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外緣與精要修持

第三與第四要

第三要: 轉惡緣為菩提道


第三要是講如何轉化成佛道上的逆緣,此要分為幾個部分,一個跟我們的思想有關,其他則是跟我們的行為有關。

轉念可以透過思惟我們的行為、見地或行動。首先,透過思惟行為:

當環境充滿罪惡時,要將惡緣轉為菩提道。把所有報應都歸於我一身來清除我愛執,對眾生則思惟其大恩。

我不會詳細討論行為,主要重點是認識到我們的困難來自於珍愛自己,而所有正面的特質都來自於珍愛他人。因此,我們必須驅逐或擺脫一件事,那就是我愛執,它是我們痛苦的全部罪魁禍首。在意識到珍愛他人的重要性和利益後,我們對每一個人觀修大慈。 當痛苦發生時,我們要試著將其視為我愛執或利己主義的過錯和結果。 

我們所說的我愛執和利己主義是什麼意思? 假設我們被邀請到某人家裡吃飯,而他們做了一些我們真的不喜歡吃的東西。 我們不快樂,我們受苦。所以這是一個負面的情況。我們如何將這種情況轉變為正面的情況,以幫助我們進一步走上證悟之路呢? 我們需要看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我們會受苦。如果我們開始認為主人家很糟糕,將所有的責任都歸咎於他們,那問題就在於我們實際上只考慮自己。 我們根本沒有考慮到那個想做一頓讓我們滿意的飯菜的人,也沒有考慮到其實不想做我們不喜歡東西的主人家。 因為我們只想到我、想到我喜歡的東西、想到我想要的東西,所以我們才感到痛苦和不快樂。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用這種情境來對治我們對我想要的東西的強烈關注。

這裡的結構與施受法非常相似。 在較強的施受觀想中,我們吸收嘔吐、腹瀉等,因為我們的我愛執,我們自然會抗拒這些。我們要克服不願意弄髒和受苦的心理,並讓這些通過我們。同樣,我們也不該對別人為我們提供的晚餐小題大作。因為我們希望帶給別人幸福,所以我們可以承受吃一些對我們來說不太好吃的東西的痛苦。當然也有例外,例如我們對某食物過敏,吃了會生病。我們不必成為宗教狂熱分子。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有一些比只考慮我們想要什麼,然後生氣:「你想毒死我嗎?!」更體貼的藉口可以使用。

將負面情況轉變為正面情況的另一種方法,是將它們視為消除我們負面業力潛能的方便—這是我們為了成佛必得做的事情。我們可以想:“讓我們把這件事終結吧!”就像去看牙醫一樣; 與其看五個診,然後每次鑽一點,不如一次完成所有工作,然後就結束了。現在就把所有都做完,然後它就永遠消失了。 

當我們想到承擔別人的痛苦時,我們的注意力就不再只考慮“可憐的我”,基本上這是我愛執和自我放縱。我們努力樹立這樣的榜樣:一位母親的孩子患了感冒,但她最希望的是自己能代替孩子患感冒。如果我們要照顧感冒的人,我們需要完全願意自己染上感冒。如果我們對此非常焦慮,那就不行。德蕾莎修女曾經對那些和她一起工作的人說過這句話。她說,要與痲瘋病人一起工作,我們必須完全願意感染痲瘋病。如果我們害怕感染麻瘋病,那最好就放棄吧。事實上,我們越害怕染上它,我們染上它的機會就越大,很諷刺吧。我們都知道,當我們對問題感到非常緊張時,往往就會出問題。

透過觀修迷妄顯現為佛的四身,空性乃是無上的保護。

我們也可以用我們的見地,即我們的空性見或真實見,將困難的情況轉化為正面的情況。 這裡的迷惑顯現是指我們的痛苦在顯現上好像是自我成立的。

  • 想起法身──佛陀無所不知的心,即自然、清淨的心──不是因緣所生,我們的痛苦自性無生,因為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東西。
  • 想起報身──佛陀微妙的顯現──在淨土中永不停歇地傳法。我們的痛苦自性無滅。
  • 想起化身——出現在我們世界的佛陀形象——它從不靜止不動,總是以不斷變化的方式幫助他人——我們的痛苦從來沒有真正確定的住處。
  • 想起自性身(三身的不可分割性)-- 我們的痛苦永遠不可能自行生、住和滅。 因為苦是依因緣而生、住、滅的,所以完全沒有自立的生、住、滅。 

這就是我們如何用我們的思惟來改變困難的外境。

運用四種行為的殊勝方便,所遇一切皆用於禪修。

以行動來轉化逆緣,有四種行為方便可用。

1.積聚善業–這通常被翻譯為“累積福德”,這是一個有點誤導性的翻譯。我們不是要收集積分或郵票,好像我們獲得足夠的積分,就會贏得獎品。它指的是我們如何透過正面的行動和利用我們的正面品質來加強我們的正面潛能網絡。 這樣,我們就可以將負面的情況轉化為正面的情況。 例如,如果發生事故,我們可以利用它作為盡可能幫助受傷者的機會,而不是變得沮喪或害怕。 這在我們內部累積更多的正面力量,並改變整個情況。

2. 淨除惡業–例如,如果我們以負面的方式行事並傷害了某人,事後我們可能會感到內疚。我們可以透過進行更多淨化修行來將這種情況轉變為正面的情況。 我們不是要感到內疚,而是承認我們所做過的事情並承認這是一個錯誤。我們的所作所為並不會讓我們成為一個“壞人”,但我們仍然對自己的行為感到遺憾。我們決定試著不重蹈覆轍,重申我們的安全方向,然後做一些正面的事情來抵消它。

3. 布施作障鬼神–請它帶給我們更多苦。這對我們西方人來說有點難以理解。 有一個非常可愛的修法,是我的朋友、西方佛教老師 Tsultrim Allione 根據佛教的斷法修持而發展出來的。她稱之為「餵養魔鬼」。假設事情進展不順利,我們感到痛苦、不快樂和沮喪。我們想像我們的問題是由我們內心的有害精靈或魔鬼引起的,無論我們想它是什麼形式,它出現並坐在我們面前的墊子上。 我們問魔鬼:“你想要什麼?”它告訴我們它想要什麼:「我希望人們關注我。 我希望人們愛我。我想要身體健康。我想再次年輕”,或任何困擾我們的事情。然後我們餵養惡魔,給予它想要的東西。 它需要愛,我們就給它愛。它需要青春和活力,我們都給它們。這是一個非常強大且有用的修持。當魔鬼飽足後,大多數人會發現它消失了。雖然在許多經文中我們祈求作障鬼神帶給我們更大的傷害,但這種餵養鬼神的方式也是非常有效的。它告訴我們,我們內心已經擁有了我們認為缺乏和需要的東西,我們只需要利用自己的內在力量為自己提供它們。

與任何練習一樣,我們開始進入和完成它的方式很重要。就像電腦程式一樣,如果我們做得不好,電腦可能會當機。同樣,當進行處理強烈情緒的禪修時,我們必須輕輕地進入和退出,否則我們可能會當機!進入和安住的方法是專注於呼吸從鼻子進出的感覺,或呼吸時腹部上下的感覺。這將我們與身體和地球聯繫起來。如果我們正在處理真正負面或可怕的情緒,這確實很有幫助。如果我們正在經歷非常強烈的情緒體驗,最好專注於腹部。腹部是臍輪、地心(我們在西方可能稱之為身體的重心)所在的位置,因此它使我們更加接地氣。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練習。雖然從表面上看,有些教義可能看起來很奇怪,但深入研究它們是有好處的。事實上,如果我們確實在佛法中尋求安全的指引或皈依,我們就會相信這是有道理的,而且這不僅是奇怪的迷信西藏之旅。當我們有情緒掙扎時,例如「我想被接受。我想成功。我想被愛」,我們就可以試著練習這個。

4.敦請護法– 帶來更多苦,摧毀我們的我愛執。與這些護法合作的一種初階的方法是進行供養,以幫助成熟我們能成熟的正面潛力—換句話說,讓我們的事情進展順利。這不是與佛教護法合作的最佳方式,因為那樣的話,正面的潛力就會用光,我們就會崩潰並留下負面的潛力。更好的方法是進行供養和舉行法會,以幫助我們的負面潛力成熟,但幅度較小。透過這種方式,可能以更大形式出現的障礙,會以微不足道的方式被消除,然後我們就會發揮出正面的潛力,事情就會進展順利。 

我的老師色貢仁波切再次提供了一個完美的例子來說明這是如何運作的。我曾經作他的翻譯和他一起去世界各地旅行,在旅行之前,他總是會舉行一次大型的護法法會。然後,旅程開始時總是會出現一些問題,但都是微不足道的。有一次,我們從帕坦科特搭乘夜車到德里,準備去機場,但火車預訂出了問題。我們唯一可以睡覺的地方是三等臥舖廁所旁的舖位。房間裡只有兩個舖位,我和仁波切各佔一個舖位,兩個藏族侍者只能睡在地板上。所以出現了負面的情況,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聞起來很難聞而且不舒服—而且它燒掉了障礙。剩下的旅程進行得很順利。

對於護法,主要的祈求是:“給我帶來痛苦,使我的負面潛能成熟。我能應對它們!”我們願意體驗業果成熟,能因此減輕我們的苦,障礙就結束了。當事情變得糟糕時,我們要求更多(困難),這樣我們就可以擺脫整個問題。我們不是向上帝、護法神或佛陀求取這些東西,但我們的願望和祈禱有助於為我們自己的業力成熟創造條件。其實還蠻實際的!

第四要:歸結終身之行持

第四要是把一生的修行歸納為五力。這可以用於在世時,也可以用於死時,而且真的很實用。

總攝竅訣的要點,就是要修習五力

1. 引發力–在這一生中,在我們所有的每一天中,我們都可以有正確的意向。當我們早上醒來時,我們可以設定自己的意向:「願我能夠幫助每個人;願我能夠成佛,以充分幫助每個人。」這不僅在我們醒來時很重要,在我們遇到任何困難情況時也很重要。 例如,孩子們在尖叫,我們要進他們的房間讓他們安靜下來。首先,我們應該樹立強烈的意願:“願我不要發脾氣,願我以仁慈、愛心的方式對待他們,制止他們的爭鬥。”我們的動機必須是真心讓孩子受益,而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平靜。在我們去購物之前,我們可以有一個意圖,只買我們需要的東西,“我不要因為貪婪或一時衝動而買巧克力和餅乾。”

2. 善種力–意向能加強我們的正面力量網絡並試著擺脫我們的負面潛力。如果現在一切進展順利,那是我們之前的建設性行動及其正面潛力的結果;當事情進展不順利時,這是由於我們先前的破壞性行為以及這些行為所留下的負面潛力。我們現在遭遇的困難的種子是我們的破壞性行為,因此我們試圖擺脫這類種子,並以建設性行為的種子取而代之。

3. 串習力–無論我們在做什麼,我們都應該嘗試利用當時情境進一步建立關心他人的正面習慣。 這可以包括我們正在做的任何中性行為,例如吃飯。我們可以透過進食來變得強壯,好讓我們幫助別人。我們可以穿暖和的衣服,這樣我們就不會生病,才不會因此無法幫助別人。即使我們早睡或去看電影,我們也可以想著這樣做是為了放鬆,讓我們能累積力量和精力去幫助別人。透過這種方式,即使是放鬆也可以轉化為不可思議的正面行動。當然,我們需要真誠為之。不能只是說:“我要用這一大桶冰淇淋塞滿整個臉頰,讓我可以造福他人。”這只是吃掉所有冰淇淋的藉口! 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從造福他人的角度來思考。

4. 破斥力–一旦我們心中出現貪婪、執著和憤怒等煩惱情緒,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盡快擺脫它們—如果可以的話,立即擺脫它—就像貓跳到桌子上吃我們的食物,我們會立刻把它趕走。 藏人喜歡用動物來解釋佛法,往往很有效。

5. 祈願力–讓我們能完成修行。這並不是說「上帝啊,我能做到嗎?」而是我們自己有強烈的渴望去做。這也意味著我們對自己的我愛執和自私感到如此厭惡和厭倦,以至於我們迫不及待地想擺脫它。 就像一隻蒼蠅在我們頭頂嗡嗡作響; 我們非常煩,費了很大的力氣要把它從房間裡趕出來。我們越是厭惡自己的自私,它就會越來越弱。

最後,我們可以祈禱:“願我永遠與菩提心不分離。”色貢仁波切說,我們不應該要求我們的喇嘛為我們祈求不生病,或讓我們的生意順利。 相反,向喇嘛最好的請求是祈求你能夠盡快培養菩提心。再說一次,它需要真誠為之,而不僅是為了給喇嘛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類型的祈禱非常重要,因為通常我們習慣為我們想要的世俗事物祈求。

大乘行者於離世時的竅訣也就是這五力,往生之修行以此最為重要。

臨終時我們也可以運用這五力,這被認為是最好的破瓦法,或者稱遷識法,而不是用一些戲劇性的方法把我們的心射到某個佛國,因為在那背後可能沒有太多感動。如果我們完全不了解正在做的事情,那麼我們的動機就會很膚淺。

1. 引發力–當我們臨終時,該牢記在心的最好是發願:“願我能夠進一步發菩提心,並願我在來生繼續修持這個法,以幫助他人。” 當我們快要死的時候,有這個意向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什麼是破瓦法,我們要把心轉移到哪裡? 我們不是要上天堂─那不是佛教。 我們想要將我們的意識轉化為證覺。

2. 善種力– 在死之前把一切都給別人,這樣我們就不會執著於金錢、財產,甚至我們的身體。 這一點也很重要。在人們去世後,他們的財產會怎樣,往往是非常可悲的,因為留下來的人經常為繼承權而爭吵,造成很多麻煩。或者我們可能擔心他們會把我們所有「珍貴」的東西丟進垃圾箱,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只是垃圾,繼承者想把它們全部丟掉。 在我們死前解決所有這些,會好得多。把一切都捐給我們的家人、朋友和有需要的人—這比我們離開後所有東西被扔進垃圾箱要好得多。 

另一方面,克服對身體的依戀卻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為此可以進行許多激烈的修行。例如,如果我們文化中的習俗是土葬,我們可以將我們的身體獻給蟲子,「蟲子,你將擁有我的身體,所以享受它吧。 用餐愉快!」藏人有一個相當可怕的形象化說法,就是如果我們太執著於自己的身體,我們就會投生為那些在我們腐爛的身體上爬行的蟲子之一。這很噁心,所以盡量不要那麼執著!

3.串習力– 一遍又一遍地禪修菩提心,這樣在死亡的那一刻,隨著我們的心變得越來越微細,我們就能專注於菩提心和正覺。 

我們需要認識到,這也是密續最高階的教法。證覺是完全證悟佛性或清淨光明心。 在最高層次的無上瑜伽密續中,我們試著在臨終時充分意識到我們的粗意識和概念心融入我們最微妙、清澈的光明心。我們試圖將注意力集中在接下來即將到來的完全解離上,它標誌著我們的死亡。在密續修行中也是一樣的,因為我們必須保持專注於清澈的光明心,而這本身就是一種菩提心修持。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安住於並且證悟此心,以利益他人。

4.破斥力–在死亡時要克服我們珍惜自己身體的傾向。有教導說,我們應該像一隻從岩石上起飛的鳥一樣死去,一去不回頭。然後,帶著對過去負面態度和行為的厭惡,我們嘗試在死前重新受戒並作自灌頂。這並不難,因為即使我們有一點點意識,我們也可以重申菩薩戒。

5.祈願力–這是很難的,這是要祈願投生於地獄道,以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同時不離菩提心。 我們怎麼可能對此真心誠意?就像我們祈求護法神提供燒掉負面潛能的環境一樣,同樣我們發願投生地獄道,將惡業燒掉並結束。 我們需要感覺,只要我們有投生地獄或畜生的可能,就最好一次結束它。這樣,帶著菩提心,我們才能繼續走上成佛之路。

發願下地獄是什麼?我們想去不是因為我們是壞人,也不是因為我們活該。想要投生那裡的願望是出於盡可能利益他人的願望,為此我們需要淨除業障。我們不會對艱苦的來生感到恐懼和排斥,而是歡迎它們作為消除我們負面潛力的機會。

我們也可以發願:“願以此替代每個必須投生地獄的人”,所以我們不只是考慮自己。由於正面的動機,負面的潛力最後會成熟為非常小的事情。 據說,如果菩提心強烈,投生地獄就如球落地彈起一樣。 我們會短暫地進入地獄界,然後又跳出來,但如此仍然會消耗大量的負面潛力。當然,只有動機是真誠的,它才會有效:「我真的,真的,真的很想擺脫這些障礙,這樣我就可以幫助別人更多。」 如果我們的動機只是不想在地獄裡待太久,那麼它就行不通。

許多人將地獄的概念與其他宗教聯繫在一起,而因為他們可能在某種宗教中經歷過問題,所以他們不想聽到佛教中的地獄。這是短視的。了解地獄的一種方式,是想想作為人類,我們的每個感官在其特定感覺場域中感知全部訊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例如,我們只能感知可見光,不能感知紫外線或紅外線。我們無法像狗一樣聽到那麼多的聲音或聞到那麼多的氣味。同樣,一定也有快樂和痛苦,其程度超出了我們的身體感受所能處理的範圍。當疼痛超過一定程度時,一種自動機制就會接管,讓我們昏倒。投生地獄是指身體具有感官能力,可以全部體驗最極端的痛苦。至少對我來說,這似乎很有可能。

然而,如果我們確實害怕投生地獄,那麼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應該修這個法。佛陀的教法裡說得很清楚,下位菩薩不應該嘗試上位菩薩的修行。狐狸無法跳獅子會跳過的地方。這些都是非常困難且高等的修法。在五力中,我們當然可以嘗試在臨終時專注於菩提心,並在臨死前放棄我們所有,這樣我們就不會有太多的執著。 我們不必在死後留下一堆爛攤子,但我們可以提前把一切清理乾淨。我們可以在沒有遺憾跟沒有未完成事情的情況下而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