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的廿二要點

第七要

第七要,最後一要,包括廿二種訓練以淨化我們的態度:

 (1) 將諸瑜伽攝為一

無論我們做什麼,我們都應該以能夠幫助別人為目的。 在印度,人們經常有寄生蟲,經常使用的一個願文例子是“我吃飯時,願我滋養我體內的所有微生物。” 即使我們無法在整個用餐過程中保持這種動機,我們也以這為開始。龍樹菩薩所寫的迴向偈非常有幫助:“我受此食,非出於貪執,而是作為幫助他人的藥物”。

 (2) 遇違緣時只修一法

這可以有多種解釋,其中之一是透過施受法來擺脫我們的煩惱情緒—透過承擔他人的煩惱和痛苦。這並不是說我們承受別人的憤怒,然後我們自己變得更憤怒。 相反,正如所有施受法的教義一樣,我們不會牢牢抓住從他人那裡得到的東西,而是利用我們的能力來真正克服這些東西。

當我們的煩惱情緒出現時,這是一個好兆頭,可能會有好處。因為要擺脫所有隱藏的煩惱,它們需要先浮出水面。我們將所有壓抑的憤怒等都暴露出來,這樣我們才可以擺脫它。這有點像當我們開始練習寂止,當我們第一次嘗試安靜下來時,我們會注意到越來越多的散亂。 其實不是我們心裡念頭多了,而是我們以前沒有注意過。同樣地,當我們訓練自己的態度並開始觀察自己的心,我們才會發現許多以前從未真正注意到的憤怒和貪執。 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跡象。

 (3) 起初與結尾時作兩種行

這兩個行為,一開始是幫助別人的意圖,最後是迴向任何正面的業力。格西本棍嘉和他的黑白石子故事再次說明了這一點。當我們醒來,或要做一些困難的事情之前,我們需要建立強烈的意願去珍惜他人,而非自私。一天結束時,我們回顧自己的表現,從我們的正面行為中迴向正面業的潛力,後悔並淨化自己的負面行為。

 (4) 安忍兩種境遇

無論快樂或不快樂,無論我們遇到幸運或不幸的情況,我們都應該安忍,始終如一地希望給他人幸福,並承擔他們的問題。當事情進展順利時,我們不應該驕傲、傲慢或自鳴得意;當事情進展糟糕時,不要感到沮喪或覺得自己無能為力。如果我們有財富,那麼我們應該用它來實際幫助別人,但如果我們什麼都沒有,我們至少可以用我們的想像來給予。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們都可以練習施受法。

 (5) 以生命來保守兩件事

這是指我們所作的承諾,特別是修心的實修誓言。我們需要非常強力地保守這些,如此強力以至於書上說,可以我們的生命作為代價。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先檢視一下佛教戒律才去受,因為很多人在沒有清楚了解誓言是什麼,以及能否遵守它們的情況下,就跳進高階的修持和灌頂。他們這樣做是因為其他人也這樣,他們想成為「進階的」行者。 

在向師父求高深之前,我們應該先問問自己的持戒狀況。我們真的能保持自律嗎? 我們能夠守承諾嗎? 如果不能,那麼我們根本不應該要求高深的修法。有些人可能每週只做一次觀世音菩薩修供,已經覺得真的很痛苦,一點也不熱衷,但當某位高僧來訪時,卻急於接受任何大灌頂,無論每天該修的儀軌時間要花多長。如果我們覺得每週做一次已經很麻煩,又怎麼可能每天都做呢?

 (6) 修學三種難事

當煩惱生起時,有三件困難的事。第一是認識到這種情緒並記住需要什麼對治法才能擺脫它。 第二是實際運用對治法。第三是保持對治的正念,以免煩惱繼續生起。 換句話說,我們需要打斷憤怒、貪婪等煩惱情緒和自私等煩惱態度的連續性。

(7) 受取三主要因

這三個主要原因是能夠修持這種修心法門的因。首先是遇到一位精神導師,他可以教導我們並激勵我們遵循教法; 第二個因是去實際修行佛法; 三是有利的修行環境。這些有利條件基本上就是衣食住行等足夠,而非去計較自己能得到多少。 例如,如果我們賺了足夠的錢,我們就應該對此感到滿意,而不是想要越來越多,這樣我們才能用我們的精力專注於幫助別人。

 (8) 修三種不失

第一件不該失掉的事情是要相信導師的優良品質,並感激他/她的恩情。如果我們有了這個,那它就能再轉移到其他人身上。我們能夠認識到他人的優點,並尊重他們。此外,我們也會感激他人的善意,即使他們沒有直接幫助我們。他們幫助了我們,只因為我們可以幫助他們。 

培養菩提心的一大障礙是我們常常看不起別人。我們只看到他們的缺點,並覺得我們比他們更好。例如,如果一位大學者或教授很有學問,但也很傲慢,那麼他的知識並不能真正造福任何人—甚至對他自己也沒有好處,更別說別人了。每個人都會被他的驕傲所困擾,沒有人願意聽他的話。當我們傲慢地拒絕別人的想法和意見時,我們就不會向其他人學習。我們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他人,即使它是錯誤的,我們會拒絕每個人的建議。如果我們謙虛並傾聽別人的意見,那麼我們甚至可以向那些受過很少教育的人(例如孩子)學習。專注於優秀品質並感謝他人的恩情讓我們能夠向每個人學習。 與此相反的是,僅為了保護和捍衛自己的立場而忽視和拒絕別人說的話。

第二個不能失的事情是我們修行的意圖,所以從一開始我們就不該覺得這珍惜別人的訓練是強加在我們身上的,這很重要。我們不應該想:「我應該這樣做才能行善。如果我不這樣做,那我就是一個壞人!」 當人們被迫做某事時,他們通常會反抗並做相反的事情。如果我們真正思惟愛他人的好處和自私的壞處,我們自然就會對修行產生極大的熱情,且非常願意去做。 

第三個不變的是我們恆常持守承諾和誓言。

(9) 辦三種不分離

這意味著我們的身、語、意要認真並致力於思考和幫助他人的修持。身體的例子就是坐下時不要一直動來動去,而要保持正念和鎮定。 我們的語言不應該只是不停地胡言亂語,而該是為了幫助別人。心中必須充滿幫助他人的想法,而不是各種瘋狂愚蠢的事情。無論我們在做什麼,無論是身、語、意,都必須有建設性的連結。 

藏人說,我們睡覺的時候,不能像牛一樣睡,就是倒地而睡。 相反,在睡覺之前我們應該行三拜,以重申我們的安全方向(皈依)和菩提心目標。 如果我們抱持這樣的願望:“我以睡眠來恢復精力,以便繼續朝這個方向前進”,那麼即使是像睡眠這樣的事情也可以成為一種殊勝的行為。

 (10) 對於對境無有偏私而淨行止

這是說我們應該對每個人修,而不僅是對我們的朋友和親戚訓練。這與上一篇的第六點類似。這不僅適用於人,也適用於動物。有些人對貓和狗非常好,但他們不會將這種關懷態度用在昆蟲或鼠類上。 這是偏袒; 我們只對我們喜歡的動物好,對我們不喜歡的動物則是輕蔑或積極敵視。 

這點很難。但實際上當我們說要讓所有眾生覺悟時,需要認識到,這不只是對他們現在的特定轉世狀態而言。沒有任何眾生具有固定、永久的身份。沒有眾生向來就是人、蟑螂、女或男。我們都有無始無終的心續,並且根據我們的業力,我們都經歷了無數的轉生。當然,我們需要以傳統方式與他人相處,就像他們現在一樣—不管是人、狗、或蟑螂—但在更深的層面上,我們看到他們都同樣具有佛性。 他們可能是我們上輩子的母親,也可能是我們下輩子的母親。 這樣,我們就能開始將我們的修行擴展到一切眾生。 

這種愛護他人、利益他人的願望需要跟我們對心的無始和佛性的了解結合。這就是為什麼珍惜他人和克服自私的修行要從培養捨心開始,才能把每個人都視為我們的母親。用這個角度來看,讓我們回到心的無始和眾生平等的基礎上。

 (11) 對一切以廣而且深的方式修習。

修心意味著我們必須對一切事物都如此—包括無生命的物體以及眾生。我們不僅不應該對人生氣,而且當我們的汽車無法起動時,以及巴士遲到時,我們也不應該生氣。 我們不僅要避免對人產生依戀,也要避免對冰淇淋和金錢產生依戀。 我們必須從內心深處來做這一切,不僅是表面上。

(12) 對(周遭)逆境恆常修

我們必須將這些方法運用在我們的父母和與我們一起生活的人身上。很多時候,人們打坐是為了對眾生產生慈愛的感覺,但結果卻連自己的父母都無法和睦相處! 所以這一點很重要,需要我們花很多功夫。 我們需要與那些與我們關係密切的人合作,也需要與那些我們一見就喜歡或厭惡的人合作,因為有很強的業力聯繫。

(13) 不依賴他緣

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需要修心。如果我們要等到具足完美的條件才去練習,那麼我們很可能會永遠等下去。一位偉大的西藏大師說過,當事情順利時,人們會表現出靈修的面孔,但當事情糟糕時,他們才會表現出真實的面孔。當事情進展順利時,一切都美好而容易,但當情況變得糟糕時,許多人會變得沮喪,出去買醉,而不是轉向修行。不管事情如何發展,我們的修行都要堅定。 

龍樹菩薩說,我們不可能像魚被漁夫從水中撈出來一樣,被從輪迴中撈出來。偉大的上師和佛陀不能直接把我們從困境中拉出來,卻能幫助和啟發我們。他們無法靠著彈指,就讓我們的自私和問題消失。 相反的,我們需要靠自己的兩隻腳站立,為自己付出努力。 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只是期望我們的上師做,那麼什麼都不會發生。

(14) 現在就以此為主修

一位喇嘛曾說過,我們不應該像輪迴中的專職遊客一樣,想著我們有很多時間去四處走走,體驗一切。 我們沒有時間!我們現在就必須努力調整我們的態度,並為此付出努力,發展菩提心並獲得覺悟。 

想著我們基本上只不過暫時離開惡趣,會很有幫助。我們正處於一個短暫的假期,暫時不是蟑螂或狗,所以我們應該有效地利用這段時間。我們的主要興趣應該是佛法和努力克服自私心,而不是參與各種增加自利心的世俗目標。 

我們也需要牢記來世,這是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想到,甚至不願相信的。如果我們現在修行,但沒有取得很好的進步,我們就會灰心。然後我們聽說密續,說我們可以在這一生中獲得證悟,這似乎很誘人!然而,大多數密宗修行者都不會在今生獲得覺悟,因為這是非常罕見的。我們可以試著努力,但我們不應該認為如果我們沒有成功,我們的機會就永遠失去了。 我們應該想著生生世世能夠繼續修行。 不僅是全有或全無。 這一切都需要正確理解佛教所說的“來世”,這並不是那麼單純的。

 (15) 不顛倒理解

有六種顛倒理解我們需要避免:

  • 顛倒的悲心–不對衣著華美但為惡的人抱持悲心,反而對衣著簡陋但實際上從事善行的修行人抱持同情心。 我們想:「哦,那些在山洞裡的可憐的禪修者,他們沒有東西吃!」給空著肚子的他們東西吃固然很好,但真正有狀況的是那些到處坑騙的富商們。他們的行為方式會給他們帶來越來越多的痛苦,而禪修者正在為自己的未來創造福祉,並最終獲得解脫。 有這樣一個故事,三個富有的姐妹見到密勒日巴後說:“哦,我們為你感到難過!” 他回答說:“不,實際上我為你感到難過;” 你才該是慈悲的對境,不是我!”
  • 顛倒的安忍 – 對我們令人不安的態度和自私很有耐心和寬容,卻對那些讓我們生氣的人沒有。還有一些人沒有耐心去聽佛法課或禪坐,卻有很大的耐心在嚴寒中排隊幾個小時購買搖滾音樂會的門票。這就是顛倒的安忍!
  • 顛倒的動機 – 主要的動機是世間獲利、錢財、娛樂等等,而非希求獲得內在的快樂。
  • 顛倒的品味– 想要旅行到遙遠的奢華國度,或想品嚐享樂藥品跟性愛,而非希求透過聞思修教法而品嚐到精神的經驗。
  • 顛倒的興趣 –非但不鼓勵他人對精神修持產生興趣,反而鼓勵他人從商賺更多錢之類的。
  • 顛倒的隨喜 –非但不隨喜自他的善行,反而在敵人或我們不喜的人遭遇困難時幸災樂禍。
(16) 無有間斷

這是說不要三天捕魚兩天曬網。我們要保持恆常! 同時,如果我們對某個修法不是很在行,我們不應該輕易跳過,而是應該如大河般恆定。

(17) 堅定而修

如果我們要努力克服自私,我們應該直接去做。 我媽媽常說:“直上直下,不要斜著做。” 我們不該有一半想修行一半覺得隨便的心態。我們需要直擊問題的核心,而不是打混。

 (18) 以自我觀察跟評判令自己解脫。

我們應該從粗略和細微兩個層面仔細檢查,看看我們的態度是否改變了。我們只是壓抑了自私心,還是真的已經根除它? 另一個意思是以非表面化的認識去研究教法。如果我們以全面而仔細的方式看待,那麼我們就會清楚地知道需要做什麼。 然後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去做。

 (19) 修持時不要感覺自己付出很多

很多時候,我們在修行時心裡給出一切,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當人們來拿的時候,我們卻有所保留,這就是”帶著失落感”修行。我們贈送別人東西時,東西就屬於他人而不是我們了。當我住在印度時,我有一個美麗的花園,在禪修中我會向每個人供養鮮花。但是,當地的孩子撿花帶回家時,我發現我會變得非常緊張。 這就是「失落感」。 

此外,我們不應該提醒別人我們為他們做過的事,或是我們為幫助他們做出了多少犧牲。更重要的是,我們絕不應該吹噓自己的修行,告訴別人我們已經做了十萬次大禮拜或其他什麼。我們是透過禮拜來累積善業,而不是用來告訴別人。如果我們閉關了很長時間,出來後卻把我們的老朋友視為“可憐的輪迴眾生”,那就出了問題了!我們只需要真誠地修行,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自高自大。

 (20) 不要敏感易怒

我們不應該只因為輕微的挑釁就生氣。我們需要能夠承受苛待,即使是在公共場合。寂天菩薩的建議是,即使有人對我們大吼,我們也應該保持安靜,就像一根木頭一樣。他說,最終這個人會說不出難聽的話,或者會感到無聊並停止。但這必須是出於純粹的動機,而不是心裡想著以後要如何報復。

 (21) 不要因為短期的事就反應

這是說不要反覆無常,老是改變想法。一點讚美就使我們高興,但若有人皺著眉頭看我們,我們卻沮喪。如果我們這樣,別人就會認為我們不穩定、不平衡,也會妨礙我們幫助他們。寂天大師給了最好的建議:與人相處要隨和;不要整天八卦和閒聊,但也不要完全沉默。如果我們不跟住在一起的人交談,那可能比大聲播放音樂更讓人害怕!保持彈性是件好事,這樣我們才可以終生修行,而不僅是短暫修行。

(22) 不要企求感謝

我們之前提到過這一點,不期望得到感謝或對於我們幫助他人的任何讚賞或認可。這一點包括避免世間八法,即四對彼此對立的情緒:

  • 因獲利而興奮,因損失而沮喪。
  • 因事情順利而興奮,因事情不順而沮喪。
  • 因得到讚美而興奮,因被批評而沮喪。
  • 因收到好消息而興奮,因收到壞消息而沮喪。

第七要到此結束。

結語

如此,將五濁之惡轉為菩提道。

據說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具有五濁:

  • 命濁–壽命越來越短。 許多人的死亡年齡越來越小,而且愛滋病等疾病以及各種與毒品相關的死亡和事故似乎也越來越多。 孩子們幾乎不再有童年了,到了十三歲的時候,有些人已經嘗試過毒品和性愛。如此,生命似乎變得越來越短。
  • 煩惱濁–即使出家僧尼也有很強的忿怒、貪欲、執著等等。
  • 見濁–俗人對僧尼沒有尊重。 事實上,似乎現在沒有人對任何事物抱持著多大的尊重。處於最高政治和精神地位的人也捲入了各種各樣的醜聞。
  • 眾生濁–我們比以前更沒有能力照顧自己了。我們如此依賴電力、網路、機器、電腦等,一旦出現最輕微的故障,我們就很難應付。五十年前,每個人在沒有電腦的情況下都能過得很好,但現在,當網路幾分鐘無法使用時,我們就會感到害怕。我們的健康、智力、體態等都在變壞。
  • 時濁–天然災害越來越多。我們面臨氣候變遷、巨大的颱風、地震等等。這時候我們確實需要這樣的修行,將困難的情況轉變成有利於證悟的情況。

法本繼續寫道:

此竅訣甘露乃是由色林巴(金洲)大師所傳下。

竅訣指的是菩提心等教法,就像賜予無死的甘露般,因為它能引至佛果。這個教授是阿底峽在蘇門答臘的老師,金洲大師所傳。

作者結尾說:

因為往昔修心的宿緣甦醒,對此法的敬信增上。以此之故,不顧艱苦跟譏毀,我求到了這些調伏我執的教誨。現在就算是死了也無憾了。

如果我們真正訓練了自己的心和態度,擺脫了自私和自我關注,那麼我們就會快樂地死去。我們將建立能夠在來世繼續幫助他人的事業。就眼前而言,我們能在輕鬆的心緒中死去,或至少不會後悔。

這就是《修心七要》的講解,我曾多次從我的不同上師那裡得到這些教導:達賴喇嘛尊者、他的老師色貢仁波切以及格西阿旺達吉。願此能夠利益一切眾生。

問答

如果我們害怕實踐其中一些教義怎麼辦? 

正如我所提到的,這些教導非常高階,並不適合初學者。在開始之前,我們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自我,以克服自卑感。岡波巴的解脫莊嚴寶論從佛性開始講,這意味著我們要確信我們確實具備證得佛果的所有功德。這是起點,它確實有助於我們克服自卑。如果沒有這一點,繼續更高階的修行是不建議的。

至於什麼是健康的自我? 嗯,在佛教中,我們試圖擺脫膨脹的自我,而不是健康的自我。正是基於健康的自我,我們對自己的生活和修行產生興趣,我們早上起床去工作和禪修。如果沒有健康的自我,我們就無法在世界上發揮作用,更不用說修行佛法了,因為我們不會意識到我們可以從任何事情獲得結果。但膨脹的自我是對這一點的扭曲,在健康的自我之上,我們額外投射出這樣的感覺:“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我總是必須按自己的方式行事。”這是我們需要擺脫的。 

佛教始終是中道; 佛教最著名的特點就是中道。就自我而言,這意味著一個健康的自我,不會膨脹到“我是宇宙的中心”,但也不會洩氣到“我什麼也做不了”,若如此,我們會感到沮喪和絕望,這如同膨脹的自我一樣危險和極端。我們總是講要避免兩個極端,一是把一切都變成堅實永恆的東西,二是全盤否定一切,變成虛無主義的地步。

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是否有健康的自我? 

我們需要先檢視自己,問問自己是否真的關心自己。不是自私,而是真的關心我們的經歷和感受,是否我們的自尊心太低而根本不在乎?如果我們不在乎,那我們就會覺得,如果我們做出負面的行為也沒關係。這種「無所謂」的態度與心靈平靜是完全不同的。 當我們對自己的生活負起一些責任,當我們認真對待自己、我們的行為和我們的感受時,我們就開始擁有健康的自我。 

我們不需要完全克服自卑來修行佛法,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但至少我們可以認識到令人不安的態度是痛苦的根源,並認定這些是我們要克服的。 然後我們必須弄清楚它是否可以克服。最後,我們透過佛教修行來克服它。 

薩迦傳承的創始人之一索南則摩 (Sonam Tsemo) 寫了一部重要的著作《入佛法之門》。 他是岡波巴的同時代人,他教導說,要真正參與佛法,我們需要三件事: 

  •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生活中的痛苦和問題。
  • 然後,我們要有一定程度的決心想要解脫。
  • 最後,我們必須有一些基本的佛法知識。

以這些為基礎,我們就會實際從事佛法,因為我們會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有動力去克服它們。 我們也會知道這樣做的方法,否則為什麼要從事其中呢? 

認識痛苦並想要擺脫它也需要一個健康的自我。如果我們沒有這一點,我們就不會關心或尋找方法來改善我們的處境。如果我們確實具備這三個先決條件,那麼就表明我們確實有足夠健康的自我來參與佛法。 

我們當然想改善我們的處境。經文說:“不抱希望或期待而修行”,但這是指避免以膨脹的自我、為了“我、我、我”而作偏執的修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走向另一個極端,因為那樣我們就什麼都做不了。我們需要感覺到,“我不會因為修行時的起起落落而感到不安,但我仍然足夠關心,繼續修行,因為我的目標是證悟成佛。”沒有健康的自我,我們就無法追求任何目標,更談不上解脫和成佛。 

閱讀並聆聽切卡瓦格西的原文《修心七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