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执着,非暴力和慈悲心

“不执着”是什么?

佛教中的“不执着”与它的英文用词有所不同,它有“出离心”的含义。英文的“出离心”一词仍然容易误解,似乎暗示我们必须放弃一切住进山洞。尽管米拉日巴等人的确这样做了,但他们的行为涉及到另一含义,不是“一次出离心”或“一次不执着”所蕴涵。“一次出离心”,是“成就解脫的决心”。当我们如是发愿:“我誓出离种种烦恼,并愿为此倾注全心。”我们发愿为能走出一切因我见产生的烦恼,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舒适的住房和快乐,而是要我们终止由于这些东西所引起的烦恼(而不是其本身)。这样我们就迈向了不执着之道。

不执着也并非意味着我们失去一切享乐或无法与人享乐。相对的,它意味着我们因为深刻的执着而容易产生烦恼,比如认为“失去它我会痛不欲生”;不执着之后则意味着:“如果我能获得好吃的食物,很好;如果没有也不要紧。这并不是世界末日。”此时就已不再执着于事物。

在现代心理学,“执着”有某种正面的意义,正如父母和子女间的亲情,也是种执着。心理学教导,如果孩子在一开始便缺乏了与父母亲的联系(执着),其成长过程便容易产生阻碍。因此必须重申:英语翻译中难以完全传达一个词在佛教中的含义,佛教中的“执着”是有特定意义的。佛陀的教诲是引导我们不执着,非要我们终止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我们所说的不执着,旨在消除对人和物的执着和贪欲。

“不执着”行为和“向善”行为有何分别?

在深入讨论前,我想用“建设性的”代替“善良的”一词。善良与不善良含有道德的批评色彩,并非佛教的真实意。佛教中既不批评善恶,也不进行奖惩。相对的,某些行为是建设性的而某些是具有破坏性的。比如开枪杀人就是一种破坏,殴打亲人也是具有破坏性的,这都是公认的,不需要道德批判。而当我们助人为乐时,其行为便是具有建设性的。

当我们在帮助他人时,可以出于执着心或不执着心。出于执着心的人会说“我帮助你,因为我希望你爱我”或“我希望感到自己被他人所需要”。我们会说这类行为还是正面的,但其动机却不是最好的。

在对“业力”的讨论里,我们要辨别“动机”与“行为”本身。当我们在负面动机下做出正面行为,正面行为会导致福报,而负面动机则导致某种烦恼。反之,一件负面行为有时有正面动机:举例而言,通过打孩子以拯救他们 – 孩子窜上马路时我们充满温情地喊:哦!宝贝,别到马路中间去。那样不会阻止他,我们得把他立刻揪回来并在屁股上重打一掌,他大概会不满或号啕大哭,这其中就含有负面行为。但整体而言,其正面的结果及背后的正面动机大过其负面行为,因为我们挽救了孩子的生命,而他也会因为我们的关注而感谢。

我们可以以此类推:任何正面的行为可以出于较有利益的力心,但也可以出于执着心。

慈悲是否意味着被动和逆来顺受,还是有时可以透过强制性的方式?

慈悲并非要我们做“老好人”,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别人。酒鬼想要威士忌或者凶手想要枪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因慈悲而满足他们。我们的慈悲和布施心,要建立在智慧和洞察力上。

有时,我们需要借助强制性的方法来管教孩子,或阻止悲剧发生。但只要还有可能,我们应尽量以非暴力的方式来阻止这些悲剧的发生。当然,当所有非暴力的方式已无济于事时,只有强制手段才能立刻终止险情的时候,我们应伸出援手,但同时该牢记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无论怎样,我们不应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

达赖喇嘛尊者曾经在访谈中被问及一个问题:一个人走向一条水深流急的河,并打算游泳过去。此时有两个人在岸上看着,他们都知道如果他下河就会立刻淹死。其中一个认为自己是非暴力主义者,所以不去介入这件事;另一个对即将渡河的人喊道:“这里危险!”而那人却说:“我不怕,说什么也要过去。”为了不让这个人死于非命,他只好把他打昏过去。在这一情况下,那个自命非暴力的,坐观其毙命的人才是真正的暴力者;而真正的非暴力者,则是阻止了渡河者死于非命的人,虽然他必须使用强制性的手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