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什貢仁波切的訓練

與什貢仁波切的首次會面和其初要建議

我在1970年1月在菩提迦耶第一次見到仁波切。仁波切是薩巴仁波切和堪隆仁波切推薦給我的,他們兩位是在格西旺傑指導下到美國學習英文的年輕轉世喇嘛。什貢仁波切能指引我找到最適合且對密集金剛有研究的老師。我選這個複雜的密法作為我的博士論文主題是我在研究所的專題研究課比較過梵文和藏文版本的密集金剛隱密主要文本中的一小部分後決定的。

雖然我的語言學研究背景完全無助于我對這門高深學問的瞭解,什貢仁波切還是很認真的看待我。他給我建議肯卓亞希敦朱,他是上密院寂多的退休住持,多年後他成為噶舉傳統的領袖。我對仁波切為我選擇如此有名望的大師感到十分的榮幸。

仁波切也很照顧西方人,讓他們可以在尊者面前呈現他們最好的一面。這些西方人在尊者公開教學場合中的行為表現常常嚇著他。他說要他們瞭解尊者是誰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尊者不是一般的轉世喇嘛。在他面前要特別的尊重和謙虛。舉例來說:在灌頂或演講的下午茶時間,站在尊者視線可及的範圍內權當他不存在似的聊天是非常地粗魯。恰當的禮儀是走到外面講話。

有一回,在達蘭薩拉,我為尊者在一場由西方佛教團體贊助的演講中翻譯。尊者提供回答書面問題的機會。在每一個段落之後,仁波切要我將隔天要回答的問題念給他聽,並果斷地刪除任何愚蠢的或不重要的問題。仁波切常常要我改變措詞或重述問題,使它們看起來比較有深度。這些問題不應該浪費尊者的時間,或是浪費許多人可以從答案中得到啟發的機會。有好幾次尊者讚揚提問的問題異常出色且有深度。不論何時我跟隨尊者旅行,我都能學到這樣的編輯方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