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相信,对于在生活中行为合乎伦理来说,宗教并不是必须的。他们觉得像慈爱或悲悯这种价值观是超乎任何宗教的。我称这些价值观为”普世伦理”或”普世信仰”。即使没有宗教,不信教的人也可以在生活中促进伦理。
普世伦理的基本前提是,每个人都完全同等地想要快乐,想要被爱,想要被尊重。印度的宪法就是基于这种普世主义的普世原则,无有偏私地尊重所有传统跟所有宗教。印度智能的目标永远是透过道德教育跟伦理自觉,去创造更和平的世界。教育的确在科学、经济、政治、技术、艺术跟文学方面立下了里程碑。然而这些跟今天一般人所面临的问题相比,难道不是微不足道的吗?
这种转化型的教育,是基于所有人类四海一家的普世原则。人性跟正直的品德,以及像逻辑、同理心、道德理性跟直觉等学问,对于了解学生心灵跟情绪的全面潜能来说是必备的。没有普世伦理的教育,几乎必定变成经济导向,而那既不能解决个人层面的心理问题,也不能解决广大层面的社会问题。
如果科技改变促成了我们”处事”的新方法,那么普世伦理将能促进”为人”的新方法。当为人跟处事相结合,就能发生进化。科技的指数级成长导致一些严肃的问题,例如普世伦理如何清楚指出自我转化,并且为人类带来和平跟自由,以及我们该如何为自己建立强健持久的性格?
要是没有一个开放的心胸,我们没办法成长。转化对老师跟学生都是必须的。如果你想作一个好人,除了实行伦理方法跟价值观之外,别无他法。我有我的自我认同,但我必须接受还有其他多数人存在社会中。普世伦理让一个人更强大,并且自我实现。人们有时候会困惑,想着如果你想要在物质世界成为赢家,你就得牺牲伦理。但即使在物质主义的世界,如果你想成为亿万富翁,你必须要可靠。要可靠,你得要遵照伦理跟诚实。如果你家有一个很棒的厨子,你很欣赏他,但某一天你发现这个厨子从你的口袋里偷钱,你就会把他扫地出门。如果你不能容忍你的下属不诚实,你又怎么能期待你的上司接纳你的不诚实?
这些事情都很容易了解,一点都不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