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想佛陀

很多的禅修练习都涉及观想。但是“观想”一词可能有一点点翻译误导性,因为并不是运用眼睛。我们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所以不只是视觉,我们也必须要想象声音,气味和身体感受。当我们心意供养各种物质的时候,我们想象享受它们所带来的感官愉悦感。此外我们不是去想象二维图片;我们需要观想,不是图片或者塑像或者卡通样貌,而是由光构成的鲜活三维形相。

专注于佛陀

当我们作大乘传统的专注修习时,很多老师建议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这仅是因为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该传统里最常见的做法,是通过想象一个小的佛陀,来得到注意力。我们也可以凝视一个苹果然后得到注意力,但是,实际上凝视一个苹果的裨益是什么?如果我们专注于佛陀,那么,除了得到注意力以外,我们还可以意识到佛陀的质量,并可以将我们的生活放在一个被佛陀所指引的安全方向(皈依),以及依靠菩提心以我们自己成佛为目标,等等。

此外,古代印度大师无着指出,完美的注意力,是通过意识而实现的,而不是通过任何感官识。这是因为我们将运用这种注意力,用心来培养慈爱,悲心,和对空性的理解等等。为了在我们想要生起的心境上获得注意力,观想佛陀是一个工具,来训练我们的意识。因此,藏传佛教格鲁派传统,为了获得完美的注意力,我们尤其着重于想象佛陀。

那么,萨迦派,宁玛派,和噶举派又如何呢?我们通常会在他们那发现专注呼吸的建议,或者是眼睛集中于注视一幅画或者一尊佛像?这与无着菩萨的建议相冲突吗?不,我们来看一看,对我们的心如何去认知对境的解释,这就不相冲突了,三个教派都说,眼识仅能认知到色块,而且一次只能感知一个瞬间。那么,概念认知把所有这些放在一起,统称为我们所谓的“常识对象。”譬如,苹果不只是一个红色的球体。它也不只是味觉或者嗅觉。它不只是你手上的身体感知,或者你咬它一口的声音感知。它不只是存在于一瞬间,然后下一瞬间是完全不一样的对境;它随着时间而具有连续性。苹果最后会腐烂分解,但是传统意义上的这个苹果会持续保持几天。当你看到苹果,事实上,你看到的是一个心理建构。

根据对认知的这种解释,当我们专注于一个苹果或者专注于呼吸时,它是一个概念性的对境,而概念性对境是专注于意识的。概念上,我们把有颜色的形状、嗅觉、连续性的瞬间同置于一个对境上,按照常识,我们可能称之为“苹果”,或者其他的什么。所以,这些学派也是尊重无着菩萨的主张的,也就是我们需要通过意识来发展注意力。

实际修法

如果我们通过观想佛身像而获得注意力,那么,佛陀需要必须同我们的拇指大小差不多,且想象他在我们前方大约相距一手臂长的位置。我们的眼睛实际上并不是朝向对境看,而是向下看,这是因为它不是由于我们的眼睛所产生的。我们向下看,而佛陀稍微在我们上方,大略在我们的额头水平。

这完全不难。向下朝地板看,然后抬起手臂将拇指保持在前额位置。你感觉到你的拇指在那里,而不需要看它,你就可以专注于它,对吗?如果你把手臂放下来,你仍然可以专注于你拇指曾在的位置。简单!

在很多上座部的修习中建议把眼睛闭上,但是在大乘典籍中,是建议睁开眼睛的。有一些特定的禅修修习,你需要把眼睛睁得很大或者闭上眼睛,但是一般的大乘佛教当中,眼睛是睁开的而不是闭上的。你不要完全张开眼睛,因为这样的话容易被分散注意力。所以我们向下看,朝着鼻尖的方向。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视线会交叉,其实我们是朝着鼻尖的方向往地面看,松散地聚焦,而不要太紧:毕竟我们不是在找掉到地上的隐形眼镜。

闭上眼睛禅修也有一些缺点。如果我们习惯于把眼睛完全闭上,好使自己平静下来、产生慈爱和悲心,这可能会使它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运用起来。当你与人互动的时候,你不可能突然一下闭上眼睛、尝试去产生一种心境——这可能有点奇怪。在大乘佛教里,我们把眼睛微微张开,因为我们所做的,是为了帮助所有的众生;我们不想把他们拒之门外。正如达赖喇嘛尊者所指出的,闭上眼睛禅修有一个更微妙的问题,那就是眼睑会有一点点跳动,而且你还常会看到这种跳动的红点,这是很分散注意力的。

观想的两个方面

当我们观想的时候,需要去注意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让其显现出来,通常被翻译成“明晰”,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词,因为它暗示着某物被聚焦。这个时候并非如此,而是通过想象而使得一些东西显现。第二个原因是字眼上的“自豪”,在这里我们有一种自豪的感受,即我们所观想的对境事实上是存在的。

宗喀巴大师解释了这一种自豪感受,刚开始的时候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必过于担心我们的观想如何聚焦,但是如果我们可以真正的感受到,有一个佛陀在我们的面前,那会是非常好的。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些外观,甚至仅仅是一点黄色的光,然后想,“是的,那里是有一个真正的佛陀。” 随着我们注意力的增加,将自动出现更多的细节。(中译注:此处的自豪传统上指的是佛慢,是针对自生本尊而言。观想对生的佛陀同样需要有佛陀真实现前的感受,但跟定义上的佛慢有别。)

不要过于强迫

作为修行者,我们所犯的最大错误之一是,当我们尝试去观想某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在细节上过于执着于它本应该是什么样的,那儿有什么用的珠宝和衣服,眼睛是什么颜色,等等。这可能会致使我们变得太过于紧张而导致我们根本无法修习。当我们尝试去观想一整队的多量形相时,这将变得更加糟糕。典籍也无济于事,因为它们提供了所有的细节,而这些给人的印象是我们能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能观想出所有东西。能观想出一系列复杂众多形相的所有细节,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种技巧,我们有可能观想出来所有的东西,但是现在,我们先忘掉这一点。如果我们竭尽全力地去强迫获得更多的细节,那么,我们真的会像藏文里所说的”风病”(中译注:藏医中认为风息不调造成的疾病,多符合现代的身心病特征),即我们的能量变得不安,我们觉得被打败。

建立观想

关于复杂的观想,宗喀巴大师提到两个传统,给了非常实用的建议。一个是每次处理一个精细的细节,然后逐渐地加,直至完成整个画面。他说这个方法适合于一些特殊的个人。我们大部分人应该先从模糊的整体画面或者感受开始,然后在该框架内,随时间而添加细节。

很重要的一点是,添加细节这个过程具可迭加性,你可以很尖锐的集中一个细节,然后添加另一个细节而不丢失掉第一个。那么,你有了两个集中点,然后你再添加一个细节,而不丢失前面两个。当你进一步添加一些东西时,不丢失对前面已经获得聚焦的细节,这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我们正在观想佛陀,宗喀巴建议我们从眼睛开始。他说,如果身体大体来说是清晰的,我们应该把持住它。如果大概形相不是很清晰,但是某些部位是清晰的,那么,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清晰的部位上。如果这几个部分也消失,那么,我们需要再一次生起大概的粗略形相。

观想作为扩展觉知的工具

这些复杂的观想,其意义是什么?它不仅仅只是要发展心理的运动技能,最终在观想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取金牌。所有的细节都有助于扩张我们心的觉知,从而能够同时了解很多不同的事情。关键并不是说所有这些看起来是什么,而是指每个细节所代表的是什么。

思惟要修成佛的各种成因:有三十二种主要行为是主因。同时记住这三十二种不同的修习是非常难的,如果我们以完全抽象的方式进行,尤其艰难。如果我们以佛陀的三十二相的形式,把这三十二种修习图形化的排列开,好比顺时针卷起的头发,这样则更容易将它们放在一起,而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如果我们不能够一次生起一个了悟,我们又如何能够同时连结所有的呢?我们的目标是利益众生,这意味着我们要同时觉知到所有个体。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扩展我们的心,以逐渐提高觉知。这种复杂的观想有助于我们做到这一点。

结语

如果我们真的很热衷于某事,我们是不会偷懒的,只会稍作休息而推迟一会儿;知道我们何时需要休息,这一点真的很重要,这样的话我们才不会因为精疲力尽而放弃。一旦我们真正地看到了修行教义的裨益,对它们进行检测,然后进行禅修。在精进和喜悦的助缘下,活力将慢慢地出现。最重要的是,观想佛陀的方法,能提升我们的注意力,也是把意识提升到一个难以置信的水平的好方法。关键是我们需要逐步进行,并且我们需要随时坚持不懈,如此我们将可能实现对我们自己极为有益的心境,并且帮助其他所有众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