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度的细节

让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六度本身。其中第一个就是慷慨(布施度)。慷慨被定义为愿意付出。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心理状态。寂天大师写道:“如果布施度的意思是消除全宇宙的贫困,那么佛陀并没有圆满此度,因为人们依然穷困。”因此,布施度的圆满就是彻底付出一切的全部意愿。

布施并不意味着我们自己一定要变得穷困,将要付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我们不是将穷困说成是某种品德,在其它的宗教中你可能会听到这种说法。它的意思是不加犹豫、无所妨碍地予以付出的意愿 – 如果付出是合适的。我们必须要发挥辨别力。你不是给别人一支枪让出去射击:“哦,我在布施。给你枪。”“给你钱去买支枪。”“给你钱去买毒品。”

因此,即便我们极其穷困,一无所有,我们仍然可以拥有给予的意愿。否则,穷人就无法培养布施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美丽的日落时,很大度地想:“愿人人能够享受这美丽的落日。愿人人能够享受这美景。愿人人能够享受这美丽的天气。”对我们并不拥有的东西、以及我们确实拥有的东西,表现出慷慨。这是吝啬的反面;吝啬是:“我不想分享它,任何东西,与任何人。我想自己留着。如果我给别人了,我就不够了。”

但是,我们当然要小心,在此不要成为热衷份子。因为同样,如果我们努力去帮助别人,我们需要吃饭、需要睡觉 – 我们需要此类东西。因此,我们这里谈论更多的是分享。在你要到饿死了这个程度时,你无法给予一切。显然,当我们成为超级、超级高级的菩萨,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我们不是。作为一名超级高级的菩萨,我们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帮助别人,但并不在我们自己所处的次第上。我们可以追求它。但是,我们在没有准备好做它的时候,那么这样做往往只是在积累很负性的心理,因此,这并不是最富有饶益的。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就像佛陀在他的前世将自己的身体给予饥饿的老虎。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这样去做。

但是,我们需要在我们自己的层次上乐于付出,将我们身体奉献给别人。嗯,这就是 – 例如像,帮助他们做困难的工作,用我们身体去帮助他们,不要担心我们的手会变脏、这样一类的事情。或者,当救助别人很危险时,切实援之以手。以及当然,如果他们需要、对他们有帮助,就付出我们的财产,同样也分享所谓的善根(藏文:dge-ba’i rtsa-ba善德),其基本意思是我们所积累的正性力量的正性潜能。换句话说,仅举一例……嗯,让我们举一个我自己生活中的例子:如果作为我前世的正性力量的结果,我在世界上和这么多伟大的佛法导师和印度的大师等取得联系 – 将此与其它人分享,而不是仅仅留为我用。如果有合适的人,做出介绍,运用我所积累的能够帮助他人而不是仅仅留作己用的潜能。“愿我在接受教育和在印度研究时的所有辛苦努力,愿别人能够从中获得饶益。”这就是我们所谈论的。为他人开启大门。

予以物质帮助的布施度

现在,有三种或者四种不同类型的布施度。我们首先拥有付出物质的布施度。其意思是付出我们所拥有、我们所拥有的东西,食物、衣物、不管是什么 – 钱 – 我们所拥有的任何东西。但是再一次 – 我的意思是,我们要记住这一点 – 在合适的时候付出。我们还可以付出我们并非拥有的东西,此类事物是公用的。这并不是说我们出去盗窃。我们所讨论的在公共事物上付出,例如像清洁环境这样别人可以享受。这是给他人的礼物。就像我提到的,“愿每个人都能享受天气,这美丽的天气”,如此等等。

这里,我们不要光想着实际的、物理性的东西;我们还(就像我说的付出身体一样)付出我们的劳作,付出时间、付出趣味、这样一些东西,付出一定的能量、一定的鼓励,所有这样的东西。这就是慷慨。

付出佛法的布施度

接下来,第二个就是付出佛法,付出佛法的布施度。这不是仅仅指教导、或者翻译或记录教导、或者让书籍容易得到、或者做荟供,所有这样一切。建立佛法中心,在其中工作,这样一些行为。还需要回答人们的疑问,在他们需要时给出信息。所有类似的东西。

同样,我们从萨迦派那里得到的称之为修三昧(或者正定),这是指供奉或者给予他人我们修行 – 佛法修行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所诵读或者研修的一切 – 我们将其供奉给他人,我们用它来帮助别人。我们所获得的所有知识 – 我们将之奉献给他们,我们运用它们。坚信佛法,以及所有这样的事。我们运用正定。这里有一整列。这些将被纳入这种付出佛法的布施度 – 付出我们的修行能够的范围之中。

付出保护免于恐惧的布施度

接下来,第三个是付出保护免于恐惧的布施度。当然,这可以指拯救别人、面临屠宰的、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人等的生命,以及搭救掉在游泳池里的飞虫等物。拯救动物等免于 – 这无需一定免于死亡、被屠宰,还有保护其免于寒冷或者极度高温。如果我们屋子里有甲壳虫,我们不要只是将它从五楼的窗户扔出了事,因为,“如果它们这样着陆,不会有伤害的。”如果我们不想让它待在房子里,就把它弄出去;不要只是往窗外一扔,或者冲到厕所里,祝愿它有好运。

同样,这里还包括在别人受到惊吓时安慰他们,不管他们是我们的孩子,不管是……被追捕的人或者被围猎的动物。努力保护它们。一只苍蝇粘在蜘蛛网上了;如果我们看到了,试着把它拿下来。这件事很难做,因为我们于是会说,“这不是对蜘蛛很残酷吗?”我很怀疑,我们会一天24小时站在那里守着蜘蛛,这样它什么都吃不到。所以,我们有机会来拯救这些生物的时候,这很不错。我们无需成为守望蜘蛛的警察。如果猫抓住老鼠后逗弄它,拿走老鼠,救它一命。

这陷入了一个很难应对的问题当中,即安乐死,尤其是针对动物。猫或者狗确实在饱受痛苦,我们是否让它们安然长眠呢?或者交给别人:通常,我们并不亲手让它们安然长眠。无论如何,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从一个观点看,如果动物 – 或者人,就这件事而言 – 如果我们打断了死亡的自然历程以及对痛苦的体验等,我们就是打断了一定的负性羯磨通过受苦而成熟。如果我们打断了它 – 嗯,在以后的某个来世,仍然将不得不体验这种痛苦。因此,从一种视角看,这并不怎么明智。但是从另一个视角看,如果我们能够减少它们的痛苦,给予他们抗癌药物之类,那么看起来更可取。但这确实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因为如果你在某个依靠机械维持生命的人身上碰到这种事;而他们基本上已经死了。或者我想,难以置信 – 花上百万美元来拯救一名早产儿。达赖喇嘛尊者说,如果拥有无限的资源,这是一回事;但是如果资源有限,那么你就不要花百万美元去维持一个基本上脑死亡的人活着,因为你没有足够的资金治疗有可能康复的人。很多事视情况而定。堕胎等问题也同样如此。

因为这里,我们一定要避免荒谬的极端。如果我们走入一种极端:“为了让其中正在成熟的负性羯磨圆熟,这个动物必须要体验其苦难” – 我们将它带向一个荒谬的结论,一种极端 – 这就意味着我们永远不要给任何人吃药。“哦,他们必须要度过生病之负性羯磨的苦难结果。”所以,其意思绝对不在此,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因为我们同样在给予药物,同样在帮助别人好转,如果他们拥有克服病魔的羯磨,那么通过给与药物等,他们会克服它。所以我们当然要这么做。

但是,在一个人脑死亡、以及绝对没有什么……不存在他们会好转的可能性 – 这样的例子中,这是另一种不同的情况。现在,就堕胎而言:如果,不管是什么原因,某人确实做了堕胎,那么一件确实有帮助的事就是日本禅宗教师在美国所做的事。我并不十分确定她是从哪里得到的,在日本传统上是不是这样做的,但是她所做的极其有帮助,即她鼓励父母(如果父亲不在场就只让母亲)给堕胎的胎儿取一个名字,这是一个生命体 – 知道这一点 – 起一个名字,一个仪式和葬礼,对这个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而未能成长的人表示尊重、表示愧疚,为能够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环境中美妙的转生给予很多很多祈祷。这样,通过这种方式,对遭遇堕胎的胎儿培养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这看起来非常有帮助,尤其对当事的妇女 – 当事的男人也一样,但对妇女尤其是 – 因为堕胎,这会在以后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负罪感。

将我们的祥和给予他人的布施度

在密修中,付出保护免于恐惧的布施度有更进一步的解释,它指将我们的祥和给予他人。换句话说:别人对我们无所畏惧,因为我们不会怀着执迷而抓紧他们,或者怀着愤怒或者敌意去拒绝他们,或者因为无知愚昧而忽视他们,而是向所有人开放胸怀。因此,他们对我们无所担心,担心我们抓住他们不放,弃绝他们,或者忽视他们。这很不错,是个大礼物。

给予慈爱的布施度

密修还言及第四种布施度,这就是给予慈爱。给予慈爱不是四处走动去拥抱每个人,而是给予每个人我们希望其快乐的意愿 – 慈爱的定义 – 得到快乐的意愿和[拥有]快乐的因缘。

如何正确地付出

关于修持六度中的每一度,我们努力使六度的修持浑然一体。在修持布施度时也是如此:

  • 布施的持戒就是消除我们自身所有错误或者不当的其它动机。 
  • 至于耐心(忍辱),我们不要在意所涉及的任何困难;我们能够忍受困难。
  • 要在付出时心情愉悦,不要出于义务或者责任而去做。这就是怀着布施度修持精进(坚持不懈)。
  • 心理稳定(禅定)就是专注于通过付出而积累的正性力量的奉献精神。
  • 至于以及分别性意识(智慧),我们认识到付出者(即我们自己)、受益者(接受我们所给与者),以及在此行动中所付出的物体 – 从它们自身而言,所有这些都没有任何真实的内在固有的存在;它们都相互依赖。不可能存在一个没有接受者的给与者。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真正付出某种东西的修行做得并不正确或者并不合适。所以需要我们避免这些。第一个要避免的是付出的时候,希望我们给别人留下印象,或者想着多么虔诚、多么笃信宗教,想着我们真是了不起。我们在给予的时候,期待任何回馈都是不合适的,即便是一句谢谢,更不用说确实提升了另一方的情况、别人的情况所获得的伟大成功了。不管其所提升真的是否因为自身的羯磨。我可以帮助,但是我们不应该期待成功,更不用说感谢了。

我记得有一次在印度,正值雨季,有一只老鼠掉在下水道了,我把它弄出来,放到地上晾干。正当它躺在那里的时候,一只大鹰俯冲下来把它抓走了。所以,一切事情都依据个体的羯摩,即便是我们想去帮助他们。我们可以给一个人所有的机会,帮助他去成功,但不管怎么样他们可能会失败涂地。我有过这种经历。永远不要在别人面前沾沾自喜、让他们以后记着我们给他们所做的一切、或者给予他们的一切、或者期待他们作为回报而会为我们去做任何事,这一点非常重要。

出于责任感而付出同样是一种不得当的动机,认为既然别人做了捐赠,我们同样也必须做,甚至要超过这个人,付出更多或者做更多。因为愧疚或竞争而付出或者此类的事情。

因此,我们全部的想法只是饶益接受者,既是暂时的、也是最终的。我们全力以赴;不管成功与否,至少我们努力了。

这一点很重要,不要只是在一种抽象的层次上思考 – “是的,我要帮助一切有情众生”,但是却不帮着洗盘子。同样,这一点也很重要,不要小看我们予以付出、给予东西的人,认为我们给了他们极大的关怀。他们通过接受并允许我们积累将会带我们达到觉悟、从而使我们能够帮助别人的正性力量,给予我们极大的关怀。所以说,他们通过接受给予我们巨大的关怀。

在别人为我们做事的时候,这一点同样很重要。有很多人高傲自大,不接受任何帮助、或者不愿意接受邀请、或者任何此类的事 – 如果买东西有人替我们付钱。我们这是在剥夺他们积累正性力量。顺便说一句,接受邀请、别人伸手帮忙的时候予以接受属于菩萨戒范畴,否则这当然对他们有伤害。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什贡仁波切一起出行 – 那是在意大利 – 有人来到他的房间问了一些问题之类,他们离开的时候,就在门旁的桌子上留下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供奉。事后,他对我说,“这是正确的付出方式。不像那些人一样,他们走进来亲自交给喇嘛、大力作秀,这样喇嘛就知道是谁供奉的,然后会深切感谢,对这个人印象更好一点。”静悄悄地做、匿名地做,不要大力作秀,愉快地去做,用一种愉悦而礼貌的态度去做。

同样,不要让别人等候。“我会给你,但等到以后吧。我会帮助你,但在明天”,然后你让他们等啊等。这是异工同曲。仁波切常说,很多人来看他的时候,他确实感到很不通人情;他们要在门外等待。他说这很荒唐,因为他们要做的就是一直等到第二天直到径直走到他面前,然后在他面前繁文缛节地叩拜。他说,“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浪费我的时间。正确的方式是……我无需非得要看到他们磕头;他们不必为了我而磕头行礼。他们应当在进入房间之前就全部完成磕头,这样他们就过来直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我的意思是说,通常藏人只是奉献哈达或者此类的东西。但不要做秀。你不要想着通过给予别人某种东西、甚至像磕头一样表现出一种尊重,来给别人留下印象。喇嘛们来访时,这一点很重要。磕头行礼是为了我们自身的饶益;不是为了导师的利益。

同样,不管我们决定要给予什么,我们自己付出、亲自去做,这很重要。阿底峡大师有一名侍者,这名侍者想给大师奉献一切 – 碗里倒满水以及所有此类的事 – 于是大师说,“对我来说,亲自做非常重要。你还打算要替我吃饭吗?”所以,我们需要做到这一点……如果你打算付出,如果有可能,就自己去付出,亲自去做。不要改变主意或者感到后悔。我们一旦做出决定要付出某个东西,不要改变主意、或者觉着后悔、或者又拿回来,这一点非常重要。或者我们已经给出一个东西后,坚持他们要根据我们所想的方式去使用,尤其是在你给别人钱财后你坚持他们这样用或者那样花。或者你给了别人一件东西,然后觉得……如果你给他们一幅画或者一件东西,而你到那里却发现他们并没有挂在墙上,我们感到很受伤害。我们一旦给出去了,这是他们的;不是我们的。

我记得有一次在印度,有这样一座寺院,饭菜质量非常差,僧人们做得也不是很好。于是,我们西方人中间,一些人一起凑了些钱给僧人们,要他们买一些好吃的,这样就可以吃好一些。当然,一旦我们给钱,他们就用这些钱购买砖石,将寺庙建得越来越大。这确实让很多西方人很不愉快,他们开始对此小题大做:“你们必须要买些优质的食物”,诸如此类的东西。呃,解决的方案是:如果我们想要他们吃好一点儿,买上后给他们。给他们食物,那么他们就得必须吃了。不要只是给他们钱。因此,你必须要更聪明一点儿。然后也给他们买一些他们喜欢吃的。对藏人而言,这就是肉类,即便有些西方人认为这并不是很好。但是,给他们买一些大豆或者豆腐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他们永远不会吃,他们不喜欢,这是不恰当的,是不合适的。

这就像……我去拜访什贡仁波切的时候总是带上点儿东西,我几乎每天都去看他,但我总是带点小什物。过了一会儿,他责备我,说:“你为什么总是要给我带来这些哈达和燃香呢?我不需要这些废物。”“这太糟糕了。人人都拿来这些废物。我拿成千上万的哈达,这些带子做什么呢?”他接着说,“如果你要给我带点什么,带一点我喜欢的东西,我能用的东西。”我知道他喜欢香蕉,于是我给他带上一把香蕉。如果我们想做一次供奉,请带上他喜欢的东西。

带上好质量的东西也很重要,而不是这样一些东西:“呃,我不喜欢这个东西,所以给你,你拿上。”尽管有时候,对于那些不想接受任何东西的人,你必须要富于技巧,于是你说,“别人给了我这个,可我永远也用不着。请你接受它,我不想白白扔掉它。如果你喜欢的话……”因此,就给别人送东西而言,你一定要运用富于技巧的办法。但是请相信我,这些喇嘛有足够的燃香;他们不需要两千盒燃香。

还有一些东西不适合去给。就像一个人正在遵循特定的进食,饮食规则,你就不要给他们认为不宜摄取的东西。不要给以为素食主义者送上汉堡包;如果有人在节食,你不要给他送上蛋糕。

如果有人出于愤怒或者执迷或者骄傲、或者只是为了无聊的好奇而想与我们辩论,与之辩论、或者给他们佛教典籍等等,这是不合适的。我们只与那些愿意接受的人教授或者探讨佛法之类。如果他们不想接受,只是想和我们争论,企图批评我们,那么教导他们或者与他们做探讨是不合适的。这是一种浪费时间,它所做的就是助长他们负性的心理状态、助长他们的敌意。你要施教于那些心胸开放的人、那些想学的人。

同样,如果我们施教,在符合别人的层次上教导很重要;我们不要只是为了向他们证明我们多么聪明,就向他们倾倒我们之所学与知识的整个海洋。因此,不要施与太高级的教导,这一点很重要,尽管有时候给予较之人们所处的水平更加高级一点的教导是富有助益的,就此意义而言,鼓舞他们更加努力一点 – 使其更容易一点去努力认识它。如果人们有点自视过高,同样如此。有时候,对大学教授等人,达赖喇嘛尊者会用一种极其复杂的方式教导,以说明佛教教义如何养深奥复杂,因为这些人会认为,“哦,这很原始”,或者诸如此类。

同样,我记得有一次我和什贡仁波切去一个西方的研究中心,人们希望仁波切在两天之内教导寂天大师典籍中关于空的章节。而这绝对是荒谬的;这确实需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全过上一遍。开始阶段,仁波切用部分时间做了教导,在如此高级的层次上,没有人能理解他在说什么,只是指出他们多么自大,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东西,两天内我们就可以了结它。他们没有请求作介绍或者对此加以概览。“给我们教导这一章!”

因此,有时候为了给人们一些教训,用一种更加高级的方式来教导是很必要的。但是,通常而言,除非我们想启发他们之类,在别人能够理解的层次上进行教导,这一点很重要。但是,当达赖喇嘛尊者面对大批人施教时,他会根据在场者的每一个层次略作因材施教。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在很高的层次上进行教导。嗯,他在很高的层次上进行教导,这是因为他实际上在教导在场的大喇嘛、格西、以及堪布。因为他是唯一一位比任何人更高级的人,他能够教导他们,然后他们再对自己的弟子进行教导和解释。所以,不要在大家共享的最低层次上教导,因为别人可以教导他们。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你在最高的层次上教导,这样它就层层下沉,本来就如此。

什贡仁波切的这则故事 – 他在这样一种高级深奥的层次上就该章的前几个字(这并不像全部内容)一一做了解释,这只是表明它有多么复杂。

  • 至于耐心(忍辱),我们不要在意所涉及的任何困难;我们能够忍受困难。
  • 要在付出时心情愉悦,不要出于义务或者责任而去做。这就是怀着布施度修持精进(愉悦地坚持不懈)。
  • 心理稳定(止观)就是专注于通过付出而积累的正性力量的奉献精神。
  • 至于以及分别性意识(智慧),我们认识到付出者(即我们自己)、受益者(接受我们所给与者),以及在此行动中所付出的物体 – 从它们自身而言,所有这些都没有任何真实的内在固有的存在;它们都相互依赖。不可能存在一个没有接受者的给与者。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真正付出某种东西的修行做得并不正确或者并不合适。所以需要我们避免这些。第一个要避免的是付出的时候,希望我们给别人留下印象,或者想着多么虔诚、多么笃信宗教,想着我们真是了不起。我们在给予的时候,期待任何回馈都是不合适的,即便是一句谢谢,更不用说确实提升了另一方的情况、别人的情况所获得的伟大成功了。不管其所提升真的是否因为自身的羯磨。我可以帮助,但是我们不应该期待成功,更不用说感谢了。

我记得有一次在印度,正值雨季,有一只老鼠掉在下水道了,我把它弄出来,放到地上晾干。正当它躺在那里的时候,一只大鹰俯冲下来把它抓走了。所以,一切事情都依据个体的羯摩,即便是我们想去帮助他们。我们可以给一个人所有的机会,帮助他去成功,但不管怎么样他们可能会失败涂地。我有过这种经历。永远不要在别人面前沾沾自喜、让他们以后记着我们给他们所做的一切、或者给予他们的一切、或者期待他们作为回报而会为我们去做任何事,这一点非常重要。

出于责任感而付出同样是一种不得当的动机,认为既然别人做了捐赠,我们同样也必须做,甚至要超过这个人,付出更多或者做更多。因为愧疚或竞争而付出或者此类的事情。

因此,我们全部的想法只是饶益接受者,既是暂时的、也是最终的。我们全力以赴;不管成功与否,至少我们努力了。

这一点很重要,不要只是在一种抽象的层次上思考 – “是的,我要帮助一切有情众生”,但是却不帮着洗盘子。同样,这一点也很重要,不要小看我们予以付出、给予东西的人,认为我们给了他们极大的关怀。他们通过接受并允许我们积累将会带我们达到觉悟、从而使我们能够帮助别人的正性力量,给予我们极大的关怀。所以说,他们通过接受给予我们巨大的关怀。

在别人为我们做事的时候,这一点同样很重要。有很多人高傲自大,不接受任何帮助、或者不愿意接受邀请、或者任何此类的事 – 如果买东西有人替我们付钱。我们这是在剥夺他们积累正性力量。顺便说一句,接受邀请、别人伸手帮忙的时候予以接受属于菩萨戒范畴,否则这当然对他们有伤害。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什贡仁波切一起出行 – 那是在意大利 – 有人来到他的房间问了一些问题之类,他们离开的时候,就在门旁的桌子上留下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供奉。事后,他对我说,“这是正确的付出方式。不像那些人一样,他们走进来亲自交给喇嘛、大力作秀,这样喇嘛就知道是谁供奉的,然后会深切感谢,对这个人印象更好一点。”静悄悄地做、匿名地做,不要大力作秀,愉快地去做,用一种愉悦而礼貌的态度去做。

同样,不要让别人等候。“我会给你,但等到以后吧。我会帮助你,但在明天”,然后你让他们等啊等。这是异工同曲。仁波切常说,很多人来看他的时候,他确实感到很不通人情;他们要在门外等待。他说这很荒唐,因为他们要做的就是一直等到第二天直到径直走到他面前,然后在他面前繁文缛节地叩拜。他说,“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浪费我的时间。正确的方式是……我无需非得要看到他们磕头;他们不必为了我而磕头行礼。他们应当在进入房间之前就全部完成磕头,这样他们就过来直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我的意思是说,通常藏人只是奉献哈达或者此类的东西。但不要做秀。你不要想着通过给予别人某种东西、甚至像磕头一样表现出一种尊重,来给别人留下印象。喇嘛们来访时,这一点很重要。磕头行礼是为了我们自身的饶益;不是为了导师的利益。

同样,不管我们决定要给予什么,我们自己付出、亲自去做,这很重要。阿底峡大师有一名侍者,这名侍者想给大师奉献一切 – 碗里倒满水以及所有此类的事 – 于是大师说,“对我来说,亲自做非常重要。你还打算要替我吃饭吗?”所以,我们需要做到这一点……如果你打算付出,如果有可能,就自己去付出,亲自去做。不要改变主意或者感到后悔。我们一旦做出决定要付出某个东西,不要改变主意、或者觉着后悔、或者又拿回来,这一点非常重要。或者我们已经给出一个东西后,坚持他们要根据我们所想的方式去使用,尤其是在你给别人钱财后你坚持他们这样用或者那样花。或者你给了别人一件东西,然后觉得……如果你给他们一幅画或者一件东西,而你到那里却发现他们并没有挂在墙上,我们感到很受伤害。我们一旦给出去了,这是他们的;不是我们的。

我记得有一次在印度,有这样一座寺院,饭菜质量非常差,僧人们做得也不是很好。于是,我们西方人中间,一些人一起凑了些钱给僧人们,要他们买一些好吃的,这样就可以吃好一些。当然,一旦我们给钱,他们就用这些钱购买砖石,将寺庙建得越来越大。这确实让很多西方人很不愉快,他们开始对此小题大做:“你们必须要买些优质的食物”,诸如此类的东西。呃,解决的方案是:如果我们想要他们吃好一点儿,买上后给他们。给他们食物,那么他们就得必须吃了。不要只是给他们钱。因此,你必须要更聪明一点儿。然后也给他们买一些他们喜欢吃的。对藏人而言,这就是肉类,即便有些西方人认为这并不是很好。但是,给他们买一些大豆或者豆腐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他们永远不会吃,他们不喜欢,这是不恰当的,是不合适的。

这就像……我去拜访什贡仁波切的时候总是带上点儿东西,我几乎每天都去看他,但我总是带点小什物。过了一会儿,他责备我,说:“你为什么总是要给我带来这些哈达和燃香呢?我不需要这些废物。”“这太糟糕了。人人都拿来这些废物。我拿成千上万的哈达,这些带子做什么呢?”他接着说,“如果你要给我带点什么,带一点我喜欢的东西,我能用的东西。”我知道他喜欢香蕉,于是我给他带上一把香蕉。如果我们想做一次供奉,请带上他喜欢的东西。

带上好质量的东西也很重要,而不是这样一些东西:“呃,我不喜欢这个东西,所以给你,你拿上。”尽管有时候,对于那些不想接受任何东西的人,你必须要富于技巧,于是你说,“别人给了我这个,可我永远也用不着。请你接受它,我不想白白扔掉它。如果你喜欢的话……”因此,就给别人送东西而言,你一定要运用富于技巧的办法。但是请相信我,这些喇嘛有足够的燃香;他们不需要两千盒燃香。

还有一些东西不适合去给。就像一个人正在遵循特定的进食,饮食规则,你就不要给他们认为不宜摄取的东西。不要给以为素食主义者送上汉堡包;如果有人在节食,你不要给他送上蛋糕。

如果有人出于愤怒或者执迷或者骄傲、或者只是为了无聊的好奇而想与我们辩论,与之辩论、或者给他们佛教典籍等等,这是不合适的。我们只与那些愿意接受的人教授或者探讨佛法之类。如果他们不想接受,只是想和我们争论,企图批评我们,那么教导他们或者与他们做探讨是不合适的。这是一种浪费时间,它所做的就是助长他们负性的心理状态、助长他们的敌意。你要施教于那些心胸开放的人、那些想学的人。

同样,如果我们施教,在符合别人的层次上教导很重要;我们不要只是为了向他们证明我们多么聪明,就向他们倾倒我们之所学与知识的整个海洋。因此,不要施与太高级的教导,这一点很重要,尽管有时候给予较之人们所处的水平更加高级一点的教导是富有助益的,就此意义而言,鼓舞他们更加努力一点 – 使其更容易一点去努力认识它。如果人们有点自视过高,同样如此。有时候,对大学教授等人,达赖喇嘛尊者会用一种极其复杂的方式教导,以说明佛教教义如何养深奥复杂,因为这些人会认为,“哦,这很原始”,或者诸如此类。

同样,我记得有一次我和什贡仁波切去一个西方的研究中心,人们希望仁波切在两天之内教导寂天大师典籍中关于空的章节。而这绝对是荒谬的;这确实需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全过上一遍。开始阶段,仁波切用部分时间做了教导,在如此高级的层次上,没有人能理解他在说什么,只是指出他们多么自大,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东西,两天内我们就可以了结它。他们没有请求作介绍或者对此加以概览。“给我们教导这一章!”

因此,有时候为了给人们一些教训,用一种更加高级的方式来教导是很必要的。但是,通常而言,除非我们想启发他们之类,在别人能够理解的层次上进行教导,这一点很重要。但是,当达赖喇嘛尊者面对大批人施教时,他会根据在场者的每一个层次略作因材施教。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在很高的层次上进行教导。嗯,他在很高的层次上进行教导,这是因为他实际上在教导在场的大喇嘛、格西、以及堪布。因为他是唯一一位比任何人更高级的人,他能够教导他们,然后他们再对自己的弟子进行教导和解释。所以,不要在大家共享的最低层次上教导,因为别人可以教导他们。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你在最高的层次上教导,这样它就层层下沉,本来就如此。

什贡仁波切的这则故事 – 他在这样一种高级深奥的层次上就该章的前几个字(这并不像全部内容)一一做了解释,这只是表明它有多么复杂。

同样,显然,送给别人毒药和武器等这样的东西也是不合适的,它们可能会用来伤害他们自己或者别人。同样,只给做出要求的人给与这些也很重要。如果有人并不需要,而只是处于贪婪或者执迷而要求,就像孩子们成天想要巧克力,那么给他们这些也是不合适的。他们并不整天看电视。因此,就像这样,我们需要这种区别性认知 – 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什么时候不宜于付出、什么时候宜于、宜于给什么人付出、等等。不是修持所谓……创巴仁波切发明了这个绝妙好词愚蠢的慈悲 – 在有时候极其不合适或极其愚蠢的情况下,不要这样想着“啊啊,我要帮助所有人做所有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