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死亡和临终的佛教建言

00:19
我们都将面对死亡,所以不该忽视它。对死亡抱持务实态度,能让我们生活的更加充实有意义。与其恐惧临终之时,我们其实可以含笑而逝,因为我们已经充分利用此生了。

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多年来我们身体发生了变化。总而言之,即便是灵修和禅修也无法阻止这些发生。

我们并非长生不老,我们总是在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这正是自然的一部分。时间总是在前进;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加以阻止。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合理地利用了时间。我们拿时间给别人制造了更多的麻烦,这最终又使我们自己内心深处感到不快乐?我想,这是一种错误的利用时间的方法。

一个较好的办法就是每天通过正确的动机努力塑造我们的心识,然后怀着这种动机度过一天中的剩余余时光。这就是说,如果可能,向别人服务;如果不可能,至少克制自己不要危害他人。在这个方面,不同的职业中无所差异。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你都能够拥有一份正性的动机。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利用我们的时间,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 – 甚至数十年,不仅仅是五年 – 那么,我们的生活或变得富有意义。最起码,我们在为我们个人快乐的心理状态做出某种贡献。我们迟早会有生命结束的那一天,而到了那一天我们会无所后悔;我们会明白,我们建设性地运用了我们的时间。

我想,你们当中很多人利用时间的方式很正确、很富有意义。这是很重要的。

对死亡有一个现实的态度

然而,我们当前的生活也并非一尘不变。但是想着:“死亡是我们的敌人”是完全错误的。死亡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然,从佛教的观点看,在某种意义上讲,这副躯体就是敌人。为了培养对莫克夏(moksha) – 解脱的真正的愿望 – 因此我们确实需要那种态度:即正是这次人生、这副躯体、其真正的本质就是受苦,因此我们想结束它。但是,这种态度会造成很多问题。如果你认为死亡是敌人,那么这副躯体同样是敌人,整个生活是敌人。这有点过头了。

当然,死亡意味着再也不存在了,至少这个身体是这样。我们必须要与那些在此生培养起来的有着紧密关系的所有东西相分离。动物不喜欢死亡,因此人类自然同样如此。但是,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死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从逻辑上讲,生命有始有终 – 有生有死。因此,这并没有不同寻常。但是,我认为,我们对死亡的不切实际的方法和观点,给我们造成了额外的担心和焦虑。

因此,作为佛教修持者,每天都提醒自己记着死亡和无常,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两种层次的无常:一个笼统的层次[一切造作的现象都有其终了]和一个精细的层次[受到姻缘和环境影响的所有现象随时发生变化]。实际上,无常的精细的层次是佛教的真正教义;但是通常,无常的笼统的层次同样是修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能减轻一些破坏性情感,这些情感基于我们会永存不灭这样一种感觉。

看看这些伟大的君主们 – 在西方同样如此 – 坐拥庞大的城堡和要塞。这些帝王们自以为永世长存。但是,我们现在看到这些建筑的时候,显得如此愚蠢。看一看中国的万里长城。为建造它而给中国的臣民制造了巨大的苦难。但是,这些工程的建树是基于如是情感:“我的权力和帝国将永世长存”、“我的皇帝永世长存”。 就像柏林墙 – 有些前东德的社会主义领导人说柏林墙会存在数千年。所有这些感觉都是出于他们对自我、所在的政党、信念的攫取,都出于认为他们会永世长存的念想。

因此,确实如此,我们要以积极的愿望作为我们动力的一部分 – 没有愿望就没有行动。但是,愿望和愚昧的结合是危险的。例如,存在一种永恒感,它常常形成“我将永世长存”这样一种看法。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这就是愚昧。当你将这一点与愿望相结合 – 想要多、再多、更多 – 这造成更多的麻烦和问题。但是,愿望和智慧是很积极的,因此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在密宗修持中,我们同样看到[提示无常的东西],那是头盖骨之类的东西,而在一些坛城(曼荼罗)中我们想象坟墓[坟场]。所有这些象征物都让我们记住无常。

有一天,我的车穿过一座公墓,后来,我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记忆犹新地提及此事:“我正在穿越一块墓地呢。这就是我们的最后目的地。我们都必须到这里来。”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向他的追随者展示了死亡最终降临。佛陀同样示寂。安拉,我无从得知 – 安拉没有形象 – 但是,穆罕默德当然也展示了这一点。

因此,我们要现实,认识到死亡会迟早降临。如果你从开始之初就对死亡会来临形成一种正确的态度;那么,当死亡真的来临时,你就会少许多焦虑。因此,对一名佛教修持者来说,每天都提醒自己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


死亡之际要做什么

当我们的末日降临时,我们需要接受它,而不是是视它为一个怪物。别无他途。在死亡降临的时候,一个信奉神灵的宗教信仰者会想:“此生乃上帝所创,因此,它的结束也是上帝的造化。虽然我们不喜欢死亡,但上帝创造了它,所以此中当自有其意义。”那些真正信仰有造物主的人应该沿着这个思路去思考。

那些信奉印度各种宗教、相信转生的人应该考虑他们的来世,作出努力为美好的来世创造正确的因缘,而不是担忧、担忧、忧心忡忡。例如,在死亡降临时,你奉献出所有的美德,这样,你的来生就会是美好的。因此[不管何种信仰]在死亡降临你时,心理状态一定要平静。愤怒、过分的恐惧 – 这些都不好。

如果可能,佛教修持者应该利用现在的时间来展望来世。菩提心修持和某些密宗修持对此有好处。根据密宗教义,死亡之际有八阶段的元素解体 – 身体元素的各笼统层次,分解,各更精微层次接下来也分解。密宗修行者需要将这个包含在每日的禅修当中。我每天在不同的坛城修行中禅思死亡 – 至少五次,因此我仍然生龙活虎!今天早上我已经经历三次死亡了。

因此,这些就是为一个美好的来世创建保证的方法,就像那样。至于不信教者,正如我早先提到的,对无常的事实保持现实的态度很重要。

如何帮助那些正在死亡的人

对于那些实际上正步入死亡的人,如果身边的人有一定的[关于如何救度]知识很不错。正如我早先提到的,对于那些信仰造物主的濒临死亡者而言,你可以向他提念造物主。对上帝的单一的信仰至少有某种饶益,从佛教徒的视角看同样如此。对于那些没有信仰、不信教者而言,同样如我早先提到的,请正视现实,保持心理状态平静非常重要。

濒临死亡者身边嚎啕哭泣的亲友可能会不利于前者保持平静的心态 – 有太多的迷恋。与此同时,因为过分迷恋亲友,就有可能形成愤怒和敌视死亡。因此,努力保持心理状态平静很重要。这非常重要。

我多次[应邀去参加善终服务]。例如,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女修道院,那里的女修士完全投身于照顾濒死和身患重病的人们。这是我们将日常的慈悲修持付诸行动的极好的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

总结

死亡并非是件奇怪的事。它总在每天的世界各地中发生。有着我们一定会死亡的认知,会鼓励我们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当知道任何时候都有可能会遭遇死亡时,我们便不会为了芝麻小事而彼此搏斗和争吵。相反地,我们会变得动力十足以便在生活中尽可能地助益他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