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tudy Buddhism Home
Arrow down
Arrow up
基本教理
Arrow down
Arrow up
普世价值
什么是…
如何做…
禅修
访问
Arrow down
Arrow up
西藏佛教
Arrow down
Arrow up
关于佛教
证悟之道
心灵训练
密法教义
原着文本
精神导师
Arrow down
Arrow up
进阶研习
Arrow down
Arrow up
道次第
心灵科学
论藏和教义系统
金刚乘
祈祷和仪轨
历史和文化
Arrow down
Arrow up
有关我们
Authors & Experts
Newsletter
Progress Reports
最新内容
Arrow down
Arrow up
支持我们
العربية
বাংলা
བོད་ཡིག་
Deutsch
English
Español
فارسی
Français
ગુજરાતી
עִבְרִית
हिन्दी
Indonesia
Italiano
日本語
ខ្មែរ
ಕನ್ನಡ
한국어
ລາວ
Монгол
मराठी
မြန်မာဘာသာ
नेपाली
ਪੰਜਾਬੀ
پنجابی
Polski
Português
Русский
සිංහල
தமிழ்
తెలుగు
ไทย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اُردو
Tiếng Việt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Arrow down
词汇术语
视频
帐号
Enter search term
Search
Search icon
禅修
37 文章
禅修的主要特征
禅修是很多宗教传统都存在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佛教;尽管佛禅修的很多方面在所有印度宗教中都能够找到,但是这里,我想将所有讨论限制在佛教的呈现方式来谈。 视频: 康卓仁波切 —...
Part
in
禅修:主要重点
清扫禅修室
前言 六种前置修法(sbyor chos)来自阿底峡,他是从他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金洲上师学到的,然后传来西藏。这些是我们作任何禅修的预备工作。我们看到在道次第当中对其有讨论。在五世达赖的「道次第文殊亲授」当中说,在早上的禅修时程前作全部六种,之后的禅修节数前只需要作后四种。 这六种是: 清扫禅修室,安放佛陀的身、语、意代表。 取得不染虚伪的供品并摆设美观。 放置合宜坐垫,以八支姿势坐下并以正面心态作皈依与重发菩提心。 观想广大资粮田(tshogs...
Part
in
禅修前的六种准备工作
取得与布置供养
...
Part
in
禅修前的六种准备工作
禅修的前行预备
有利的禅修环境 我们要真正投身于禅修,就需要有利的环境。而对于什么有利于禅修,则有着各种各样的名录,当然,这些通常是在进行禅修闭关的语境中做出探讨或者呈现的,而我们大多数人则是在家里进行禅修。 即便在家里,最有助益的就是不要有分心的东西。环境要尽可能安静。我们中很多人生活在车来车往的嘈杂街区,因此,在早晨或者晚上车辆往来稀少的时候进行禅修会更好,环境还要求没有音乐、听不到隔壁房间的电视声音。这些东西非常重要。如果不可能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那么就试着戴上耳塞。耳塞并非必然会堵住所有的噪音,但它确实会降低噪音的烈度。 我们中很多人不具备能够拥有一间单独...
Part
in
禅修:主要重点
聆听佛法教法
禅修的作用是什么 禅修是一个改变和改善我们生活的方法。如何改变呢?我们的生活受我们性格和情绪的影响,而性格和情绪是受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环境影响,还有我们跟谁在一起等等。如果我们有任何生活上的经验,我们知道尽管外部事物改变,诸如工作,财富以及朋友,但我们的态度和心境保持不变的话,我们总会有同样的问题。不管我们有多少朋友,我们仍然会感到有不安全感。无论我们富有与否,我们仍然会生气和沮丧。这些并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变。 禅修在这儿能起作用,因为为了带来生活质量的真正改变,我们需要从我们的心下功夫。这不仅仅是指智商或者是发展专注力、克服惰性。这些固然...
Part
in
如何学习佛教:闻、思、修
适当的坐垫、顶礼与坐姿
第三个预备练习是安排一个适宜的坐垫,以八支坐法而坐,并以正面的心绪作皈依并重申菩提心的目标。 安排适合的坐垫 依照典籍,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在一个稍微垫高的木头平面上设置禅修坐垫,这样底下比较通风。如果你看大部分在印度的藏人,他们多半在床上禅修,这样底下就通风。他们并没有分开的禅修室之类的地方。仅管在床座底下应该要摆放吉祥草等物以求取吉祥缘起,对大部分的人来说这并不是很方便。 如果我们盘腿坐的话,所坐的坐垫建议要在后方稍微垫高,腿的压力就会小一点,腿就不会这么快麻掉。我总是觉得许多藏人很不可思议,包括达赖喇嘛在内,他们可以盘腿坐在平面上,臀部不用垫...
Part
in
禅修前的六种准备工作
禅修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了解我们的能力 我们是否真的认为可能实现的所有这些,以及是否有能力实现它,我们并没有讨论太多。这涉及到佛性的整个讨论,佛性基本上是指,我们都有转化成佛陀的因子。这主要是涉及到心的特质。 我们是否有能力理解事物?...
Part
in
如何学习佛教:闻、思、修
资粮田、七支祈祷、供曼达以及祈请
第四修习:观想累积灵性增益的对境(资粮田) 六种预备练习的第四种是修习观想资粮田 (藏:tshogs zhing...
Part
in
禅修前的六种准备工作
禅修需要的心理因素
慧观禅修 通常,禅修分两个阶段:慧观禅修和寂止禅修。在慧观禅修阶段,我们会按照思考过程,通过循序渐进或者一系列的推理,建立起一种我们自己所熟知的心境。在悲心的例子中,我们始于思考我们自身的苦难,然后决心摆脱苦难。那以此为基础,我们想象我们周围有无数众生,并且向所有人打开我们的心,摆脱贪执、排斥和冷漠。然后,仍然专注于所有这些生命,从记住我们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开始,我们贯穿整个过程努力。 然后,如果我们仍然还专注在这些生命的话,我们回顾一下他们所经历的所有苦难。常常,它们不快乐,感到沮丧,并且它们所拥有的快乐绝对不能持续,也从不感到满足。它...
Part
in
如何学习佛教:闻、思、修
观想佛陀
很多的禅修练习都涉及观想。但是“观想”一词可能有一点点翻译误导性,因为并不是运用眼睛。我们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所以不只是视觉,我们也必须要想象声音,气味和身体感受。当我们心意供养各种物质的时候,我们想象享受它们所带来的感官愉悦感。此外我们不是去想象二维图片;我们需要观想,不是图片或者塑像或者卡通样貌,而是由光构成的鲜活三维形相。 专注于佛陀 当我们作大乘传统的专注修习时,很多老师建议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这仅是因为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该传统里最常见的做法,是通过想象一个小的佛陀,来得到注意力。我们也可以凝视一个苹果然后得到注意力,但是,实际上凝视一...
Part
in
如何学习佛教:闻、思、修
1
2
3
4
›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