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小乘和大乘意思分别是不大或者“较小”的乘具和宽敞或者“更大”的乘具。这两个术语首次出现在《般若波罗蜜经》中,表示后者高于前者。历史上,曾经有八个部派早于大乘佛教,各个部派之间在律藏上略有不同。尽管有人建议用新的名称统称上述八部派,我们在此将仍然沿用“小乘佛教”一词在指称它们,这当中并没有什么贬抑色彩。
[见: 作为术语的小乘和大乘。]
上座部(娜娃达佛教)是小乘佛教八个部派中唯一存续至今的部派,在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很兴盛。印度和藏人大乘佛教表述毗婆沙派和经量部的哲学观点时认为这两个部派是八部派之一的说一切有部之分支。藏人戒律出自根本说一切有部。因此,切不可混淆藏人对小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的表述。
东亚的佛教传承来自八部派之一的四分律部。
佛陀释迦牟尼
悉达多王子(前566 – 前486年)生活在北印度中部。三十五岁那年他达到觉悟成佛。之后,他四处云游传道。很快,游方的释迦牟尼身边聚集了一群独身的好道人士。结果,随着需求日增,佛陀给这一团体制订了守则。“僧侣”一月聚四次诵记这些规戒、消弭可能犯过的错误。
大约在修成正觉二十年后,佛陀开始实行每年为期三个月的雨季之夏安居。夏安居促发了建造固定寺院。在示寂前几年,佛陀也为比丘尼创立了戒律传统。
佛教第一次结集
佛陀用摩揭陀国方言普拉克利特语(通俗语)进行教授,在他有生之年并没有留下文字的东西。实际上,佛陀的教义在公元前一世纪初才见诸文字,而这出自上座部,所用语言是斯里兰卡的巴利文。此前的数世纪,僧侣们通过记忆和定期诵记保存佛陀教义。
诵记教义的习惯在佛陀示寂后几个月就开始实行了。此即佛教第一次结集,地点在王舍城(现在的拉遮基尔),有五百名弟子参加。根据传统史料记载,与会者都是阿罗汉,即得道者。
根据说一切有部说法,三位阿罗汉根据记忆念诵了教义。如果与会所有阿罗汉认为下述三位阿罗汉所念诵的教义实如佛陀之言教,将确认这些教义是正确无谬的。
- 阿难达诵经 – 有关修持的论述。
- 优波离诵律 – 僧团戒律。
- 摩诃迦叶(大迦叶)诵论(阿毗达磨) – 殊胜法。
三部分佛陀教义形成了所谓“三藏”。
- 律藏,有关更高的道德“戒”(自律)的教义,
- 经藏,有关更高的“(禅)定”的教义,
- 论藏,有关消除无明或达到更高的“(智)慧”的教义。
说一切有部还记述说,并不是所有论藏教义在第一次结集中得以诵记。其中有些是在集会后口耳相传,后来亦被收录。
根据经量部说法,此次结集中诵记的论藏教义并非完全出自佛陀。实际上,此次论藏收录的七部阿毗达磨典籍出自七名阿罗汉。
佛教第二次结集和大众部创立
公元前386年或公元前376年,七百名僧侣在毗舍离举行了佛教第二次结集。此次结集为了解决有关比丘戒律的“十事”。集会一致认为僧人不可收取钱币。用现代术语说,这意味着不容许僧人管理资金。集会大众诵念了律藏以再次确保其纯洁性。
根据上座部记述,此次结集时发生了佛教社团的第一次分裂。心怀不满的僧众出离形成了大众部,而留驻的长老们后来形成上座部。在巴利语中“上座部”意思是“听从长老言者”;“大众部”意思是“多数派”。
根据其它记载,佛教社团真正的分裂是后来发生的,时间是公元前349年。争论点并非关于比丘戒律,而是哲学观点差异。争论关乎阿罗汉 – 得道者 – 是否全知的问题。
- 上座部长老们认为阿罗汉具有有限性。例如,他们可能在云游时不知道方向,从而可以就此得到别人指点。但是,他们谙熟佛法。阿罗汉甚至对自身是否获得正觉心存疑虑,尽管次念不会重复。但是,上座部坚持认为阿罗汉完全不受贪等惑情污染。
- 大众部或者说“多数派”不同意有关惑情的说法。他们坚持认为阿罗汉仍然能够在梦中受到引诱而梦遗,因为他们仍然有一丝贪念。因此,大众部在阿罗汉和佛陀之间作出了明晰的区分。
上座部的追随者移住北印度西部;大众部追随者移居北印度东部,接着又传入南印度东部的安德拉。后来,在安德拉出现大乘佛教。西方学者视大众部为大乘佛教之先驱。
佛教第三次结集及说一切有部和四分律部创立
公元前322年,旃陀罗笈多·孔雀(月护王)在佛教发源地 – 北印度中央地区建立孔雀王朝,史称摩揭陀国。帝国迅速扩张,在阿育王(前268 – 前232年)统治下达到巅峰。在阿育王时期,帝国疆域从现在的阿富汗东部、巴鲁奇斯坦直至阿萨姆,涵盖了绝大部分南印度。
公元前237年,阿育王统治期间,说一切有部因为一些哲学争端又从上座部分离出来。上座部举行了第三次结集,这为此次分裂提供了契机。这次结集在王室资助下在孔雀王朝首府波吒厘(华氏城,现在的巴特那)进行。但是,上座部说这次结集发生在公元前257年,比说一切有部对分裂的记录早了二十年。根据上座部观点,这是因为,就是在此次结集重申了上座部观点的纯洁无谬后,阿育王派出了传教使团向帝国内外的地区传播佛教。佛教通过这些使团传入现在的巴基斯坦(犍陀罗和信德)、阿富汗东南(巴克特利亚)、古吉拉特、南印度西部地区、斯里兰卡和缅甸。阿育王后,其子鸠那罗将说一切有部传入克什米尔。最终,说一切有部从那里传入现在的阿富汗。
不管此次结集发生在哪一年,其主要任务是辨析佛陀的教义、驳斥正统的上座部长老们认为错误的观点。结集主持者目犍连子帝须将辨析内容编纂成《事论》,成为上座部论藏七典中的第五部。
其它小乘佛教部派对此次结集的记录和上座部不同。不管怎样,导致此次分裂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论点是关于现像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存在问题。
- 说一切有部主张一切存在 – 包括不再发生者、正在发生者和还未发生者。这是因为,构成事物的原子是不灭的;只是发生形式的变化。因此,原子的形式能够从还未发生者转化为正在发生者直至不再发生者。而构成这些事物的原子是恒常不变的。
- 不仅上座部、大众部也认为只有正在发生者和那些不再发生但结果未显者确实存在。后者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依然能够发生作用。
- 但是,说一切有部和大众部都认为阿罗汉在惑情有净方面是有限的。
公元前190年,四分律部又从上座部分离了出来。
- 四分律部同意上座部关于阿罗汉远离惑情的说法。
- 但是,如同大众部,四分律部倾向于抬高佛陀,宣称供奉佛陀比供奉僧伽更为重要。四分律尤其强调供奉舍利塔 – 藏有佛陀遗物的纪念建筑。
- 四分律部增加了类似藏的陀罗尼藏。陀罗尼(dharani)梵文意思是“总持”是祈诵时的梵语祷告口诀。它有助于修持者记住佛法言意,从而可以护持善行、消弭恶行。陀罗尼藏的这种发展和精神修持的次数相伴,其出现的标志是印度教的典籍《薄伽梵歌》。
法藏部学派根植于健驮逻,该地区涵盖今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斯坦东北部地区。有关佛教典籍文字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世纪,其使用健驮逻语系普拉克里特诸语言所记载,大部分是来自于法藏部学派。健驮逻语系普拉克里特诸语被用佉卢文拼音脚本所撰写,佉卢文拼音是以第一个字母“a ra pa ca na”而命名的。值得注意的是,最常见的文殊菩萨(体现佛陀辨别慧的佛像)咒语,文殊菩萨心咒是Om a ra pa ca na dhih。法藏部学派从健驮逻传播至伊朗,中亚,然后至中国。汉人僧尼信守四分律,以为圭臬。数世纪以来,这一僧伽戒律形式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
佛教第四次结集
上座部和说一切有部各自举行了第四次结集。
公元前29年,上座部在斯里兰卡举行了第四次结集。看到因为对佛陀言教的理解不同而从上座部分离出众多部派,摩诃勒弃多和五百名上座部长老结集念诵并记录了佛陀的言教以保证其确实无谬。这次用来记录的文字是巴利文。这一版本的“三藏”通常称为《巴利大藏经》。但是,其它小乘佛教部派仍然以口耳形式传承佛陀教义。
在说一切有部内部,对佛陀教义的不同解读逐渐衍生。首先出现的是毗婆沙派的前身。接着在公元50年发展出经量部。各部派在论藏许多方面观点有异。
同时,随着月支人从中亚侵入北印度、克什米尔和阿富汗,政治形式发生重大变化。月支人属于印 – 欧人种,最初生活在东突厥斯坦地区。公元二世纪,月支人征服了西部和南部大片地方,最终建立了贵霜王朝,国阼直至226年。鼎盛时期的贵霜帝国疆域包括现在的塔吉克斯坦、乌孜别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穿越克什米尔和印度西北部直到北印度中部和中部印度。将丝绸之路与印度河口的港口相联络。这一王朝使佛教和众多外域势力接触。例如,通过这种接触,佛教进入中国。
贵霜帝国最富盛名的统治者是迦腻色迦王。根据有些资料记载,他的统治时期是公元78年到102年,而另一些资料记载,他的统治时期是公元127年到147年。不管如何,说一切有部在他御宇期间举行了第四次结集,地点可能在首都布路沙布逻(现在的白沙瓦)或者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与会者绝弃了经量部的论藏而编集了《大毗婆娑论》。集会也审查了说一切有部版本的“三藏”从普拉克利特语翻译成梵语的情况以及运用梵文记录这些文献的状况。
四 – 五世纪间,根本说一切有部从克什米尔主流的毗婆沙说一切有部中分离出来。八世纪晚期,藏人采纳其僧伽制度。在以后的数百年,这一制度从西藏传到蒙古利亚、蒙古和俄罗斯的突厥人地区。
大众部各部派
与此同时,主要在南印度东部地区发展的大众部发展成五个部派。其所有部派都承认阿罗汉有障、佛陀至高无上。每一部派将这一主张作了演进,从而为大乘佛教的发展铺设了道路。相关的三大部派是:
- 出世间部认为佛陀是先验性存在,他的身体超越此世间的可朽肉身。这一主张成为大乘佛教佛有“三身”说法的基础。三 – 五世纪间,出世间部传播到阿富汗,其追随者在巴米扬建造了宏伟的佛像,表达了他们诸佛超验的观念。
- 多闻部认为佛陀既教授了世间的教义也教授了此世间外的教义。从而形成了大乘佛教关于佛有化身(珠古)和报身的分法。
- 说假部从多闻部分离出来,认为佛陀在此世间出现时已觉悟具足,为了给他人指引修道法门,于是示以自身修成觉悟的过程。后来,这一观点也为大乘佛教所接受。
大乘佛教的产生
公元前一世纪和公元四世纪,大乘佛教经典首先出现在南印度东部大众部盛行的安德拉。根据佛教传统史料记载,这些经典出自佛陀。这些经典口耳传承,较之小乘佛教典籍更为隐秘。当中有一些甚至保存在非人界。
当时公开的大乘佛教重要经典有:
- 最初的两个世纪当中出现《般若波罗蜜经》和《维摩经》。前者讲述万法皆空;后者描述了居士修得菩提道者。
- 大约在公元100年出现的《观无量寿经》介绍了无量光明阿弥陀佛的极乐清净世界。
- 大约在公元200年出现的《妙法莲华经》(《法华经》)强调凡人各具成佛根基,因此佛陀的所有教乘可相配合和以为方便法门。
在大乘佛教内部,中观派和唯识派也首先在南印度安德拉出现。
- 中观派可以追溯到龙树。公元150 – 250年间,龙树生活在安德拉,对 《般若波罗蜜经》进行注疏。根据传统文献记载,龙树从海底取得这些经典。佛陀曾在北印度中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给龙众讲授了这些经典并由他们守护之。龙众半人半蛇,居于地下和水下。
- 唯识派以《楞伽经》为依据。尽管此经最初出现在安德拉,唯识派教义是由无着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四世纪上半叶,无着生活在犍陀罗,即现在的巴基斯坦中部地区。这些教义摄受自弥勒。
佛学经院和密宗的发展
第一座佛学经院是二世纪初建在王舍城附近的那烂陀寺。如同后来的诸多大乘佛教大师,龙树也曾在这里施教。四世纪初,随着笈多王朝建立,这些佛学经院尤其兴盛。经院课程强调哲学义理体系的研究。那烂陀僧人和四 – 六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印度教六敌对部派和耆那教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二 – 六世纪期间,密宗也出现,最早仍然出现在南印度的安德拉,即《密集根本续》。龙树曾就此做过几种注疏。根据佛教传统,密宗从佛陀时代起就口耳传承,但较之大乘佛教教法更加秘密。
密宗很快向北传播。从八世纪中叶到九世纪中叶,在乌金、即现在现在巴基斯坦西北斯瓦特山谷地区尤其兴盛。最后出现的密宗是《时轮金刚经》,时间大约是十世纪中叶。
波罗王朝(750年 – 十二世纪下半叶)时期,佛学经院在北印度臻于兴盛。许多新兴寺院如超戒寺的建造得到王室资助。对密宗的研究也传入这些经院,而那烂陀寺尤其突出。但是八 – 十二世纪,尤其随着八十四“大悉达”传承的出现,密宗的研究和修持在经院之外更活跃。“大悉达”指密宗修持方面取得大成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