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佛教科學、佛教哲學、以及佛教宗教

達賴喇嘛尊者切向普通聽眾演講時會做出一種劃分。我認為這種劃分很有助益。他的談論包括這樣三種區劃:佛教科學、佛教哲學、以及佛教宗教。

談論佛教科學時,我們談論的是情緒的科學,思維如何工作,就是他所說的心理和情感的衛生學。佛教對所有各種情緒狀態,以及它們如何工作、如何匯集在一起等等,都有著一種非常詳細的分析。

此外,還有:

  • 關於我們知覺如何運行的認知科學,意識本身的本質,幫助我們培養專注力的各種訓練方法。
  • 對宇宙進化論的非常詳細的分析 – 宇宙如何開始的,如何延續的,如何結束的。
  • 對物質和能量、亞原子粒子等的仔細分析。
  • 醫藥以及體內的各種能量如何運行。

所有這些都在佛教科學的範圍內。這是任何人能夠從中有所學習、有所收穫或者有所獲益的東西,科學家們就此舉行過很多次的討論。

接下來,有佛教哲學,第二個分類,它包括這樣一些東西:

  • 行為準則。這是對並非必然和宗教相聯繫的基本人類價值的討論。任何人都能夠從這些基本的人類價值中獲得饒益,例如善良、慷慨、等等。
  • 對邏輯學和形而上學的詳盡呈現。這與集合論、全稱命題(一般性)、特殊性、質性、特性有關,它們如何共同運作以及我們如何認識它們等這類事項。
  • 對因果律、原因和結果的詳細分析,以及對現實的基本理解和我們的投射怎樣扭曲著現實。

因此,全部佛教哲學領域乃是並非局限在佛教徒當中的東西。它同樣是人人均可從中獲益的東西。

接下來第三類是佛教宗教。這是真正的佛教修行部分,和業力和轉生、儀式性的修行(如密咒頌持、親見,等等)這樣的東西有關。因此,這是真正的佛教修行部分,是特地針對追隨佛教之道的人的東西。

如果我們根據這三種分類來考慮 – 佛教科學、哲學和宗教 – 我們可以查看我們的主題,即這三學(三種訓練)如何樣融匯入這種語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