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注意力從某人的冒犯或過失舉止轉移到人物對象時,便會察覺他們是沮喪且困惑的,我們要避免生氣,以慈悲原諒對方。
Meditation forgiving others 1

說明

根據牛津字典,寬恕意味著對某人的冒犯、瑕疵或錯誤而不再感到憤怒或仇恨。對一些人來說,其另有附加涵義,即被冒犯之人或某些高層能予以赦免,然後讓罪過者免於對其行為的任何懲罰。

然而在精神層面的佛教分析中,並未明確包括寬恕一詞,但卻涉及憤怒、仇恨(包括積怨)與它們的對立面,也就是不生氣和不殘忍。

  • 不生氣是不希望對他人或自身展開報復和造成傷害,因為我們的行為舉止,在當前或將來都會造成痛苦。
  • 不殘忍則是加深此種慈悲心,希望對方能夠從其苦和苦因中解脫出來。

所以,從佛教觀念而言,我們希望他人或自身皆能免受我們有害行為結果造成的痛苦。但是沒有人能夠有力量去赦免某人過失的業力後果,所以不會存在自以為道德上高人一等之驕傲感的危險,就像一些神職人員或法庭法官,來赦免罪過犯法份子。

尋求寬恕的佛教方法之關鍵點,即是把人物對象─不論是他人或自身─與其所做的壞事、惡行或過失等區別開來。要記住,我們做出惡行犯下過錯,不是因為我們很壞,而是我們對於行為因果與現實狀況感到困惑,還有就是因為我們的認知有限,所以出現過失。我們都是受到侷限的輪迴產物,伴隨著無法控制地反覆困惑與麻煩,因此是開展慈悲的適宜對象。我們已經給自身造成足夠的傷害和痛苦了,我們真的不需要再增加更多。

所以,寬恕在佛教脈絡下意味著:

  • 把人物對象與行為舉止區分開來─不論他人或自身。
  • 不要對他人或自身生氣或殘忍。
  • 而是要感到慈悲,希望我們或他們皆能從造成惡行或過失中得到解脫。 

但是就惡行或過失而言,我們不能只是袖手旁觀而毫無作為。我們要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來加以阻止更惡化的壞事,並且改過向善─但無需憤怒或積怨,也不要出現高傲姿態覺得我們正在赦免對方。

禪修

儘管我們需要對他人與自身予以寬恕,但當前我們將聚焦於對他人之上。而在下一回,我們則是關注自身部份。

  • 透過專注呼吸而冷靜下來。
  • 回想某人曾經做出傷害你或挑釁你的事情,讓你感到憤怒覺得仇恨,甚至積怨在心,在此之後你甚至還一直在想著對方做過的事,既生氣又沮喪。
  • 嘗試回想你的感覺如何,並注意到這種感覺並非快樂或舒適的心態。
  • 現在,嘗試在心中區分出對象與其行為。在對方的一生當中,即便發生許多次,但畢竟只是一個事件。
  • 這個人,就像其他所有人一樣,包括我自己,都想得樂無憂,但卻對何者能帶來快樂感到困惑,所以覺得不悅,並且缺乏自覺與愚昧無知,使之犯下惡行壞事,因而傷害你或挑釁你。
  • 注意到你越專注此點認知,你的憤怒和仇恨就越顯消退。
  • 對他們產生慈悲,希望對方得以解脫困惑和不悅,這些都是導致他們傷害你或挑釁你的因素。
  • 立志在某個適當的時間點,當你保持鎮靜而對方樂於接受時,當面指出他們曾經傷害你的所作所為,並且試著解決問題。

針對犯下過失之人進行重複步驟:

  • 回顧他們所犯下的過失,以及你如何對他們感到憤怒。
  • 嘗試回想你的感覺如何,並注意到這種感覺並非快樂或舒適的心態。
  • 現在,嘗試在心中區分出對象與其過失行為。
  • 這個人,就像其他所有人一樣,包括我自己,都想有助於人而不犯錯,但卻對何者為最佳做事或行動方式感到困惑,亦或因散漫、懶惰等緣故,且出於愚昧無知與惱人情緒,使之犯下過失。他們是受到侷限的輪迴眾生,所以期待對方永遠完美且不犯過失是不切實際的。
  • 注意到你越專注此點認知,你的憤怒就越顯消退。
  • 對他們產生慈悲,希望對方得以脫離困惑、無知與惱人情緒,這些都是導致他們犯下過失的因素。
  • 立志在某個適當的時間點,當你保持鎮靜而對方樂於接受時,當面指出他們的過失之處,並且幫助對方加以修正。

摘要

寬恕不是意味著原諒某人的惡行或過失,好像我們比他們更加聖潔與完美,他們比我們更加糟糕,所以憑藉著我們的高傲權威,對他們進行赦免與原諒,即便對方毫無悔改。其實寬恕指的是不憤怒、不仇恨、不積怨,不報復。我們把人物對象與其行為過失區分開來,向對方發展慈悲,並且採取步驟去修正他們的行為,或幫助他們不再重蹈覆轍。通過這種方式,我們避免了由憤怒造成的陷阱與不悅,特別是當憤怒製造出仇恨思想、激進情緒、敵對言論、觸怒舉止與魯莽行為之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