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佛教的目的是什麼?

當我們在佛教背景下談論禪修時,我們所說的是一些相當特殊的東西。現在,我們常常在各種場合聽到“meditation 禪修” 這一詞,因為它聲譽很好,很多人用它放鬆等等。然而實際上禪修時,大多數人通常不知道該怎麼去做。我們的想法是:需要坐下來並且保持安靜,但是然後又如何呢?是否僅只是專注於呼吸或善良的想法呢?

梵語中,「修」 (Bhāvanā)一詞的蘊意是“使某一些事情成真”。它的藏文詞 (sGom)包含的意思是培養一種有益的習慣。當我們建立起一個習慣,我們使一些東西變成我們自己的一部分,而這正是我們透過修習所嘗試去做的。我們希望,給我們自身帶來一種有益的改變。通常,這是由於我們不滿意我們的生活方式或者不滿意我們所感受到的方式,或我們對他人或工作的關係不滿意。這個清單可以繼續寫,但是大多數人的目標是改善生活。

處理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

很重要的一點:我們想要改變和改善。這不是說我們希望通過修習來逃到一個幻想世界;有很多其他的方法,譬如毒品和酒精,我們可以用它們做到。我們可以花一整天聽音樂,所以我們不必考慮任何事情。通常,當我們處於這類事物的影響之下時,我們的問題似乎沒有那麼嚴重或者沒那麼真實。但是問題總是會再次回來,因為事實上我們並沒有學會如何去處理這些問題。很多人把禪修當成毒品那樣運用,但是這並不會帶來長久性的幫助。我們可能會搖鈴和打鼓——有點像佛教版狄士尼樂園——但是它並不會真正的刺激出我們的任何內部變化:它僅僅只是逃避而已。

然而,如果我們按照佛教傳統的方式禪修,我們不是試圖逃避我們的問題,而是去處理和克服這些問題。事實上這是非常勇敢的,並且需要很多努力,因為並不是那麼的容易。我們需要對此有心理準備,它並不會很有趣。我們可以將它與身體訓練相提並論,身體訓練通常是枯燥的,我們的肌肉會酸痛,但是為了變得更加強壯和健康,我們願意去忍受這些困難。

作禪修也是一樣,除了我們是訓練心而非身體。有些形式的佛教派別會把身體訓練跟禪修結合起來,例如工夫,但藏傳佛教不是這樣。訓練身體沒什麼不對,實際上非常有用。然而重點應該在心,不只是智力,也是情緒跟心靈。偉大的佛教大師們強調,當開始修習佛教時,最基本的事就是調伏心,因為我們行動、舉止、與人溝通,都是受到心的狀態所主導。

誠實地看待我們自己

我們認識到在生活中會遇到困難,並且我們看到這些困難的源頭是一些我們心中不夠好的東西。如果我們真正誠實地檢驗我們自己,會發現我們有很多煩惱,從憤怒到貪婪、自私、嫉妒、執著、自大、幼稚,這個清單可以繼續下去。如果更深入的話,我們發現,對於生活,我們有很多的不安全感和困惑。這些煩惱常支配著我們的心境,並且導致我們以一種給自己和他人製造問題的方式來跟別人行動、說話跟聯繫。甚至當我們獨處的時候,我們的心常常覺得不舒適,與各種不同煩惱賽跑。簡而言之,我們不是真正快樂。

禪修旨在對此情況帶來改變。它並不是像說吃了藥,然後就對任何事情不必思考。即使有一些人是這麼看待禪修的,但那並不是解決方案。他們以為你只要坐下來,閉上眼睛,把一切拒之門外,然後一定程度上問題就將會消失。這是行不通的。相反,我們需要積極地應對我們的問題。

尋找真正的敵人

我們常常在佛教典籍中發現一些非常強烈的語言,把我們的煩惱描述成我們的真正的敵人。並不是要把它們變成令自己害怕或者執著的某種怪物,相反的,我們認識到這些是我們必須要去努力的地方。我們有很多很美的佛教典籍,討論這些麻煩製造者,典籍說“它給我帶來了這麼多的問題和麻煩,我受夠了。現在是時候結束了。“所以我們卷起袖子,然後我們坐下,試圖去改變我們的心。這才是禪修真正的意思。

禪修,簡而言之,是通過訓練我們自己、養成有益習慣的方法,它也改變我們的不良習慣。包括我們的思維方式,感受方式,以及我們對事物的情緒反應。這需要訓練和重複——它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就像田徑運動那樣的訓練我們自己,或者是像彈奏樂器,或者跳舞,一開始感覺不是那麼自然。但是當我們熟悉了之後,這些就變得十分的自然了。我們用心、情緒和感受所做的事情也是如此。

改變是否可能?

現在,一個大的問題出來了。我們是否真的能夠改變呢?事實上,為了要努力改變自己,我們首先需要信服:改變是確實可能的。我們常見人們說“這是我的方式,我就是這樣子;我無法改變它,所以我只能跟它共處” 或者 “我是一個愛生氣的人,我脾氣不好,這就是我。”如果我們對一些事情有如此強烈的確定,那很自然,改變將會很難。

我需要去誠實地看待我們自己。為什麼我們如此確定?如果我們真的是一個生氣之人,那麼,我不應該是一直在生氣嗎?我們也許會責怪別人:我們生氣是因為我的母親和父親做了這些或者那些。這並不會真的有幫助。如果我們往更深層看,我們可能會嘗試著找出情緒的真正來源。即使是我們每天對自己說,“不要生氣,不要貪心,不要自私,” 事實上也是很難斷除的,不是嗎?所以我們必須要去尋找一種方法,使得我們能夠改變我們情緒上的感受。

我們的態度影響一切

佛教說,我們情緒狀態背後即是我們所謂的“態度”。這意味著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讓我們想像一下我們失業了。我們可以把這看作是一場災難,然後我們覺得憤怒並且沮喪。為什麼?因為這時候我們認為這是世界上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事情。

我們失業了——這是事實。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能改變的,是我們對待失業這件事情的方式,這就是態度。所以我們試圖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待它——我們現在可以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或者考慮一下換職業。好的,這也許在經濟上不是那麼好,但是至少我們不會感到很難過。所以這就是我們可以專注于禪修的地方——我們如何對待事物,因為這是影響我們感受方式的因素。

我的密友上周過世了。這很悲傷。我為此感到很難過——這是健康的;這並沒有什麼錯。當然,對於他的離世,我感到不是那麼的開心!但是我該如何保持心境呢?在他過世前一周,我有一種感覺,我應該打電話給他,但是我卻沒有打。他身體非常好,他在洗澡的時候心臟病發作,倒在浴室過世了。這完全不是預料之中的,而且非常的突然。當然,我十分後悔,一星期前當我想打電話給他的時候我卻沒有,或者我可以對自己很生氣,想想如果我知道他將要過世,而可能想要跟他說的事情。這樣想的話,我會感覺非常非常糟糕。

反之,我去記得我們之間所有快樂的事情,以及我們曾經互相分享的很多美妙的事情——我們是35年的朋友——我非常之榮幸,能夠非常親密地認識一個如此棒的人。他可能是我所知的西方人之中,對於佛法修行最虔誠之人。我視他為我繼續修行的一個極大的動力。正如他照顧他的妻子那般,我知道,如果他知道我現在正在做的,他會感到非常的安慰,所以我一直在做。

這就是禪修的結果。你不會獲得超能力或者任何異能力。你得到的是,當你面對困難情形的時候,若陷入消極,不快樂的心境,首先你會有足夠的理解力去認識到:如果繼續這樣的話,只會把事情搞得更加糟糕。我們對於這種困難情形有一個更好的理解方式,而經過足夠的訓練,我們可以完全地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我們可能仍然覺得悲傷,正如當我失去我朋友那時那般,但是我們可以融合一些增加我們幸福感的想法,以減輕這種悲傷。

視頻: 第二世 岑夏色貢仁波切 —「為何學習佛教?」
請點擊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圖樣以開啟字幕。要更改字幕語言,請點擊「設定」圖樣,然後點擊「字幕」選擇想要的語言。

接受自己的潛能

所以我們問,我們是否有能力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看我們孩童時代那些當時有趣和奇妙的事情,現在它們變得十分愚蠢和無聊。隨著我們變老,我們的態度改變很多。一旦我們接受態度還能進一步改變,那麼我們不得不學習新的改變的方法。這分三個步驟:

  • 獲得正確的資訊——我們需要學習關於什麼是更有益的習慣,而這是來自於聽,讀或者學習。這一步並不意味著我們理解它,而是我們能分辨出這是佛教的方法。
  • 思考其含義——我們需要思惟我們已經獲得的資訊,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從而能夠理解它。我們必須認識,我們所學的是真實的,而不僅是垃圾。我們也需要信服它對於我們的裨益,並且我們能夠將它融合到我們的生活裡。
  • 禪修——現在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去修持,因此我們能夠把我們所學的和所理解的建成一個更加有益的方式。

正確的資訊和思索

獲得正確的資訊並不像我們認為的那麼容易。有一些人宣稱自己教導正宗的佛教方法,其實只不過出版了一本書而已,這並不表示書的內容是正確的。只因為是來自一名很受歡迎或者很有個人魅力的人,並不意味著他的教法是正確的。希特勒是一個非常有個人魅力、非常受歡迎的人,但是他所教的顯然不是正確的。

因此,佛教強調我們運用我們的智慧。我們跟動物的差別在什麼方面呢?你可以訓練動物去做很多事情,但是我們超過於牠們的是智慧。我們能夠區分什麼是有益的的和什麼是無益的。即使我們一開始對一些事情不理解,我們可以用智慧來解決問題,而這些恰恰是當我們聽或者閱讀教法的時候需要去做的。

佛陀所教的一切是為了利益他人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自我檢查一下,所教的這些是否真的有益呢?為此,我們也需要考慮長期影響,因為短期的影響也許並不是那麼的令人愉悅。這就像一些藥物治療,雖然過程不是那麼愉悅,但是卻能帶來長期的裨益,比如癌症化療。

對於上述所說,如果我們對教法不進行檢查,也不把它們與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的個人經驗聯繫起來,那麼我們又如何能夠真的對此進行禪修呢?這就像我們買東西,並沒有考慮是否需要它或者想要什麼,或者並沒有考慮它是否真的有用。

正式禪修

當然,思考教法這一過程是非常有裨益的,有些人可能已經把它稱之為禪修的一種形式。但是,我們更正式稱為“禪修”的,乃是將一種更加有益的心境,融合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中的一個過程。這本身需要兩個步驟:

  • 慧觀禪修——第一段一般被稱之為“分析的禪修”,在這裡,對於某些東西,我們專注在去改善它的態度,辨析其所有的細節和細部的支持因素。
  • 寂止禪修——第二段我們不再主動辨析所有細節,而僅是以一個更加緊密的方式關注我們的對境,以我們分析之後的主要結論作為我們對它的態度。

很多人們在開始禪修的時候,學著專注於呼吸。我們把心安靜下來,專注於吸入和呼出。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是事實上卻很難。當我們專注於呼吸的時候,我們試圖做什麼呢?首先,我們試著讓引起腦袋裡各種妄念的聲音安靜下來。這就像擺脫背景裡的靜電。但是我們可以專注於呼吸,同時對我們所聽到的、所考慮的和所想的有一定的理解。這正是運用慧觀禪修和穩定禪修之處。譬如,我們可以把呼吸視為無常的例證:它一直都在變化。或者我們可以看一看事實:沒有一個“我”獨立於呼吸——畢竟,誰在呼吸?但是,這種分析對於初學者來說過於複雜。

更好的起點也許是,再一次,審視我們自己。我們總是處於承受來自工作、家人以及社會的壓力——因此我們的心,總是充滿了擔憂和棘手的想法。很難放鬆!所以對於我們來說,能夠更加簡單地放鬆以及感到更腳踏實地,將是很有裨益的。儘管這最終並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但是這是建設性的第一步。通過專注於我們的呼吸,我們可以讓我們接觸到身體的真實狀態——“我活著!”呼吸對此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因為呼吸一直持續至我們死亡。不管我們的生活有多艱難,呼吸總是在的。如果我們可以更加意識到這一點,這將幫助我們理解生命正在繼續;不管怎麼樣,生活還在繼續。這是很有幫助的,比如當我朋友過世的時候,因為我知道這一點,所以生活繼續。

我們有了這些資訊,我們已經對此有了思考和理解,並確信它是有意義的。能夠看到生活在繼續,我們的身體有了更緊密的聯繫,而不會在恐懼和沮喪的想法中完全迷失,這難道不是很有益嗎?是的,這是有益的。我是否能夠專注於我們的呼吸並且意識到它呢?是的,即使我們只是把別的活動暫停一或兩秒,我們可以注意到我們的呼吸:它總是在那裡。因此,我們甚至不需要有一個非常深或者複雜水準的理解。更深當然更好,但是對於剛開始來說,這些就足夠了。

禪修過程

當我們有了兩個心理因素時,我們對於專注在呼吸上有一些理解,這是隨專注而來的心境:

  • 粗大的偵測——對一些事物有一個粗略的注意
  • 細微的洞察——對一些事物的理解達到一個非常細節的水準。

用於描述這兩種精神狀態的一個傳統示例,是看一幅照片。我們可以粗略的發現,這是一幅照片,也許是某人的。甚至都不需要去說,就僅通過觀看而知。這就是通常語言所稱的“理解”。通過細微的區分,我們可以更詳細的看這照片,並且可以知道這是具有某一種特徵的這個或者那個人的照片。

這就是我們專注於呼吸時所做的。我們偵測並且知道呼吸是一直都存在的東西,而我們可以辨別到它進入和呼出鼻子的細節。不管發生什麼,只要我們還活著,它就會持續下去,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穩定的,安全和可靠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稱之為“辨析禪修”,因為它是我們主動去注意的東西。我們不是要對它進行分析,僅是從某一個角度、用某一種方式去看待和理解它。

第二步,穩定禪修,我們只要知道它,而並不需要以這種方式主動辨析它。主動瞭解事物和僅僅知道它,這二者有很不一樣的心態。我們禪修,其結果是我們更腳踏實地,感受更加的穩定和安全。如果我們反覆修習,最好是每天都修的話,這一點就會實現。

將修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尤其是當我們感到特別不安的時候,我們要試著去記起這種修習。這當然是困難的,而我們前面也用過體育鍛煉做比喻,但是最終,這種瞭解變得根深蒂固,以至於我們時時刻刻都知道這一點。我們總是知道生命在繼續,並且在一個很深的層面上了解,不管發生什麼都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對此深有體會,因此這變成了一種習慣,一種改變我們看待生活的習慣。這就是禪修的結果。如果我們忘了它,我們總是可以再次專注於我們的呼吸,並且提醒和清醒我們自己。我們所做的,在如何處理日常生活上,真正改變我們的心境。這並不是逃避問題而進入到某一個幻想世界,更是我們遵行的一個主動過程,好能夠改善心理和情感狀態,並且最終改善我們所處的狀況。

剛剛這些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十分複雜的心理學方法。這樣看也是可以的,但是我們應該小心,不要認為這就是佛教的全部——認為佛教僅是另一種形式的心理學。佛教遠遠不止這些。在佛教裡,我們的目標遠不止此——我們要證悟,幫助所有人——但是我們一定需要走過這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結語

整天聽音樂或者保持忙碌,乃至喝醉或者飲酒來忘記一切,這樣簡單地嘗試逃避我們的問題是很容易的。但這些臨時性的作法是無濟於事的,問題總是會再次出現。通過真正地思考,然後進行佛法禪修,我們可以完全改變我們看待自己跟別人的方式,以及看待經驗的方式。僅管這些絕不會使我們的問題立刻消失,但是它使我們能以足夠強大的理解去面對這些問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