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mind

心是能獨自且主觀對某事物的體驗,它總是時時刻刻在變動。

「心」的概念難以捉摸,而且不同語言當中又有不同意思。佛教詞彙中的心,梵語叫支打,有很廣泛的意義。它包括了感官知覺、具體或抽象的思想、情緒、快樂與不快樂的感覺、注意、專注、智力,等等。當佛教講到心,它指的是所有型態的心理活動。

這邊所關注的並不是生理層面,例如腦、神經系統、內分泌等等,也不涉及化學或電學。佛教也不否定它們,因為當然它們存在而且整體上是有關的。心也不是某個操控大腦產生活動的非物質的事物。更進一步,佛教並不斷言有什麼總體非意識的,或宇宙的心靈。

視頻: 馬修.李卡德 —「科學觀點看心靈」
請點擊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圖樣以開啟字幕。要更改字幕語言,請點擊「設定」圖樣,然後點擊「字幕」選擇想要的語言。

什麼是心理活動?

如果心跟心理活動是獨自主觀對某事物的體驗,那麼好比說生氣,又是什麼意思呢? 它代表著升起忿怒跟自然而然感受到它。兩者結合,描述著一個持續流動的體驗某事物的狀態。那是誰的體驗? 如果我生氣了,那是我的體驗,不是你的。然而並沒有一個分開來的我去按某個叫作「心」的機器上的忿怒按鈕:我們自己就是這個體驗狀態的一部分。

同樣地,當我們看到某物,例如蘋果時:在科學角度看,光線進入眼球,穿過角膜,接觸到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這觸發了電脈衝,傳遞視覺訊息到大腦去處理。於是主觀體驗就是產生了一個蘋果的心理圖像,以及看到它所代表的意義。然而心並不是一個在腦中的空白區域讓蘋果的心理圖像產生,像一般我們講「心裡有事」一樣。

心理圖像也可以是聲音、氣味、味道跟身體感覺,甚至是想像或夢境。心理圖像的升起也可以是情緒或快不快樂,基於大腦內不同區域的內分泌。在任何時刻,我們心理圖像的內涵都是許多因素的揉合:例如一個視覺景象或想法,混合了一組情緒,加上一些快不快樂的層級。

 [參見:什麼是快樂?]

神經科學與佛教

自從心與生命機構在一九八七年由達賴喇嘛與智利神經科學家法蘭西斯科‧瓦列拉揭幕,國際科學團隊與有成就的佛教導師們致力於探索心與大腦的分野。神經科學家們觀測一般人與有經驗的禪修者的大腦活動後,發現持續的禪修影響了大腦的神經元可塑性(neuroplasticity),誘發新的神經路徑,讓專注跟正面情緒(例如悲憫)更容易產生。

目前,西方科學的發現與佛教互相補充並豐富了彼此,而這個佛教行者與傑出科學家的攜手探險,就是達賴喇嘛稱之為廿一世紀佛教的典範。

體驗生命的心理活動,就是佛教所講的「心」。這個活動每一刻都在變化,而且總是與各種心理因素相伴。佛教教導我們,我們不是生命丟給我們的難題的受害者,相反地我們自己扮演著如何體驗生命、體驗到什麼的整體角色。透過訓練心,我們可以從根本改善體驗,而藉由持續的努力,這種正面改變將會變得毫不費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