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compassion

在佛教中,悲憫(慈悲)是希望他人脫離痛苦以及痛苦的成因。這是基於同感他人的感受,尤其是我們也曾經經歷過時。即使我們從未經歷過他們所承受的,我們也可以試著設身處地去感受那會多糟。想像我們會多想逃離出來,我們也會強烈地希望他人也脫離那些狀況。

慈愛與悲憫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沒有它們,人類無法存活。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視頻: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悲心的練習」
請點擊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圖樣以開啟字幕。要更改字幕語言,請點擊「設定」圖樣,然後點擊「字幕」選擇想要的語言。

悲憫讓我們向他人打開心房,打破孤獨跟自我強加的只想到自己。我們通通都面臨生命中的困難,而當我們感到與他人連結時,我們能克服孤單跟焦慮。科學證實,悲憫能讓我們更快樂且更有安全感。認真對待他人的痛苦,並且樂意幫忙,增強我們的內在力量跟自信。如果我們訓練自己培養悲憫,那將會是很深刻的利樂泉源。

 [參見:如何培養悲憫]

悲憫應該是主動地激勵我們去擔起緩解他人苦難的責任。我們的能力可能有限,但我們仍盡力而為,因為我們無法忍受別人在不快樂與痛苦時我們什麼也不作。

悲憫跟知識與智慧結合時最為有效,如此我們才能在行動時作出正確抉擇。如果我們的情緒夠成熟,不會在幫不上忙或建議無效時感到不快或退縮,那悲憫就能成為我們克服自己缺點與發展完全潛能的最強動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