质欠缺者之鼓动并沦落成他的受害者的危险。我们可能被误导。即便这个人具备资质,我们也可能因为在他或她身上投射过多的幻想,从而为我们的幻想所误导。

不管我们是如何开始的,我们需要努力兼顾研究和启发。来自导师的最初的启发,与有着健康关系的上师所给与的并不相同。前者来的迟缓许多,一个人在这条路径上已经根深蒂固、坚定不移,对导师有了周详的考量。经典认为表明和导师有着正常关系的是从导师那里持戒,不管是别解脱戒、菩萨戒抑或是密宗戒。要达到这一点,需要很多前期的培养,因此,我们不是在仅仅谈论戒律,因为我们受到群体的压力,或者出于某种神经质本原因,这样我们就不是仅仅在经历一项仪式而对所发生着的一切茫然无知。当我们能够真正全心全意做出这种承诺时,我们就开始谈传统典籍中所讨论的与上师的关系问题。常言说上师在路径的开始、中间以及结束阶段都很重要。但是,我们需要理解在不同阶段它意味着什么。它并不意味这我们要在路径的开始阶段就要视上师(菇如)为佛。

充分理解我们宝贵的人生

这里,我们没有时间详细进入到道次第的各个方面。让我们只是粗略地看一看道次第的结构,而让我们通过比较进入各阶段的两种不同方法来看:轻松佛法的方法,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进入道次第的方法,以及真实的方法。

我们从充分理解所拥有的宝贵人生来开始。这里,藏文词汇“宝贵”和三宝中的“宝”是同一个词。其内涵是,一个天资充盈的人生不仅是宝贵的,也很稀罕。如果想一想我们的处境,这很不可思议。它有可能会比现在糟糕得多。这是如此的不同寻常,我们智力发育没有迟缓、没有残疾、没有缺陷、没有心智不健全,等等。我们也没有身处某一处可怕的战区、或者要被饿死、在集中营受折磨,等等。很多很多人一直以来、现在还处在这样一种处境下。我们远离这些,的确很不寻常,但我们却视之为当然。

现世情境实际上非常有益于获得对我们宝贵人生的认识。我们以为自身努力的方法唾手可得,我们也真的对学习它们并付诸修持而深感兴趣。然而,即便这些方法唾手可得,大多数人却并不感兴趣。而且,还有很多人甚至得不到这些方法。同样妙不可言的是,除了感兴趣,我们还有机会来研究和实践这些方法。和世界上另一部分人相比,我们就能够认识到事情如何样会变得更糟。

知道了我们拥有这样宝贵的机会可以为自己努力,这就能激发我们利用这个有利条件。不要浪费这一良机非常重要。它脆弱而稀罕。把我们的绝大部分时间花在泡酒吧、看电视等上面而浪费掉这一良机实在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糟蹋。我们如此有幸拥有这份自由,利用我们的人生去做一些更富有成效、更富有饶益的事情。我们大多数人有钱。我们不是奴隶。我们身体健康。我们倍感荣幸。不管我们在实践轻松佛法抑或是真实佛法,这一点是完全相同的。

这是一个起点。它出现在动机的实际道次第性阶段之前。尽管我们能够去研究以后的路径,如果这一起点没有真正深入我们心里,在一种深刻的情绪层面上而不是仅仅在理智上,成为绝对真实,我们很难取得真正的进步。如果这不是发自肺腑而诚挚的,整个灵修之道就很容易变成一项活动。只是成为保龄球或体操一样的一种活动。我们看不到它和我们的生活之间深刻的关联。但是,实际上为自身而努力需要成为我们的生命!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这个起始点上就停止不前了,在次第性的路径上什么也不再去研究,直到对我们宝贵人生的详细了解真正沁人心脾。我们需要好些年才能使它深入人心。关键在于不要轻视它。要详细理解并对宝贵的人生合理利用,尽管我们确实必须要付诸努力,但我们并不是必须得成为一名佛法的狂热信徒。那样必然会招致失败。我们当然需要轻松。

我们拥有这一罕有的良机;我们拥有这宝贵的人生。如果我们有此良机去研究,并际遇合格的导师,这一起始点就会更真实。我们怎能白白浪费呢?它是如此宝贵的一份殊荣,使我们能够去学习并际遇这样一位导师。

以更好的转生为目标

动机的初始层次就是据此作思考:避免更糟糕的转生环境,努力在来生有更好的境遇。这是因为除了人类,还存在多种的生命形式,我们可能会降生其中。但是,进入到一种神仙天界而避免一种地狱之境并不是终极目标。以其中之一作为终极目标不是佛教。

现实地说,在一次生命历程中,我们能走多远呢?我们并不打算一生中得到一切。即便在佛教之道上有所成就,也要花费很长时日,因此,我们需要持续拥有宝贵的为人之生命。我们需要继续拥有作为基石的佳缘良机,以利于达到更高的佛教目标。因此,想要提升来生是基于宝贵的人生;我们拥有着宝贵的人生,我们希望在未来继续拥有它。

如果我们确实不理解或不相信转生,更不用说存在看不见的境界之物如天堂地狱了,一个轻松佛法版本的可能是我们想饶益来世。恰如我们现在业已拥有一个宝贵的人生,我们就会想让来世拥有宝贵的机会,不管我们只是考虑到家庭还是一个更宽广的条件。饶益来世的这种思想不仅切实能在佛教典籍中找得到,而且和佛法教义和谐共存,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作为西方人的这一视角走进它。我认为,有这样一个目标是完全有效、极富助益的,只要我们不宣称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不要否定佛教真正所说的,这就会饶益来世。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对死亡的认识。我们对死亡看的很严肃。当然,我们必有一死。任何人,有生就有死,但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再也不会存在一物了,仅仅想一想死亡就让人沮丧。真实佛法中的关键之处在于,死后存在来世,我们做好准备了吗?如果现在就死,我们觉得自己为接下来的一切真的做好准备了吗?我们对此生的所作所为有愧疚感吗?我们浪费生命了吗?如果这是我们生命最后的一小时,我们对自己如何度过了一生感到高兴吗?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一个轻松佛法版本只是仅仅严肃对待我们必有一死这一事实。在当前的现世情境下,这一点对我们甚至变得更真实。我们打算留给来世什么样的财富呢?我们做了些什么呢?我们只是在身后留下了一团糟的经济和情感吗,抑或是留下了什么积极的东西?人们如何记忆我们呢?

思考了死亡之后,我们再思考一下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我们想一想糟糕的转生。我们希望转生成一只蟑螂,让凡是看到我们的人就想踩我们一脚吗?想象糟糕的境遇,我们可以走的很远。无须非得在畜生界,也可以仍然在人类界:成为极度偏见的对象,根本没有机会,等等。当意识到我们拥有如此宝贵的良机、现在如此神奇的运气,我们假设来世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就会觉得那将很可怕!我们不想让这些发生。如果确实这样思考,我们将非常坚决地努力为来世做准备。我们想把事情安排妥当。

这一想法对绝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很难理解,因为我们不知道转生确实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对此有些想法,它也极有可能是一种佛教徒绝对不会赞同的过于简单的想法。在一种真切的层次上,很难感受整个事情。正如我所提及,轻松佛法版本为来世而考虑,而我们同样为希望此生以后的岁月中避免事情变得更糟糕而考虑。我们想在疗养院里坐着轮椅,生活中无所事事、完全陷入沮丧、孤苦伶仃,对身老之苦无能为力,在这样一种景象中结束吗?如果这样去想,这太可怕了。我们想预备一些情感基础和理解,这样我们就能够应对这些不可避免之事(除非我们明天猝死了):疾病、丧失记忆、丧失身体感觉、肠胃失控、只能依靠他人、死亡。我们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并保持尊严,而不是陷入神情沮丧,而后者正是绝大多数人之所为。对此我们要非常严肃地加以对待,而不是仅仅加以拒斥。拒斥无助于事。这是富有深意的一点。佛法不是仅仅盯着美好的事物。我们也正视可怕的事情,努力做些什么以避开它们,或者通过一种能够减小痛苦的方式去应对它们。

下一个步骤是安全的方向或者说皈依。不管我们在此生结束前还是在来世想避免更糟糕的转生或更糟糕的事物,我们看到佛法僧指明了出路。诸佛已经完全去除掉了烦恼情绪和各色困难,解脱了的阿罗汉和高度觉悟的阿利也僧部分地做到了这些。我们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实质上就是解脱或觉悟。如果我们努力去获得一个更好的来生,皈依会指明如何去做,这样,通过很多生命轮回的历程,我们就确实达到解脱和觉悟。用简单的话来说,这就是为我们自身努力的方向。

在法之光版本中,我们为自己努力,以沿着这个方向迈进作为垫脚石。这确实很难令人置信,我们能够去除所有困惑(痴),挖掘出所有潜能。我们甚至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要确实为此努力,我们需要理解它,要坚信获得解脱和觉悟是可能的。因此,作为轻松佛法版本,我们打算努力去理解怎么可能去克服我们所有的困惑(痴)和烦恼情绪是如何可能的,并坚信这是可能的。同时,我们可以至少在这个方向上前进。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会一直走下去,但能够看到沿着这个方向前进时富有饶益的。

现在,我们的生活有意义、有方向。这就是为什么在皈依的这个步骤上作如此大量的强调:我们所做的是一个轻松佛法版的还是真实佛法版的,确实有着巨大的差异。要真正感受到我们在生命中有何作为确实是一大步!它给予一个极高水准的安全感和成熟感。我们谈论的不是“哦,佛陀,佛陀,救救我!”自己却无所事事,这样一种不成熟的态度。这不是佛教。

要沿着佛法僧的安全之道迈进,我们需要理解业力(行为的因果),也需要据此修正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破坏性地行事,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加以克制,我们的行为要更富有建设性。我们行为的方式将会影响到我们所经历的。如果我们行为如同白痴,别人就会以白痴对待我们。如果我们行事粗鲁,我们还期望别人对我们好吗?如果我们行为粗暴,伤害、欺骗别人,别人也会以我们之道还治我们。如果我们对家里人很和蔼,事情就会变得更顺利。

就轻松佛法而言,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如何行为会影响到此生的经历,但它并不那样明显,这的确是这样。我们可能在家里很和善,但是仍然有很多麻烦和困难。或者,我们可能很堕落,通过腐败变得很富有,却一直逍遥法外。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此生友善,事情就会变的更好,如果不友善,就会变的更糟,但当中并没有保证。真实佛法需要就过去和未来进行思考,因为绝大多数结果不在此生成熟,而绝大多数此生成熟的结果也不是因为我们此生之所作所为。

另一个轻松佛法版本的有关业力的教义就是努力帮助他人,而不要伤害他们。这点和佛法是一致的,但是怎么知道我们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我们可能准备了一顿美餐,想着取悦一个人,而他或她却被骨头卡死了。唯一绝对发生的事就是根据我们的实际经历,我们的行为对我们自身的作用。这就是业力实际上所谈论的。

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样一种语境下:考虑来世生活、想着要避免缺陷,这样在来世每生都拥有宝贵的为人之生,我们就能够朝着解脱与觉悟不断努力。

中间范围

关于中间范围的动机,我们的目标是从无法控制、反复生发的转生中得到解脱。如果不理解或不相信转生,我们如何可能想从中获得解脱呢?这是笑话。轻松佛法版本的目标是从此生所有类型的麻烦中解脱,但这很含糊。至于真实佛法,在起始的层次上我们只是想着避免所有层次的苦难,尤其是转生到更糟糕境地的苦难。这里,在中间层次,我们考虑的是寻常幸福中的麻烦,被描述为更高境地的苦难。即使在天界或人界,我们同样有各种各样的苦难。我们也正视“无所不包的苦难“,这是总体性的轮回情况,即我们在任何一种转生中所体验的都由困惑(痴)所决定,它伴随着困惑(痴),使困惑(痴)持续存在,并制造出更多的困惑。但是,根据轻松佛法,我们可以更笼统地看待这两种类型的苦难,这样二者就能够同样适合于此生。

我们拥有的普通类型的幸福并不足够。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永不餍足。我们永远觉得不够。我们不想只做一次爱。我们不想只吃一次饭。我们对它们要了还想要。但真正可怕的是,有时候我们甚至对最心爱的东西也讨厌。我们并不保证每天喜欢吃同一种饭或者享受每一次性爱。更可怕的是,我们对接下来会是什么无从知晓。一会儿,我们心情不错,而到了下一刻我们又情绪糟糕。这很让人不满意。

我们确实需要走出这样一种思维状态:想着要不择手段攫取任何使我们高兴的东西。通常,它的背后是神话、幻想,我们想着要在食物、性爱、友谊、金钱等等上面要得到的是某种完美的幸福。但是,这种信念源自困惑(痴),它伴随着我们对这些事物的追求,当体验到这些东西不能满足我们时,就延续了更多的困惑。我们想着可能下一次就会得到它们,会带来完美的幸福。我们需要到所拥有的称之为“出离心”这一点上来。这不仅仅是脱离这个自我永存圈子的决心;它基于对所有这一切的厌倦和厌恶。以头撞墙,拼命想着从这类东西中得到某种长盛不衰的幸福,这愚蠢而又乏味。有了出离心,我们就决心获得自由,而这基于对存在自由之可能性的理解;总有某种替代者。

有了出离心,我们就明白宇宙之中并没有一个地方我们确实想去。一切都无所不同。有些地方比另一些地方好一点,但都是垃圾。没有这样一个佛法中心,要获得幸福我们觉得就得身属其中。我们认识到,没有佛法中心会是完美的,而且,任何佛法中心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内部的政治垃圾中。没有一座寺院,我们想要身属其中。任何寺院也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内部的政治垃圾中。不存在我们想去刻意培养的友谊,因为任何友谊将不可避免地充满麻烦和困难。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因为一切都这样令人灰心失望,所以就一声不吭地走开,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因为我们没有执迷于任何东西,也不存在能找到理想的佛法中心、寺院、朋友、居所、工作、搭档、等等这样的神话,因此,我们只寻找那些能够最有效地在解脱之路上取得更大进步的东西。有了这个标准,我们选择一个佛法中心、一座寺院、一个栖身之地等等,而不会把它夸张成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地方。没有一个会如此。这就是轮回。轮回之境永不餍足,也从来不会完美;它们总是起起落落。我们需要用这样一种方式理解出离心。

轻松佛法版本的出离心就是希望脱离此生的苦难。真实佛法之版本不仅考虑此世,还有来生。三种苦难在来世一生接着一生常川不息,除非我们有所作为,摆脱这种无法控制、往复生发的循环。

这里,我们能看出这些教义如何样像拼图的各个部分,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与其它部分被拼到一起。例如,如果我们不把宝贵的人生这一部分和出离心相拼接,就到这一境地了:我们觉着没有一个好地方,我们什么地方也不想去,都是垃圾场,我们什么都不想做。这不是出离心的关键所在。出离心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我们宝贵的人生。

有了中级范围的动机,需要我们深入观察的下一件事就是什么造成了所有这些问题、困难、以及烦恼情绪。这一切都来自困惑(痴)。佛法就这一切如何运作,给出了一种难以置信的深奥解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的神话让我们把各种理想化形式投射到其他人身上。因此,我们变得执迷,而当他或她达不到我们期望中的标准时,我们就生气,或者因为别人也想得到我们的心仪之人而心生嫉妒。这些情绪从哪里产生,佛教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分析。这真是神奇!

轻松佛法版本只是在此世的语境下观照这些症状的因缘,或许还进一步延伸,观照源自受前世影响的因缘。因此,轻松佛法版本倾向于一种心理分析,而这不够深刻。真实佛法版本根据前世的形状观照这些症状及其因缘。仅仅根据我们此生之所发生不足以真正全面地解释一切。这只是不完全的。

道次第中接下来的一个主题是对十二因缘的讨论。这是对有关转生如何运作的一种极其深奥、复杂的分析;烦恼情绪如何与业力一道激活了某些模式,它们又作为习惯、性格特征,在不同的人生中重现,如此等等。只有通过这样一种完整的画面,我们才能认识整个轮回转生的过程如何令人厌恶、毫无价值。尽管我们能够从轻松佛法的视角对我们的模式如何重现有一定的了解,真实佛法谈论的是转生如何运作。这里正是真正的深奥之处。

要摆脱这个可怕的循环,我们需要三种更高级的训练:道德自律、专注、分别性意识(智慧)。这里,道德自律指为个人的解脱(居士或僧伽)而持戒。既然真心希望脱离轮回,我们就致力于规避那些妨碍解脱的事物。这里,我们无须进入到有关持戒的长篇大论当中。为个人解脱而持这些戒律,意味着我们对此提前就有所了解,即解脱是可能的,完全致力于规避破坏性的行为会帮助我们朝此方向迈进。这极大程度上基于出离心、弃绝破坏性的行为,因为我们知道破坏性的行为、语言和思维正使我们偏离这个方向。

持戒的讨论紧随对烦恼情绪及其态度的讨论,这表明我们不是因为神经本能问题而持戒,例如,“我想成为一个好人”,“我想讨好我的导师”,等等。我们持戒,因为我们知道解脱是可能的,这些戒律为达到这个目标,给我们需要规避什么标定了边界,我们对自己如何作为再也不会犹豫摇摆。例如,我们不饮酒,因为我们知道酒让我们思维模糊,这样我们就无法做到专注。我们需要划定界限。这和服从没有任何关系。持戒基于遵循戒律的指导方针是饶益的这样一种强大的分别意识(智慧)。接下来,在这种道德自律的基础上,我们培养专注力,根据分别意识(智慧),把注意力集中在空 性– 对现实最深刻的观照上,去除造成无法控制、往复产生的转生之困惑(痴)。在中级范围,专注和空性没有得到详细的讨论:它们仅仅被提及。

高级范围

动机的高级范围就是为觉悟而努力。一旦我们已经达到了努力获取解脱、去除我们无法控制的转生这个阶段,就需要更进一步,即我们想着要更上一层楼,这样就能够帮助别人同样得到解脱。这种动机在轻松佛法版本中,我们只想着对任何人友好,帮助任何人。现在我们谈论的绝非仅此而已。我们想帮助他们克服无法控制、往复生发的转生。这不只是仅有友好而已。

专注和对空性的理解要给我们带来觉悟,其背后需要有巨大的能量,而这源自菩提心。简单地说,菩提心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想着:“我一定要尽可能全面地帮助别人,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一定要达到觉悟,这样我就要力争达到这个成就。”

现在,我们思维有局限;我们的肢体受限。就如同我们在潜艇里通过潜望镜看东西。所有能看到的就是在我们双眼正前方的东西。我们无法看到一切事物之间必然存在或者将会存在的相互联系。我们看着其他人时,看不出他们当前的思维状态如何受到曾经存活过的一切人、一切动物的影响,如何受到历史、经济、社会等的影响。要找到适合他们的正确教义,我们需要知道这一切。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所教东西对所有听者产生的效果,以及受到这种教导的影响,它对所有后来接触到的人完全所产生的效果。想一想这一点。我们只是通过潜望镜在看。我们看不到相互关联,更不用说每一个人的前世和来生了。除非认识到所有这一切事情,否则我们如何知道教导所有人的最佳之物呢?

轻松佛法版本在这一点上根据任何人有一次生命来进行考虑,因此只想着此生范围内的因果。真实佛法版本考虑所有人有着无尽的生命,因此它要复杂的多。为了知道如何尽可能帮助所有人,我们必须要去除掉那愚蠢的潜望镜,就是说我们必须要获得觉悟。即便我们已经摆脱了轮回,我们仍然在通过潜望镜看东西,尽管到这个程度我们不再受愚弄,不再相信事物在以它们显现的方式存在着。去掉了潜望镜,我们就不再是潜艇中的生众。对觉悟到底为何至少有一种简单化的认识,我们为什么必须要达到觉悟,如果不理解这些,我们如何可能培养菩提心呢?这就是我们努力之所在。

轻松佛法版本可能是,“哦,我想成佛,因为这很奇妙!这是最高级的,我可以帮助任何人!”这是童话。或许我们可以由此开始,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定还有一些意义更为深刻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持守菩萨戒。菩萨戒表明了我们为了最大限度地饶益他人、为了达到觉悟,需要规避的行为和态度。这很精彩。我们知道了这条路上会有什么阻碍我们,这样就可以去避开它们。

我们在这条路径上前进时,通过六种意义深远的态度来努力,它们通常称为六度。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去考虑它们:饶益我们自身从而饶益他人;切实饶益他人。我们必须要乐于付出一切。这就是慷慨。没有这种态度,我们如何能够走在这条道路上呢?接下来,我们需要训练,不然怎么运用所有的能量和时间呢?训练让我们保持专注于禅修、修持、等等,并让我们对这些坚持不懈。这会很困难。我们需要耐心,这样在修持此道中不会感到沮丧和恼火。接下来,我们需要乐观的坚持,因为我们在为自身修持努力时,事情当然会起起落落。我们不能因此被扔出路径。不管发生什么,我们要继续,从正在修持的佛法中得到快乐,因为我们看到从中有如此之多的饶益。

我们要在哪些方面坚持不懈呢?首先,我们致力于专注。实际上,专注一词这里不仅仅指集中注意力,还笼统地指思维的稳定性。有了思维的稳定,我们的思维不仅不会游移或者变得迟钝,也不会随着有害的情绪而起起落落。我们的思绪和心理状态都稳定。这样,处于一种情绪困难的境地时,我们不会注意力不集中。在当今世界充满紧张与焦虑的情势下,我们能够认识到事情让人伤心、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不会失掉注意力。我们不仅仅将这种注意力放在对呼吸的关注上,还放在对现实的分别性意识上,去除所有对不可能的存在方式、我们所有幻想之投射,而保持对确实是事实的关注。

至于真正帮助他人,我们通过慷慨不仅给予别人物质的东西,而且给予尊重和学习的机会。我们通过教导来帮助别人。我们给予他们不畏惧我们的自由 – 不担心我们会忽略他们、放弃他们、排斥他们、紧抓他们不放、等等。我们给予他们真诚的爱心。我们切实希望他们幸福。我们不是仅仅为了我们自身的快乐而利用他们。我们通过纪律尽量去真正帮助、而不是伤害他们。我们尽我们之所能。我们努力去帮助,而不是说,“对不起,我正忙着呢。今天我帮不了你。”我们需要有耐心,因为这会有困难。人们可能会给我们一份艰难的时日。我们需要耐心,不要恼怒或者感到挫折,因为我们不是上帝,不可能打一个响指就会让所有人的麻烦随之而去。我们需要有乐观的坚持不懈,前进不息、助人不息、努力不息,不管人们是否取得进步,也不管当中有起有落。

我们需要有专注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帮助他人上,不要分神,不要在乎被这个人吸引或者被那个人排斥。接下来,我们需要分别意识(智慧),在他人的投射和幻想以及他们实际上如何存在之间作出区分。我们需要在何为有助益、何为有害之间作出区分。

通过轻松佛法,我们的修持只是在此生帮助他人。真实佛法帮助他人,并将从中得到的正性力量,克服那种潜望镜一样的视野,这样我们就能真正怀着慈爱与悲悯、等等,最全面地去真正帮助他人。

视频: 康卓仁波切 — 「什么是悲悯?」
请点击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图样以开启字幕。要更改字幕语言,请点击「设定」图样,然后点击「字幕」选择想要的语言。

结论

这是关于佛教正道上次第性阶段基本结构的一般讨论。这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如果我们只是在轻松佛法的层次, 这没有什么感到羞愧或觉得糟糕的,因为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人就处在这个水平上。如果你身处轻松佛法的层次,就努力全心全意投入其中,真诚而为,但是一直怀着它只是一块基石的念想。我们需要理解和认识在转生等方面努力的重要性,这样我们最终能够真正为解脱和觉悟而努力。我们一定不可小觑这些教义,不能不懂装懂,或者假装身处实际上高于我们所处的动机层次上。不管我们处在什么阶段,总是要努力最大可能地帮助他人。

赞辞

正如我多次提到,如果我们从对这些事物的探讨中获得一定的理解,一定的正性力量,我们就让保持不变,这种正性力量就会自动成为一种完全提升轮回的因缘。这非常不错,但是我们可以用这种力量做出更多。我们不是仅仅想着通过它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一点。那将会是轻松佛法。我们真诚所希望的是将此正性力量自觉奉献出来,作为获得觉悟、作为克服我们烦恼情绪和井底之蛙的视野,以便我们真正最大限度地饶益他人。谢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