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佛教的目的是什么?

当我们在佛教背景下谈论禅修时,我们所说的是一些相当特殊的东西。现在,我们常常在各种场合听到“meditation 禅修” 这一词,因为它声誉很好,很多人用它放松等等。然而实际上禅修时,大多数人通常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我们的想法是:需要坐下来并且保持安静,但是然后又如何呢?是否仅只是专注于呼吸或善良的想法呢?

梵语中,「修」 (Bhāvanā)一词的蕴意是“使某一些事情成真”。它的藏文词 (sGom)包含的意思是培养一种有益的习惯。当我们建立起一个习惯,我们使一些东西变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而这正是我们透过修习所尝试去做的。我们希望,给我们自身带来一种有益的改变。通常,这是由于我们不满意我们的生活方式或者不满意我们所感受到的方式,或我们对他人或工作的关系不满意。这个清单可以继续写,但是大多数人的目标是改善生活。

处理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

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想要改变和改善。这不是说我们希望通过修习来逃到一个幻想世界;有很多其他的方法,譬如毒品和酒精,我们可以用它们做到。我们可以花一整天听音乐,所以我们不必考虑任何事情。通常,当我们处于这类事物的影响之下时,我们的问题似乎没有那么严重或者没那么真实。但是问题总是会再次回来,因为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学会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很多人把禅修当成毒品那样运用,但是这并不会带来长久性的帮助。我们可能会摇铃和打鼓——有点像佛教版狄士尼乐园——但是它并不会真正的刺激出我们的任何内部变化:它仅仅只是逃避而已。

然而,如果我们按照佛教传统的方式禅修,我们不是试图逃避我们的问题,而是去处理和克服这些问题。事实上这是非常勇敢的,并且需要很多努力,因为并不是那么的容易。我们需要对此有心理准备,它并不会很有趣。我们可以将它与身体训练相提并论,身体训练通常是枯燥的,我们的肌肉会酸痛,但是为了变得更加强壮和健康,我们愿意去忍受这些困难。

作禅修也是一样,除了我们是训练心而非身体。有些形式的佛教派别会把身体训练跟禅修结合起来,例如工夫,但藏传佛教不是这样。训练身体没什么不对,实际上非常有用。然而重点应该在心,不只是智力,也是情绪跟心灵。伟大的佛教大师们强调,当开始修习佛教时,最基本的事就是调伏心,因为我们行动、举止、与人沟通,都是受到心的状态所主导。

诚实地看待我们自己

我们认识到在生活中会遇到困难,并且我们看到这些困难的源头是一些我们心中不够好的东西。如果我们真正诚实地检验我们自己,会发现我们有很多烦恼,从愤怒到贪婪、自私、嫉妒、执着、自大、幼稚,这个清单可以继续下去。如果更深入的话,我们发现,对于生活,我们有很多的不安全感和困惑。这些烦恼常支配着我们的心境,并且导致我们以一种给自己和他人制造问题的方式来跟别人行动、说话跟联系。甚至当我们独处的时候,我们的心常常觉得不舒适,与各种不同烦恼赛跑。简而言之,我们不是真正快乐。

禅修旨在对此情况带来改变。它并不是像说吃了药,然后就对任何事情不必思考。即使有一些人是这么看待禅修的,但那并不是解决方案。他们以为你只要坐下来,闭上眼睛,把一切拒之门外,然后一定程度上问题就将会消失。这是行不通的。相反,我们需要积极地应对我们的问题。

寻找真正的敌人

我们常常在佛教典籍中发现一些非常强烈的语言,把我们的烦恼描述成我们的真正的敌人。并不是要把它们变成令自己害怕或者执着的某种怪物,相反的,我们认识到这些是我们必须要去努力的地方。我们有很多很美的佛教典籍,讨论这些麻烦制造者,典籍说“它给我带来了这么多的问题和麻烦,我受够了。现在是时候结束了。“所以我们卷起袖子,然后我们坐下,试图去改变我们的心。这才是禅修真正的意思。

禅修,简而言之,是通过训练我们自己、养成有益习惯的方法,它也改变我们的不良习惯。包括我们的思维方式,感受方式,以及我们对事物的情绪反应。这需要训练和重复——它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就像田径运动那样的训练我们自己,或者是像弹奏乐器,或者跳舞,一开始感觉不是那么自然。但是当我们熟悉了之后,这些就变得十分的自然了。我们用心、情绪和感受所做的事情也是如此。

改变是否可能?

现在,一个大的问题出来了。我们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呢?事实上,为了要努力改变自己,我们首先需要信服:改变是确实可能的。我们常见人们说“这是我的方式,我就是这样子;我无法改变它,所以我只能跟它共处” 或者 “我是一个爱生气的人,我脾气不好,这就是我。”如果我们对一些事情有如此强烈的确定,那很自然,改变将会很难。

我需要去诚实地看待我们自己。为什么我们如此确定?如果我们真的是一个生气之人,那么,我不应该是一直在生气吗?我们也许会责怪别人:我们生气是因为我的母亲和父亲做了这些或者那些。这并不会真的有帮助。如果我们往更深层看,我们可能会尝试着找出情绪的真正来源。即使是我们每天对自己说,“不要生气,不要贪心,不要自私,” 事实上也是很难断除的,不是吗?所以我们必须要去寻找一种方法,使得我们能够改变我们情绪上的感受。

我们的态度影响一切

佛教说,我们情绪状态背后即是我们所谓的“态度”。这意味着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让我们想象一下我们失业了。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一场灾难,然后我们觉得愤怒并且沮丧。为什么?因为这时候我们认为这是世界上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

我们失业了——这是事实。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是我们对待失业这件事情的方式,这就是态度。所以我们试图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待它——我们现在可以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或者考虑一下换职业。好的,这也许在经济上不是那么好,但是至少我们不会感到很难过。所以这就是我们可以专注于禅修的地方——我们如何对待事物,因为这是影响我们感受方式的因素。

我的密友上周过世了。这很悲伤。我为此感到很难过——这是健康的;这并没有什么错。当然,对于他的离世,我感到不是那么的开心!但是我该如何保持心境呢?在他过世前一周,我有一种感觉,我应该打电话给他,但是我却没有打。他身体非常好,他在洗澡的时候心脏病发作,倒在浴室过世了。这完全不是预料之中的,而且非常的突然。当然,我十分后悔,一星期前当我想打电话给他的时候我却没有,或者我可以对自己很生气,想想如果我知道他将要过世,而可能想要跟他说的事情。这样想的话,我会感觉非常非常糟糕。

反之,我去记得我们之间所有快乐的事情,以及我们曾经互相分享的很多美妙的事情——我们是35年的朋友——我非常之荣幸,能够非常亲密地认识一个如此棒的人。他可能是我所知的西方人之中,对于佛法修行最虔诚之人。我视他为我继续修行的一个极大的动力。正如他照顾他的妻子那般,我知道,如果他知道我现在正在做的,他会感到非常的安慰,所以我一直在做。

这就是禅修的结果。你不会获得超能力或者任何异能力。你得到的是,当你面对困难情形的时候,若陷入消极,不快乐的心境,首先你会有足够的理解力去认识到:如果继续这样的话,只会把事情搞得更加糟糕。我们对于这种困难情形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方式,而经过足够的训练,我们可以完全地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我们可能仍然觉得悲伤,正如当我失去我朋友那时那般,但是我们可以融合一些增加我们幸福感的想法,以减轻这种悲伤。

視頻: 第二世 岑夏色贡仁波切 —「为何学习佛教?」
请点击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图样以开启字幕。要更改字幕语言,请点击「设定」图样,然后点击「字幕」选择想要的语言

接受自己的潜能

所以我们问,我们是否有能力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看我们孩童时代那些当时有趣和奇妙的事情,现在它们变得十分愚蠢和无聊。随着我们变老,我们的态度改变很多。一旦我们接受态度还能进一步改变,那么我们不得不学习新的改变的方法。这分三个步骤:

  • 获得正确的信息——我们需要学习关于什么是更有益的习惯,而这是来自于听,读或者学习。这一步并不意味着我们理解它,而是我们能分辨出这是佛教的方法。
  • 思考其含义——我们需要思惟我们已经获得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从而能够理解它。我们必须认识,我们所学的是真实的,而不仅是垃圾。我们也需要信服它对于我们的裨益,并且我们能够将它融合到我们的生活里。
  • 禅修——现在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去修持,因此我们能够把我们所学的和所理解的建成一个更加有益的方式。

正确的信息和思索

获得正确的信息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容易。有一些人宣称自己教导正宗的佛教方法,其实只不过出版了一本书而已,这并不表示书的内容是正确的。只因为是来自一名很受欢迎或者很有个人魅力的人,并不意味着他的教法是正确的。希特勒是一个非常有个人魅力、非常受欢迎的人,但是他所教的显然不是正确的。

因此,佛教强调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我们跟动物的差别在什么方面呢?你可以训练动物去做很多事情,但是我们超过于牠们的是智慧。我们能够区分什么是有益的的和什么是无益的。即使我们一开始对一些事情不理解,我们可以用智慧来解决问题,而这些恰恰是当我们听或者阅读教法的时候需要去做的。

佛陀所教的一切是为了利益他人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自我检查一下,所教的这些是否真的有益呢?为此,我们也需要考虑长期影响,因为短期的影响也许并不是那么的令人愉悦。这就像一些药物治疗,虽然过程不是那么愉悦,但是却能带来长期的裨益,比如癌症化疗。

对于上述所说,如果我们对教法不进行检查,也不把它们与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的个人经验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够真的对此进行禅修呢?这就像我们买东西,并没有考虑是否需要它或者想要什么,或者并没有考虑它是否真的有用。

正式禅修

当然,思考教法这一过程是非常有裨益的,有些人可能已经把它称之为禅修的一种形式。但是,我们更正式称为“禅修”的,乃是将一种更加有益的心境,融合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中的一个过程。这本身需要两个步骤:

  • 慧观禅修——第一段一般被称之为“分析的禅修”,在这里,对于某些东西,我们专注在去改善它的态度,辨析其所有的细节和细部的支持因素。
  • 寂止禅修——第二段我们不再主动辨析所有细节,而仅是以一个更加紧密的方式关注我们的对境,以我们分析之后的主要结论作为我们对它的态度。

很多人们在开始禅修的时候,学着专注于呼吸。我们把心安静下来,专注于吸入和呼出。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事实上却很难。当我们专注于呼吸的时候,我们试图做什么呢?首先,我们试着让引起脑袋里各种妄念的声音安静下来。这就像摆脱背景里的静电。但是我们可以专注于呼吸,同时对我们所听到的、所考虑的和所想的有一定的理解。这正是运用慧观禅修和稳定禅修之处。譬如,我们可以把呼吸视为无常的例证:它一直都在变化。或者我们可以看一看事实:没有一个“我”独立于呼吸——毕竟,谁在呼吸?但是,这种分析对于初学者来说过于复杂。

更好的起点也许是,再一次,审视我们自己。我们总是处于承受来自工作、家人以及社会的压力——因此我们的心,总是充满了担忧和棘手的想法。很难放松!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能够更加简单地放松以及感到更脚踏实地,将是很有裨益的。尽管这最终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但是这是建设性的第一步。通过专注于我们的呼吸,我们可以让我们接触到身体的真实状态——“我活着!”呼吸对此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因为呼吸一直持续至我们死亡。不管我们的生活有多艰难,呼吸总是在的。如果我们可以更加意识到这一点,这将帮助我们理解生命正在继续;不管怎么样,生活还在继续。这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当我朋友过世的时候,因为我知道这一点,所以生活继续。

我们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已经对此有了思考和理解,并确信它是有意义的。能够看到生活在继续,我们的身体有了更紧密的联系,而不会在恐惧和沮丧的想法中完全迷失,这难道不是很有益吗?是的,这是有益的。我是否能够专注于我们的呼吸并且意识到它呢?是的,即使我们只是把别的活动暂停一或两秒,我们可以注意到我们的呼吸:它总是在那里。因此,我们甚至不需要有一个非常深或者复杂水平的理解。更深当然更好,但是对于刚开始来说,这些就足够了。

禅修过程

当我们有了两个心理因素时,我们对于专注在呼吸上有一些理解,这是随专注而来的心境:

  • 粗大的侦测——对一些事物有一个粗略的注意
  • 细微的洞察——对一些事物的理解达到一个非常细节的水平。

用于描述这两种精神状态的一个传统示例,是看一幅照片。我们可以粗略的发现,这是一幅照片,也许是某人的。甚至都不需要去说,就仅通过观看而知。这就是通常语言所称的“理解”。通过细微的区分,我们可以更详细的看这照片,并且可以知道这是具有某一种特征的这个或者那个人的照片。

这就是我们专注于呼吸时所做的。我们侦测并且知道呼吸是一直都存在的东西,而我们可以辨别到它进入和呼出鼻子的细节。不管发生什么,只要我们还活着,它就会持续下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稳定的,安全和可靠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之为“辨析禅修”,因为它是我们主动去注意的东西。我们不是要对它进行分析,仅是从某一个角度、用某一种方式去看待和理解它。

第二步,稳定禅修,我们只要知道它,而并不需要以这种方式主动辨析它。主动了解事物和仅仅知道它,这二者有很不一样的心态。我们禅修,其结果是我们更脚踏实地,感受更加的稳定和安全。如果我们反复修习,最好是每天都修的话,这一点就会实现。

将修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尤其是当我们感到特别不安的时候,我们要试着去记起这种修习。这当然是困难的,而我们前面也用过体育锻炼做比喻,但是最终,这种了解变得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时时刻刻都知道这一点。我们总是知道生命在继续,并且在一个很深的层面上了解,不管发生什么都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对此深有体会,因此这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改变我们看待生活的习惯。这就是禅修的结果。如果我们忘了它,我们总是可以再次专注于我们的呼吸,并且提醒和清醒我们自己。我们所做的,在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上,真正改变我们的心境。这并不是逃避问题而进入到某一个幻想世界,更是我们遵行的一个主动过程,好能够改善心理和情感状态,并且最终改善我们所处的状况。

刚刚这些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学方法。这样看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应该小心,不要认为这就是佛教的全部——认为佛教仅是另一种形式的心理学。佛教远远不止这些。在佛教里,我们的目标远不止此——我们要证悟,帮助所有人——但是我们一定需要走过这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结语

整天听音乐或者保持忙碌,乃至喝醉或者饮酒来忘记一切,这样简单地尝试逃避我们的问题是很容易的。但这些临时性的作法是无济于事的,问题总是会再次出现。通过真正地思考,然后进行佛法禅修,我们可以完全改变我们看待自己跟别人的方式,以及看待经验的方式。仅管这些绝不会使我们的问题立刻消失,但是它使我们能以足够强大的理解去面对这些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