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tudy Buddhism Home
Arrow down
Arrow up
基本教理
Arrow down
Arrow up
普世價值
什麼是…
如何做…
禪修
訪問
Arrow down
Arrow up
西藏佛教
Arrow down
Arrow up
關於佛教
證悟之道
心靈訓練
密法教義
原著文本
精神導師
Arrow down
Arrow up
進階研習
Arrow down
Arrow up
道次第
心靈科學
論藏和教義系統
金剛乘
祈禱和儀軌
歷史和文化
Arrow down
Arrow up
有關我們
Authors & Experts
Newsletter
Progress Reports
最新內容
Arrow down
Arrow up
支持我們
العربية
বাংলা
བོད་ཡིག་
Deutsch
English
Español
فارسی
Français
ગુજરાતી
עִבְרִית
हिन्दी
Indonesia
Italiano
日本語
ខ្មែរ
ಕನ್ನಡ
한국어
ລາວ
Монгол
मराठी
မြန်မာဘာသာ
नेपाली
ਪੰਜਾਬੀ
پنجابی
Polski
Português
Русский
සිංහල
தமிழ்
తెలుగు
ไทย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اُردو
Tiếng Việt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Arrow down
詞彙術語
視頻
帳號
Enter search term
Search
Search icon
禪修
37 文章
禪修的主要特徵
禪修是很多宗教傳統都存在的東西,而不僅僅是佛教;儘管佛禪修的很多方面在所有印度宗教中都能夠找到,但是這裡,我想將所有討論限制在佛教的呈現方式來談。 視頻: 康卓仁波切 —...
Part
in
禪修: 主要重點
清掃禪修室
前言 六種前置修法(sbyor chos)來自阿底峽,他是從他來自印尼的金洲上師學到的,然後傳來西藏。這些是我們作任何禪修的預備工作。我們看到在道次第當中對其有討論。在五世達賴的「道次第文殊親授」當中說,在早上的禪修時程前作全部六種,之後的禪修節數前只需要作後四種。 這六種是: 清掃禪修室,安放佛陀的身、語、意代表。 取得不染虛偽的供品並擺設美觀。 放置合宜坐墊,以八支姿勢坐下並以正面心態作皈依與重發菩提心。 觀想廣大資糧田(tshogs...
Part
in
禪修前的六種準備工作
禪修的前行預備
有利的禪修環境 我們要真正投身於禪修,就需要有利的環境。 而對於什麼有利於禪修,則有著各種各樣的名錄,當然,這些通常是在進行禪修閉關的語境中做出探討或者呈現的,而我們大多數人則是在家裡進行禪修。 即便在家裡,最有助益的就是不要有分心的東西。 環境要盡可能安靜。 我們中很多人生活在車來車往的嘈雜街區,因此,在早晨或者晚上車輛往來稀少的時候進行禪修會更好,環境還要求沒有音樂、聽不到隔壁房間的電視聲音。 這些東西非常重要。 如果不可能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那麼就試著戴上耳塞。...
Part
in
禪修: 主要重點
取得與佈置供養
...
Part
in
禪修前的六種準備工作
聆聽佛法教法
禪修的作用是什麼禪修是一個改變和改善我們生活的方法。如何改變呢?我們的生活受我們性格和情緒的影響,而性格和情緒是受我們的生活環境和經濟環境影響,還有我們跟誰在一起等等。如果我們有任何生活上的經驗,我們知道儘管外部事物改變,諸如工作,財富以及朋友,但我們的態度和心境保持不變的話,我們總會有同樣的問題。不管我們有多少朋友,我們仍然會感到有不安全感。無論我們富有與否,我們仍然會生氣和沮喪。這些並不會因為外部環境的改變而變。 禪修在這兒能起作用,因為為了帶來生活品質的真正改變,我們需要從我們的心下功夫。這不僅僅是指智商或者是發展專注力、克服惰性。這些固然是...
Part
in
如何學習佛教:聞、思、修
適當的坐墊、頂禮與坐姿
第三個預備練習是安排一個適宜的坐墊,以八支坐法而坐,並以正面的心緒作皈依並重申菩提心的目標。 安排適合的坐墊 依照典籍,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在一個稍微墊高的木頭平面上設置禪修坐墊,這樣底下比較通風。如果你看大部分在印度的藏人,他們多半在床上禪修,這樣底下就通風。他們並沒有分開的禪修室之類的地方。僅管在床座底下應該要擺放吉祥草等物以求取吉祥緣起,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這並不是很方便。 如果我們盤腿坐的話,所坐的坐墊建議要在後方稍微墊高,腿的壓力就會小一點,腿就不會這麼快麻掉。我總是覺得許多藏人很不可思議,包括達賴喇嘛在內,他們可以盤腿坐在平面上,臀部不用墊...
Part
in
禪修前的六種準備工作
禪修之前我們需要知道什麼
瞭解我們的能力 我們是否真的認為可能實現的所有這些,以及是否有能力實現它,我們並沒有討論太多。這涉及到佛性的整個討論,佛性基本上是指,我們都有轉化成佛陀的因子。這主要是涉及到心的特質。 我們是否有能力理解事物?...
Part
in
如何學習佛教:聞、思、修
禪修需要的心理因素
正念慧觀禪修 通常,禪修分兩個階段:慧觀禪修和寂止禪修。在慧觀禪修階段,我們會按照思考過程,通過循序漸進或者一系列的推理,建立起一種我們自己所熟知的心境。在悲心的例子中,我們始於思考我們自身的苦難,然後決心擺脫苦難。那以此為基礎,我們想像我們周圍有無數眾生,並且向所有人打開我們的心,擺脫貪執、排斥和冷漠。然後,仍然專注於所有這些生命,從記住我們彼此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開始,我們貫穿整個過程努力。 然後,如果我們仍然還專注在這些生命的話,我們回顧一下他們所經歷的所有苦難。常常,它們不快樂,感到沮喪,並且它們所擁有的快樂絕對不能持續,也從不感到滿足...
Part
in
如何學習佛教:聞、思、修
資糧田、七支祈禱、供曼達以及祈請
第四修習:觀想累積靈性增益的對境(資糧田) 六種預備練習的第四種是修習觀想資糧田 (藏:tshogs zhing...
Part
in
禪修前的六種準備工作
觀想佛陀
很多的禪修練習都涉及觀想。但是“觀想”一詞可能有一點點翻譯誤導性,因為並不是運用眼睛。我們發揮我們的想像力,所以不只是視覺,我們也必須要想像聲音,氣味和身體感受。當我們心意供養各種物質的時候,我們想像享受它們所帶來的感官愉悅感。此外我們不是去想像二維圖片;我們需要觀想,不是圖片或者塑像或者卡通樣貌,而是由光構成的鮮活三維形相。 專注於佛陀 當我們作大乘傳統的專注修習時,很多老師建議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這僅是因為這是最簡單的方法。但是該傳統裡最常見的做法,是通過想像一個小的佛陀,來得到注意力。我們也可以凝視一個蘋果然後得到注意力,但是,實際上凝視一...
Part
in
如何學習佛教:聞、思、修
1
2
3
4
›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