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乃是健康人際關係之資源

當進入一段關係當中,如果我們認識到無常之各類面向的話,我們將會避免不切實際的期望和預測。為了要盡力延續這段關係,其最好奠基於對何謂可行和何謂不行兩者有著彼此認識–這不只是智識認知,亦是情緒感受。

無常的認識和理解對我們應對生活很有幫助,在應對與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過程中的困難時,尤其如此。關於這個主題,佛教給予我們很多資源。處理這個主題,需要我們考察佛教如何分析現象問題。當然,可以完全對此進行理論探討 — 這可能很枯燥,我們還可以貼近生活、以切身事例以及我們如何實踐它來加以討論。

佛教對現象的分析:存在的是什麼?

存在的是什麼?佛教認為存在的現象就是任何能夠被有效認知的事物。這一點確實非常重要,因為這就意味著如果某事物存在,它就可以被正確地認識 — 我們可以直接或間接體驗它,或者我們可以通過正確的邏輯作出推斷。任何無法被有效認知的事物均不存在。我們如何將之運用於事物的判斷呢?

既然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親密性個人關係往往問題多多,就讓我們以其中的伙伴關係為例。一個不可能存在的例子就是“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現在,我們可以將這些詞語放到一起形成這一表述:我們有一部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的卡通片;我們有關於他們的童話故事。但是,現實中沒有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因為我們永遠不會碰到一位;我們也永遠不會在現實中認識一位。相反,也沒有人現實中曾經碰到一位,也沒有人在將來能夠碰到一位,因為這種王子和公主根本就不存在。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形成了一組我們放置在另一個人身上的不可能存在的鏡像和期待。當我們將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的鏡像投射到夥伴身上時,一切就完了。我們之所以有這種投射是因為我們希望他(她)能夠成為白馬王子(白雪公主),但當達不到預期時我們就感到一種挫折。然後,我們繼續找另一個有可能成為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的人。

有些事項並不存在。它們(他們)永遠無法被有效認知,上述只是其中之一。如果從來沒有人在現實中曾經碰到一位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那麼說後者可能存在是不合邏輯的,據此也能夠得出結論,我們永遠不會碰到一位。這一點很明確,需要我們坦然面對。

視頻: 康卓仁波切 — 「欣賞無常」
請點擊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圖樣以開啟字幕。要更改字幕語言,請點擊「設定」圖樣,然後點擊「字幕」選擇想要的語言。

肯定與否定

存在者能夠被有效認知,能夠作為肯定或否定之存在被有效認識。例如,我們知曉桌子上有一台錄音機;那裡有個什麼東西。我們也知道這個房間裡沒有狗。我們能夠認識到這裡某事物不存在、某事物不在場。這就是否定。這個房間裡沒有狗這件事能夠被有效認知。因此,“不在場”這一現像是存在的。

同樣,我們能夠認識到和某人存在某種關係,例如夥伴關係。這就是肯定。我們同樣知道並不存在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 “沒有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這一現象存在。這就是否定。肯定和否定給我們提供了行事的理據。我們知道某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 — 二者都是正確的;二者都存在,都可以被有效認知。

為了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既要知道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什麼,也要知道良好的人際關係不是什麼。這裡可能有一條狗,因為存在狗這種動物。但這裡不可能有我的白馬王子(白雪公主)一樣的伴侶,因為不存在這樣的神話中人。如果我們認識到不可能有滿足完美無瑕的白馬王子(白雪公主),滿足我們的所有夢想,給我們的生活中帶來終極而永恆的快樂;如果我們認識到他(她)只是一個也睡覺打呼嚕、也有其他缺點的一個凡人,那麼我們在人際關係上就有一個健康而現實的基礎。

靜態和非靜態現象之間的區別

在存在的事物之中,我們可以將之分為靜態事物和非靜態事物。 “靜態”和“非靜態”通常譯作“恆久”和“非恆久”,但我們一般使用時這些詞彙通常指一個事物存在的時間長短。這裡,二者的區別不在於事物存在的時間長短,而在於不管存在多長時間,事物在存在時是否變化。從這個意義上說,靜態的現像是“恆久的”,非靜態的現像是“非恆久的”。

靜態現象

靜態事物 — 靜態現象 — 包括某一事物的諸事實。一樁事實永遠不會改變;事實永遠是事實;永遠不發生改變,一直保持本真。佛教中最廣為討論、最精深的一個例子就是“空”。

“空”是一個很讓人困惑的語彙。對這個詞有諸多誤解。它的基本意思是沒有以不可能的方式存在之存在。我們上面的例舉中就是不存在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

這裡,我們需要作出區分以避免疑惑。今天早上9點(此時此刻)這個房間裡沒有狗是一個將來永遠不會改變靜態現象。即便明天會有一條狗進入這個房間,也不能改變今天早上9點這個房間裡沒有狗這一事實。因此,這個房間有狗可能會成真;但現在的靜態事實是,此屋無狗。這一事實無法改變。

當我們談論某種不可能的事物之不存在時,實際上它之不存在不僅現在是真實的,它之存在永遠不真實,也永遠不會成真。因此,此屋現在無狗、也無白馬王子(白雪公主)是永遠無法改變的靜態現象,但二者是迥然有差的不同類型的靜態現象。一個屬於不可能的事物之不存在,另一個屬於可能的事物之不存在。

另外,我們還需要作出另一組區分。這是一條狗而不是一隻貓這一事實不僅現在是真實的,它此前以及將來都不是真實的。這條狗儘管和我們在一起時不是一隻貓,同樣不可能和別人在一起時成為一隻貓。這會很荒謬。不過,可能有非狗的其它某個動物是一隻貓,因為存在貓這種動物。但就白馬王子(白雪公主)而言,這卻非亦然。因為不存在白馬王子(白雪公主),沒有人曾是白馬王子(白雪公主) — 過去、將來、於我們、於他人,同樣如此。

因此,一個人不僅不是他(她)的前任夥伴的白雪公主(白馬王子),也不會成為我們的白雪公主(白馬王子),或者可能會有別的什麼人擔當這種角色。這並不是說我們在什麼地方錯了,如果我們知錯而改,夥伴或別的什麼人就會變成我們的白雪公主(白馬王子)。這種事永遠不會發生,但我們那樣想,不是嗎?在過去、現在、未來都不可能有人會是白雪公主(白馬王子)。就某種不可能的事物之根本不存在而言,它就是一種靜態現象。

理解了上述這些,我們就能夠避免我稱之為“所生活的虛擬世界” — 讓我們藉用語法表達 — “要是他們做了這(那)會怎麼樣?要是他們生活在一起更長一段時間會怎麼樣?要是他們沒有得病要是我們結婚了會怎麼樣?”正是這些“要是”構成了“虛擬的世界”。

一個常見的幻想是,如果伴侶和我們生活的時間再長一點,幻想就能實現。如果我們結婚了,如果事情略微有不同,就有可能實現成真。或許到時候他們就成了我們的白雪公主(白馬王子)。但是,既然某人是白雪公主(白馬王子)完全是不可能的,也不會受別的任何因素的影響,我們或他人都不可能做出什麼、也不可能做成什麼,使其發生改變。這則童話故事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才是現實。

事實是中性的,無所謂好與壞。同樣,不存在白雪公主或白馬王子這樣的人只是一項中性的事實。因為事項是中性的,因此,也沒有可為此沮喪的。我們是否喜歡它是另外一件事。但是,我們需要接受這一現實。它本來就如此,就像一加一等於二一樣,如此而已,無所謂好與壞。

同樣,事實本身也不能做什麼,不會產生任何效果。但是,了解並接受一項事實會有所作為。例如,它可能幫助我們在人際關係上避免挫折和麻煩。另一方面,對事實的困惑或拒絕接受同樣會產生結果,使我們有麻煩。不管我們接受還是拒絕事實,它會給我們產生效果。事實就是事實。我們沒理由對此抱怨。

當我們這樣抽像地研究時,上述形而上的、哲學性的分類及其描述可能看起來令人望而生畏。但是,如果我們將之實踐於自身生活,我們所討論的這一切就變得顯而易見了。這樣,在理解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以及如何應對,它們就會很有助益。這一主題並非必須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毫無關聯的枯燥理論 — 實際上,恰恰相反。

非靜態現象

非靜態現像是因為或基於因緣而產生的事物。它們隨著時間而變化並產生效果。非靜態現像一共有四類。認識它們、了解它們很有助益:

  • 有始有終者
  • 無始無終者
  • 無始有終者
  • 有始無終者

我們怎麼進行討論呢?讓我們就以上分類各舉一例。這些分類在處理人際關係中很有幫助,因此,就讓我們以人際關係為例。

有始有終的例子是和某人的關係。一個人的年輕美貌或一陣惱怒同樣有始有終。

無始無終並隨著時間而變化的例子是一個人思維的連續統(心相續)。籠統地看,當轉生一直基於無明時,它就是無始無終的。

無始有終的例子是伴隨著我們思維連續統的正知或無明。我們無所開始的心相續總是有正知或無明伴隨。但是,我們獲得解脫修成覺悟後,無名也就終止了。

有始無終的例子是我們心相續作為佛得超驗思維的運動。較淺近的例子就是一個的死亡。死亡有始而無終,並產生影響。

首先,讓我們看一則有始有終的例子,例如人際關係。這裡,我們不要僅限於愛情、婚姻或家庭關係,讓我們範圍更大一點,例如包括朋友、同學、同事等。這些關係都取決於明顯的或細微的無常。明顯的或細微的無常是兩種不同的事物。在佛教中,當涉及到無常時,我們一般涉及的就是這兩種,但它們在有關無常的論述只是一小部分。這裡我想給大家提供一幅更廣闊的有關無常的畫面。

明顯的無常

明顯的無常是一件事物的終極消解。例如,和一個人的關係必然終將結束。我們中有人可能會換一份工作或者失業;我們可能畢業;我們的興趣可能有變化。最終,他們會死亡,我們會死亡,或者生活中的某種境況會使我們分道揚鑣。這就是事實。

讓我們回到對無常現象的定義,關係是因為或基於因緣而產生的事物。其意思是說只有在支撐它的因緣和合併持續的情況下,關係才會存續。因緣和合,但因緣並非總是會和合,因此因緣也並非將一直和合相存。

支撐一項關係的因緣有很多 — 兩個人要有相似的興趣口味、在同一座城市居住、在同一個辦公室工作,等等。如果有足夠的持續不斷的因緣,關係就將存續。

因為這些因緣隨時在變化,而 且非常脆弱,最終關係將因為無所依賴而終結。如果加以思考,我們會發現這很深刻。例如,如果兩個人的關係只是基於肉體或性的吸引,隨著兩個人變老,這一因緣也發生變化,關係也就到頭了,對吧?

這暗示著什麼呢?這暗示著支撐一種關係的因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如果我們要想讓一種關係繼續下去,我們不能只依賴於最初的那些條件,例如當時我們都富有吸引力、年輕、有活力,或者當時我們在同一所學校或在一起工作。這為我們如何使一種關係保持活力提供了啟示。我們必須找到更多的條件使我們不分離,支撐這種關係,因為我們的志趣所在和人生道路不可避免地要有所分歧。

我們來自不同的前世、得到了不同的撫育、濡染了不同的文化、等等,因此很自然因緣的和合只是很簡單而短暫,從而可以讓我們有所分享。但是,因為各自有如此多的差異,我們終將分道揚鑣。我們無法僅僅基於共同的記憶長久維持一種關係。如果我們執著於一種關係,就好像它會永存,那麼當這種關係無可避免地結束時,我們的執著和無明將給我們帶來無數的痛苦。如果我們接受明顯的無常這一事實 — 一項關係會因一定的緣聚而聚合、最終會無可避免地因這些因緣消亡而結束 — 那麼,我們就可以在這一關係存續時盡情享受,而無需自欺欺人般地認為它將永存不竭。

這不僅關乎生意交往中的關係、朋友關係或愛人關係,同樣關乎婚姻伴侶、甚至孩子。要認識到我們的孩子終將有一天要自立門戶,這很重要。他們和我們共同生活的時間並不長久。我們可以享受這一段美好時光,但切不可執著於此,因為這種時光並不持續永遠。

變化之問題

這裡我們進入另一個話題,即變化的問題,通常稱之為“變易之苦”。我們平時對快樂的普通感覺經驗是有問題的。是什麼問題呢?問題在於快樂的非永續長存。快樂只是讓我們在一小段時間內感覺 良好,但並不能包治百苦。快樂暗藏的隱患是並沒有確定性和可靠性。我們可能現在感覺快樂,但無法保證此後的五分鐘後我們不會體驗恐懼。我們從來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和關係的時時變化有關。

開啟一段人際關係時,我們需要接受它終將結束這樣一個事實;我們也需要對這種關係存在時的體驗的快樂有一種現實的態度。這種體驗會結束,分別時我們也必然會感到憂傷。當然,我們開啟一段人際關係時,我們希望通過這種聚合得到所有快樂。但是,當這種關係終結時,我們同樣必須體驗傷感。我們心甘情願、擁有足夠的勇氣接受並體驗這些憂傷嗎?值得如此嗎?這不是對妄想的投射,而是一種現實:關係結束時 —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 — 心情會憂鬱。我們需要有足夠的勇氣接受這一現實,不能幼稚。

此外,我們在一段人際關係中體驗到的快樂並不能在這段關係存在時始終如一。關係會波動變化。我們會共度美好時光,也會共度艱難時日,因時變化。這就是生活之本質。在佛教中,我們說這是輪迴之本質;它有起有落。你願意接受嗎?

此外,找到“心意中人”永遠不是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快樂之關鍵。擁有“心意中人”並不能夠使我們要處理的困難煙消雲散,例如,儘管我們回到家以後暫時會感覺良好。但這種感覺並非天天都有,不是嗎?我們常常心懷浪漫地認為只要找到“心意中人”,一切都將迎刃而解。這就走了白馬王子(白雪公主)路線。

我們有勇氣 接受這一事實呢? — 即便我們現在快樂,我們無法知曉我們或伴侶在五分鐘後會情緒如何。一切都很正常,突然某個人的情緒有了變化,變得深情沮喪。沒有人是心態總是良好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我們自己在心儀的人在場時會快樂到極致,過一會又可能心情沮喪。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到這並非別人之錯,而是我們所說的“世俗情感”的本質使然。 “世俗情感”因為紛繁無數的原因而起起落落。當然,我們對伴侶有所選擇,有些人可能比另外一些人更讓人賞心悅目。問題的關鍵是,永遠不會有完美的伴侶。如果我們認識到這些並予以接受,上述因素會成為饒益的資源。因此,請切記明顯的無常:在某種意義上,一項關係會結束。

細微的無常

細微的無常不僅僅是一件非靜止的事項因時變化這一事實,也不僅僅是一件非靜止的事項如同定時炸彈一樣因時而不斷接近其終點這一事實。儘管上述二者是細微無常的兩個方面,細微無常同樣還有第三個方面,即一項關係最終解散的原因是它的形成和產生。它終結的原因恰在於它的起始。

讓我們對上述三個方面予以考察。首先,一項關係因時而變。認識這一點非常重要。這如同一部電影。昨天的場次結束了,給這個人觀看今天場次的機會吧。今天的鏡頭是過去鏡頭的繼續。我們不能說過去的場次對今天的無所影響,但是對一項關係的變化不居的因緣和條件逐流而為,並加以適應很重要。例如,很多人經常需要有自己的空間,需要自己擁有一定的空間。我們不需要一直待在一起。我們有時候需要彼此分開,例如我們各自想和自己的朋友聚會,等等。對此,我們需要順應,否則就會有大不快樂。

其次,每時每刻一項關係都在向其終點走近。這就意味著我們切不可視該關係為情理中事。我們需要盡其所能創造在一起的時間,因為時間寶貴而有限。定時炸彈在滴滴作響。這並不是說我們要神情抑鬱地聽天由命;而是現實地說,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並不長久。到了某一時間,該關係就要結束。讓我們切實最大限度地利用這段時光,但不要過於緊張。如果我們要使每一分鐘都要深沉而富有意義,就會毀掉這項關係。這裡有一則不錯的禪宗心印:“死亡隨時至,且請放鬆之。”

細微的無常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方面最深刻:某事結束的因在於其開始。終結我們和某人一起生活的原因就在於我們開啟了和他們一起生活。沒有開始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就無法結束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它的含義是什麼呢?一次吵架、甚至對方的死亡只是結束和他(她)的關係的一個機緣,但並非是最深刻的原因。關係結束的真正原因是我們介入了該關係。某事擔當了結束這一關係的催化劑,但它只是機緣而已。

當我們認識並接受這一事實時,我們就可以享受這項關係的成長而無需責難它因某種機緣而結束。如果不是這一機緣結束了它,就會有別的機緣來完成。我們也無需疑問建立了這項關係後會發生什麼。如果建立了一項關係,它就會在向其終點走近的過程中起起落落,直至最終結束。如果我們對這些現像有現實的理解,我們就可以盡情體驗這一關係而無需有所耽想。

走進一項關係中的未知因素

我們如何走進未知因素呢?這裡有一個人。我們和他是否要建立關係呢?這就是一個大未知因素。

通常,我們對未知因素頗感覺不安。我們希望掌控一切,使一切井然有序。但是,在一項關係中要掌控一切勢不可能。我們可能會通過查詢星座來預測會發生什麼。這是一種極端:試圖通過發現將要發生之事來一切控制,從而成竹在胸。另一個極端就是無為而治,一頭扎入最底端。一條中間路線是,獲取一些信息,然後進入其中。一項關係是一次歷險,是一件需要我們作出探險的事。

在一項關係中會發生什麼事情,其個中詳情當然無法預先知曉,儘管對方和我們自身的信息有所裨益 – – 不管這種信息來自星盤、直接觀察、內省、等等。但是,關於生活中基本現象的信息 – – 何為真實、何為完全不存在、等等 — 使我們真真切切地得以走近未知、走進這一歷險,使我們以更適宜的方式去應付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一切。讓我們看一看對我們有幫助的具體以下幾點。

記得我曾經提到過,一個無始無終的靜態現象的例子是思維的連續統、我們的體驗隨著時間的延續。從佛教的觀點看,我們談論前世和來世,但在此,讓我們把討論限定在此世。在我們的生活中,一項關係在時間上有始有終,但是我們思維連續統的一般延續性 — 換句話說,我們人生經歷的一般延續性 — 會從我們出生到死亡,延續不斷。生命在持續。一項關係的結束並不是世界的末日,也不是相遇之前我們都不存在。

為什麼會是如此呢?一項關係和我們生命的延續性之間有什麼不同?二者都隨著時間變化、二者都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但是,二者之間差別巨大。讓我們予以分析:

和某人一起生活有一個開始。為什麼呢?因為它所由產生的因緣並不是天然和合的。它們在某一具體時刻和合而成。所有因緣相和合時,也是我們一起生活開始之際。因為支持這一關係的諸條件並不是天然和合的,因此,它們的離散也將不可避免,就如同風中的枯葉。在思考人際關係時,這些觀點很深刻。

這與我們個體的延續、以及對事物的主觀體驗頗為不同。當然,在事情發生時,我們對某一具體事項的體驗 — 例如人際關係中的某一特定事例 — 是新鮮的。但是,我們總體上對事物的體驗並非在任何時刻都是新鮮的。鮮活的自然特徵就是為我們無時無刻所體驗的。這並非必須有新的因緣和合以使促進我們體驗事物的能力。此外,我們體驗事物的能力也不會漸行消失、分解,每時每刻接近終結。我們體驗事物的能力長川持續。當然,我們所體驗的內容在變化,只是體驗本身持續不變。

如果我們了解了,我們擁有持續體驗這一重要基礎,我們就不會過高估計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也不會對其所未知心存憂患。這是因為我們知道即便這一人際關係結束了,生命仍將繼續,我們仍將繼續體驗更多的事項。

此外,在該關係存續期間,它也並非我們生活中唯一發生著的事項。我們還保持著很多人際關係,即便此一關係終結了,其它關係依然存續。我們一定不能對這一事實視而不見,執著於某一項關係,認為一旦該關係終結就一無所有了。我們已經擁有多種其它的關係。這些關係可能類型不同,在我們生活中角色各異,但這並不是說我們並非一無所有。因此,我們無需認為一項關係結束後必須要用另一項關係來代替,因為沒有了此一項關係,我們就會一無所有。

同樣,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即便我們和別的什麼人建立了關係,但這項關係不同於此前結束的關係。如果和某人的關係有變化、因時而異,那麼和不同人之間的關係其差異則更大。我們要極其小心,切不可抱有這樣的期望,即新朋友或新夥伴有著與前面的那一位相同的行為和反應。

與我們對普通事物的體驗相對比,一則無始有終的非靜態現象的例子就是無明 — 例如,對人際關係的無明。無明在持續,但它注定是一種明顯的無常。這種無明隨著對現實的正見(正確的理解)就結束了。但是,它不會像人際關係一樣自然消解。如果我們不去用正見取代它,它將持續存在。

另一方面,正見則是一則無終有始的非靜態現象例子。最簡單地說,心識如同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並認識事物。如果鏡面蒙上了臟東西,就不能反映事物了。只有在祛除臟東西,鏡子才能發揮它的功能,但是祛除臟東西並不會使鏡子產生反映事物的功能。鏡子始終擁有產生反映事物的功能,它只是被蒙蓋了、變得不明亮了。

同樣,祛除無明並不能使心識產生正見的能力。我們的心識對人際關係的現實性能夠做出全面的理解。一旦祛除了無明,我們自然能夠認識現實性。儘管這種祛除無明有其開始,但它會一直持續下去。此外,因為不同於基於非現實性的無明,正見得到現實性的支撐,因此它也能夠一直持續下去。正見不像一項關係那樣,是一種新的建立、也必然會分散。

如果我們認識了這一切現象及其所有可能性,那麼在和別人建立人際關係時我們就對所謂的“未知”無所畏懼了。

問題

為什麼每一項關係都必然要結束?難道就沒 有持續永存的關係嗎?我們碰到某個人,感覺到從前生就認識他。隨著我們一起成長、一起變老,我們就有這樣一種感覺 — 即便我們中一個人撒手先去,不管發生什麼變化,這種關係依然會一直延續到來世。

你所說的有一定對的地方。我只是將我們的討論限定在此生此世。如果我們將話題延伸到前世和來世,情況則略有不同。確實有些關係從一世延續到另一世,儘管每一世可能形勢略有不同。從佛教的觀點,同時根據我的經驗,確實有這種情況。但這並不意味著和某人的關係就是永恆存續的。

如果存在一種無始的生命和有限的生命體,確實會人人之間會建立關係。但是,這種可能性極小,即我們會和某一個特定的人永久地保持某種特定關係,而和其他任何人則並非如此。必然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時刻,和某人相遇並形成一種特殊的關係。

無論如何,這一討論將我們帶回到這一觀點,即我們和某一個人的關係只有在緣助性條件和機緣存在時持續存在。因此,恰如此生不能憑藉著使我們聚合的條件使我們的關係存續畢生,恰如為了使這種關係得以存續,我們需要創造更多的條件與之相生相隨 — 那些延續數世的關係同樣需要如此。

我的導師什貢仁波切是嘉木樣仁波切尊者的一位老師。他1983年示寂,1984年轉世。我和前世什貢仁波切關係極為密切,和此世仁波切關係同樣密切。但這兩種關係卻不一樣,它們基於不同的機緣和條件。如果我只憑藉這一條件 — “好吧,您在上世這樣做了;您在上世那樣做了”,此世仁波切就會對延續這種關係根本不感興趣。

對一位土庫(活佛)、一位轉世喇嘛來說,這可是一件可怕的事 — 與他們相處時視他們為前世的同一個人。只有我們就像他們生活在此生那樣與他們相處,這一關係才能存續。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必須為一項關係付諸努力。我們不能只是想像著和某人的關係每生每世都是同一個樣子。如果這樣想,那些使我們聚合的機緣自然將消解,也不會有新的機緣來維持這一關係。

這一點很深刻。例如,我們和某人謀面時可能有過“似曾相識”這樣一種體驗:一見如故,感覺和對方有一種深層的聯繫。在前世,這一關係可能是婚姻或情人關係。此生,我們發現所具備的機緣不足以促成上述關係,不管是什麼原因 — 性別差異、年齡差異、等等。我們可能感覺到前世和這個人存在性夥伴關係的餘韻,在此世卻不適宜。如果我們繼續想著以前世的機緣為基礎建立關係,那是不行的。在此世,我們必須改變這一關係的機緣。

如何看待對別人的責任和義務?

在一項關係中,責任和義務首先是一種強烈的意願:“我願意和你相伴此生”。佛教中有一個說法 — 一個很嚴厲的說法,但我認為其中包含很多真理 — “輪迴眾生不可靠,他們處處是無明;此誠無可避免之,他們讓你墮低趣。”他人會不可避免地讓我們墮入低趣,因為他們愚昧,因為人人、包括我們自身足有無始的無明。

如果我們在一項關係中誠以待人,我們希望和對方相互維繫。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意願。現實是,我們有很多的無明和煩惱,他們也一樣。我們不要自欺欺人地想著,我們雙方都會達到盡善盡美,因為本不如此。我們會不可避免地使互相墮入低趣,儘管我們努力不如此作為。我們同意將會為此努力,在別人出於無明而粗魯行事時寬宏大量,因為其發生將不可避免。但我們無法保證這總是有效,我們對對方的耐心和責任長存不息。我們誰也不是白馬王子(白雪公主)。

從佛教的觀點看,為建立一項關係作出努力、使之穩固、長久,這些做法有多少意義呢?

意義很多。因為關係不僅是培養各種積極品質的基礎,也是檢驗我們我們所培養結果的平台。我們也可以努力饒益他人,為他人提供這一平台。因此,它頗有意義。

關鍵在於我們不要過分吹捧這種關係,或者認為這是萬靈丹,從而放棄處理我們自身問題的責任。我們必須為自身努力。而人際關係可以用來支撐我們的藉以為自身努力的情感基礎,這會是頗為饒益的。然而,如果一項關係屬於一種對抗或者極富執著,也可能成為羈絆。為了自身的努力,我們有時候需要靠自己。

就此當中有一點需要我作出說明。我一直懷疑,並且認為這樣不會有多大助益,即在我們建立一項關係時說,“我心亂如麻,感情困擾太多,你也心亂如麻,感情困擾太多。但我們會一起努力解決這個問題。”這不可避免地會落於失敗。如果我們之間確實存在問題,即便擁有和某人建立了關係這一情感支持,我們仍然需要在專業性幫助下自己為此努力。我們一定要避免產生幼稚的想法,認為我們兩個人就可以解決關係中的麻煩。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神經性的模式會取而代之。

總結

簡而言之,這很重要,要認識一項人際關係是什麼、不是什麼、也將不會是什麼;這很重要,要認識到所涉及的靜態事項 — 例如一個人永遠不會成為白馬王子(白雪公主);這同樣很重要,要認識有關無常的所有事實:

  • 因為人際關係有開始;它必然會有結束
  • 它會隨著時間而變化
  • 它會有起有落
  • 它不會帶來終極的快樂
  • 我們永遠無法知曉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 它始終向其死亡邁進
  • 一項人際關係結束的機緣僅僅是一個條件而已;關係結束的真正原因在於其開始
  • 一項人際關係並不是我們生活中的唯一人際關係t
  • 雖然這一項人際關係結束了,我們對生活的體驗仍將持續
  • 我們對人際關係的無明是無始,但是有終的。這一關係不會自然產生,而需要我們有意為之。
  • 簡單地說,存在正見的能力。因此,如果我們祛除無明,基於現實性的正見將伴隨我們終生。

這些只是從非常深奧的佛教關於現象 — 存在的、不存在的、靜態的、非靜態的 — 的分析中演繹出來的幾點實用的點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