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說過佛陀,他是大約2500年前在印度生活並教導人的一位偉大靈性導師。但歷史上的佛陀,也就是釋迦牟尼佛,不是唯一的佛。佛教認為有無量數的諸佛;而事實上,佛教的關鍵教義就是宇宙中的每一個眾生都有成佛的潛力。
Who is buddha 01

歷史上的佛陀

根據大多數傳統的傳記,後來成為佛陀的這個人,在公元前五世紀出生於北印度的釋迦姓貴族中。他的名字是悉達多喬達摩;在他的出生慶典上,一位叫阿私陀的隱居智者宣告這個孩子要嘛會成為偉大的國王,要嘛就會成為偉大的宗教領袖。悉達多的父親,釋迦族領袖淨飯王,渴望他的兒子能繼承事業,所以決定把他隔離於所有可能吸引他離開王者之路的事物之外。

年輕的悉達多在家族王宮中與世隔絕,享受著所有可能的奢華:珍貴的珠寶、美麗的女人、悅意的蓮花池與動物園。他被保護免於見聞任何的悲慘或厄運,病人跟老人是不允許進入王宮的。經過一段時間,悉達多精通學問與體能,並且娶了耶輸陀羅,生了一個兒子:羅侯羅。

將近三十年,悉達多過著奢侈的生活,但他越來越好奇宮牆外面是什麼樣。他想:「如果我要擁有這片國土,那我當然應該要看看它以及我的人民?」最後,淨飯王安排出行隊伍讓他的兒子出宮看看。街道都打掃過,病人跟老人都被藏起來,悉達多與他的車夫陳那駕著馬車穿過街道,居民向他揮手微笑。然而,穿過群眾,悉達多注意到路旁有一個人,駝背皮皺。驚訝之餘,他問陳那,那個人發生了什麼事?陳那回答:「您所看到的是老人,那是會降臨在所有人身上的命運。」接下來,悉達多又經過了一個病人跟一具屍體,都讓他看到不可避免的,但也是完全正常的,那也將會降臨在他身上的人生不同部分。

最後,他遇到了一位聖人,一個尋求脫離痛苦的人。前三個景象讓悉達多了解到他在王宮中,被隔離於痛苦的生活只是一種欺騙。見到聖人的景象則讓他領悟到尋求脫離痛苦的可能性。

事實上悉達多不太可能在此之前從未見過老人或病人,但這個故事象徵性地講述了他,以及我們所有人,都過著一種無視於痛苦的人生。回到王宮,悉達多感到非常不安。目前為止,他過著安穩的生活,被所愛的人圍繞著,但既然知道有一天,他跟所有這些人都會變老、生病、死亡,他怎麼還能享受跟放鬆呢?渴望替所有人找出解答,在一個晚上他逃離了王宮,從此過著流浪苦行的生活。

悉達多遇到許多大導師,在他們的指導下他獲得了很高階的禪定專注力。但他對這些禪修仍不滿意,因為這並不能讓痛苦終結。他轉而作苦行,禁絕食物以及所有身體的享受,花大多數時間修持禪定。他這樣修了六年,身體瘦到彷彿只有一層薄皮蓋著骨架。

一天他坐在河邊,聽到某位導師教導一個孩子如何演奏樂器:「弦不能太鬆,否則發不出聲音;也不能太緊,不然會斷掉。」悉達多因此領悟到這些年的苦行沒什麼用處。就像他在王宮的奢侈生活一樣,極端苦行也不能克服痛苦。他想,答案必然在這兩個極端的中間。

此時,一位年輕的,名叫蘇耶妲的女孩路過,給了他一些乳粥,這是他六年來的第一餐正常食物。他食用了,讓他的其他苦行同修很震驚,然後他到一棵無花果樹下坐定。他下定決心:「我若不獲得圓滿證悟,決不離開此座」。在這棵現在稱為菩提樹的樹下,悉達多獲得圓滿證悟,被稱為佛陀,也就是覺悟者。

在他證覺後不久,佛陀教導四聖諦與八正道。在接下來的四十年當中,他在北印度平原遊走,把他所了悟的教授給別人。他建立了一群出家眾,稱為僧伽,他們將把佛陀的教導在印度乃至亞洲、全世界傳揚。

佛陀在大約八十歲時於拘尸那迦離世。在那之前,他詢問僧眾還有沒有什麼疑問或教法還有什麼需要澄清的地方。他要求他的追隨者依靠佛法與戒律,說了這樣的遺言:「諸比丘諦聽,這是我最後的教言。所有世間的事物都是變動的,它們不會持久。要精進以獲取自己的解脫。」然後他右脅而臥圓寂了。

何謂佛陀?

我們講了歷史上的佛陀是誰,但成佛到底是什麼意思?

簡單講,佛陀就是覺悟者。諸佛已經從深深的睡眠中甦醒。這邊的睡眠不是說我們晚上的睡眠,而是我們生活中遍布於每分每秒的迷惑深眠;對我們實際上如何存在,以及一切萬物如何存在的迷惑。

諸佛不是神,也不是造物主。所有的佛起先都跟我們一樣,充滿了迷惑、煩惱以及許多問題。但慢慢地依循悲智之道,以及精進於培養兩種正面功德,自己是可以獲得正覺的。

佛陀有三種功德:

  1. 智慧—佛陀沒有心理障礙,完全且正確地了解所有事情,尤其是如何幫助他人。
  2. 慈悲—因為上面講的智慧,佛陀照見我們與他人彼此相連,所以有著大慈悲心,並且知道如何幫助每一個人。沒有慈悲的智慧可以讓人很博學,但對社會沒什麼用處。慈悲才能讓他們為每個人的利益努力。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升起這第二種功德,來跟我們連結。
  3. 能力—有了知道如何清除痛苦的智,以及幫助他人強烈願望的悲,佛陀也有真實的威力來真正利益他人,以各種善巧方便教導我們成佛之道。

諸佛了解到,如同他們不想受苦,沒有人想要有任何問題。每個人都想要快樂。所以,佛陀不只為自己努力,也為了宇宙中的每一個有情努力。祂們關懷他人猶如自身。

被不可思議的慈悲心所動,祂們教導去除痛苦的解方,也就是智慧—能明辨真實與迷妄的清明之心。透過這種智慧,我們最終能擺脫所有的負面東西:所有的迷亂、自我、以及煩惱。我們也能成為圓滿佛陀,體驗完全的內在平靜。

結語

諸佛是完美的導師,完全知道如何以善巧方便幫助我們。祂們大慈大悲,隨時準備好幫助我們,讓我們走上正道。猶如悉達多,我們老是對世界上的痛苦視而不見。但不管我們怎麼試著去避免或忽略,老、病、死都還是會找上所有人。佛陀的生平激勵我們像他一樣去面對跟了解痛苦的真實,我們也能同樣從生活中的所有沮喪中解脫出來。他的生平跟教導提醒我們一定要盡力克服煩惱以及迷妄,從而我們也能跟他一樣,努力利益所有眾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