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想佛陀

很多的禪修練習都涉及觀想。但是“觀想”一詞可能有一點點翻譯誤導性,因為並不是運用眼睛。我們發揮我們的想像力,所以不只是視覺,我們也必須要想像聲音,氣味和身體感受。當我們心意供養各種物質的時候,我們想像享受它們所帶來的感官愉悅感。此外我們不是去想像二維圖片;我們需要觀想,不是圖片或者塑像或者卡通樣貌,而是由光構成的鮮活三維形相。

專注於佛陀

當我們作大乘傳統的專注修習時,很多老師建議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這僅是因為這是最簡單的方法。但是該傳統裡最常見的做法,是通過想像一個小的佛陀,來得到注意力。我們也可以凝視一個蘋果然後得到注意力,但是,實際上凝視一個蘋果的裨益是什麼?如果我們專注於佛陀,那麼,除了得到注意力以外,我們還可以意識到佛陀的品質,並可以將我們的生活放在一個被佛陀所指引的安全方向(皈依),以及依靠菩提心以我們自己成佛為目標,等等。

此外,古代印度大師無著指出,完美的注意力,是通過意識而實現的,而不是通過任何感官識。這是因為我們將運用這種注意力,用心來培養慈愛,悲心,和對空性的理解等等。為了在我們想要生起的心境上獲得注意力,觀想佛陀是一個工具,來訓練我們的意識。因此,藏傳佛教格魯派傳統,為了獲得完美的注意力,我們尤其著重於想像佛陀。

那麼,薩迦派,寧瑪派,和噶舉派又如何呢?我們通常會在他們那發現專注呼吸的建議,或者是眼睛集中於注視一幅畫或者一尊佛像?這與無著菩薩的建議相衝突嗎?不,我們來看一看,對我們的心如何去認知對境的解釋,這就不相衝突了,三個教派都說,眼識僅能認知到色塊,而且一次只能感知一個瞬間。那麼,概念認知把所有這些放在一起,統稱為我們所謂的“常識物件。”譬如,蘋果不只是一個紅色的球體。它也不只是味覺或者嗅覺。它不只是你手上的身體感知,或者你咬它一口的聲音感知。它不只是存在於一瞬間,然後下一瞬間是完全不一樣的對境;它隨著時間而具有連續性。蘋果最後會腐爛分解,但是傳統意義上的這個蘋果會持續保持幾天。當你看到蘋果,事實上,你看到的是一個心理建構。

根據對認知的這種解釋,當我們專注於一個蘋果或者專注於呼吸時,它是一個概念性的對境,而概念性對境是專注於意識的。概念上,我們把有顏色的形狀、嗅覺、連續性的瞬間同置於一個對境上,按照常識,我們可能稱之為“蘋果”,或者其他的什麼。所以,這些學派也是尊重無著菩薩的主張的,也就是我們需要通過意識來發展注意力。

實際修法

如果我們通過觀想佛身像而獲得注意力,那麼,佛陀需要必須同我們的拇指大小差不多,且想像他在我們前方大約相距一手臂長的位置。我們的眼睛實際上並不是朝向對境看,而是向下看,這是因為它不是由於我們的眼睛所產生的。我們向下看,而佛陀稍微在我們上方,大略在我們的額頭水準。

這完全不難。向下朝地板看,然後抬起手臂將拇指保持在前額位置。你感覺到你的拇指在那裡,而不需要看它,你就可以專注於它,對嗎?如果你把手臂放下來,你仍然可以專注於你拇指曾在的位置。簡單!

在很多上座部的修習中建議把眼睛閉上,但是在大乘典籍中,是建議睜開眼睛的。有一些特定的禪修修習,你需要把眼睛睜得很大或者閉上眼睛,但是一般的大乘佛教當中,眼睛是睜開的而不是閉上的。你不要完全張開眼睛,因為這樣的話容易被分散注意力。所以我們向下看,朝著鼻尖的方向。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視線會交叉,其實我們是朝著鼻尖的方向往地面看,鬆散地聚焦,而不要太緊:畢竟我們不是在找掉到地上的隱形眼鏡。

閉上眼睛禪修也有一些缺點。如果我們習慣於把眼睛完全閉上,好使自己平靜下來、產生慈愛和悲心,這可能會使它在日常生活中很難運用起來。當你與人互動的時候,你不可能突然一下閉上眼睛、嘗試去產生一種心境——這可能有點奇怪。在大乘佛教裡,我們把眼睛微微張開,因為我們所做的,是為了幫助所有的眾生;我們不想把他們拒之門外。正如達賴喇嘛尊者所指出的,閉上眼睛禪修有一個更微妙的問題,那就是眼瞼會有一點點跳動,而且你還常會看到這種跳動的紅點,這是很分散注意力的。

觀想的兩個方面

當我們觀想的時候,需要去注意兩個重要方面。一個是讓其顯現出來,通常被翻譯成“明晰”,但是這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詞,因為它暗示著某物被聚焦。這個時候並非如此,而是通過想像而使得一些東西顯現。第二個原因是字眼上的“自豪”,在這裡我們有一種自豪的感受,即我們所觀想的對境事實上是存在的。

宗喀巴大師解釋了這一種自豪感受,剛開始的時候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必過於擔心我們的觀想如何聚焦,但是如果我們可以真正的感受到,有一個佛陀在我們的面前,那會是非常好的。我們所需要的只是一些外觀,甚至僅僅是一點黃色的光,然後想,“是的,那裡是有一個真正的佛陀。” 隨著我們注意力的增加,將自動出現更多的細節。(中譯註:此處的自豪傳統上指的是佛慢,是針對自生本尊而言。觀想對生的佛陀同樣需要有佛陀真實現前的感受,但跟定義上的佛慢有別。)

不要過於強迫

作為修行者,我們所犯的最大錯誤之一是,當我們嘗試去觀想某些東西的時候,我們在細節上過於執著於它本應該是什麼樣的,那兒有什麼用的珠寶和衣服,眼睛是什麼顏色,等等。這可能會致使我們變得太過於緊張而導致我們根本無法修習。當我們嘗試去觀想一整隊的多量形相時,這將變得更加糟糕。典籍也無濟於事,因為它們提供了所有的細節,而這些給人的印象是我們能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能觀想出所有東西。能觀想出一系列複雜眾多形相的所有細節,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一種技巧,我們有可能觀想出來所有的東西,但是現在,我們先忘掉這一點。如果我們竭盡全力地去強迫獲得更多的細節,那麼,我們真的會像藏文裡所說的”風病”(中譯注:藏醫中認為風息不調造成的疾病,多符合現代的身心病特徵),即我們的能量變得不安,我們覺得被打敗。

建立觀想

關於複雜的觀想,宗喀巴大師提到兩個傳統,給了非常實用的建議。一個是每次處理一個精細的細節,然後逐漸地加,直至完成整個畫面。他說這個方法適合於一些特殊的個人。我們大部分人應該先從模糊的整體畫面或者感受開始,然後在該框架內,隨時間而添加細節。

很重要的一點是,添加細節這個過程具可疊加性,你可以很尖銳的集中一個細節,然後添加另一個細節而不丟失掉第一個。那麼,你有了兩個集中點,然後你再添加一個細節,而不丟失前面兩個。當你進一步添加一些東西時,不丟失對前面已經獲得聚焦的細節,這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我們正在觀想佛陀,宗喀巴建議我們從眼睛開始。他說,如果身體大體來說是清晰的,我們應該把持住它。如果大概形相不是很清晰,但是某些部位是清晰的,那麼,我們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清晰的部位上。如果這幾個部分也消失,那麼,我們需要再一次生起大概的粗略形相。

觀想作為擴展覺知的工具

這些複雜的觀想,其意義是什麼?它不僅僅只是要發展心理的運動技能,最終在觀想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獲取金牌。所有的細節都有助於擴張我們心的覺知,從而能夠同時了解很多不同的事情。關鍵並不是說所有這些看起來是什麼,而是指每個細節所代表的是什麼。

思惟要修成佛的各種成因:有三十二種主要行為是主因。同時記住這三十二種不同的修習是非常難的,如果我們以完全抽象的方式進行,尤其艱難。如果我們以佛陀的三十二相的形式,把這三十二種修習圖形化的排列開,好比順時針卷起的頭髮,這樣則更容易將它們放在一起,而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如果我們不能夠一次生起一個了悟,我們又如何能夠同時連結所有的呢?我們的目標是利益眾生,這意味著我們要同時覺知到所有個體。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擴展我們的心,以逐漸提高覺知。這種複雜的觀想有助於我們做到這一點。

結語

如果我們真的很熱衷於某事,我們是不會偷懶的,只會稍作休息而推遲一會兒;知道我們何時需要休息,這一點真的很重要,這樣的話我們才不會因為精疲力盡而放棄。一旦我們真正地看到了修行教義的裨益,對它們進行檢測,然後進行禪修。在精進和喜悅的助緣下,活力將慢慢地出現。最重要的是,觀想佛陀的方法,能提升我們的注意力,也是把意識提升到一個難以置信的水準的好方法。關鍵是我們需要逐步進行,並且我們需要隨時堅持不懈,如此我們將可能實現對我們自己極為有益的心境,並且幫助其他所有眾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