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道次第融入生活中

介紹三個次第動機的結構

道次第的藏文拼音為「Lam-rim」,經常翻譯為「達至證悟的漸進之道」,但這並不是在說我們行走的某條道路。這裡的「道」事實上是指一種心靈狀態,被當作一條途徑,能夠引導我們到達某處,就此例而言,即是達至證悟之道。我喜歡稱為「心靈途徑」,這是我們需要發展的東西,是以某種漸進有序的方式,進而達至證悟。

傳統地來說,道次第被分為三種主要層級[三士道],之後更分為許多分支。它呈現出逐漸擴展的心靈狀態,每一層級都包含一種龐大的心理框架。不同類型的人代表各自層級,而當中的每種人在生活裡都擁有一個確定動機。我們嘗試逐步發展自我,然後成為其中某類人,並具有與之相關的動機心理框架。

在這裡我並不以簡略方式來使用「動機」一詞,因為在佛教中,關於動機的討論是指動機心理框架,它共包括兩部份。一部份是我們在生活中的目標,而另一部份則是西方人通常認定的動機,包含引領我們達至該目標的情緒背景。

關於道次第的三種層級,每一類都是建立於其下與之前的級別,所以它們是累積性的。這意味著我們首先發展第一層級的動機,然後結合第一與第二層級。所以當我們達到第二層級時,就不會輕易忘卻第一層級。最後,我們結合所有三者在一起。對於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的是,要透過按照特定順序培養此三種層級來發展自我。如果我們省略跳過一項,那麼我們就會缺乏原本該有的心態。

  • 具備初級範疇[下士道]的動機,我們旨在改善我們的來生轉世。出現這種的動機情緒是因為我們害怕且不願有著惡趣轉生。
  • 具備中級範疇[中士道],我們旨在還要從無法控制的重複轉生裡獲得解脫。在此背後的動機情緒是我們對其牽涉到的所有痛苦已經完全感到厭倦,也就是我們已經受夠了。這種情況通常被譯為「出離心」,即決意要從中自由超脫。這自然意味著是一種真的要放棄我們痛苦的意願。
  • 具備高級範疇[上士道],是以關愛、慈悲與菩提心目標為動機,我們旨在完整證悟。我們為所有他者眾生與其如何受苦,以及就像我們同樣遭遇問題而設想,所以我們希望獲致證悟,亦得以全然能夠幫助他們克服苦難。

我如何研習道次第的個人故事

為了介紹這個主題,我將提起一些我的個人故事,說明我是怎麼如何研究道次第。

我首次遇到這個主題是在1968年,當時我正在哈佛大學研究所學習藏文。作為課程之一,我們曾閱讀了幾頁來自宗喀巴的大部頭道次第文本《菩提道次第廣論》,但是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其中所涵蓋的整套教材內容。這時候還沒有任何一部道次第文本被譯成英文,甚至是在岡波巴的《解脫莊嚴寶論》翻譯之前。回到當時,它仍是一個不為人所熟知的主題。

次年當我24歲時,獲得富布萊特獎學金,前往印度進行我的博士研究,剛開始是計劃撰寫一個相當高深的密續主題。即便這是我的指導教授推薦給我,但我很快就發現到此舉是個荒謬嘗試,於是在印度的西藏師長便建議我以研究道次第取代之。然後我便決定就這麼做了,並以18個月的時間研究道次第,以其口授傳統來撰寫我的論文,因為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還有許多書面文本存在著。整個過程都是格西南旺·達吉向我口授解釋,所以我稱之為「道次第的口授傳統」。

當時在印度的時光真是令人興奮,那是嬉皮浪潮來臨之前。卡洛斯·卡斯塔內達在撰寫他的書籍時,想必也是以相同感性進行著。與藏人一起生活在印度的我們這些少數西方人,都覺得經歷類似的冒險。如同卡斯塔內達,我們都正發現某些秘密、特別與神奇的教法。這真是一場冒險!

我是以非常傳統的方式研究道次第,這意味著在道次第中,我遇見某一主題或要點時,卻全然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必須逐一專注於每個要點之上,在接觸之後的下一篇章前進行消化。我被告知一個主題要不斷重複地加以研究,而且每一次都需要從頭溫習,然後才能在後續階段中開始融入已所學習到的內容。我們越能融入整個圖景一起,就越能清晰與容易實際發展出當下討論的心靈階段。

把教法整合至網絡型態與生活當中

基於這個事實,我開始發展出用網絡型態來詮釋教法的主意,因為就意義上來講,整部道次第就是一種網絡型態,在教法中每個要點與其它要點相互連結。這種創發出來的網絡型態事實上相當複雜,我們發現與之建立聯繫越多的話,我們的認知就會變得更加深刻。此種網絡型態不僅與道次第相關,也與佛陀教授─法─當中的一切事物相關。

聚合集成的概念是另一種面向能幫助我們瞭解這一點。所有的教法與要點皆整合一起,但我們也需要把它們與我們自身整合起來。這不是說我們只需要把教法彼此融合在一起就好,而是實際上必須把它們與我們自身和生活的所有不同層面融合一起。網絡型態再次能夠應用於此,因為道次第中的所有要點,都需要與我們生活中的所有不同層面連結一起。一旦當我們成功做到時,我們實際上就是把佛法融入自身當中。

請點擊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圖樣以開啟字幕。要更改字幕語言,請點擊「設定」圖樣,然後點擊「字幕」選擇想要的語言。

輕簡佛法

就動機的三個層次而言,把佛法融入我們生活中的必要性尤其相關。在我們具備這三個層次中的任何一種之前,我們最初的方法可能就是我稱之為的「輕簡佛法」,此與「正規佛法」形成對比。這就像是健怡可樂與可口可樂,因為輕簡佛法是佛法教授的簡略版,只有在改善此生的範疇中才能被理解。經由運用法義,我們只是試著在現世中過的好一點。正規佛法則是在三層傳統士道脈絡中,加以實踐進行的法義。

學習與修行輕簡佛法有點像是利用佛教當作一種治療方法,事實上,就此點而言,這些教授都是非常有幫助的。這種輕簡佛法絕對沒有錯,只要我們不把它與正規佛法混為一談,因為畢竟它並沒有達到法義論及的全部完整內容。如果我們對自身誠實的話,其實大多數的我們可能都只會專注於輕簡佛法之上。畢竟,在我早些日子時,這就是我想要的東西!

道次第的輕簡佛法版

依止一位精神導師

什麼是道次第的輕簡佛法版?如果我們審視教授內容,它說的第一件事,其途徑根本之處就是依止一位精神導師。在我早年時候,我極其有幸擁有一位精神導師,他在1959年之前於西藏接受傳統訓練,然後在流亡時持續受訓─此人乃是格西南旺·達吉。然而,我花了多年時間,才瞭解此處提及的「根本」一字為何。當時我總誤解為是指「開始」之意,特別是當我們正在開始學習道次第之際。

其實這不是一般對「根」的認知,如同植物根莖那樣,因為植物不是從根莖長出,而是從種子開始發芽。根莖是植物從中獲得營養的部份,並藉此生長茁壯。透過深埋地底而給予植物穩定發展。同樣地,適宜地依止一位精神導師,能夠讓我們處於腳踏實地的狀態,不至於走偏進入對佛法的異想之途。導師們也能夠幫助讓我們邁向正軌,所以我們就不會從實際教授中偏離出來,就像根莖支撐著植物,而不被隨風飄散。我們從一位精神導師那裏獲得啟發,提供我們能量而在路途上逐漸成長,當然,對方就是我們真正從中得到教授與解釋之人。此外,我們也可以從書籍裡學習佛教,但這些書籍多是由教學人士撰寫而成,其中只有部份是佛教徒,獲證大師者則更是少之又少。

當我在哈佛求學時,接觸藏傳佛教就像是研習某種已死學科般,如同古代埃及宗教。但是當我前往印度,並遇見傑出西藏喇嘛,開始向我的老師學習之後,我便體認到法義是真實的,佛教是鮮活的,我們擁有令人讚嘆活生生的教授案例。儘管,我從導師那裡接受獲得的啟發還只是在輕簡佛法的層次,但它卻給了我支持,嘗試實踐法義,進而改善此生。

初級範疇[下士道]

初級範疇的道次第首先論及珍視我們擁有的寶貴人生,並提出看待我們自身的建議。所以,我檢視我自己,並認識到我實在很幸運地擁有這麼多的機會,能夠受教於許多卓越的師長門下。然後便把關注轉向死亡與無常,這讓我們體認到我們擁有的機會並不會永遠存在。那時我對這方面尤加關注,真的很想去發揮我的能力。我那時年紀輕,又有體力和智力並得以成長,因此很容易就進入狀況。

接著,教授內容提到惡趣轉生的狀態,像是地獄道,就有可能會在來世中出現。當下,我像一位人類學家研究民間風俗般,心想著:「嗯,很有趣,這就是他們相信的東西。」然後翻開下一頁,繼續研究認為跟我有關的部份。

在此之後,我們有了關於皈依的教學,最後我意識到這不是一種被動經驗。在佛教中,其實並不存在「拯救我,援助我!」的心理性質。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必須為自己的生活設定一個安全導向。我瞭解我們要跟隨佛、法、僧,甚至我還有一份關於三寶特質的長串清單,但那時的我確實真的不瞭解其意為何。我知道除了在脖子上圍條紅線外,應該還有更多東西,但卻不瞭解其中的深刻衍生影響。儘管如此,我還是朝此導向領受皈依。

接著道次第提到關於業力的教授,基本上就是避免負面行為。雖然它提出不作惡行是為了避免遭受將來的惡趣轉生,但這部份實在不是個強力說服點。但是,就成為一位好人來說,還是有意義的。不害人、不作惡、不動怒、不貪婪等等,這些都很好,我都可以接受,因為我瞭解這能讓我在此生中過得更快樂。這就是初級範疇中最佳的輕簡佛法版。當然,那時候,我不知道這只是輕簡佛法而已,還以為就是所論教學的實際完整內容。

中級範疇[中士道]

中級範疇的教授內容始於描述善道轉生情況的痛苦所在,同樣都是輪迴的普遍痛苦。再一次,此處關於天道部份,似乎又像是一堂人類學的課程,但是其中對於輪迴痛苦的描述,在當時與我頗有相關。它詳細說明我們如何總是感到沮喪,以及我們如何從未真的獲得想要的東西。一想到這些,其實是很不錯又深刻的。

然後中級範疇的內容繼續對所有的心理因素和惱人情緒予以分析,並解釋這些情緒是如何造成我們的問題。我真的認為這是道次第討論中最有趣的部份,涉及各類情緒問題與困境是如何生成、它們的原因、牽涉到的心理因素,以及我們怎麼真的把它們變成問題。這實在很棒,遠超出我曾經修過的任何一堂心理學課程。那時我真的不清楚這實際上就是在說明驅使無法控制的重複轉生因素為何,我仍還是在輕簡佛法的層級上加以瞭解,思考著在我自己的生活中,各類心理問題是如何生成的。這部份真的很有幫助。

接下來道次第提到十二緣起有支,這是非常複雜的。它直接詳細介紹轉生如何運行,但我並未完全領會,僅嘗試就此生角度加以認識,因為當時要認真看待來世與轉生是頗有困難的。箇中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不是西方文化傳統之一,我也確實不在這種背景中成長。但我仍保持開放心胸,也沒拒絕這種概念,只是有點抱持著懷疑受益心態。如果後續部份還算合理且具幫助的話,那麼或許轉生是有可能的,並且真的存在。但老實說,我並不知道。

在此之後討論的是出離心,我理解到這不是放棄所有事物,然後在洞穴裡生活那樣簡單而已。出離心是決意要從輪迴與痛苦中自由超脫。那時候我的確有意願要放棄所遭遇的痛苦與問題,因為就像所有其他的年輕人一樣,我也有一些情緒上的困擾。我是真的想要從造成困擾的原因中超脫出來,但我可能是在相當膚淺的程度上加以瞭解,就像認為若能不再動怒或貪婪那該有多好啊。這意味著當我最愛的食物擺上桌時,我能夠放棄貪婪慾望去盡情享用嗎?嗯,這是另一個問題!

在出離心之後,下一個主題則探究三種較為高階的訓練[三學],以作為從輪迴中自由超脫的方式,其即為─倫理道德紀律[戒]、專注[定],以及智慧或明辨自覺[慧]。最後一點是從幻想中明辨出真相的智慧,並且可以毫無困難地與之聯繫。

此處大概描述了我所瞭解的中級範疇,這是立基於想要擺脫情緒困擾的輕簡佛法程度之上。佛教極為善巧地解釋這些問題是如何生成,並且為如何解決它們提供良好指引。

高級範疇[上士道]

在高級範疇裡頭,我首先學習到我們都必須以安寧之姿對待每個人,面對那時候的民權與女性解放運動,這是非常合宜的。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安寧對我來說沒問題。但是如果要將其擴展至蚊子與蟑螂身上的話,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事實上,我喜歡稱呼印度為「昆蟲國境」,而且我常開玩笑地提到一則印度旅遊廣告,說到「如果你喜歡蟲子,你必會愛上印度!」作為一位科幻小說迷,特別是《星際迷航》的粉絲,我總是看待這些昆蟲彷如來自另一世界的外星人。如果我遇見外星人,而且牠們有著六足與翅膀等等,一旦只想到踩到牠們時,那會有多麼可怕啊。因此我便試著與蟲子們和平相處,只要牠們不進到我的臥房即可!

如果牠們進到我的臥房,我便視之為「不可接受的生命型態」,一定要牠們離開。那時候我對移除牠們非常精通,可以用杯子捕捉牠們,在底下放張紙,然後把牠們丟出去。我甚至從我的藏人朋友那邊,學習到如何空中捕蠅,他們習慣以此為樂。當他們抓住蒼蠅時,會先搖晃牠然後放牠走,看著頭暈目眩的蒼蠅東倒西歪到處亂飛的模樣,不禁令人捧腹大笑。我沒這麼厲害;只會把蒼蠅放到外邊。

在針對安寧的介紹後,道次第引導我們去思考每個人都曾是我們的母親。這點可能有些奇怪,但我跟我的母親關係很好,所以不太困難。這個要點持續貫穿各個不同階段,一直提到關愛、慈悲以及希望每個人都能快樂而不煩憂。愛是嬉皮時代的整個主題,所以這一點很好。而且此種承擔責任去幫助他者的想法,對我來說似乎也很不錯。

我曾學到關於承擔責任去幫助他者的最佳方式就是成佛,但那時的我真的不知此意為何。由於針對何謂「最佳」特質能列出一份清單出來,所以意思應該就是要去做到最好為止。沒錯,成佛應該要比參加維權遊行更能幫助人們。這不是說那些遊行活動沒有用處,但在這裡我們對於如何能夠助人有著更大展望。那時候,我可能有點混淆了佛陀和超人的形象模樣。

然後我們接受六度的教學,也就是現在我稱之為要邁入成佛之道的「廣行態度」。所有這些內容都非常合理有意義;佈施、持戒、忍辱、精進,誰能挑剔這一切?這是完美的。至於禪定教授,更是被詳細介紹著,細微到令人驚訝的程度。其引導出關於空性的教授,當然這部份很難去領悟,但卻又令人著迷,讓我想要更深地進行探索。我發覺到當我探索空性越深,越能從自己與他者存在的幻想中擺脫自我。

我喜愛菩薩誓言,它們清楚指出一切應避舉止,因為會與他者相關而造成困難,我認為這點很棒。因為在與他人往來中,我的確遇到實際困難,所以這部份如同一本絕佳關於如何避免的引導手冊。我理解菩提心應該就是要以成佛助人為目標,那時候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加深刻的了,它似乎很簡單。在此基礎之上,透過此種道次第高級階段的理解,我於是嘗試幫助他者。我會關愛眾生,因為我們都是平等的,我會努力成為最好的,也就是成佛。

在此之後,我稍微接觸密續介紹,其中提到我們可以現生成佛。我覺得這部份確認了我真的不需要對來生等等事物思慮太多,因為這一切都能在此生中完成。這是絕佳的輕簡佛法,我認為這就是在開始學習道次第之後,我們大多數人的結果情況。我們經常認為深度研習即意味著要去學習8項這個、10條那個之類的清單內容,而且如果我們學習它們,我們就會真的加深理解。瞭解所有這些細節是好的,但我們仍處於輕簡佛法的層次裡頭。

四聖諦

我在印度待了2年研習佛法,然後回到美國遞交論文。之後又回到印度定居為家長達27年之久,期間學習更多並開始整合所學於禪修中,如同我的老師建議一般。其總是強調佛陀教導的方式,真的是傳遞法義內容的最佳方式。祂是怎麼教導的?佛陀教授四聖諦,並在四聖諦的結構中給予指導。我們最好不要妄自尊大,以為能做的比佛陀還要好,所以我試著聽從建議,把道次第與四聖諦結合一起。

你可能已經對四聖諦很熟悉,但簡要地說,它們皆屬真理,對聖者而言其被視為是真實的。此處的聖者,是指對空性不具概念性認知之人。它們是真相事實;但是對於那些尚未瞭解非概念實相的人來說,可能不會認為它們是真實的。

第一聖諦是苦諦。佛陀指出在生活中我們所有面對不同層級的問題所在,它們就是痛苦。然而對一般人而言,並不瞭解某些層級,例如世俗歡愉,其實也是一種問題。假如你深入檢視的話,它們真的就是一種痛苦型態,因為我們對於世俗歡愉的需求總是不夠,永不滿足,更不持久。

其次,佛陀指出造成我們的痛苦之因,就是對於現實的無明與困惑,祂說這些就是集諦。我們通常可能不會聯想到這點。在第三聖諦中,祂指出對於真正地停止痛苦是可能的,通常被翻譯為「滅諦」。基本上,痛苦可以永遠止息。我們可能不會認為真的能夠停止痛苦,但這確實是真實的。最後,關於第四聖諦,佛陀解釋為道諦,亦即如果我們跟隨並加以發展,將會真正地擺脫痛苦與其成因,它確實能夠真正阻止這一切。以上就是四聖諦的簡單形式。

以四聖諦而言的「正規」道次第三種範疇

初級範疇[下士道]

若以四聖諦來看待「正規」道次第的話,是相當有幫助的。在此處,苦諦就是惡趣轉生情況的痛苦。有三種苦。第一種是苦苦,這是一般普遍性的痛苦。這種不悅伴隨所有感官認知,例如觀看、聆聽或感覺苦痛,或者伴隨某種心理狀態。然而,在初級道次第範疇的脈絡中,此種大部份的苦苦,是由下三道的痛苦示範出來。這種轉生痛苦的成因,是由於做出負面行為,對其真正的止息方法就是永遠不再惡趣轉生,而是有著善道轉生。欲達此境的真正途徑即為皈依,也就是在此生當中設定一個安全導向。此外,這條心靈之道亦需跟隨法義教授,佛陀與聖者僧眾便是實例,他們都避免了負面行為。

在此初級範疇與四聖諦結合起來。我們研究並學習造成惱人情緒與強迫性負面行為的真實成因,就是對於其潛在之業力定律─行為因果─的無明。一旦瞭解箇中道理,當我們感到受制於生氣、貪婪等影響時,我們便能行使自我控制而不採取行動。例如,我可能依然會對某人生氣,但我將閉上我的嘴而不亂吼叫或口出惡言,因為我知道如果這樣做的話,只會造成更多不悅與麻煩而已。

這就是在初級範疇中,比輕簡佛法版更深一層的認知內容。

中級範疇[中士道]

接下來我們進入中級範疇,牽涉到佛陀指出的剩下兩種痛苦類型。壞苦與我們的世俗歡愉種類相關,如同不悅,也同時伴隨其他感官知覺或心理狀態。它其實是個問題,因為它永遠不會持久,而且不會真正地感到滿足。它會變得不快樂,而且我們永遠不知道會在何時發生。一個簡單例子是當我們享用最愛食物時,如果這真是幸福的話,之後我們吃的越多,我們應該就會變得更快樂才是。但是很明顯地,一旦我們到了某種程度,吃得越多只會讓我們感到噁心與難過而已。

更重要的是在中級範疇中所提到的第三種苦,我們稱之為「所有無處不在影響的痛苦」[行苦]。用英語表達有點奇怪,但它指的是我們存在的每一刻,都會影響我們經驗到的每件事,而且實際上都會帶來前兩種的苦。

這種所有無處不在影響的痛苦,實際上表明我們經驗中無法控制重複出現的蘊體因素─也就是我們經驗中每一時刻的五蘊。簡言之,它是在談論我們的身與心,以及不斷變化的各種心理因素等等,它們構成我們經驗的每一時刻。其連續性不停地持續下去,不只在今生而已,亦貫穿所有的生生世世。它們來自我們的惱人情緒,以及因為行使它們而積累起來的業力。我們的心持續包含更多惱人情緒與業力,這些更永存於我們稱之為「受汙染蘊體」的每一時刻。

這些蘊體因素─我們的身與心─構成了我們經歷前兩種苦的基礎與脈絡:苦苦與壞苦。我們無時無刻都不斷地感到上下起伏,在幸福與煩惱間波動不定。其反反覆覆,顯然地我們永遠無法確定我們會將會在下一時刻中感到快樂或不悅。這就是中級層次的真實痛苦所在。

如前所述,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惱人情緒與它們積累起來的業力,在更深層次上,其真實肇因就是對於我們如何存在、他者如何存在以及事物如何存在的不自覺。這種情況經常被譯為「無明」,我並不滿意英文ignorance的譯詞,因為它暗示我們有些愚蠢。關於這個詞彙涵義有兩種解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要不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如何存在,要不就是以相反的方式來理解它,但絕對不是在說我們是愚蠢的。這是我們無法控制重複轉生的真實原因,也就是我們的「輪迴」,此為確切的輪迴涵義。真正的斷滅乃是予以解脫,而通往此一目標的真正途徑是三種更高級的訓練,也就是更高層次的戒、定、慧之三學。

這就是在四聖諦結構中呈現出來的中級範疇內容。

高級範疇[上士道]

在高級範疇中,真正痛苦是指無法控制的重複轉生,不只是我而已,所有眾生皆是如此。三種痛苦都發生在所有眾生身上,在這裡,我們也還必須包括我無法幫助他們克服這種問題的不足能力。當然,他者眾生遭受痛苦的真正原因與我自己遭受痛苦的真正原因無不相同,如同在中級層次裡解釋一般。考慮到自身的無能為力去幫助他者,就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將其真正原因歸結於我對自身的我執關注。若更深入地檢視,以惱人情緒而言,中級層次裡的我執性可以包括於此。

如果我們真正擺脫自身惱人情緒,怎麼又會有只為自己的我執關注存在呢?我必須說這點是相當困難去理解的。如果我們已經擺脫對自身的依戀、擺脫對他者的無謂,我們怎麼還會有我執呢?當我們說出「我只關心我自己,因為我不認為我真的能夠幫助所有人或是成佛」時,這就是一種稚式態度。如果我們這樣設想的話,只是關注自我解脫,那麼我們便視之為是佛性的一種稚式形態。

無論如何,我們把我執視為是真正肇因,在這一點上,我們必須包括以下事實,即我們的心製造出事物以不可能的方式出現。我們的心使事物看起來好像它們都是真實建立、真正存在,一如從其身由自己建構而成,並與其他事物獨立而出。上述似乎是某種行話,然而用簡單話語表示,就是我們的心讓事物看起來好像它們是以自身存在一樣,如同被塑膠封裝起來。因此,我們不能見到一切事物的互聯性,尤其針對因果而言。所以,我們看不出為什麼有人會成為現在的樣子,以及為什麼他們會遇到現在的問題。我們無法預見教導他人會帶來的任何影響。所有這些都是因為當我們看著這個人的時候,我們只會看見只有這個人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僅以為就是如此而已。我們認定他們是以自身而存在,獨立於彼此間的聯繫關係以及所有的成因與條件。這就是我們無法幫助眾生的原因。

能夠真正停止這一切的就是佛的遍知狀態,因為佛能夠洞徹事物的互聯性質,所以知曉眾生的真正問題是什麼、其中存在什麼因素,以及什麼是最佳方式予以協助。朝向這種情況的真正途徑是對空性的認識 [空正見],其包含所蘊藏的出離心與菩提心等兩股力量,我們都需要這兩者。當然為了要發展菩提心,我們需要培養安寧、關愛、慈悲與六種廣行態度,即所謂的「六度」,在高級範疇中可以找到這些內容。

確信證悟是可能的

我們可能會想,「這很不錯,現在我已經把四聖諦和三士道結合在一起了。」但我們真正超越輕簡佛法了嗎?作為一位初學者,可能不是這樣的,至少不是在情緒層面之上。我們已認識輕簡佛法是如何在此生當中發揮效應,但為了能夠把動機心理框架的三種層次結合到我們的生命當中,我們若真要實踐正規佛法,便需回歸至我們對於動機的定義之上。

我們說過關於動機有兩種方面。擁有某個目標,我們想要達到這個目的,然後伴隨此種情緒,驅使我們去達到目的。為了實現此一目的,若是真心真意的話,那麼當務之急就是,我們不僅需要對該目標真正為何與涵義有著清楚概念,更需要確信這是可以達到的。我們不應該想著只有佛可以完成,而我們絕不可能。我們需要確信這不僅在過去就已達成,而且我們也確實可以做到。

當我們真正確信可能實現這個目標時,我們就可以真心真意地朝此邁進。否則,它就只像一場遊戲或一廂情願,而不是那麼地穩定。龍樹在其《菩提心釋》中指出了這一點,其述說具有上根智力者,應該先發展勝義菩提心,也就是對空性的認識。之後再發展世俗菩提心,即以求證悟助益他者。這是因為當我們發展出對空性的認識後,我們便將確信解脫與證悟是有可能的。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就能培養出世俗菩提心,為了利益他者而祈願獲致解脫與證悟。這種方法適用於上根之人。

對於那些較具普通根器的人來說,其順序是相反的,我們首先必須發展世俗菩提心,為了他者而祈願達至證悟。然後,逐漸地我們培養出勝義菩提心,把對空性的認識視為是真正帶來解脫與證悟的方式。堅信此目標是可達到的遠比假定此目標是可達到的要強的多,因為其他人都曾經做到完成過。然而,龍樹的《菩提心釋》則是以上根人的角度予以解釋,這就是為何他先以空性為始之因。

我們需要確信的三項事實

為了能夠實踐正規佛法,事實上,我們需要確信以下三點。在初級層次下士道裡,我們需要確信轉生的存在,這是要去瞭解我們的心續乃無始無終。基於這種信念,我們指望來世的善道轉生。這個心續將持續下去,我們對此深信不疑。我們當然不想經歷惡趣轉生狀態的痛苦,亦不想長久時間都無法取得進一步的精神進展。

在中級範疇中士道裡,我們首先必須完全確信解脫是可能的,這意味著要對無明、煩惱與業力的真正止息有所認識。也就是相信第三聖諦─滅諦。為了獲得這一點,我們需要認定我們的心續是自然清淨,其本質不被無明、煩惱等污染。

在高級層次上士道裡,我們需要確信證悟是可能的,換句話說,擺脫我們製造出來的欺瞞顯現是可能的,這只是一種短暫污漬。對於製造出不可能存在方式的顯現,並非是心性的一部份,心續因此也是清淨的。

透過認識佛性而受到鼓勵

為了真正地在正規佛法層面上內化與結合所述三種範疇,我們必須加以進行修持。我們需要堅定相信此三種道次第目標是可以獲得的,我們自身都能獲得它們。你回想一下,我們已經討論過佛性教授的因素,即每個心續都包含獲致證悟的能力。這些內容包括心靈的積極特性、我們的正向力量與認知,以及心的自然無染清淨。

岡波巴在其《解脫莊嚴寶論》中始述,佛性即是驅使整個過程的能力。他指出從一開始就要認識這一點的重要性,以便真正誠心地發展出隨之而來所有其他的心靈途徑。認識佛性無疑地會給予我們帶來鼓勵,所以我們需要對此深信不疑。這也是龍樹提及的內容,尤其是加持鼓舞的來源,當然就是上師,即為我們的精神導師。

摘要

道次第教授提供我們一份地圖,以逐步進階的方式,向我們展示如何從當前之處朝向完整證悟。對於我們多數人來說,在邁出第一步之前,將從輕簡佛法的層級開始,也就是尋求利用佛法來改善目前生活。

此舉絕對沒有錯,因為我們想要改善我們的生活是很自然的。然而,我們不該把輕簡佛法與正規佛法相互混淆,這當中至少關係到我們未來生命的福利。

從正規佛法的基礎開始,我們便能逐步按照設定的步驟而緩緩地進行修持,直至成佛,然後真正地助益他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