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行為的結果都是基於動機。由於行為背後消極情緒或者積極情緒的作用,同樣的行為會造成不同的結果。即便是同樣一種普通的感情 — 如悲憫,觸發了行為,心理和情緒對這一感情的支撐也會影響其結果。
以悲憫為例。悲憫有三種:
- 第一種悲憫針對親友。但是由於執著,這種悲憫範圍有限。只要些許的條件(緣)變化,它就可能馬上轉變成惱怒甚至憎恨。
- 第二種悲憫針對苦難大眾,這基於對他們的憐憫。心懷這種悲憫,我們輕視他們,對於苦難比他們感受更深。我們因為消極情緒而心生這兩種悲憫,它們也因此導致障難。
- 第三種悲憫是中正的,它基於理解和尊重。心懷這種悲憫,我們認識到他者和我們一樣。他們有和我們同樣的趨福避難的權利。因為心存這樣的理解,我們也感受到對他們的愛、悲憫和喜悅。這種悲憫具有恆久性。這種悲憫是培養、教誨和理性的結果。這種悲憫越恆久,越具有饒益性。
這三種悲憫可以分為兩大類。前兩種是基於神經機能而本能產生的。第三種是基於理性產生的。
自然強化了中正的、基於理性產生的悲憫。不管是人類、哺乳動物或者鳥類 — 我不了解海龜和蝴蝶 — 一個生命誕生後自然會對母親產生中正的愛,雖然對母親並不了解。我們對她感到一種自然的眷戀、親近和喜悅。母親同樣對新生命感到自然的親近和喜悅。她因之而照料、哺育嬰兒。這種充滿深情的關愛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
我們據此可以看出,基於生理的親近和喜悅正是悲憫的種子。這是來自母親的最偉大的禮物。我們通過理性和教育,培育這些種子,基於對眾生平等的理解,使他們成長為真正的悲憫 — 中正、平等地施及所有人。
對嬰兒來說,喜悅並非基於宗教、法律、抑或政治強制。喜悅出於自然。因此,儘管宗教教導悲憫,但是真正的種子、悲憫的真正基礎是生理性的。我稱此基礎為“世俗倫理”。宗教只能鞏固這一種子。
有些人認為道德倫理一定要完全基於宗教信仰;另一些人認為,可以通過訓練培養道德感。有些人認為“世俗”意味著絕棄宗教;另一些人認為,“世俗”暗示著尊重一切宗教、毫無偏見,甚至像印度憲法申述的那樣,包括尊重不信教者。這後一種道德感,特別是以悲憫為基礎的道德感植根於本能。正如母親和新生兒的例子中一樣,這種道德感因為生存的需要而自然產生。因為這種生理基礎,這種道德感更加穩固。
孩子們在玩耍的時候不會考慮宗教、種族、政治、或者家庭背景。他們享受來自夥伴對他的微笑、並回報以微笑,而不管這個夥伴是誰。孩子們的心胸是開闊的。成年人則常常強調上述的其它因素 — 種族和政治差異,等等。因此,他們的心胸是狹隘的。
看看上述二者之差異吧。當我們更富悲憫時,我們也更加心胸開闊、更加易於和他人溝通。當我們自以為是時,我們心胸狹隘,很難與人交流。惱怒會弱化免疫系統,悲憫和一顆仁慈的心會增強免疫系統。心懷惱怒或恐懼時,我們無法入睡,即便睡著了也會做惡夢。如果我們心境平和,我們會睡得香甜。我們無需任何鎮靜劑,因為我們的能量保持著平衡。如果緊張,我們的能量就會湧動,我們因此會感到焦慮。
要看的真切、了解的清楚,我們要心境平和。如果心緒不安,我們無法認識真相。因此,即便是在全球的範圍內,絕大多數障難是人為的。這些障難會紛起,就是因為我們無法認識真相而對局面處置失措。我們因為恐懼、惱怒和緊張而行事。壓力不堪重負。我們無法做到客觀,因為我們心妄神迷。這些不良的情緒導致了心胸狹隘,進而導致障難紛起,這種情況永遠不會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
另一方面,悲憫帶來開闊的心胸、平和的心境。我們因此能夠認識真相,認識方法,結束己所不欲之事,求得心所翼望之事。這是基於理性的悲憫的重要之處和巨大的饒益。因此,提升人類的價值觀是基於生理並得到理性的支撐,而母親、母子之間本能的愛與喜悅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結
為了要清楚地見識和理解事物,我們需要一顆平靜心靈。一旦產生激動,我們便不能看清現實。因此,多數的困境紛爭,即便是全球規模程度,都是人為麻煩所造成的。它們之所以會出現,都是因為我們不能認清事實而無法好好掌控情況。我們行為舉止是建立在恐懼、憤怒和緊張之上,並有著太多的壓力存在。因為我們心靈被蒙蔽,因而無法展現客觀。這些負面情緒導致狹隘心態,進而製造麻煩,從來不會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但另一方面,悲憫卻會帶來開放心胸和平靜心靈。擁有它,我們便可看清現實,並知道何謂終結眾人之不欲以及帶來眾人之所欲的方式。這就是基於理性的悲憫所展現出來的重點和助益。所以,為了要宣揚基於生物學和理性支持的人性價值,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母性能力和本能關愛,便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