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義在社交媒體時代的實踐

通過互聯網等技術,信息時代伴隨著像臉譜、推特等社交網絡以及手機文字信息,進入到了社交媒體時代。 這改變了人們相互聯繫的方式。 再加上使用蘋果機,整天聽音樂,以及視頻遊戲的日益激增,所以很多人不管在哪裡、不論白天黑夜,與音樂、遊戲、文字編輯和社會網絡都相聯繫。 所有這些發展帶來有利和有害的副作用。 不管哪種情況,這些發展都對人產生深刻影響。 因此我想探究一下,對於來自這種社會變化的情況,佛教如何可能增加饒益而減少危害。 所以,讓我舉出一些這種社交媒體的饒益之處,然後再指出一些存在的不利之處,以及面對這些發展,佛教應該貢獻什麼。

視頻: 卻尼泰勒博士 —「社群媒體跟自戀心理」
請點擊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圖樣以開啟字幕。要更改字幕語言,請點擊「設定」圖樣,然後點擊「字幕」選擇想要的語言。

面對恐怖主義、氣候變化、核武器增加、全球性經濟衰退、失業等等,人類常常感到微不足道、毫無能力、孤立無援。 而社交網絡,例如臉譜,能夠給予他們這樣一種感覺,即,他們的所做所思確實有效 —— 對於這樣一群朋友,他們對他關於日常生活和想法的發帖通過點贊予以回應。 在某種意義上,在這個他們感到如此無能為力的世界,這似乎肯定了他們的存在和他們的重要性。

但是,“點贊”這一特殊行為的不利在於,會給出自以為是的錯覺,並且會培養自戀感。 另外,“點贊”可能極其膚淺,其實並沒不意味著什麼。 此外,人們能夠感受到,他們在臉譜頁面上收到的朋友的數量和“點贊”的數量要比朋友的質量和真誠度重要的多。 [ 而如果他們收不到任何“點贊”,他們就感覺到崩潰了。 ] 通過發布你身上發生著的最尋常的事情,例如你午餐剛剛吃了什麼而你很享受它,通過乏味無聊的聊天,它還大大增加了你對自己和他人的時間的浪費。 當然,無聊的聊天是佛教教義中言語行為的四種破壞性行為之一 —— 即以無聊為有意義。

因此,就此而言,佛教需要貢獻什麼? 佛教是關於悲憫的一種禪定,強調我們如何樣完全依賴一切有情眾生的友善。 我們吃喝享受的每一樣東西來自別人的工作。 因此我們處在相互聯繫之中。 這是一個事實。 每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包括我們自己的,都依賴於並貢獻於別人的生命。 給我們種糧食的人、運輸的人、築路以供運輸以及造車的人、銷售的人、等等 —— 一切相互聯繫著。 我們不需要朋友為我們享受了午餐說“點贊”,以讓我們感覺更好、並在某種程度上證明或者確立我們的存在。 我們確實存在著,我們相互聯繫著。

在佛教哲學中,通過指出我們稱之為約定俗成的“我”和虛假的“我”之間的差異,我們能夠感受到,與他人相聯繫僅僅是事實而已。 約定俗成的“我”只是 —— 我在這裡;我坐著;我在說話;我在吃飯;我在睡覺;如此等等。 而虛假的“我”是這樣一個被虛誇的“我”,自認為非常重要,每個人必須得知道我午飯吃什麼了;這樣一種自以為是,一個巨大的實有的自我:“我”。 所以佛教指出,儘管約定俗成的“我”……當然,我們確實存在,但是這個被虛誇的“我”是一個幻象。 它只是一個投射。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再次確認並遠離這種誇張的強調、這種自戀式的強調“我所做的一切都那麼重要,每個人都感興趣”,而只是重新肯定“我當然存在”,那麼我們就認 為與他人聯繫只是一個簡單的事實,並認識到這個事實並不會使我們成為一個實有存在的巨大的自我 —— 一個實有的“我” —— 是自以為是和自戀的關注點。 我們認識到約定俗成的“我”存在著、並不需要肯定加以證明,就此而言,我們的安全感越多,我們就不會去尋求別人的肯定。

另外,佛教教導我們要更加真誠。 不是僅僅一個膚淺而無意義的“點贊”,為了能夠用任何需要的方式幫助他們,給他們可以寫的更加富有意義、更加深刻。 如何真正與人交流,我想這一點非常重要。 一句無聊的“是是,這很棒” —— 你知道的,只是摁下鍵說“點贊” —— 並不真正聯繫別人。 想著這多麼重要,因為十多個人關注“我今天中午吃了什麼”而感覺更棒 —— 最終,一個人會認識到,這非常無聊淺薄。

這種社交媒體的另一個饒益在於那些離群索居的人 — 只是上班回家、獨自生活。 社交網絡能有助於他們感到是群體的一部分。 這給他們一種歸屬感,培養一種快樂感。 畢竟,作為人類,我們是社會性動物;這一點非常重要,即,感到是群體的一部分。 而它的弊端在於,我們與認為所屬的一群朋友可能不具有任何意義的聯繫,而且這一群朋友可能是因為某種極其些微的東西而聚合在一起的。

佛教強調靈性朋友的重要。 這有助於我們感到自己是群體的一部分。 當然,這一點,我們在寺院就有。 在全世界的佛法中心,我們就有這一點。 但是並非確實需要我們歸屬於一個佛教群體或者靈修群體,我們是因為正性的價值和對幫助別人的努力而聚在一起的一個群體。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屬於一個社交網絡,如果它是通過我們可以共享的某種積極的事、某種富有建設性的事凝聚在一起的,那麼這會更加富有饒益。

社交網絡的另一個饒益是,能夠讓家庭成員相互保持聯繫,知道家裡每個人在做什麼,每個家庭成員。 在亞洲家庭這一點尤其有幫助作用;在亞洲家庭,人們的認同常常基於整個家庭而非作為個體的每個人;在亞洲家庭,年長者總是認為年少者幾乎就是自身的延伸。 因此,通過臉譜網之類,整個家庭會感受到人人都知道每個人在做什麼。 這一點很有幫助。 但是,它的弊端是,我們可能很容易失去所有的私密性。 儘管我們可能只是和一個人通過臉譜或者電子郵件進行交流,有時候我們寫 —— 我的意思是,在臉譜網上尤其如此 —— 有時候我們所寫的內容,即便我們表明這應當是私人的,但是會被有些接受者不經過我們的許可而公開傳播。 至於私人信息,短信和電子郵件更加適宜,但是短信很可能又會墮落成僅僅是無聊的閒話:寫成連篇廢話。

佛教教導我們培養辨別性意識(區別智)。 在這種情況下,在何為公開何為私密之間做出區分。 立足,在密宗中,我們學會保持一定的教義是私密的或者秘密的,因為別人可能會誤解或者錯用我們所說的。 如果我們不想讓自己的所有一切成為眾所周知之事,我們可以講這種辨別性意識延伸到所有生活領域。 這只是一個自我控制的問題。 如果你打算把某個東西上傳到臉譜上,你必須要樂意,它將會成為公眾知識,否則,短信或者電子郵件更好。

讓我們轉到推特上 —— 你知道,在這上面你發出很短小的信息。 一個饒益就是,每天從你認為有鼓舞人心作用的人那裡收到推特簡訊,能夠幫助生活離群索居的人在現實中不和別人糾纏的情況下體驗到某種人際聯繫。 而弊端在於,你使用這種簡訊只是感覺不錯,但它實際上並沒有促使你仿效你認為鼓舞你的這個人或者遵循其言教。 每天,有很多人從達賴喇嘛尊者或者大人物那裡收到推特簡訊。

佛教中,我們知道有上師瑜伽,它讓你再次加強從靈修導師那裡獲得的啟迪,目的完全是為了感受你自己的身語意(行為、語言、思想)和上師(菇如)的身語意合而為一。 其意義實際上就是努力像導師一樣行為、語言和思想;不僅是在理論上,而且在實踐生活中。 所以,這種策略可以超越僅限於靈修者的範圍,延伸到你接受推特簡訊的鼓舞你的人身上。 換句話說,如果每天接受推特簡訊有助於你感到聯繫著某種更有意義的事,那麼努力切實融入生活,而不是僅僅以此為感覺不錯。

另一個饒益之處是,它讓靦腆的人可以用一種較之於親身去做更加開放的方式進行交流,尤其是他的朋友在國外或者我們用並非我們的主要語言的外語書寫時。 人們往往在表達時書寫勝過口語。 而弊端是,它限制了我們親身交往的能力。 我們可能會失去對別人的面對面際遇的感性;尤其是像有些人做的 那樣,如果我們在聊天室以假身份示人,喜歡關掉我們的設備,或者在收到一個令人尷尬的信息時不願意回答或者我們感覺並不喜歡他。 確實,這是一個大問題。

另一方面,佛教教導我們,不要假裝我們擁有並不曾有的品質,不要試圖掩藏我們具有的短處。 如果我們通過這種社交媒體獲得自信 —— 但是在對自己誠實的基礎上 —— 那麼,我們需要將它開始延伸到現實生活場景。 所以,這實際上對這種社交媒體很有助益:如果它讓我們在交際中獲得越來越多的自信,那麼就走出去面對面真正去交流;不要僅僅停留在藏在電腦屏幕後。

推特和短信的另一個饒益是,讓我們迅速簡潔地表達思想,這樣我們能夠和他們有效地交流。 我們無須這樣花費,通過電話或者視頻聊天與他們交流不可避免需要更多時間。 在旅途或者緊急情況下這尤其有助益。 我們還可以從別人那裡接受緊急信息。 因此,這非常非常有幫助。 但是,只用幾句話予以表達、甚至拼寫都不完全的弊端在於,我們可能失去了完全表達自己,或者甚至好好表達自己、或者維持一個對話的能力。 我們專注或者註意力持續的能力也可能因此減短了 —— 期間,我們做事可能非常非常快,只是片刻之間。

佛教強調,為了幫助他人,能夠進行富有意義的交流和與人友好,這非常重要。 因此像推特這樣的東西,這裡限制了你寫一則信息的字數 —— 它能夠訓練我們在實際境況中直指要義,淘汰無關的贅語:直達要點;而不是圍著它繞來繞去。 但是,我們必須要當心 —— 因此同樣通過推特 —— 我們可以直達要點,而不是涉及我們並不真正交流的東西。

因此,在幫助我們能夠更加聚焦、看出一件事物甚麼是關鍵要點方面,佛教方法豐富多樣,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種幫助我們培養專注力的禪定方法。 我想,這將會成為佛教在將來很有希望做出貢獻的重要的東西。 即便如果你在看新聞,例如,你看到新聞播報員在說一件事,接著在底部新聞簡訊在說別的什麼東西,有時候在屏幕上你看到兩三件事情在同時進行,這很難讓人做出聚焦、做出專注。 人們的注意力一點兒在這兒,一點兒在那兒,圖像和信息變換的非常非常快。 所以,這非常非常有損於專注力。 但是,正如我所說,如果人們在自我發展上真的想走得更遠,那麼佛教對培養專注力將尤其管用。 實際上,因為受到媒體減短了他們的注意力幅度之影響,人們可能將要面臨更多的挑戰;但是我一定要為此努力。

另一點是,有了連接互聯網的手機,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方交流,能夠在任何時間到達任何地方。 它的弊端在於,由於它本質就是屏幕上的閃光,這些電子儀器吸引並吸收了你的注意力,讓你變得對此沉迷。 有一種陶醉感。 這很難……在柏林的地鐵道(我們稱之為城市輕軌),他們在每節車里安裝了電視屏幕(實際上是兩個電視屏幕),播送新聞、廣告、天氣,諸如此類。 它讓人有種好奇,即便你不想看它,它就是吸引你的注意;有點像我們是蟲子或者動物或者什麼 —— 閃光,於是很難不去看這個東西。

因此,同樣如此,手機和電腦屏幕也對我們充滿吸引,我們沉湎於此。 因為他們如此這般地使人上癮,你就會感覺到必須要不斷地查看你的信息,這樣你就不會忽略任何事。 再加上你總是感到有點兒不安全,從而整天握著手機以獲得一種假安全感。 這總是讓我想起那些帶著一個“洛沓” —— 裝有恒河水的圓水壺,四處流浪的棄欲者 —— 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必須隨時手裡要拿著它。 整天查看和回复短信和臉譜信息讓你浪費很多時間,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些瑣事。

有了錯誤的自以為是,我們同樣可能會認為可以在任何時間通過信息或者電話打擾別人。 我們同樣可能會變得很粗魯並不喜歡社交;因為即便我們和別人在一起,我們可能在拿手機給別人打電話或者發短信。 這在青少年中非常非常普遍。

所以,佛教又教導我們要減少執迷。 什麼是執迷呢? 執迷就是誇大一個東西的優良品質 —— 它的益處 —— 有時候投射更多並不存在的,而完全忽略負面的品質。 然後,你不願意失去它。 這就是執迷。 如果我們能夠對這種社交媒體的益處更客觀一點看待 —— 饒益當然存在 —— 同時還了解其弊端,那麼這有助於我們克服一點兒執迷和你因為有了這些小玩意兒而形成的草率行為。

佛教還教導我們要為別人著想,不要拿無意義的閒聊打斷別人、浪費他們的時間。 當你看無意義的閒聊 —— 無聊之言 —— 的破壞性行為時 —— 它為什麼具有破壞性呢? 這不是我們簡單地把無意義的看做意義重大,而且我們打斷了別人。 我們浪費了別人的時間,也浪費了我們的時間。 尤其通過無意義的閒聊打斷一個正在做一件重要而有益的事情的人,這非常負面、非常有害。 所以。 如果我們能從佛教中有所學,這將會大有幫助。

另一個饒益之處是,在通常情況下,面對這個世界、社交媒體、蘋果機、電子遊戲等等排山倒海、複雜艱鉅的問題,局限了人們的注意力,把他們吸引到注意力非常集中的刺激反應領域。 通過這種方式,它提供了遠離對世界形勢和個人問題的有失望之想的庇護所。 這個世界,多麼複雜,多麼艱難,你伴隨著失業而來的個人問題或者無論什麼 —— 經濟困境 —— 你被壓垮了,你只想和朋友潛伏在屏幕上小小的被保護著的世界,玩遊戲。 或者不管什麼:聽音樂 —— 這樣一些事。 這樣,在某種意義上,你有點覺著處在一個受到保護的環境裡。

嗯,什麼是它的弊端呢? 弊端是,你並沒有真正直面你的問題。 這是逃避主義。 因此之故,佛教自然提供了四聖諦。 畢竟,這是佛教的主要教義;佛陀教義的核心就是直面我們的麻煩,認識我們的問題、我們的困難;接受它們的現實性,即它們存在著;處理它們,而不是裝作它們並不存在。 我們怎麼樣去做呢? 我們去看它們的原因。 所以,你必須要切實去考慮它,去調查,等等。 足夠深入,以找到最深刻的因緣,而不只是膚淺的原因。 不是將它歸咎於一個原因,而是看到麻煩是因為很多很多因緣和條件的大量互動而產生的。 然後認識到,真正阻止這些麻煩、消除它們,這樣它們就不會再次復發,這是有可能的。

如果我們要進入到佛教修行,我們需要確信的一個確實非常深刻的事情、非常非常重大的一點就是 —— 消除這些麻煩從而不再复發,這是可能的。 我們這不是在實踐輕量級的佛教 —— 只是努力減少我們的麻煩,嗯,它們會不可避免地重新發生,因此我只是努力讓情況變得最好。 這並不是佛教的“真貨”。 因此,我們努力理解,對這些麻煩獲得真正的斷滅,這樣它們就不再發生,這是可能的。 然後,我們看到什麼會帶來這種結果。 什麼會帶來這種結果,我們通常稱之為正道。 在這裡意思是一種思考、行為、說話的路徑,但最基本的意思是一種理解方式,它將完全是我們誤解、愚昧的對立物。這樣,我們不是因為愚昧而給自己製造越來越多的麻煩,我們用理解取而代之。 如果我們一直擁有這種理解,那麼這些麻煩就不會發生。

我們不是通過沉湎於電子遊戲或者臉譜網聊天來尋求逃避麻煩,而是要努力直面以對。 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能臨時性地從這些事情中找到一些消遣。 佛教教導中這很有趣:它說,如果一個人走向另一種皈依之源 —— 嗯, OK ,但這是臨時性的東西;只是一種膚淺之物。 只是不要以此為我們的終極皈依之源。 這裡, 皈依意味著我們在生活中走著怎麼樣的方向,以及為了能夠克服所面臨的麻煩,我們要做什麼。

現在,如果我們繼續談更多的饒益:即便一個方面,臉譜和推特這些社交媒體會限制我們涉世的範圍,另一方面,也能夠讓我們很容易向大範圍的受眾傳播信息。 例如,它可以用來傳播政治和靈修信息。 它能讓你公佈朋友們和其他人通常認為有用的網站鏈接。 因此,它會有助於我們開拓思維,也有助於別人開拓思維。 同樣,弊端在於,它還可 以用來搞宣傳和激發仇恨。 這是一個確實很嚴肅的問題,不僅通過推特和這些社交網絡,而且一般通過互聯網。

我想,這可能是對互聯網最大的挑戰之一 —— 即,有這麼多可資提取的信息。 我們如何辨別呢? 任何一個擁有網頁和對此做過一些搜索的人都知道有這種戲法,當有人在谷歌上搜索一個詞條時,讓你的網頁出現在谷歌首頁頭條。 這只是你耍的一個技倆,所以這並不意味著,出現在首頁的東西是這一特定詞條最優秀的文章。 所以,這很嚴重。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例如在谷歌中鍵入“佛教”,哦,天吶,存在多少數以百萬計的文章和互聯網頁啊? 所以,我們怎麼樣在它們中間辨別呢? 因為很多有可能是垃圾。 有些很可靠;有些則不然。

因此首先,從你通過推特和臉譜之類上傳和發送內容的視角看,佛教當然強調要有正確的動機。 我們的動機是什麼? 在佛教中,動機是個很有趣的東西,因為它有兩面性。 一面是:我們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致力於 —— 就像古典的道次第呈現(分級的階段) —— 你在致力於一個更好的轉生,你在致力於解脫,你在致力於覺悟? 動機的另一面是:為什麼? 促使你想達到那個目標背後的情緒是什麼? 它是出離心:你已經厭倦了苦難和轉生,所以你想解脫? 它是悲憫、慈愛、菩提心,促使你想獲得覺悟? 它是對更低層次(惡趣)的恐懼,看到有一個促使你為更好的轉生努力的方法? 這樣一類東西。因此,有兩面。 所以,同樣饒有趣味(通常這裡並不提及)的是,一旦達到目標,你要做什麼,那個目標? 這個,我想,也是動機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達到獲得菩提心的目標,我們將盡量饒益或者努力饒益他人。 因此,通過覺悟的動機,菩提心把我們帶到了這裡。

所以,如果我們要在互聯網上播發東西,不管它是推特、不管它是網頁、不管還是其他什麼 —— 或者只是臉譜上我們的朋友圈子 —— 我認為動機非常重要。 我為什麼要把它發在那裡? 我告訴所有人我吃了什麼午餐、我喜歡,這樣會有什麼成就? 或者我看了一個電視節目,而它並不好看;我不喜歡?目的何在? 這樣做你的目的是什麼? 以及為什麼? 你為什麼要上傳它? 通過發送這個信息,嗯,知道了這個,它怎麼樣會饒益每個人呢? 因此,我認為考慮這些東西很重要。 如果有人在這方面有佛教方面的訓練,那麼他們能夠用一種更加饒益的方式使用這些社交媒體 —— 較之於僅僅播發你午餐吃了什麼 —— 用一種更加富有意義的方式。

這裡另一個方面或者饒益之處是,例如在推特的例子當中,人們可以無需在意別人是否喜歡他們而表達其思想。 在臉譜上:別的人說:“點贊”或者不。 在推特上:沒人回應你的說辭。 這一點很有幫助,尤其是人們因事感到受挫或者憤怒,只是想向這個世界發洩壓抑的感情而並不真想要應對人們對他們的表達有何感想。 因此,它的弊端在於,它可能讓人們傾訴謾罵,從而又激發仇恨和暴力。

所以,再一次,一切取決於動機。 佛教總是教導我們要在說事或做事之前檢查動機。 同樣,就交流技巧而言,它教導我們努力了解我們的受眾,運用富於技巧的手段和他們交流。 這就是富於技巧之手段的全部含義。 在手段上富於技巧確實是它的意思;在交流、在幫助別人的手段上富於技巧。 所以,再一次說,受眾很重要。 如果我只是說:“阿奇,我生活太不順了。這真可怕”,以及諸如此類,我們的言辭在別人身上有什麼效果? 播發它對別人會有什麼效果? 它可能讓我們感到有點寬慰,我們可以真正表達這種挫折和憤怒怒,但它當然不會有助於他人。 因此,通過佛教的訓練,我們關心別人的反應,而不僅僅考慮自己以及需要表達自己 —— 不管別人是否感興趣,不管別人是否得到饒益。

另一饒益之處是:推特能夠讓我們不斷發出信息,把目擊的、但可能別的媒體沒有報導的有新聞價值的事件讓人了解。 通過手機攝像頭和臉譜,你可以在事情發生的當日發表照片和視頻。 所以,這非常非常有幫助,尤其在發生戰爭、抗議、類似事情的困難地帶。 或者只是播報永遠不會成為新聞的事情—— 通常是好事兒而不是可怕的事情。

弊端在於,你同樣可以用這種媒體來播報瑣事。 人們會播報最愚蠢的事,甚至進入到色情文學、暴力、等等。 佛教教給我們辨別性意識(分別智),我想這是佛教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辨別性意識不僅僅是在最深刻的區分現實和幻象的層面 —— 世界的、我們存在的情景到底是什麼 —— 做出分別,將此從我們愚昧的投射中區別出來,它還在約定俗成的層面上教給我們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無意義的;什麼是有幫助的,什麼是有傷害的。 這是我們需要培養的非常重要的技巧。

我想談論的最後一個饒益之處和蘋果機有關;所有這種音樂。 這在家鄉……柏林表現得非常突出,我乘坐地鐵(他們稱之為城市輕軌),很容易看到80% 的人戴著耳機在聽音樂。 不管什麼時候在街上走路,等等,他們聽著音樂。 因此,根據一個人聽的音樂類型,一天很大一部分時間在蘋果機上聽音樂,能夠讓那些感到身處巨大壓力的人保持平靜。 或者,如果他們玩這種科技音樂 —— 非常非常強烈的音樂形式 —— 如果他們感到精疲力竭,這會讓他們感到精力充沛。 因此,這很明顯是這方面的一個益處。 但是,其主要的弊端是阻止了思考,它也是阻礙思維安靜的一個主要障礙。

很多人有我們德語中稱之為“耳朵蟲”的東西,在你的腦子裡有一個旋律或者一首歌,你無法消除掉,它只是不斷反复地重播。 因此,持續地聽音樂當然會真正阻止你進行考慮。 而且,如果人們又認為“嗯,如果我要考慮什麼事,我會變得消沉。所以我就根本不想考慮” —— 這當然無助於任何形式的靈修培養或發展。 他們的思維永遠不會安穩。 在培養別人的時候要確實取得某種進步,我們需要安定腦海裡的嘈雜,獲得稍微更有意義的東西。

因此,佛教教給我們修持以培養自律。 我們如何培養自律呢? 再一次,通過思考我們行為的長處和短處,這樣我們就很有可能只會在必要的時候聽聽音樂或者將它作為通過禪定幫助我們安定的助手。 關於培養熱情的毅力(精進) —— 愉悅地堅持 —— 的教導說,要知道什麼時候小憩一下。 如果你把自己逼的太吃力之類,這會變得很有損害性。 因此,你要知道什麼時候休息,但是不要濫用;你不要對待自己像小孩子一樣,整天休息。 你運用一種反對措施 —— 就像休息一會兒 —— 但是你也要知道什麼時候不要用這種反對物。

因此,這一點非常重要,不僅用之於聽音樂,還有看電視、看 DVD 之類。 正如我多提到的,這種媒體很容易令人沉迷 —— 閃耀的光,以及所有這些東西。 因此,我們就像動物一樣,被它迷住了,所以很難關閉掉。 但是,經常管用的一個策略就是,做出時間限制:我打算聽這個或者看電視、或者網上沖浪半小時之類,或者怎麼樣的一段時間。 不管怎麼樣的一段時間,這都不要緊。

在有關道德自律上,這一點非常有趣。 我記得和格西汪陳(他是年輕的林仁波切的導師)討論過這個,他說主要在於製定邊界。 當然,對不同的人,邊界可能略有差異。 因為,如果你看不同作者所著的不同典籍中對破壞性行為的討論,其解釋略有差異;何為破壞性與何為非破壞性的邊界略有不同。 例如,關於不當的性行為,如果你看一看它的歷史,在不同的典籍中解釋也非常不一樣。 格西汪陳所說的是,重要的在於存在邊界,說“我想做的就這麼多,此外我再也不干了。超過這個界限,我就不做了。”

關鍵在於培養辨別性的意識,它告訴我們某種情況、某種事情是有危害的、有損壞性的。 我只是不打算做它,因為它只會帶來弊端。 如果我們劃出這樣的邊界,不管是什麼邊界,來守衛它……當然,在開始階段,劃定一個合理的邊界,我們可以合理地予以維護,如果這對我們來說尤其是一件難事,就制定一個較短的時間。 你知道,例如我要一周不在網上沖浪,或者不管可能是什麼。 這是什麼,並不要緊。 關鍵在於培養紀律,生活在一個人設定的某種界限之內。 不是隨意為之,不是某種法律或者某種權威強加於我們的,而是基於我們自身的辨別能力,存在只有害處的一些東西 —— 對我自己有害,對別人有害 —— 我不想這麼做:它只會產生問題和造成麻煩。 如果我們維護某種界限,那麼你就可以讓它嚴密、再嚴密、更嚴密一些,不管我們應對的是什麼、不管它是什麼事,我們需要設定界限。

因此,當我們處理像蘋果機和短信之類這樣一種具有潛在的讓人上癮的東西時,它們當然有益處 —— 不是說它們是邪惡的、如此之類,但是我們明白它的局限之處,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了解它們的局限並限制對它的使用,在切實有饒益的時候用它們,努力用富有意義的方式用它們……例如就像蘋果機:聆聽靈修教導,佛法講座、這樣的事,而不是僅僅聽著反复循環的音樂,然後又去找另一種音樂之類。 努力用一種更富有意義的方式使用它。

這些,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關於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一些事情的想法。 因為,如果我們想投身於佛教,投身於努力讓別人得到佛法教義 —— 對別人有用、和別人相關 —— 那麼,我們就需要認識今天的世界正在發生著什麼。 因為這些社交媒體,世界的變化非常非常迅速、意義重大,面對這種社會發展,佛教如何能夠有所幫助,這是我們必須要說的,要認識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