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能独自且主观对某事物的体验,它总是时时刻刻在变动。
「心」的概念难以捉摸,而且不同语言当中又有不同意思。佛教词汇中的心,梵语叫支打,有很广泛的意义。它包括了感官知觉、具体或抽象的思想、情绪、快乐与不快乐的感觉、注意、专注、智力,等等。当佛教讲到心,它指的是所有型态的心理活动。
这边所关注的并不是生理层面,例如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等等,也不涉及化学或电学。佛教也不否定它们,因为当然它们存在而且整体上是有关的。心也不是某个操控大脑产生活动的非物质的事物。更进一步,佛教并不断言有什么总体非意识的,或宇宙的心灵。
什么是心理活动?
如果心跟心理活动是独自主观对某事物的体验,那么好比说生气,又是什么意思呢? 它代表着升起忿怒跟自然而然感受到它。两者结合,描述着一个持续流动的体验某事物的状态。那是谁的体验? 如果我生气了,那是我的体验,不是你的。然而并没有一个分开来的我去按某个叫作「心」的机器上的忿怒按钮:我们自己就是这个体验状态的一部分。
同样地,当我们看到某物,例如苹果时:在科学角度看,光线进入眼球,穿过角膜,接触到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触发了电脉冲,传递视觉讯息到大脑去处理。于是主观体验就是产生了一个苹果的心理图像,以及看到它所代表的意义。然而心并不是一个在脑中的空白区域让苹果的心理图像产生,像一般我们讲「心里有事」一样。
心理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气味、味道跟身体感觉,甚至是想象或梦境。心理图像的升起也可以是情绪或快不快乐,基于大脑内不同区域的内分泌。在任何时刻,我们心理图像的内涵都是许多因素的揉合:例如一个视觉景象或想法,混合了一组情绪,加上一些快不快乐的层级。
[参见:什么是快乐?]
神经科学与佛教
自从心与生命机构在一九八七年由达赖喇嘛与智利神经科学家弗朗西斯科‧瓦列拉揭幕,国际科学团队与有成就的佛教导师们致力于探索心与大脑的分野。神经科学家们观测一般人与有经验的禅修者的大脑活动后,发现持续的禅修影响了大脑的神经元可塑性(neuroplasticity),诱发新的神经路径,让专注跟正面情绪(例如悲悯)更容易产生。
目前,西方科学的发现与佛教互相补充并丰富了彼此,而这个佛教行者与杰出科学家的携手探险,就是达赖喇嘛称之为廿一世纪佛教的典范。
体验生命的心理活动,就是佛教所讲的「心」。这个活动每一刻都在变化,而且总是与各种心理因素相伴。佛教教导我们,我们不是生命丢给我们的难题的受害者,相反地我们自己扮演着如何体验生命、体验到什么的整体角色。透过训练心,我们可以从根本改善体验,而藉由持续的努力,这种正面改变将会变得毫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