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四聖諦

佛陀生活於約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由於弟子們的性格與能力各不相同,所以他因材施教以最適合他們能理解的方式給予教導。但他教導眾人的第一件事,就是關於他如何證悟的基本見解:即他教授所謂的「四聖諦」。此為關於生活的四種真諦事實,通常凡俗人不會視之為事實,但高度證悟者(聖人)會以非概念式的方式進行了解,並認為它們都是真諦。簡言之,這四種真諦回答了以下問題:

  • 每個人在生活中經歷的痛苦和問題之真實類型是什麼?
  • 造成它們的原因是什麼?
  • 是否真有可能擺脫這些問題,能夠阻止它們而使它們不再復發?
  • 因為能擺脫造成痛苦的原因,這種能予以停止的理解是什麼?

針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構成了佛陀在其餘生中進行深度教授的基本結構,這就是他首先教授的內容。

當我們審視四聖諦時,它們並非各自獨立存在。它們是從某一基礎出發,並在全然理解下達成目標。簡而言之,這四種真諦基礎─生活的四種事實─即為現實。

如果我們想要用一個詞彙來概括佛教的話,如同一位我的友人也是一名佛學老師所述,這個詞彙就是「現實論」。

如果我們能看見現實所在,並予以理解與接受它,而沒有某種不可能或非真實之預設立場的話,那麼我們就能夠以實際方法處理生活中我們的問題遭遇。

因此針對現實的教授,就是這四種真諦的基礎。雖然,現實涵蓋事物在生活中如何存在與如何運作的各類層面。但佛陀卻教導了一切所有。

三寶

從四聖諦出發,可以清楚知曉我們投入生活的方向為何,以便克服痛苦與問題。這個方向是由佛教專有名詞稱之為「三寶」或「皈依三寶」─佛陀、法理、僧伽來予以指明。每個詞彙具有數層意義,但在最深層次上,它們表示為:

  • 法理─我們正在追求的目標,即擺脫自身問題與其肇因,並獲得將使我們永遠擺脫它們的全然理解。
  • 佛陀─那些已經完全實現此一目標者,並教導我們自身是如何做到的人士。
  • 僧伽─那些遵循教法但僅部份達到目標卻尚未圓滿之人。

那爛陀十七大班智達祈請文

達賴喇嘛尊者曾寫下一篇優美文本,藉以祈請獲得來自古印度宏偉佛教寺院中十七位盛名佛教大師的靈感啟迪。此處名叫那爛陀,持續了大約千年之久。其像寺院一般運作,是當時最著名的學府,並產出許多印度佛教傳統的偉大大師。達賴喇嘛向這些大師中最出名的十七位,以祈請文的形式依序寫下這篇偈頌:「願能彷其行」。在個別祈請偈頌之後,尊者還以數行一般偈頌予以強調他們所有人來作為結論。

我在此想要介紹的是,對該結論偈頌部份的評論說明。它總結了我之前對於現實(二諦)、四聖諦與皈依三寶的解釋。此處皈依是指如果我們按照三寶指明的方向去做的話,我們將能從痛苦和問題中拯救自身。

這段偈頌內容是:

通達基法道理二諦義

「理」是指事物如何存在、如何運作。換句話說,就是知曉現實。

次以四諦證輪迴還滅

如果我們了解現實,透過四聖諦,我們將會了解我們是如何讓自身問題末大不掉,以及我們如何讓自己擺脫它們。

正量引生堅穩三寶信

請記住「三寶皈依」是根據我們可以達到的實際目標而予以制定─其能徹底阻斷所有我們的問題,所以它們就不再重複發生,認識三寶能夠帶來此種效益。

如果你想要修持佛教之道,你就是在追尋一種目標。那你如何知道這個目標是否能夠達到?還只是個虛幻而已?它到底是個編造故事還是真正事實?許多人都只是基於信念來爭取目標:「只要我的老師說是它就是。一切沒問題,我想相信就相信。」

這對許多人來說都能奏效,但不總是最穩定的修持方式。經過長時間的修持之後,經常會發生的事是你會開始質疑,我到底在做什麼?這是因為你仍然會經歷憤怒、執著、自私等等─這些都是真正的麻煩製造者─而且它們真的很難去擺脫。所以進展是非常緩慢的。但你需要知道這段進程並非一蹴可幾:其總是上下起伏不定。有時進行的不錯,有時卻有點糟。如果你只是基於信仰來修持佛法的話,你就會感到灰心,因為看起來你將走投無路。然後你就會質疑著「嗯,真有可能達到目標嗎?」

這就是為何偈頌中提到「正量引生」。換句話說,當你確切理解─基於邏輯與推理─目標的確存在且真正能夠達成之際,然後你對目標、獲致可行性以及真有人實際達成的信念就會變得非常牢固。你要相信這些要點是事實,而不只是因為它們被寫入某些聖書當中。你確信它們都是真的,因為二諦即現實,四聖諦與三寶皈依都是基於現實在邏輯上予以遵循。

安立解脫道根祈加持

通常你是栽下一粒種籽,但在此你必須植入「根柢」而非種籽。此處詞彙的選擇表明二諦、四聖諦與三寶皈依的結構,皆是屬於整個佛教精神之道的根源,因為一切都來自於此。在你的心中牢固地將此根紮下,所有你的修持都基於此種信念。你了解你在做什麼,你了解這是可實現的目標,你了解這個目標為何。

我認為這是認知佛教非常重要的方式,因為如果我們想要走上一條精神之道的話,那麼確信其為切實的就非常關鍵。這不是出於情緒感受而吸引我們的某種美好幻想,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我們確信自己在精神生活中從事之修持是切實的話,那麼我們便可將健全的情緒感受融入其中。我們需要在兩者間取得平衡:認知理解與利益情感,例如慈悲、熱衷、耐心等等。

二諦

相對、世俗諦

通達基法道理二諦義

在偈頌中的第一行裡提到二諦:「(相對)世俗諦」與「(究竟)勝義諦」─換句話說,二諦是關於所有事物現實性的事實。一個是較為外在表面層次,另一個則是究竟甚深層次。兩者都具有效性,只是採行不同角度。關於兩者有很多介紹,但在此讓我們跟隨達賴喇嘛尊者針對一般大眾說明時所經常使用的內容。

因與果

什麼是我們經歷一切的外表層次世俗諦?就是我們目前所經歷的一切,僅是由於其與先前原因的關係而發生。換句話說,一切事物生發都取決於因果。物理學也教導這種因果定律,但僅涉及物理現象,例如踢球和球滾動之間的關係。這類關係是種簡單機制,即有因必有果。

當然,因果律可以用一個更加複雜的層次予以解釋,當你考慮到導致事物發生的所有因素時。例如,如果你查看經濟問題、全球暖化、地區戰爭等等,很明顯地,它們並非僅出自於一種原因。它們不是完全無緣由地發生,也不是由毫不相干的原因造成。而是所有這類情況的產生,皆取決於許多不同因素。這些不僅包含當前正在進行的狀態,也囊括過去曾經發生的情況。就像烏克蘭這個國家一樣,你不能把當前狀態與蘇維埃的過去或是世界二戰等情況區分開來。今日經濟和生態局勢之產生,是起因於史上發生一切事物的結果。所以你不能把眼前狀況,都歸咎於某一人或某一事的過錯。事物生發乃是取決於龐大的因緣網絡。這就是現實,不是嗎?

或者如果你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假使你有家庭問題,那麼你就不能說這僅源自某一因素或毫無緣由造成。每位家庭成員其實都是造成家庭問題的因素緣由。同樣地,你也不能說他們每個人的行為舉止都與其工作、學校或友人之間發生的事情無關。一切事物都會產生某種影響。此外,家庭狀況並不孤立於社會或其政治、社交與經濟體系。所有的這些情況,非此即彼都會以某種方式影響問題所在。

因此在這裡,現實論指的是一切事物乃相互聯繫並影響其他事物的事實。一切事物之當下生發是龐大複雜因緣網絡的產物。這就是現實。

如果上述提及的是實體物件、全球議題和家庭問題等案例的話,那麼我們每個人的個別情況又是如何呢?關於快樂與苦惱又是如何?它們有緣由嗎?還是它們會無故發生?畢竟,有時我覺得快樂,有時我覺得苦惱,無法知道我下一刻的感受為何。所以這是無緣無故發生的嗎?亦或是取決於我當下正在做些什麼?嗯,這講不通,是吧?我可能在兩天當中吃了相同東西,一天吃下它時我感到快樂,而另一天吃下它時卻覺得痛苦,所以這並非來自食物本身的關係。當我跟我最愛的人相處時,仍會有時感到快樂,有時覺得苦惱。我可能富裕又順遂,但我仍然不開心。

那麼,這種快樂與苦惱到底從何而來?它們是不是某個天神按下快鍵就會傳遞下來,所以我有時會感到快樂,有時卻覺得苦惱?請原諒我,我並非有意冒犯。在此我是採用一種愚蠢極端的方式說明。但是,假如你經歷過的所有事物─像實體物件移動或是你不小心碰到熱爐時手被燙傷一樣─都遵循因果定律的話,那麼快樂與苦惱是不是也應該遵循某種可理解的因果定律?這就是關於現實之問題所在與主要論點,其與本段偈頌脈絡中的世俗諦有所相關。它指的是造成我們快樂或苦惱行為與經驗間之因果關係的現實狀況。

業力

接著讓我們了解關於業力的基本佛法教義。什麼是業力?這並非是個簡單主題。現存有幾種解釋和很多誤解,但基本上:

業力是指驅動和刻劃我們行為、言語和思維方式的強迫性。

如果你想一想,我們的行為,不論是破壞、建構或乃至中立,都是無法自主而具強迫性的。

  • 我感到生氣,想要對某人吼叫,然後,無法自主強迫性地,我大聲吼叫。
  • 我過度保護,想要查看嬰孩是否安好,然後,無法自主強迫性地,我不斷反覆探視,遠遠超出必要與適宜範圍。
  • 我感到飢餓,想要去冰箱裡找點零食,然後,無法自主強迫性地,我就這麼走去。

這股無法自主的強迫性到底從何而來?然後往何處去?這些問題就是探究業力的教法內容。佛教的解釋是,當你以無法自主強迫性的方式去行動、言說或思考時,它會在你的心續上建立某種潛力與傾向,進而跟隨你所經歷的每一時刻。之後每當在各種情況下被觸發時,它們就會引領你的感覺,像是重複行為模式般。基於這種感覺,就會產生無法控制地迫使你進入重複的行為舉止。這種無法自主的強迫性,實際上就是業力牽涉其中。

當然,你也可以在生理層面上解釋這種現象:以某種方式進行活動會建立與增強神經通路,所以之後你更加容易遵循此一行為模式。佛教當然不會否認這種生理體性基礎;它只是從經驗角度處理現象,但仍然是作為因果關係的衍生例而進行分析。

那麼關於快樂與苦惱呢?佛教也從業力因果角度予以解釋。如果你感到苦惱,那是你在惱人情緒影響下,從事強迫破壞性行為的長期結果。如果你體驗到凡俗快樂─這種快樂不會持久且永不滿足,但仍會感受良好─這是在積極情緒影響下,例如耐心和善良,完成建設性行為的長期結果。但是,其仍舊是無法自主強迫性的,因為它混雜了關於我們如何存在的困惑,就像是一個無法自主的行善者或是強迫性的完美主義者。

我們要如何理解這些因果關係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建設性與破壞性行為之間的區別。兩者間的區別是不能根據你對他人的行為影響來斷定。舉例來說,如果你對某人非常生氣,並用刀刺傷對方,那就是破壞性的。但另一方面,作為外科醫生,如果你用刀剖開對方進行救生操作,那就是建設性的。顯然,這裡提到把刀刺入某人的行為,並非判斷此為建設性或破壞性的決定因素。這完全取決於動機:即是達成行動的心態以及你想要藉此行為獲致的目標。

如果該動作是由惱人情緒而激發產生,例如憤怒、執著、貪婪、無知、忌妒、自大、自私等等,那麼這就是破壞性的,即便你做的事本身是件好事。舉例來說,如果你幫某人進行按摩,是出於貪求慾望並且想要加以性侵對方,那麼你的行為便是破壞性的。但另一方面,如果舉動相對沒有涉及惱人情緒的話,那麼這就是建設性的,即使行為本身並非十全十美。例如作為父母親,你把不乖的孩子關進房間,並非出於憤怒而是慈愛,以便教導他們不要頑皮搗蛋。但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建設性行為仍是無法自主被迫的,因為它與某種潛意識動力混在一起,讓你從行為中獲得一種真實身份感受─以此處為例,便是成為一位好的父母親。

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基於惱人情緒造成的破壞性行為與苦惱之間的因果關係,以及相對沒有涉及惱人情緒造成的建設性行為與快樂之間的因果關係?這不僅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也是一項非常關鍵的問題,因為佛陀對於我們如何存在而確認出業力、惱人情緒與困惑,都是造成我們如何感受的因素。它們是導致苦惱與不滿足凡俗快樂的原因。為了擺脫這兩類情緒帶來的痛苦,我們必須加以超越之。

讓我們想一想。例如,當你對某件事或某個人因為憤怒而展開行動、說話或思考時,你會覺得輕鬆嗎?你是心平氣和的嗎?不,絕非平和;而是激動。在當下你是快樂的嗎?我不認為有人會說當感到生氣或出現其他惱人情緒時他們是快樂的。同樣地,如果當你感到貪婪時,當下觀察你的氣息,你會感到不自在;你會擔心你不夠充裕。當你相當依戀某人而非常思念他們時,你也會感到不自在;你的氣息是非常不安的。當你沒有感到任何憤怒、貪婪、自私之類的情緒時,你只是試著露出友善態度,你的心靈便會相對地平靜,你的氣息則會更加舒緩,是不是?你基本上感到快樂,儘管這可能只是一絲隱微的喜悅感受,而非必要是驚天動地的。即便你是一位具有被迫傾向的「行善者」,並想要讓所有事情完美無缺,你的氣息都還是會比在發怒時顯得略為輕鬆,也會更快樂的加以行善。當然,如果在從事一些正面事情,你總覺得擔心犯錯或不夠完善時,那麼擁有這些想法或擔憂的你肯定不會感到輕鬆。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就算當你的動作結束時,此種苦惱或相對的快樂感受還是會持續一陣子。這表明即使你正在從事其他事情,但你的感受仍然會受到之前所做事情的影響。然而,當佛陀談到業力與你經歷的快樂或苦惱層次間之關係時,他並非主要指稱我們採取某些行動之後的短暫感受為何。他是在談論著遠程長期結果。不管怎樣,當我們思考我們強迫性情緒行為與我們身體中氣息流動間之關係時,我們便能開始去理解他的觀點。

所以,世俗諦是關於我們經歷的一切事物,每件事物都是取決於因緣生成,當中包括我們的總體心態,不僅涉及我們感受為何,也囊括我們快樂與否。這是現實的一個面向─在偈頌中稱其為基法道理─所以,此即為一切事物的存在、功能與運作方式。

究竟勝義諦

第二諦則是著眼於一切事物的甚深究竟層次。儘管因為我們對於虛幻的投射想像,事物有可能會以不可能的方式生發或運作,但這種不可能的出現存在並不與現實彼此相應。

相應於我們的投射想像,此種可以尋找到的某件事物卻全然不在場,即是所謂的「無」也經常被譯為「空」。

雖然在不可能的存在方式中有許多細微層次,這些都是從我們的習性困惑心識中投射出來的,但透過在最基本的層次上加以探究後,例如一切事物不會以不可能的方式存在之命題,我們便可以進而學習究竟勝義諦。這是怎麼回事?現實情況是,根本沒有東西能相應於不可能出現的荒謬臆想,這都是我們困惑心識的投射想像。其全然不在場,根本沒有這樣的東西。

想一想一個經典案例:一個孩子認為床下有隻怪獸。但實際上床下只有隻貓,只不過是孩子投射想像把貓當成怪獸。然後因為孩子的確相信那裡真有隻怪獸,儘管整個件事都是荒謬臆想,但孩子依然感到非常害怕。因此,這種投射出荒謬臆想的情況,雖然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但此舉絕對不會讓貓變成真正的怪獸,因為根本就沒有怪獸這種東西存在。那麼,相應於孩子的幻想,「無」就是真正怪獸的全然不在場者。從來就沒有怪獸出現,也不會有怪獸存在。但去除投射想像,床底下的確有隻貓存在;不是什麼都沒有。

出於慣性,我們總會想像事物會以它們實際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方式存在。我們只知道眼前正好是什麼或我們此刻感覺是什麼。舉例來說,我可能現在感到苦惱,而且看起來這似乎是無緣無故就出現的。我只是苦惱。我卻不知道為什麼。我感到無聊;我覺得煩悶;我不快樂;這些似乎與我所做的事或在一起的人毫無關係。就是突然間,我感到煩悶;我覺得苦惱。此刻無須驚天動地。這可能是一種輕微層次的不滿足感。那麼它是如何出現?似乎沒有緣由就生發出來。但這是不可能的。這全然與現實不相符合。這就是究竟勝義諦。

相對世俗諦是指一切事物,包括我的苦惱或快樂,皆是源自因果進展而出現發生。儘管這是屬於現實狀況,但對我而言卻非如此。有可能是我的感覺就這麼無緣無故出現了。究竟勝義諦即對我而言是無關現實的─這是一種不可能的投射想像。如果你加以思考的話,就會發現箇中非常深刻。

讓我再舉一例。假如我有位三不五時就對我吼叫的好友。儘管我們的關係很好,但突然間我的友人對某事感到生氣而向我吼叫。這對我來說如何是好?好像就表明了「你不再愛我」的感覺。於是我變得非常沮喪,因為對我的心識而言,我的友人對我吼叫,我便認定就是這麼一回事了。但這種投射想像卻不與現實相符。此聲吼叫必出有因,不單只是一場存在於我們長期友誼脈絡中的突發意外而已。或許這種事也曾發生在你身上。

這裡發生的事是,我們忽略了與友人之間的整段關係─過去我們與此人的相處時光,我們彼此的互動往來過程。但並非僅此而已;我們同時也失去了顧全大局的情況。我們不是該友人生活中的唯一人物,而且我們的友誼也不是他生活中的唯一事項。除了我之外,該友人還有在生活當中的其他人事物,也同樣影響他的感受與行為。也許他在工作上度日不順,或是跟他的父母間有些問題,這些都會讓我的友人心情不好,然後對我吼叫。此處的究竟勝義諦即是我投射想像出來的事物是不可能的:關於他對我的吼叫是完全獨自於我倆之間的友誼關係與其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這些都並非是事實現狀。並沒有相應於獨立存在事件出現的真正現實狀態,沒有這樣的東西。這種存在模式之全然不在場的情況,便是所謂的「無」,梵文中的「shunyata」即同等於「零」這個字。

關於二諦,當事物缺乏自身孤存與相互間彼此獨立的情況時,因果關係便開始運作。這是由於因果僅存在於相對且彼此依賴的關係當中。除非有果從中生發,要不然因不可能存在。如果沒有果,那怎麼會有因呢?所以相對世俗諦即是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只能由究竟勝義諦而產生作用: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與其他對象脫節,而以不可能的方式存在著。

在此模式之下,二諦彼此支持,誠如上述偈頌中提到的「基法道理」。「基」也指明其為下行偈頌內容的基礎。認清作為現實基礎的二諦之後,佛陀才進而闡明四聖諦的道理。


問題

體驗真相現實

當你沒有任何假象概念時,有沒有可能直接體驗真相現實?還是這是不可能的?

嗯,這是有可能的。儘管我們的心思活動讓一切事物以不可能的方式出現而存在,但畢竟它們都無法相應於現實,所以是有可能擺脫造成這種扭曲的因素。這是因為真有那樣存在諸如現實般的東西,而且扭曲現實並不是心思活動的基礎本質之一。如果沒有任何投射或扭曲等想像的話,心思活動仍有可能持續運作。

在此基礎之上,我們知道當我們的心思活動扭曲現實時,就會造成我們的問題、痛苦與煩惱。但是,由於能夠阻止我們的心識投射想像這類扭曲情況,所以我們便不再為自己製造出與體驗到諸多問題。一旦我們了解我們的心靈能夠達此目標,然後我們便能加以獲致,視之為生命中最安全的導航,藉以避免和預防痛苦的出現。這個安全導航便是我們所稱之的「皈依」。但是,只有在確信真有可能實現目標時,我們才能予以完成目標。我們的信念是來自意識到上述我所提及的部份,即立基於現實以及我們對其感知的能力之上。

但這需要很長時間的培訓才能使自身熟悉現實,從而突破心理障礙。至此也是禪修出現之處。在這個脈絡之下,禪修乃是一種訓練,透過建立起一套觀察現實的有益習慣,來讓我們自身熟悉現狀。一旦養成這種習慣,那麼無論何時遇見何人,你都會視其習以為常,而不只是他們出現在你眼前的當下模樣。反之,你會全然覺知到他們都曾經歷過嬰兒、孩童與成年時期,期間許多事物皆影響了他們一生。然後他們將會逐漸老去,甚至受到更多事物的影響。通過這種方式,你便能看透一個人生整體脈絡的現實情況,然後了解當中發生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關聯的。這種對於人生現實的看法,會使你以一種更有益、更切實的方式與他人進行互動,而不僅只是短視近利看待他們,如同眼前一張靜止照片般。

但你必須訓練自己才能做到如此境界。無疑地,你實際上並不了解對方生活與其影響的所有細節,但這無關緊要。只要知道這個人的過往曾經受到許多影響,並且將同樣如此地展開未來,這就會使你非常了解人生現實為何。因此,舉例來說,如果你看到一名嬰兒,你就不會只把對方當作是嬰兒而已;而是一位潛在的成人,然後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將會影響這名嬰兒變為成人的歷程;你洞悉整幅全景。你與現實保持聯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