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其他宗教的看法

这个星球上有数十亿人,也就有数十亿种不同的性格跟倾向。以佛教的看法,需要广泛的宗教选择来适应不同人的不同需要。佛教承认所有宗教都有同样的目标:追求人类的福祉。在此共同基础上,在互相合作与尊重的精神下,佛教跟基督教建立了交换学程以向彼此学习。

由于不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倾向跟兴趣,佛陀教授了广泛不同的方法来适合不同人。思及此,达赖喇嘛说,世界上有这么多不同宗教是很棒的事情。如同一样食物没办法引起所有人的食欲,一个宗教或一个信仰体系是无法满足每个人的需要。许多不同宗教存在本身就是一件很有益的事情,我们应该欢迎并随喜之。

不同信仰间的对话

基于互相尊重,佛教大师们跟其他宗教领袖们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对话。达赖喇嘛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经常会晤,并且在1986年教宗邀请世界各宗教领袖在意大利阿西西举办大型集会时,在一百五十位代表当中,达赖喇嘛坐在教宗身边,受邀第一个演讲。在该研讨会中,灵性导师们讨论所有宗教都重视的课题,例如道德、慈爱、悲悯。人们很受这种合作、和谐,以及不同宗教领袖间互相尊重的鼓舞,

当然,每个宗教都不一样。看看那些形上学跟神学理论,绝对没办法避开差异的。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一定要争执。「我的信仰比你的好」是没有帮助的态度。去看所有宗教共有的东西,会更有益处。它们是:追求增进人类的生活,藉由指出道德行为、爱的道路、悲悯跟宽恕,让每个人的人生更好。它们都教导人们不要完全被生活的物质层面带着走,却要至少试着寻找物质跟精神进步之间的平衡。

如果所有宗教都能一同致力于增进世界的现况,那将会无比的有益。物质进展很重要,但精神进展的必要性越发明显。当我们只强调生活中物质的层面,那么制造出能够杀死所有人的炸弹就似乎成为不错的目标。反之,如果我们以人性或灵性的方式思考,我们就会了解越发展大规模毁灭武器,问题越大。然而,如果我们只培育灵性,完全忽略物质层面,每个人都会饿肚子。这也不好。所以平衡是关键。

向彼此学习

世界宗教之间互动的另一个层面是,它们分享出一些自身的特长。例如,许多基督徒灵修者对学习佛教的专注禅定方法有兴趣,而许多天主教修士、主教、神父、修女都拜访达兰萨拉以学习这些技巧,并带回他们自己的传统。几位佛教徒都在天主教课堂上教课,我本人也偶尔受邀去教如何禅修,如果培养专注,以及如何培养慈爱。基督教教导我们去爱每个人,但并未提供实际操作的细节解说,然而佛教有很丰富的培养慈爱的方法。基督教的最高层人士乐于向佛教学习这些方法,这不代表他们都会变成佛教徒:没有人想要让谁改宗。这只代表他们可以学习这些方法作为工具,用于他们自己的宗教,好让他们变成更好的基督徒。

同样地,许多佛教徒也向基督教学习社会服务。主流基督教传统强调它们的男女教士需要从事教学、医护、照顾老人、孤儿等。仅管有些佛教国家已经发展出这些社会服务,但由于社会跟地理因素,不是所有佛教国家都有。佛教徒可以向基督徒学习这些社会服务,达赖喇嘛对此非常开放。若每一方都能向他人学习特殊的经验,那会很棒。如此,就能基于互相尊重而有一个世界宗教的开放对话平台。

总结

目前,宗教之间的对话发生在最高层级的领袖,他们比较开放,比较没有偏见。在较低层次上,人们比较没有安全感,产生了一种足球队心态:竞争跟争斗似乎是常态。怀抱着这种态度是很可悲的,不管是在不同宗教之间,或在佛教的不同宗派之间。佛陀教导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所有方法都和谐地帮助广泛不同状态的人们。因此,尊重佛教内以及不同世界宗教的所有传统至为重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