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小乘和大乘意思分別是不大或者“較小”的乘具和寬敞或者“更大”的乘具。這兩個術語首次出現在《般若波羅蜜經》中,表示後者高於前者。歷史上,曾經有八個部派早於大乘佛教,各個部派之間在律藏上略有不同。儘管有人建議用新的名稱統稱上述八部派,我們在此將仍然沿用“小乘佛教”一詞在指稱它們,這當中並沒有什麼貶抑色彩。
[見: 作為術語的小乘和大乘。]
上座部(娜娃達佛教)是小乘佛教八個部派中唯一存續至今的部派,在斯里蘭卡和東南亞很興盛。印度和藏人大乘佛教表述毘婆沙派和經量部的哲學觀點時認為這兩個部派是八部派之一的說一切有部之分支。藏人戒律出自根本說一切有部。因此,切不可混淆藏人對小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的表述。
東亞的佛教傳承來自八部派之一的四分律部。
佛陀釋迦牟尼
悉達多王子(前566 – 前486年)生活在北印度中部。三十五歲那年他達到覺悟成佛。之後,他四處雲遊傳道。很快,遊方的釋迦牟尼身邊聚集了一群獨身的好道人士。結果,隨著需求日增,佛陀給這一團體制訂了守則。“僧侶”一月聚四次誦記這些規戒、消弭可能犯過的錯誤。
大約在修成正覺二十年後,佛陀開始實行每年為期三個月的雨季之夏安居。夏安居促發了建造固定寺院。在示寂前幾年,佛陀也為比丘尼創立了戒律傳統。
佛教第一次結集
佛陀用摩揭陀國方言普拉克利特語(通俗語)進行教授,在他有生之年並沒有留下文字的東西。實際上,佛陀的教義在公元前一世紀初才見諸文字,而這齣自上座部,所用語言是斯里蘭卡的巴利文。此前的數世紀,僧侶們通過記憶和定期誦記保存佛陀教義。
誦記教義的習慣在佛陀示寂後幾個月就開始實行了。此即佛教第一次結集,地點在王舍城(現在的拉遮基爾),有五百名弟子參加。根據傳統史料記載,與會者都是阿羅漢,即得道者。
根據說一切有部說法,三位阿羅漢根據記憶念誦了教義。如果與會所有阿羅漢認為下述三位阿羅漢所念誦的教義實如佛陀之言教,將確認這些教義是正確無謬的。
- 阿難達誦經 – 有關修持的論述。
- 優波離誦律 – 僧團戒律。
- 摩訶迦葉(大迦葉)誦論(阿毘達磨) – 殊勝法。
三部分佛陀教義形成了所謂“三藏”。
- 律藏,有關更高的道德“戒”(自律)的教義,
- 經藏,有關更高的“(禪)定”的教義,
- 論藏,有關消除無明或達到更高的“(智)慧”的教義。
說一切有部還記述說,並不是所有論藏教義在第一次結集中得以誦記。其中有些是在集會後口耳相傳,後來亦被收錄。
根據經量部說法,此次結集中誦記的論藏教義並非完全出自佛陀。實際上,此次論藏收錄的七部阿毘達磨典籍出自七名阿羅漢。
佛教第二次結集和大眾部創立
公元前386年或公元前376年,七百名僧侶在毘舍離舉行了佛教第二次結集。此次結集為了解決有關比丘戒律的“十事”。集會一致認為僧人不可收取錢幣。用現代術語說,這意味著不容許僧人管理資金。集會大眾誦念了律藏以再次確保其純潔性。
根據上座部記述,此次結集時發生了佛教社團的第一次分裂。心懷不滿的僧眾出離形成了大眾部,而留駐的長老們後來形成上座部。在巴利語中“上座部”意思是“聽從長老言者”;“大眾部”意思是“多數派”。
根據其它記載,佛教社團真正的分裂是後來發生的,時間是公元前349年。爭論點並非關於比丘戒律,而是哲學觀點差異。爭論關乎阿羅漢 – 得道者 – 是否全知的問題。
- 上座部長老們認為阿羅漢具有有限性。例如,他們可能在雲遊時不知道方向,從而可以就此得到別人指點。但是,他們諳熟佛法。阿羅漢甚至對自身是否獲得正覺心存疑慮,儘管次念不會重複。但是,上座部堅持認為阿羅漢完全不受貪等惑情污染。
- 大眾部或者說“多數派”不同意有關惑情的說法。他們堅持認為阿羅漢仍然能夠在夢中受到引誘而夢遺,因為他們仍然有一絲貪念。因此,大眾部在阿羅漢和佛陀之間作出了明晰的區分。
上座部的追隨者移住北印度西部;大眾部追隨者移居北印度東部,接著又傳入南印度東部的安德拉。後來,在安德拉出現大乘佛教。西方學者視大眾部為大乘佛教之先驅。
佛教第三次結集及說一切有部和四分律部創立
公元前322年,旃陀羅笈多·孔雀(月護王)在佛教發源地 – – 北印度中央地區建立孔雀王朝,史稱摩揭陀國。帝國迅速擴張,在阿育王(前268 – – 前232年)統治下達到巔峰。在阿育王時期,帝國疆域從現在的阿富汗東部、巴魯奇斯坦直至阿薩姆,涵蓋了絕大部分南印度。
公元前237年,阿育王統治期間,說一切有部因為一些哲學爭端又從上座部分離出來。上座部舉行了第三次結集,這為此次分裂提供了契機。這次結集在王室資助下在孔雀王朝首府波吒厘(華氏城,現在的巴特那)進行。但是,上座部說這次結集發生在公元前257年,比說一切有部對分裂的記錄早了二十年。根據上座部觀點,這是因為,就是在此次結集重申了上座部觀點的純潔無謬後,阿育王派出了傳教使團向帝國內外的地區傳播佛教。佛教通過這些使團傳入現在的巴基斯坦(犍陀羅和信德)、阿富汗東南(巴克特利亞)、古吉拉特、南印度西部地區、斯里蘭卡和緬甸。阿育王后,其子鳩那羅將說一切有部傳入克什米爾。最終,說一切有部從那里傳入現在的阿富汗。
不管此次結集發生在哪一年,其主要任務是辨析佛陀的教義、駁斥正統的上座部長老們認為錯誤的觀點。結集主持者目犍連子帝須將辨析內容編纂成《事論》,成為上座部論藏七典中的第五部。
其它小乘佛教部派對此次結集的記錄和上座部不同。不管怎樣,導致此次分裂的一個重要的哲學論點是關於現像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存在問題。
- 說一切有部主張一切存在 – 包括不再發生者、正在發生者和還未發生者。這是因為,構成事物的原子是不滅的;只是發生形式的變化。因此,原子的形式能夠從還未發生者轉化為正在發生者直至不再發生者。而構成這些事物的原子是恆常不變的。
- 不僅上座部、大眾部也認為只有正在發生者和那些不再發生但結果未顯者確實存在。後者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依然能夠發生作用。
- 但是,說一切有部和大眾部都認為阿羅漢在惑情有淨方面是有限的。
公元前190年,四分律部又從上座部分離了出來。
- 四分律部同意上座部關於阿羅漢遠離惑情的說法。
- 但是,如同大眾部,四分律部傾向於抬高佛陀,宣稱供奉佛陀比供奉僧伽更為重要。四分律尤其強調供奉舍利塔 – – 藏有佛陀遺物的紀念建築。
- 四分律部增加了類似藏的陀羅尼藏。陀羅尼(dharani)梵文意思是“總持”,是祈誦時的梵語禱告口訣。它有助於修持者記住佛法言意,從而可以護持善行、消弭惡行。陀羅尼藏的這種發展和精神修持的次數相伴,其出現的標誌是印度教的典籍《薄伽梵歌》。
法藏部學派根植於健馱邏,該地區涵蓋今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斯坦東北部地區。有關佛教典籍文字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世紀,其使用健馱邏語系普拉克里特諸語言所記載,大部分是來自於法藏部學派。健馱邏語系普拉克里特諸語被用佉盧文拼音腳本所撰寫,佉盧文拼音是以第一個字母“a ra pa ca na”而命名的。值得注意的是,最常見的文殊菩薩(體現佛陀辨別慧的佛像)咒語,文殊菩薩心咒是Om a ra pa ca na dhih。法藏部學派從健馱邏傳播至伊朗,中亞,然後至中國。漢人僧尼信守四分律,以為圭臬。數世紀以來,這一僧伽戒律形式傳到了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
佛教第四次結集
上座部和說一切有部各自舉行了第四次結集。
公元前29年,上座部在斯里蘭卡舉行了第四次結集。看到因為對佛陀言教的理解不同而從上座部分離出眾多部派,摩訶勒棄多和五百名上座部長老結集念誦並記錄了佛陀的言教以保證其確實無謬。這次用來記錄的文字是巴利文。這一版本的“三藏”通常稱為《巴利大藏經》。但是,其它小乘佛教部派仍然以口耳形式傳承佛陀教義。
在說一切有部內部,對佛陀教義的不同解讀逐漸衍生。首先出現的是毘婆沙派的前身。接著在公元50年發展出經量部。各部派在論藏許多方面觀點有異。
同時,隨著月支人從中亞侵入北印度、克什米爾和阿富汗,政治形式發生重大變化。月支人屬於印 – 歐人種,最初生活在東突厥斯坦地區。公元二世紀,月支人征服了西部和南部大片地方,最終建立了貴霜王朝,國阼直至226年。鼎盛時期的貴霜帝國疆域包括現在的塔吉克斯坦、烏孜別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穿越克什米爾和印度西北部直到北印度中部和中部印度。將絲綢之路與印度河口的港口相聯絡。這一王朝使佛教和眾多外域勢力接觸。例如,通過這種接觸,佛教進入中國。
貴霜帝國最富盛名的統治者是迦膩色迦王。根據有些資料記載,他的統治時期是公元78年到102年,而另一些資料記載,他的統治時期是公元127年到147年。不管如何,說一切有部在他禦宇期間舉行了第四次結集,地點可能在首都布路沙布邏(現在的白沙瓦)或者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與會者絕棄了經量部的論藏而編集了《大毘婆娑論》。集會也審查了說一切有部版本的“三藏”從普拉克利特語翻譯成梵語的情況以及運用梵文記錄這些文獻的狀況。
四 – 五世紀間,根本說一切有部從克什米爾主流的毘婆沙說一切有部中分離出來。八世紀晚期,藏人採納其僧伽制度。在以後的數百年,這一制度從西藏傳到蒙古利亞、蒙古和俄羅斯的突厥人地區。
大眾部各部派
與此同時,主要在南印度東部地區發展的大眾部發展成五個部派。其所有部派都承認阿羅漢有障、佛陀至高無上。每一部派將這一主張作了演進,從而為大乘佛教的發展鋪設了道路。相關的三大部派是:
- 出世間部認為佛陀是先驗性存在,他的身體超越此世間的可朽肉身。這一主張成為大乘佛教佛有“三身”說法的基礎。三 – 五世紀間,出世間部傳播到阿富汗,其追隨者在巴米揚建造了宏偉的佛像,表達了他們諸佛超驗的觀念。
- 多聞部認為佛陀既教授了世間的教義也教授了此世間外的教義。從而形成了大乘佛教關於佛有化身(珠古)和報身的分法。
- 說假部從多聞部分離出來,認為佛陀在此世間出現時已覺悟具足,為了給他人指引修道法門,於是示以自身修成覺悟的過程。後來,這一觀點也為大乘佛教所接受。
大乘佛教的產生
公元前一世紀和公元四世紀,大乘佛教經典首先出現在南印度東部大眾部盛行的安德拉。根據佛教傳統史料記載,這些經典出自佛陀。這些經典口耳傳承,較之小乘佛教典籍更為隱秘。當中有一些甚至保存在非人界。
當時公開的大乘佛教重要經典有:
- 最初的兩個世紀當中出現《般若波羅蜜經》和《維摩經》。前者講述萬法皆空;後者描述了居士修得菩提道者。
- 大約在公元100年出現的《觀無量壽經》介紹了無量光明阿彌陀佛的極樂清淨世界。
- 大約在公元200年出現的《妙法蓮華經》(《法華經》)強調凡人各具成佛根基,因此佛陀的所有教乘可相配合和以為方便法門。
在大乘佛教內部,中觀派和唯識派也首先在南印度安德拉出現。
- 中觀派可以追溯到龍樹。公元150 – 250年間,龍樹生活在安德拉,對《般若波羅蜜經》進行注疏。根據傳統文獻記載,龍樹從海底取得這些經典。佛陀曾在北印度中部王舍城附近的靈鷲山給龍眾講授了這些經典並由他們守護之。龍眾半人半蛇,居於地下和水下。
- 唯識派以《楞伽經》為依據。儘管此經最初出現在安德拉,唯識派教義是由無著進一步發展形成的。四世紀上半葉,無著生活在犍陀羅,即現在的巴基斯坦中部地區。這些教義攝受自彌勒。
佛學經院和密宗的發展
第一座佛學經院是二世紀初建在王舍城附近的那爛陀寺。如同後來的諸多大乘佛教大師,龍樹也曾在這裡施教。四世紀初,隨著笈多王朝建立,這些佛學經院尤其興盛。經院課程強調哲學義理體系的研究。那爛陀僧人和四 – 六世紀期間發展起來的印度教六敵對部派和耆那教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二 – 六世紀期間,密宗也出現,最早仍然出現在南印度的安德拉,即《密集根本續》。龍樹曾就此做過幾種注疏。根據佛教傳統,密宗從佛陀時代起就口耳傳承,但較之大乘佛教教法更加秘密。
密宗很快向北傳播。從八世紀中葉到九世紀中葉,在烏金、即現在現在巴基斯坦西北斯瓦特山谷地區尤其興盛。最後出現的密宗是《時輪金剛經》,時間大約是十世紀中葉。
波羅王朝(750年 – 十二世紀下半葉)時期,佛學經院在北印度臻於興盛。許多新興寺院如超戒寺的建造得到王室資助。對密宗的研究也傳入這些經院,而那爛陀寺尤其突出。但是八 – 十二世紀,尤其隨著八十四“大悉達”傳承的出現,密宗的研究和修持在經院之外更活躍。 “大悉達”指密宗修持方面取得大成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