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術語的小乘和大乘

術語 小乘(藏文: theg-dman,小乘道,較次之乘,庸常之乘)和 大乘(藏文: theg-chen,大乘道,更大之乘,廣大之乘)首先出現在大約二世紀的 《般若波羅蜜經》(藏文: Sher-phyin mdo)中。這些經典屬於最早的大乘經典,它們用兩種術語來強調它們的教導在廣度和深度上遠遠超越了此前的那些佛教學派。

儘管兩個詞語具有派別含義,而且只出現在大乘經典中,很難找到足以反映“政治正確性”的替代語。“小乘”成為一個包含了十八個佛教派別的集體稱謂。只有其中一個派別當前仍然存在,即上座部。“大乘”同 樣包括好幾個派別。印度 – 西藏傳承研究和討論這些信條的小乘體係時,指的是毘婆沙派和經量部,即毘婆沙說一切有部,是十八個派別中的另一支。因為有些小乘佛教派別出現的要比大乘晚,我們無法稱小乘佛教為“ 早期佛教”或者“初始佛教”,而稱大乘佛教為“後期佛教”。

當前,上座部在斯里蘭卡和東南亞一帶存在。小乘佛教十八個派別中的另一支法藏部,傳播到了中亞和中國中原地帶。漢人寺院傳統遵循法藏部的僧伽戒律(梵文: vinaya,毘尼)規則。此外,大乘佛教曾經傳播到印度尼西亞,儘管現在在該國不存在了。因此,稱小乘佛教為“南傳佛教”、稱大乘佛教為“北傳佛教”同樣有所不足。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二者都簡要描述了 聲聞乘者(佛陀教義的聽講者)和 緣覺乘者(自我覺悟者)達到 阿羅漢(解脫者)的淨化狀態、以及 菩薩乘者達到成佛狀態的路徑。因此,稱小乘佛教為“聲聞乘”、稱大乘佛教為“菩薩乘”只會讓人迷惑。

因此,儘管上座部佛教的修行者覺得 小乘大乘這兩個術語令人不快,但是面對上述政治上更正確詞彙的模糊性時,我們還是情不得已地用它們來表示佛教派別的分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