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支供」作為一種完整修行

以專注呼吸説明平靜

在我們開始任何禪修或聆聽某一教誨之前,我們必須先將心平靜下來。我們將心專注于呼吸來做到這一點。我們用鼻子正常的呼吸,無需太快,或太慢,或太深,或太淺,而且我們要數息,即數呼吸的次數。數息有多種方法。最普遍的方法是從出息(呼氣)開始,然後沒有停頓的接著一個入息(吸氣),入息完畢才數,但數時不可以憋氣。然而許多人卻覺得從入息開始,接著自然出息,出息後稍微停頓之時才數,這樣比較容易。依據以上其中的一種方式我們數到十一,然後再按照自己的速度重複兩到三次的數到十一。請大家照此行事。

在這裡要順便提一下,我們是在心散亂時才數息,如果心不散亂就沒有必要數息。我們只需在正常呼吸的時候,注意出入息的感覺。我們可以稍微望著地板或閉上眼睛,但最好是保持眼睛睜開。如果我們把眼睛稍微睜開,就能保持穩健踏實,而不與其他人脫節或漂浮到自己心中的仙境。大乘強調的是與人保持聯繫。這就是為什麼大乘修行強調在打坐時睜眼而不是閉目。

再次確定我們的動機

接下來,我們省察並確定我們來這裡修學的動機。佛教裡的“動機”與西方語言裡的“動機”並非一致。在西方語言中,它通常只是指我們所做的一切背後的情緒因素。因此,強調的大多是心理或情緒。我們的心理傾向固然重要,但在佛教裡,動機主要是指我們的意圖。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們來這裡想要得到的是什麼?當我們坐下來禪修或學習或當我們去上一堂課時,我們必須確認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然後,按照我們的目的再確定想要完成它的原因,包括理性和感性這兩種原因。

在聽從一個教誨教誨或觀修其中的含義時,其實我們正在進行的是我所稱之為 “邁向生命中安全和正性的方向”這整個過程中的一部分;通常被稱為“皈依”。在場的諸位多數是持有我們在生命中有意選擇得這一方向。而此方向是佛法所昭示的。佛法是指佛陀完全覺悟的境界,所有心的缺點和局限都已被消除,而所有正性的素質及潛能都已完全體現。這就是我們我們想要取得的成就。這些教誨剛好說明如何達到這一點。

諸佛指引這個方向,因為他們已達到這個圓滿清淨與覺醒的境界。僧伽是指開悟的聖者,那些曾直接證實非概念覺知的空性的聖眾。他們實際上已永遠去除了局限並實現了了悟心的一些正性潛能。他們其實已到達了某種境界。

寺院的僧眾是代表僧伽的一個標誌。使用‘僧伽’這個名詞來形容去佛法中心的人純粹是一種西方慣例。這是把“教會會眾”翻譯成佛教的詞語。這與傳統佛教完全無關。佛法中心的大眾雖然重要,但它絕對不是皈依的物件。來佛法中心的人可能遭遇不安。一個中心只是一群可能會或可能不會前往解脫及成佛之道的人。僧寶指的是那些已經朝解脫及成佛之道並採取某些實際步驟的人。理解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非常有趣的是,具體來說我們並不是向佛或聖眾的人格接受安全指示。人格是相當易變的。能提供安全指示的是他們的覺知及已滅除自己的缺點而達成的境界。

此外,藏傳形式的皈依包括上師,但我們從並不是要皈依上師的人格。上師其實代表佛性及進行淨化和實證完全覺知的佛性的可能性。這就是佛所代表的。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我們很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與人格、佛法中心的政治、以及一切輪回的雜物毫無關系,那麼我們的皈依會非常堅的。這就是佛、法和高度覺悟的行者。正如我一再說過:你能對輪回期盼什麼?輪回只會給我們提供垃圾和痛苦。我們的人生方向並非如輪回所指示。這需要非常清楚。

前來這兒學習是我們邁向正性方向的一步;我們再次明確皈依。我們要達成的是如佛所圓滿達到的那樣、如高度覺悟者已經開始的方式來淨化心中所有垃圾的染汙並體證我們所有的潛能。為此我們的精神支柱不僅是對生不由己的輪回所產生的恐懼及厭惡,還有對前往安全方向所能説明我們脫離其之信心。

我們也要再次確定我們的菩提心。當我們聆聽有關因果的講座和學習認識因果,其目的是為了儘量能夠説明他人。是什麼在阻止我們盡可能地説明他人呢?是我們經受的所有業果垃圾。所以,我們要學習如何認知和克服它,才更能説明別人。這是我們的目標。這也是我們所要確認的。其次,饒益我們必須要再次確認和強化我們的慈愛與悲憫,它是我們為最大限度裨益他人精神源泉。如果我們在禪修前把這些做好,那會使我們的禪修更有意義。我們知道需要成就什麼。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坐下來。我們並不是在談論其他例如責任感或機械般修行等因素,雖然它們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我們的目標是必不可少的。問題是:我現在到底在這裡做什麼以及為什麼?我們需要把我們的動機帶入意識。如果我們對動機是清楚的,我們就需再次確認它。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個步驟。這不是小事。這不單單是念誦偈頌而已。讓我們現在就這樣做一會兒。

七支供的修行

接下來我們來修七支供法。我們可以通過非常儀式化的方式來進行,當然那也有它的益處,但我們得清楚自己修行的是什麼。因此讓我再解釋。與其給予傳統的解釋,讓我呈獻一個更踏實穩健,實際的解釋。

一直以來,一個初學者最初的日常修行就是七支供。我們這個週末談論的是因果。在修此行時,我們是怎麼累積業因果報應呢?如果我們的修持是以菩提心為動機,這意味著我們將所有修行的正性力量導向覺悟,那麼它能成為覺悟之因。如果我們沒有奉獻,如果我們在修持前後沒有設定這樣的目標,那麼我們只不過積極行事而已。這樣會有什麼結果呢?只是在輪回中過著快樂時光。那並不是我們的目標,是嗎?

頂禮

首先,我們頂禮。再次確定我們想前往的目的地後 – 即,證得覺悟以饒益饒益眾生,而不只是為了享受美好時光 – 頂禮是將自己完全投向這個目標與方向。我們將自己送往這個方向,禮敬那些已經前往這個方向而有所成就的聖眾,對自己將來能夠以菩提達成覺悟的佛性表示尊重。如此,我們對基,道,果都表示尊重。

我們凝視著提醒自己安全方向之根源的一些象徵物 – 通常是佛的畫像或雕像 – 試圖對它們所象徵的:佛身、語、意的本質,提起正念。這是我們所要達成的目標,才能完全充分的饒益他人。以這樣的態度頂禮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將自己完完全全的投入其中而非毫無意念的頂禮。

修持七支供時,我們想像我們在頂禮。在其他時候,我們用身體頂禮,念誦偈頌 – 語言並不重要 – 及意念三寶的本質是我們所要達成的,而我們也有信心能以菩提心和自身的佛性為基礎可達成的目標。如此,我們把自己的身,語,意投向這個方向。現在讓我們這樣觀想一下。

三摩地供養

當我們修供養時,主要的還以皈依及菩提心為導向。我們當以何為奉獻才能邁向正性的方向,能覺悟及饒益眾生呢?一碗清水並沒什麼意義。它只是一個表徵。我們真正奉獻的是自己;我們的時間,精力,和我們全心全意的在修行道路上,以能饒益眾生而如此精進的修正自身。

這可以做得非常精細或簡單。通常,我們是供養七碗水。這可以代表七支供裡的七個部分。從另一個層面上,我們也有所謂的外在供養,就是供養水,花,香,等等。但是,有一位偉大的薩迦派上師,八思巴,曾經傳授過一個美妙的教誨。他是成吉思汗的上師。他在十三世紀中將佛教帶入蒙古。他教導我們這七樣供品其實含有更深層的意義,就是他所謂的“三摩地供養”。換句話說,當我們在供養時必須觀注這些東西所代表的意義。我覺得這對修持七支供時非常有説明。這使得它更富意義。

首先是供水。水代表我們所研讀及學習的一切。我們將運用所研讀或學習的來説明他人。我們不是只在看漫畫享受快樂時光,而是看更有意義的,能教道我們如何説明他人、瞭解自己、協助修正自己的東西。這是我們所供養的。我們也不只是供養佛; 我們是供養大家,供養給那些我們要説明的眾生。我們將我們所學習的一切供養給大家。這就是我們用來説明大家的方法。

接下來是供花。花由水中生長。智慧也在我們研讀和學習中生長。我們以花為表徵進行供養。

香代表我們即將用來説明他人的律儀。我們絕不會依照一些舊習氣行事。我們以自律,不傷害任何人並饒益他人的行為行事。我們把這份承諾供養給諸佛、我們所有的上師及所有眾生。諸佛並不需要我們的德行。我們是對諸佛及上師們說:“這就是我要做的。”我們將自己的德行和服務供養他們。再說,香本身有一種芬芳的氣味。當一個人的德行律儀清淨時,他們也會散發一種美妙芬芳的氣味,稱之為“清香的德行律儀”。這就是為什麼香代表供養清淨德行律儀。

接下來是供燈,由類似酥油燈,蠟燭等做代表。它代表我們所獲得的體悟,也是我們要用來照亮他人的明燈。

再來是將香水,古龍水,或芬芳的水灑在身體使得清新。這代表堅定的信念。我們已經研讀和學習(水),我們也獲得了智慧(鮮花),我們奉持律行(香)進行沉思並用它來説明別人,也因德行,我們獲得了一些體悟和理解(光)。現在我們對教誨已有了堅定的信念(香水)。它協助我們從疑惑和猶豫不決,優柔寡斷中清醒。這是一份非常雄偉的禮物。如果我們鑒定的信念基於真正的理解和體驗,而不單單是狂熱,那它可以説明其他人獲得一些信心,安全感和堅定心。

食物代表禪定。當我們的禪修達到非常高的境界時,我們將以禪悅為食,無需任何食物。唯有對教誨升起堅定的信念時,我們才可能一心不亂的專注于它。若我們任存疑惑就不能真正的專注于它。我們在説明他人時必須專注,而不是在想別的東西或打瞌睡。我們必須身處其中。這是我們能夠給予他人的一份厚禮。

最後是供養音樂,這實際上是代表教授及為他人解說教誨。這不須要是正式,深奧或嚴肅的教誨。只要有意義,誠懇,毫不誇大或含羞的交談方式也可以。這是我們能給予他人最美妙的音樂。

這份供養可以是非常深遠而並非瑣碎。當然,我們也可以供花,水和香來增添氣氛。也有這種層次的含義,但我們必須明白,一切佛法都含有許多不同層次的意義。能開始步入更深層次將是非常有益的。

正如我剛才所解釋的,在一般情況下,我們說我們願意放棄一切,我們的時間,我們的精力,不惜一切代價去説明他人。偉大的印度大師,寂天菩薩,將佈施的態度定義為“願舍”無論我們是否有東西可舍。否則,窮人就無法讓它滋長。所以我們肯定能將我們的精力,時間和心完全導向這自修並饒益他人的安全方向。

坦然承認我們的過失及缺點

七支供的第三支供通常譯為“懺悔”(英文譯為confession)。但是,這會帶來不必要和可能與非佛教系統思想的疑誤聯想。轉而,我們是坦然承認我們並不能時常説明他人,有時我們會懶惰,心煩意亂,自私等。從因果方面,我們承認我們的作為有時非常具有破壞性,但我們會感到遺憾並真誠希望我們並非如此。這並不是指我們必須感到內疚而是我們真誠的希望自己不是這樣的。這于內疚較為不同。

然後我們說我們將盡全力不再重犯。我們盡力而為。我們不能許下從此不具破壞性的誓言。這會是荒謬的。但我們會盡力。那我們該如何克服它呢?就是要邁向皈依及菩提心的安全方向。我們再次確定這就是我們要做的。這是我們的基礎。最後,我們運用相對的力量來糾治我們的過失及缺點,亦是表示我們將把所學習的一切運用為相對的力量。這並不是毫無理由的做作而已,而是將此力量導向這個方向。這就是第三支供,坦然承認我們的過失及缺點。

隨喜

第四是隨喜。我覺得這對我們作為西方人是非常重要的。改變順序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通常,我們會先隨喜佛,等等。但我認為大多數人的問題是自尊心比較低,因此指出我們的缺點後,必須隨喜的是自己的良好品性。我們必須承認有時我們的行為是帶有破壞性而又自私的,但有時我們也有建設性的行為。我們需要確定及隨喜我們曾經作過的所有積極、富有建設性的行為。從更基本的層面上來說,我們都具佛性,這意味著我們都有能力行善,富有悲憫心,及善解人意。這太棒了!這是非常美妙的!從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成長,並通過我們所有積極和富有建設性的行為修道成佛。重要的是在我們承認自己的缺點之後,必須感到積極並自我肯定。

然後,我們隨喜佛,隨喜那些已經實悟佛性的聖眾,及其他已在努力邁向這個方向的眾生。“我為你感到高興!你成功了!好棒呀!”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隨喜他們其實是在教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這是我們非常隨喜的。“諸佛及印度和西藏的上師們,我對您們的教誨,解釋,並將其記載下來的感到萬分的感謝。這真是難以置信的美好和仁慈!謝謝!我真誠的深表感激。”這是我們希望在此應有的情愫。他們其實可以輕易地獲得覺悟然後前往佛國淨土休息,而不須受我們困擾。

祈請教誨

接下來第五支供是祈請教誨。它通常被稱之為“請轉法輪”,但這聽起來有點抽象。我們非常感激諸佛的教誨。現在我們要說的是:“請教我!我想學習。我完完全全能接受。” 我們可以在上課,禪修或在家中研讀佛經寶典前這樣做。我們並不是要求別人給予我們什麼,但提出這樣的祈請實際上是為了激勵自己。我們希望有所收穫,學到一些東西。你能看出這樣是如何建立一種更虛懷若谷的心態嗎?

懇請上師們不要離去

第六支供是懇請上師們不入涅槃,這意味著不離去的意思。實際上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在對諸佛和上師們說,“我是認真的。請不要離去。請教導我直到我完全覺悟。我想走完這條完整的法道。請不要半途離棄。”最主要的是:無論需要多長的時間,無論需要多少生,我們一定要做到這一點。

回向

最後是回向。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我們將修行過程中所逐漸累積起來的一切正性力量和深刻的意識回向與自己及大家,願自己和大家能為饒益眾生而覺悟。

覺悟建設網路

當我們談論因果時,重點是須體悟到我們不只是要從這些初步的修行累積善業。這不是關鍵。我們希望能完全擺脫因果。所以,當我們談向富建設性的行為時,我們必須能從我所說的“富建設性的覺悟建設行為”中區分出“富建設性的輪回建設行為”。

我剛在印度停留了一個月,從常被譯為“積聚”,像是“二種積聚”或“福德與智慧之積聚”的有關名詞上學到了新的東西。我從不喜歡這些名詞。“福德”帶有點數的意蘊,但它實際上與正性力量有關。“積聚”聽起來像是如果我們收集足夠的積分,我們就贏了。不是這樣的。我決定把這個詞翻譯為“網路”,因為當所有的正性力量一起運作時,它就像網路一樣,會越來越強。我也不喜歡“智慧”這個名詞,因為一方面這個名詞有點模糊,另一方面,蟲子具有的一些層面我們也能用這個詞來涵蓋。所以我寧可將它翻譯成“深層覺意”。這不僅是指對實相的深層覺意,也是指心不同方面的基本運作。因此它是一種非常深入的覺知 – 深入實相和心最深處的特徵。

我曾在印度與一位非常偉大的名叫旺欽格西的上師談論關於“積聚”這個名詞。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尊者委任他為尊者本身的主要上師 – – 林仁波切轉世的指導教師。旺欽格西指出,在《現觀莊嚴論》的主要梵文論著裡有解說這一點。《現觀莊嚴論》是格西培訓過程中主要的一部大論。他們必須研讀此論六年,而主要的梵文注釋是來自一位名為師子賢的著名佛教學者。師子賢解釋了梵文稱之為“三巴拉”(sambhara),藏文譯為tsog (tshogs), 英文譯為“collection(積聚)”,而我本人譯為“網路”的意思。

基於師子賢的解說,格西指出藏人把這個名詞翻譯得不正確。“三吧拉”的其中一個意思是指“聚集到一起”。“三”的意思可以是“一起”,而“巴拉”的意思可以是“聚集或積聚”。師子賢解說得很清楚,其實在這裡的意思並非如此。相反的,這裡“三”是一個詞綴,指明某種更高超更完美的事物,而“巴拉”是指建設或構造的意思。因此,我們不是在談論聚或集,而是一種建設覺悟的深層覺意且正性力量。這些力量及深層覺意如果回向菩提,將成就覺悟。若不回向此目標,那麼他們將成為輪回建設行為。這些正性力量及深層覺意將在輪回中助于建設富裕,受歡迎,聰明伶俐等行為。我所解釋的“網路”還是有根據的,因為所有這些力量和深層覺意將通過彼此的互動及互網,變得越來越強大,但這並非“三巴拉”這個字的意思。所以把它譯為“覺悟建設網路”還是比較合適。

這樣一來整個朝向皈依及菩提心的修行過程將清晰許多。我們必須非常,非常謹慎。我們現在正做著許多正性的事。我們來佛法中心,聆聽教誨,建設佛塔等。這些都帶有一種正性的力量。我們必須小心謹慎,勿讓它們成為輪回建設的正性力量。如果我們沒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那它們將成為輪回建設的正性力量。在今後的某些來生,事情會稍微容易一會兒,接著又再次往下滑。這是非常浪費的。我們所做的一切目的竟然是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東西。但如果我們在進行富建設性的事之前,心存自覺,並在結束前刻意的回向,那我們就清楚的表明了要將這份正性力量至與覺悟建設。我們希望它成為成就種種佛身的因。

旺欽格西接著解釋道,即使我們發的菩提心是不自然或作意的,我們其實也無法真誠地感受它,甚至是能感受到什麼也是非常吃力的:需要漸漸的建立它才能夠感受得到 – 這些都並不重要。我們不必等到已有非做作及不吃力的菩提心的建設性道心,就是五道的第一道“資糧道”,才開始建立這個覺悟建設的正性力量。即使以我們現在的水準,雖然菩提心並非我們每日二十四小時的首要動機,但如果我們儘量真誠地回向,還是有效的。“願任何的正性力量回向于成佛之道。”那無論我們做什麼都會變得更加正性、積極和有益。

總結

我們須在上課,學習,禪修,或做任何有意義的事之前,進行這項七支供的修行。儘管這是一個談論因果的講座,我們卻在今晚用了大部分的時間來談論這個題目,但我們已經一開始就強調實踐修行而不是理論,這是好的。

重點是我們不只是要造善業,我們要做的是覺悟建設行為。因此,如果我們把這七支供實踐為覺悟建設的修行,這將成為一個奧妙的日常修行。這並不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們可以在一分鐘內,或在半小時或一小時內完成。這完全取決於我們想要如何進行。如果我們想念誦一些偈頌,那也很美妙。我們可以在念誦偈頌前,讓它真正的意義在心中升起。如果我們能先讓它的意義升起,那這些偈頌就不會只是空洞無意的。即使我們沒有進行任何其他正式禪修,這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修行。

請不要輕視七支供的修行。其實我們很容易輕視它,就像容易輕視皈依一樣。

有關供養的問答

有時我們會放上八個碗,前兩個有水,然後鮮花,等等。這是為什麼?

在佛教傳統,做任何事情都有許多方法,所以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方法。這是非常重要的體悟。我們在西方時常會傾向聖經的思想:一個真理,一個上帝,一個正確的方法,而所有其他的一切都是錯誤的,異端。八個碗就包括兩碗供水;若有九個碗,三個供水;若有十碗,四個供水,等等。

在本意上,我們是在盛邀諸佛菩薩前來我們家,有如他們是赤著腳沿著塵土飛揚、炎熱的印度道路而來。首先,我們給他們一些水喝。然後再給一些水清洗他們的腳。這是如果我們只供養兩碗水。第三碗將用來灑淨淋浴他們的身。接下來,我們邀請他們用餐,所以第四碗水將用來邀請他們淨口。

在桌上,我們有非常美麗的鮮花。通常印度人會在嘉賓走向桌前,將鮮花灑在地板上。或者,他們會把金盞花花環圍繞在賓客的脖子上。然後,他們會點香。通常,如果賓客是一位上師,他們會將香點燃,然後用它帶領上師到桌前或在桌旁放些香讓它周遭的氣味芬芳。接著,他們會在桌上點燃蠟燭。古龍水就像是富有芬芳香氣的餐巾。我們也有類似的習俗,不是嗎?然後我們供養美好的一餐和一些美妙的音樂。這就是這些供品本意的起源 – 它是我們表示歡迎諸佛菩薩到我們的家園,使他們感覺美好,舒適的供品。

進行這種供養時,不只是將喜悅佈施與諸佛菩薩及上師們,而當我們在想像這些時,我們亦以不打擾人的方式感受喜悅。我們不抱怨鮮花不夠漂亮,香會令我們咳嗽,食物會使我們發胖等等。這些憂慮是不存在的,只有簡單純淨的享受和愉悅。能夠這樣修行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絕無抱怨。

並非所有的碗都有水。一些有米。米的含義是什麼?裝花的碗裡應該裝水還是米?

都可以。西藏人使用的花通常是在印度南部找得到的一些幹種莢。它們不適合放入水中。我們不會把它們或一柱點燃的香放到一碗水裡。這是為了實際的原因我們才把它們放入米中。其實沒有什麼區別。

我一再強調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方法做同樣的事。當我們到另一個中心或在印度不同的寺院見到一些差異時,我們不需要自以為他們所做的是“錯”的和我們所做的是“對”的而感到震驚。即使在同一個傳承,不同的寺院會用不同的方法做事。在供養時,重點是供養的心境,和一些至少能表示尊重及美觀的形體或結構,因為我們要讓喜悅在心中升起。

最後回向

願我們所學習的一切能説明建設覺悟。願它能成為成佛之因,更能饒益他人。願它能深入我們並與我們曾經學過的一切及所做過的任何善行加深聯網。願它能和其他的正性力量互相聯網及在我們的意識留下真實的印象。這樣它最終能帶來覺悟及在聖道的路上一一結果,讓我們越來越能運用自己所理解的來饒益他人。

對輪回性質的閉幕提醒

還有一點。在回向時,切記輪回是如何運作的。它有起有落。它會繼續不斷起落直到我們成為完全解脫的阿羅漢。這是一個非常高深的成就。因此在成為阿羅漢之前無論什麼進階,我們的情緒和狀況都會不斷的時起時落。請別驚訝。它不會每天變得更好。它不會總是那麼美好。但如果我們真誠地修行,向上的趨勢將會比向下的多,但它仍然有起有落。如果我們知道這一點就不會氣餒。當我們想起一些正性力量正在修道上漸階成熟饒益他人時,雖然非不一致,但也沒關係。當願它能在一路上儘量起得協助的作用。

我們能對輪回期盼什麼?當然會有戰爭,會有死亡,會有悲劇。當我們知道這一點,我們會繼續穿越困難,永不放棄。這就是覺悟之道。謝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