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两件事:成为佛教徒和快乐

改信佛教

我们一直在讨论很多人和佛教打交道时碰到的各种困难。我们已经看到,一个现实的态度非常重要。就此而言,达赖喇嘛尊者给西方人士反复提供的一个建议就是改变宗教信仰要极其谨慎。他的建议指出了整个问题所在,我们在遵循佛教之道时,是否就意味着我们改变宗教信仰而皈依他教,不是在脖子上戴上十字架项链,而是一根红绳子呢?

我从多方面考虑,认为通过改宗来考量对佛教之道的信奉并非很有助益。当然,如果我们说我们改宗了佛教,这就严重疏离了那些来自我们原初信仰的其他人,不管他是基督教徒还是犹太教徒,尤其是伊斯兰教徒。脱离我们原初的信仰而转信他教不会得到我们家人或周围社会的欢欣鼓舞,不是吗?他们视此为对他们的个人的排斥。因此,达赖喇嘛尊者常说,我们对整个事情要极其谨慎、微妙处理。我想,除了仅仅从社会和家庭的角度,对此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

整合全部生活使其中各部分和谐相处在人的一生中很重要。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对自身的整个生命史感到满意。对生活的整体观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平衡。有时候,人们改信到另一个宗教时,他们对此前的所作所为抱有非常否定的态度。心理学中描述的一种机制对理解这一点很有帮助。这就是人们为了获得自我价值感,必须保持对祖先或对自身背景的忠诚。这是一种基本需要。为了证明自我价值,表现这种忠诚的需要或动力常常是无意识的。通常出现的是,如果我们否认过去曾经有过任何积极的方面 – 宗教、家庭或民族性方面 – 那么,我们在无意识中仍然对此抱有忠诚的动力,因此,我们也就无意识中对其负性的方面保持了忠诚。这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忠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