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的廿二要点

第七要

第七要,最后一要,包括廿二种训练以净化我们的态度:

 (1) 将诸瑜伽摄为一

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都应该以能够帮助别人为目的。 在印度,人们经常有寄生虫,经常使用的一个愿文例子是“我吃饭时,愿我滋养我体内的所有微生物。” 即使我们无法在整个用餐过程中保持这种动机,我们也以这为开始。龙树菩萨所写的回向偈非常有帮助:“我受此食,非出于贪执,而是作为帮助他人的药物”。

 (2) 遇违缘时只修一法

这可以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透过施受法来摆脱我们的烦恼情绪—透过承担他人的烦恼和痛苦。这并不是说我们承受别人的愤怒,然后我们自己变得更愤怒。 相反,正如所有施受法的教义一样,我们不会牢牢抓住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东西,而是利用我们的能力来真正克服这些东西。

当我们的烦恼情绪出现时,这是一个好兆头,可能会有好处。因为要摆脱所有隐藏的烦恼,它们需要先浮出水面。我们将所有压抑的愤怒等都暴露出来,这样我们才可以摆脱它。这有点像当我们开始练习寂止,当我们第一次尝试安静下来时,我们会注意到越来越多的散乱。 其实不是我们心里念头多了,而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过。同样地,当我们训练自己的态度并开始观察自己的心,我们才会发现许多以前从未真正注意到的愤怒和贪执。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

 (3) 起初与结尾时作两种行

这两个行为,一开始是帮助别人的意图,最后是回向任何正面的业力。格西本棍嘉和他的黑白石子故事再次说明了这一点。当我们醒来,或要做一些困难的事情之前,我们需要建立强烈的意愿去珍惜他人,而非自私。一天结束时,我们回顾自己的表现,从我们的正面行为中回向正面业的潜力,后悔并净化自己的负面行为。

 (4) 安忍两种境遇

无论快乐或不快乐,无论我们遇到幸运或不幸的情况,我们都应该安忍,始终如一地希望给他人幸福,并承担他们的问题。当事情进展顺利时,我们不应该骄傲、傲慢或自鸣得意;当事情进展糟糕时,不要感到沮丧或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如果我们有财富,那么我们应该用它来实际帮助别人,但如果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至少可以用我们的想象来给予。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可以练习施受法。

 (5) 以生命来保守两件事

这是指我们所作的承诺,特别是修心的实修誓言。我们需要非常强力地保守这些,如此强力以至于书上说,可以我们的生命作为代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先检视一下佛教戒律才去受,因为很多人在没有清楚了解誓言是什么,以及能否遵守它们的情况下,就跳进高阶的修持和灌顶。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其他人也这样,他们想成为「进阶的」行者。 

在向师父求高深之前,我们应该先问问自己的持戒状况。我们真的能保持自律吗? 我们能够守承诺吗? 如果不能,那么我们根本不应该要求高深的修法。有些人可能每周只做一次观世音菩萨修供,已经觉得真的很痛苦,一点也不热衷,但当某位高僧来访时,却急于接受任何大灌顶,无论每天该修的仪轨时间要花多长。如果我们觉得每周做一次已经很麻烦,又怎么可能每天都做呢?

 (6) 修学三种难事

当烦恼生起时,有三件困难的事。第一是认识到这种情绪并记住需要什么对治法才能摆脱它。 第二是实际运用对治法。第三是保持对治的正念,以免烦恼继续生起。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打断愤怒、贪婪等烦恼情绪和自私等烦恼态度的连续性。

(7) 受取三主要因

这三个主要原因是能够修持这种修心法门的因。首先是遇到一位精神导师,他可以教导我们并激励我们遵循教法; 第二个因是去实际修行佛法; 三是有利的修行环境。这些有利条件基本上就是衣食住行等足够,而非去计较自己能得到多少。 例如,如果我们赚了足够的钱,我们就应该对此感到满意,而不是想要越来越多,这样我们才能用我们的精力专注于帮助别人。

 (8) 修三种不失

第一件不该失掉的事情是要相信导师的优良质量,并感激他/她的恩情。如果我们有了这个,那它就能再转移到其他人身上。我们能够认识到他人的优点,并尊重他们。此外,我们也会感激他人的善意,即使他们没有直接帮助我们。他们帮助了我们,只因为我们可以帮助他们。 

培养菩提心的一大障碍是我们常常看不起别人。我们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并觉得我们比他们更好。例如,如果一位大学者或教授很有学问,但也很傲慢,那么他的知识并不能真正造福任何人—甚至对他自己也没有好处,更别说别人了。每个人都会被他的骄傲所困扰,没有人愿意听他的话。当我们傲慢地拒绝别人的想法和意见时,我们就不会向其他人学习。我们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即使它是错误的,我们会拒绝每个人的建议。如果我们谦虚并倾听别人的意见,那么我们甚至可以向那些受过很少教育的人(例如孩子)学习。专注于优秀质量并感谢他人的恩情让我们能够向每个人学习。 与此相反的是,仅为了保护和捍卫自己的立场而忽视和拒绝别人说的话。

第二个不能失的事情是我们修行的意图,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不该觉得这珍惜别人的训练是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这很重要。我们不应该想:「我应该这样做才能行善。如果我不这样做,那我就是一个坏人!」 当人们被迫做某事时,他们通常会反抗并做相反的事情。如果我们真正思惟爱他人的好处和自私的坏处,我们自然就会对修行产生极大的热情,且非常愿意去做。 

第三个不变的是我们恒常持守承诺和誓言。

(9) 办三种不分离

这意味着我们的身、语、意要认真并致力于思考和帮助他人的修持。身体的例子就是坐下时不要一直动来动去,而要保持正念和镇定。 我们的语言不应该只是不停地胡言乱语,而该是为了帮助别人。心中必须充满帮助他人的想法,而不是各种疯狂愚蠢的事情。无论我们在做什么,无论是身、语、意,都必须有建设性的连结。 

藏人说,我们睡觉的时候,不能像牛一样睡,就是倒地而睡。 相反,在睡觉之前我们应该行三拜,以重申我们的安全方向(皈依)和菩提心目标。 如果我们抱持这样的愿望:“我以睡眠来恢复精力,以便继续朝这个方向前进”,那么即使是像睡眠这样的事情也可以成为一种殊胜的行为。

 (10) 对于对境无有偏私而净行止

这是说我们应该对每个人修,而不仅是对我们的朋友和亲戚训练。这与上一篇的第六点类似。这不仅适用于人,也适用于动物。有些人对猫和狗非常好,但他们不会将这种关怀态度用在昆虫或鼠类上。 这是偏袒; 我们只对我们喜欢的动物好,对我们不喜欢的动物则是轻蔑或积极敌视。 

这点很难。但实际上当我们说要让所有众生觉悟时,需要认识到,这不只是对他们现在的特定转世状态而言。没有任何众生具有固定、永久的身份。没有众生向来就是人、蟑螂、女或男。我们都有无始无终的心续,并且根据我们的业力,我们都经历了无数的转生。当然,我们需要以传统方式与他人相处,就像他们现在一样—不管是人、狗、或蟑螂—但在更深的层面上,我们看到他们都同样具有佛性。 他们可能是我们上辈子的母亲,也可能是我们下辈子的母亲。 这样,我们就能开始将我们的修行扩展到一切众生。 

这种爱护他人、利益他人的愿望需要跟我们对心的无始和佛性的了解结合。这就是为什么珍惜他人和克服自私的修行要从培养舍心开始,才能把每个人都视为我们的母亲。用这个角度来看,让我们回到心的无始和众生平等的基础上。

 (11) 对一切以广而且深的方式修习。

修心意味着我们必须对一切事物都如此—包括无生命的物体以及众生。我们不仅不应该对人生气,而且当我们的汽车无法起动时,以及巴士迟到时,我们也不应该生气。 我们不仅要避免对人产生依恋,也要避免对冰淇淋和金钱产生依恋。 我们必须从内心深处来做这一切,不仅是表面上。

(12) 对(周遭)逆境恒常修

我们必须将这些方法运用在我们的父母和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人身上。很多时候,人们打坐是为了对众生产生慈爱的感觉,但结果却连自己的父母都无法和睦相处! 所以这一点很重要,需要我们花很多功夫。 我们需要与那些与我们关系密切的人合作,也需要与那些我们一见就喜欢或厌恶的人合作,因为有很强的业力联系。

(13) 不依赖他缘

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需要修心。如果我们要等到具足完美的条件才去练习,那么我们很可能会永远等下去。一位伟大的西藏大师说过,当事情顺利时,人们会表现出灵修的面孔,但当事情糟糕时,他们才会表现出真实的面孔。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一切都美好而容易,但当情况变得糟糕时,许多人会变得沮丧,出去买醉,而不是转向修行。不管事情如何发展,我们的修行都要坚定。 

龙树菩萨说,我们不可能像鱼被渔夫从水中捞出来一样,被从轮回中捞出来。伟大的上师和佛陀不能直接把我们从困境中拉出来,却能帮助和启发我们。他们无法靠着弹指,就让我们的自私和问题消失。 相反的,我们需要靠自己的两只脚站立,为自己付出努力。 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只是期望我们的上师做,那么什么都不会发生。

(14) 现在就以此为主修

一位喇嘛曾说过,我们不应该像轮回中的专职游客一样,想着我们有很多时间去四处走走,体验一切。 我们没有时间!我们现在就必须努力调整我们的态度,并为此付出努力,发展菩提心并获得觉悟。 

想着我们基本上只不过暂时离开恶趣,会很有帮助。我们正处于一个短暂的假期,暂时不是蟑螂或狗,所以我们应该有效地利用这段时间。我们的主要兴趣应该是佛法和努力克服自私心,而不是参与各种增加自利心的世俗目标。 

我们也需要牢记来世,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甚至不愿相信的。如果我们现在修行,但没有取得很好的进步,我们就会灰心。然后我们听说密续,说我们可以在这一生中获得证悟,这似乎很诱人!然而,大多数密宗修行者都不会在今生获得觉悟,因为这是非常罕见的。我们可以试着努力,但我们不应该认为如果我们没有成功,我们的机会就永远失去了。 我们应该想着生生世世能够继续修行。 不仅是全有或全无。 这一切都需要正确理解佛教所说的“来世”,这并不是那么单纯的。

 (15) 不颠倒理解

有六种颠倒理解我们需要避免:

  • 颠倒的悲心–不对衣着华美但为恶的人抱持悲心,反而对衣着简陋但实际上从事善行的修行人抱持同情心。 我们想:「哦,那些在山洞里的可怜的禅修者,他们没有东西吃!」给空着肚子的他们东西吃固然很好,但真正有状况的是那些到处坑骗的富商们。他们的行为方式会给他们带来越来越多的痛苦,而禅修者正在为自己的未来创造福祉,并最终获得解脱。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富有的姐妹见到密勒日巴后说:“哦,我们为你感到难过!” 他回答说:“不,实际上我为你感到难过;” 你才该是慈悲的对境,不是我!”
  • 颠倒的安忍 – 对我们令人不安的态度和自私很有耐心和宽容,却对那些让我们生气的人没有。还有一些人没有耐心去听佛法课或禅坐,却有很大的耐心在严寒中排队几个小时购买摇滚音乐会的门票。这就是颠倒的安忍!
  • 颠倒的动机 – 主要的动机是世间获利、钱财、娱乐等等,而非希求获得内在的快乐。
  • 颠倒的品味– 想要旅行到遥远的奢华国度,或想品尝享乐药品跟性爱,而非希求透过闻思修教法而品尝到精神的经验。
  • 颠倒的兴趣 –非但不鼓励他人对精神修持产生兴趣,反而鼓励他人从商赚更多钱之类的。
  • 颠倒的随喜 –非但不随喜自他的善行,反而在敌人或我们不喜的人遭遇困难时幸灾乐祸。
(16) 无有间断

这是说不要三天捕鱼两天晒网。我们要保持恒常! 同时,如果我们对某个修法不是很在行,我们不应该轻易跳过,而是应该如大河般恒定。

(17) 坚定而修

如果我们要努力克服自私,我们应该直接去做。 我妈妈常说:“直上直下,不要斜着做。” 我们不该有一半想修行一半觉得随便的心态。我们需要直击问题的核心,而不是打混。

 (18) 以自我观察跟评判令自己解脱。

我们应该从粗略和细微两个层面仔细检查,看看我们的态度是否改变了。我们只是压抑了自私心,还是真的已经根除它? 另一个意思是以非表面化的认识去研究教法。如果我们以全面而仔细的方式看待,那么我们就会清楚地知道需要做什么。 然后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去做。

 (19) 修持时不要感觉自己付出很多

很多时候,我们在修行时心里给出一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来拿的时候,我们却有所保留,这就是”带着失落感”修行。我们赠送别人东西时,东西就属于他人而不是我们了。当我住在印度时,我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在禅修中我会向每个人供养鲜花。但是,当地的孩子捡花带回家时,我发现我会变得非常紧张。 这就是「失落感」。 

此外,我们不应该提醒别人我们为他们做过的事,或是我们为帮助他们做出了多少牺牲。更重要的是,我们绝不应该吹嘘自己的修行,告诉别人我们已经做了十万次大礼拜或其他什么。我们是透过礼拜来累积善业,而不是用来告诉别人。如果我们闭关了很长时间,出来后却把我们的老朋友视为“可怜的轮回众生”,那就出了问题了!我们只需要真诚地修行,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自高自大。

 (20) 不要敏感易怒

我们不应该只因为轻微的挑衅就生气。我们需要能够承受苛待,即使是在公共场合。寂天菩萨的建议是,即使有人对我们大吼,我们也应该保持安静,就像一根木头一样。他说,最终这个人会说不出难听的话,或者会感到无聊并停止。但这必须是出于纯粹的动机,而不是心里想着以后要如何报复。

 (21) 不要因为短期的事就反应

这是说不要反复无常,老是改变想法。一点赞美就使我们高兴,但若有人皱着眉头看我们,我们却沮丧。如果我们这样,别人就会认为我们不稳定、不平衡,也会妨碍我们帮助他们。寂天大师给了最好的建议:与人相处要随和;不要整天八卦和闲聊,但也不要完全沉默。如果我们不跟住在一起的人交谈,那可能比大声播放音乐更让人害怕!保持弹性是件好事,这样我们才可以终生修行,而不仅是短暂修行。

(22) 不要企求感谢

我们之前提到过这一点,不期望得到感谢或对于我们帮助他人的任何赞赏或认可。这一点包括避免世间八法,即四对彼此对立的情绪:

  • 因获利而兴奋,因损失而沮丧。
  • 因事情顺利而兴奋,因事情不顺而沮丧。
  • 因得到赞美而兴奋,因被批评而沮丧。
  • 因收到好消息而兴奋,因收到坏消息而沮丧。

第七要到此结束。

结语

如此,将五浊之恶转为菩提道。

据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具有五浊:

  • 命浊–寿命越来越短。 许多人的死亡年龄越来越小,而且艾滋病等疾病以及各种与毒品相关的死亡和事故似乎也越来越多。 孩子们几乎不再有童年了,到了十三岁的时候,有些人已经尝试过毒品和性爱。如此,生命似乎变得越来越短。
  • 烦恼浊–即使出家僧尼也有很强的忿怒、贪欲、执着等等。
  • 见浊–俗人对僧尼没有尊重。 事实上,似乎现在没有人对任何事物抱持着多大的尊重。处于最高政治和精神地位的人也卷入了各种各样的丑闻。
  • 众生浊–我们比以前更没有能力照顾自己了。我们如此依赖电力、网络、机器、计算机等,一旦出现最轻微的故障,我们就很难应付。五十年前,每个人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都能过得很好,但现在,当网络几分钟无法使用时,我们就会感到害怕。我们的健康、智力、体态等都在变坏。
  • 时浊–天然灾害越来越多。我们面临气候变迁、巨大的台风、地震等等。这时候我们确实需要这样的修行,将困难的情况转变成有利于证悟的情况。

法本继续写道:

此窍诀甘露乃是由色林巴(金洲)大师所传下。

窍诀指的是菩提心等教法,就像赐予无死的甘露般,因为它能引至佛果。这个教授是阿底峡在苏门答腊的老师,金洲大师所传。

作者结尾说:

因为往昔修心的宿缘苏醒,对此法的敬信增上。以此之故,不顾艰苦跟讥毁,我求到了这些调伏我执的教诲。现在就算是死了也无憾了。

如果我们真正训练了自己的心和态度,摆脱了自私和自我关注,那么我们就会快乐地死去。我们将建立能够在来世继续帮助他人的事业。就眼前而言,我们能在轻松的心绪中死去,或至少不会后悔。

这就是《修心七要》的讲解,我曾多次从我的不同上师那里得到这些教导:达赖喇嘛尊者、他的老师色贡仁波切以及格西阿旺达吉。愿此能够利益一切众生。

问答

如果我们害怕实践其中一些教义怎么办? 

正如我所提到的,这些教导非常高阶,并不适合初学者。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自我,以克服自卑感。冈波巴的解脱庄严宝论从佛性开始讲,这意味着我们要确信我们确实具备证得佛果的所有功德。这是起点,它确实有助于我们克服自卑。如果没有这一点,继续更高阶的修行是不建议的。

至于什么是健康的自我? 嗯,在佛教中,我们试图摆脱膨胀的自我,而不是健康的自我。正是基于健康的自我,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和修行产生兴趣,我们早上起床去工作和禅修。如果没有健康的自我,我们就无法在世界上发挥作用,更不用说修行佛法了,因为我们不会意识到我们可以从任何事情获得结果。但膨胀的自我是对这一点的扭曲,在健康的自我之上,我们额外投射出这样的感觉:“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我总是必须按自己的方式行事。”这是我们需要摆脱的。 

佛教始终是中道; 佛教最著名的特点就是中道。就自我而言,这意味着一个健康的自我,不会膨胀到“我是宇宙的中心”,但也不会泄气到“我什么也做不了”,若如此,我们会感到沮丧和绝望,这如同膨胀的自我一样危险和极端。我们总是讲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把一切都变成坚实永恒的东西,二是全盘否定一切,变成虚无主义的地步。

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否有健康的自我? 

我们需要先检视自己,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关心自己。不是自私,而是真的关心我们的经历和感受,是否我们的自尊心太低而根本不在乎?如果我们不在乎,那我们就会觉得,如果我们做出负面的行为也没关系。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与心灵平静是完全不同的。 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负起一些责任,当我们认真对待自己、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感受时,我们就开始拥有健康的自我。 

我们不需要完全克服自卑来修行佛法,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但至少我们可以认识到令人不安的态度是痛苦的根源,并认定这些是我们要克服的。 然后我们必须弄清楚它是否可以克服。最后,我们透过佛教修行来克服它。 

萨迦传承的创始人之一索南则摩 (Sonam Tsemo) 写了一部重要的著作《入佛法之门》。 他是冈波巴的同时代人,他教导说,要真正参与佛法,我们需要三件事: 

  •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生活中的痛苦和问题。
  • 然后,我们要有一定程度的决心想要解脱。
  • 最后,我们必须有一些基本的佛法知识。

以这些为基础,我们就会实际从事佛法,因为我们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有动力去克服它们。 我们也会知道这样做的方法,否则为什么要从事其中呢? 

认识痛苦并想要摆脱它也需要一个健康的自我。如果我们没有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关心或寻找方法来改善我们的处境。如果我们确实具备这三个先决条件,那么就表明我们确实有足够健康的自我来参与佛法。 

我们当然想改善我们的处境。经文说:“不抱希望或期待而修行”,但这是指避免以膨胀的自我、为了“我、我、我”而作偏执的修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那样我们就什么都做不了。我们需要感觉到,“我不会因为修行时的起起落落而感到不安,但我仍然足够关心,继续修行,因为我的目标是证悟成佛。”没有健康的自我,我们就无法追求任何目标,更谈不上解脱和成佛。 

阅读并聆听切卡瓦格西的原文《修心七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