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tudy Buddhism Home
Arrow down
Arrow up
基本教理
Arrow down
Arrow up
普世價值
什麼是…
如何做…
禪修
訪問
Arrow down
Arrow up
西藏佛教
Arrow down
Arrow up
關於佛教
證悟之道
心靈訓練
密法教義
原著文本
精神導師
Arrow down
Arrow up
進階研習
Arrow down
Arrow up
道次第
心靈科學
論藏和教義系統
金剛乘
祈禱和儀軌
歷史和文化
Arrow down
Arrow up
有關我們
支持我們
العربية
বাংলা
བོད་ཡིག་
Deutsch
English
Español
فارسی
Français
עִבְרִית
हिन्दी
Indonesia
Italiano
日本語
ខ្មែរ
한국어
ລາວ
Монгол
मराठी
မြန်မာဘာသာ
नेपाली
پنجابی
Polski
Português
Русский
සිංහල
தமிழ்
ไทย
Türkçe
اُردو
Tiếng Việt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Arrow down
視頻
帳號
New
Enter search term
Search
Search icon
日常生活
36 文章
三十七種菩薩行 – 文字翻譯
禮敬羅格須瓦拉雅。 我通過三門經常來禮敬,至尊菇如和怙主觀世音。他們知道諸法無所來去,專為利益迷途眾生努力。 圓滿覺悟的諸佛是饒益快樂之源,這齣自他們證悟的神聖佛法。既然這依據他們知道是何種修持,我將開示這種菩薩的修行。 (1)如今我獲得這(轉生為人的)偉大航船,擁有閒暇和豐富資源,這確實難得,為了使自己和他人從無法控制的輪迴中解脫,修行聞思禪定,毫不猶豫、夜以繼日,這就是菩薩行。 (2)對親友的執迷似置身波濤,對敵人的憤怒如火中燒,愚昧讓我們陷於黑暗,從而忘記何取何舍,捨離家鄉就是菩薩行。...
Part
in
三十七種菩薩行
學習佛教的目的是什麼?
當我們在佛教背景下談論禪修時,我們所說的是一些相當特殊的東西。現在,我們常常在各種場合聽到“meditation 禪修” 這一詞,因為它聲譽很好,很多人用它放鬆等等。然而實際上禪修時,大多數人通常不知道該怎麼去做。我們的想法是:需要坐下來並且保持安靜,但是然後又如何呢?是否僅只是專注於呼吸或善良的想法呢? 梵語中,「修」 (Bhāvanā)一詞的蘊意是“使某一些事情成真”。它的藏文詞...
Part
in
如何學習佛教:聞、思、修
如何將道次第融入生活中
介紹三個次第動機的結構 道次第的藏文拼音為「Lam-rim」,經常翻譯為「達至證悟的漸進之道」,但這並不是在說我們行走的某條道路。這裡的「道」事實上是指一種心靈狀態,被當作一條途徑,能夠引導我們到達某處,就此例而言,即是達至證悟之道。我喜歡稱為「心靈途徑」,這是我們需要發展的東西,是以某種漸進有序的方式,進而達至證悟。...
Part
in
通過道次第而自我轉化
禪修的主要特徵
禪修是很多宗教傳統都存在的東西,而不僅僅是佛教;儘管佛禪修的很多方面在所有印度宗教中都能夠找到,但是這裡,我想將所有討論限制在佛教的呈現方式來談。 視頻: 康卓仁波切 — 「禪修是浪費時間嗎?」請點擊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圖樣以開啟字幕。要更改字幕語言,請點擊「設定」圖樣,然後點擊「字幕」選擇想要的語言。 什麼是禪修?...
Part
in
禪修: 主要重點
三學
導讀:佛教科學、佛教哲學、以及佛教宗教 達賴喇嘛尊者切向普通聽眾演講時會做出一種劃分。我認為這種劃分很有助益。他的談論包括這樣三種區劃:佛教科學、佛教哲學、以及佛教宗教。 談論佛教科學時,我們談論的是情緒的科學,思維如何工作,就是他所說的心理和情感的衛生學。佛教對所有各種情緒狀態,以及它們如何工作、如何匯集在一起等等,都有著一種非常詳細的分析。 此外,還有: 關於我們知覺如何運行的認知科學,意識本身的本質,幫助我們培養專注力的各種訓練方法。 對宇宙進化論的非常詳細的分析 –...
Part
in
一種完整的佛教生活: 八正道
正語、正業和正命
回顧 三學在於道德規範(藏文:tshul-khrims,戒)、專注力(藏文:ting-nge-'dzin,定)、以及辨別性意識(藏文:shes-rab,慧),而這三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有助於培養: 如果你和別人打交道,那麼觀察我們如何與他們行為、如何與他們言談,或者如果我們與他們有某種貿易往來,我們如何在貿易的層次上與他們互動,這一點當然非常重要。我們需要有道德規範,規範我們不做出任何傷害別人或破壞性的事。 為了能夠以一種合適的方式互動,我們同樣需要把注意力放在他們在說什麼,他們的需要是什麼,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如果我們不加註意 –...
Part
in
一種完整的佛教生活: 八正道
六度與日常修行
第廿五到第卅七偈及結語偈頌 心理標籤的另一點 就平等化和自他交換、就擴展約定俗稱的“我”之基礎而言,我還有一點想做出說明。 這就是關於我們如何認同自己。 例如,我們可以作為個體把約定俗成的“我”貼到自己身上,例如這裡在帕特里西奧的例子裡 ,可以說這是真實的,“我是帕特里西奧,所以我將努力去克服帕特里西奧的苦難。”同樣,他這樣說也是正確的,“我是賈拉普的居民”,甚至更進一步,“我是墨西哥的居民,”這作為貼上標籤為“我”的基礎,是正確的。 為消除這個城市、或者這個國家的人們的苦難而努力是合適的。...
Part
in
《三十七種菩薩行》釋 - 伯金博士
業力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聯
瞭解業力能幫助我們開始領會在我們生命中發生的事,並去影響未來會發生的。
in
業力和再生
訪問第二世參查什貢仁波切
什貢仁波切講述東西方的佛教修行,並對佛教產生興趣的年輕人給予建議。
in
訪問
非暴力才是正途
尊者達賴喇嘛終生都在推動非暴力,不管是外在或是內在的和平。
in
情緒保健
1
2
3
4
›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