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
禅修(静坐)的另一种方法是静心,这样我们就能达到一种更自然的心理状态。这里需要理解一个重要点:我们努力静下心来的时候,目的并不是要心中一片空白,就像一台关掉的收音机。这根本不是其目的。如果确实如此,睡觉就可以做到了。它的目的是让所有烦恼的心理状态安静下来。有些情绪很让人烦恼,例如紧张、担忧和恐惧。我们需安定将所有类似让人沮丧的情绪。
我们安定情绪的时候,想要达到的是一种非常明净而活跃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我们能够生起爱与理解,或能够表达我们都拥有的自然的、人性的温暖。这需要一种很深沉的放松 – 不仅仅是身体肌肉的放松 – 当然,这也是需要的,而且是阻碍我们感受任何事物 – 尤其是阻碍我们感受内心的温情和明净 – 的紧张僵硬的心理和情绪的放松。这不是一项一打就开的训练,就像对根本没有思想的机器人一样。
还有一些人认为,禅修就是停止去想。这是一种误解。不是停止一切思维,禅修需要断灭外在的、不需要的思维活动,例如对未来的胡思乱想(我晚饭吃什么呢?),负性的、不圆熟的思维活动(昨天你对我很吝啬;你是个很差劲的人)。这些都属于思绪游移和烦恼思想的范围。
但是,拥有安定的心理只是一个工具;而非最终的目标。但是,如果我们拥有一种更平静、更放松、更开放的心理,那么我们就能够建设性地加以运用。当然,我们可以用它来帮助我们的日常生活;当时,我们也会在修行努力对人生境况获得更多理解的时候运用这种思维。有了一种摆脱了烦恼情绪和外物思想的心态,我们就能够更清晰地思考一些重要的主题,例如我这一生在做什么?或者,这个重要关系会怎么样呢?它发展健康吗?不健康吗?我们会分析对待。这就是所谓内省 – 对我们内心发生什么、对我们生活中发生什么,更加自省。为了了解此类事务,为了以建设性的方式更加自省,我们需要明白无误。我们需要安宁、平静的心态。禅修是一种能够带我们进入这种状态的工具。
概念性和非概念性的思维状态
很多修行典籍教导我们要祛除概念性的思想,进入到一种非概念化的状态。最重要的是,这种教导并不适用于所有禅修。它特指用于关注现实的一种高级禅修。不过,有一种概念形式是所有类别的禅修需要去而除之的。但是,要理解修行典籍中所探讨的各种概念形式,需要我们理解“概念性”的内涵。
有些人认为概念化指我们大脑中闪现的标准的、言语性思维 – 所谓“头脑里的声音” – 而非概念化仅仅是指让这个声音沉默下来。让头脑里的声音沉默下来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在安定外在的烦恼思想以获得一种更加明净而安宁的心理状态的语境下,已经讨论过这一点了。另一些人认为,要确实理解一种事物,我们需要对此做出非概念性的理解,概念性的理解和正确的理解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事实同样并非如此。
要化解概念性的繁复,我们首先需要对理解一个事物和言语表述一个事物之间作出区分。我们可以在思维中用言语表述一个事物而不管对它是否理解。例如,我们可以在心里用外语念诵一则祈祷词,可能理解其意思,也可能不理解。同样,我们不管是否能在心理上通过言语加以解释,但能够理解一项事物, 例如对坠入爱河的感觉。
然而,修行中概念性认知和非概念性认知识相对的问题,并不是理解或不理解一项事物的问题。在修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一直需要保持理解力,不管是概念性的还是非概念性的,也不管是否能在心理上通过言语来加以表述。有时候,言语表达是有益的;有时候它却毫无用处,甚至根本就不需要。例如,系鞋带:我们知道如何系鞋带。你系鞋带的时候,需要实实在在地说出来如何处理这根鞋带和那根鞋带吗?不需要。实际上,我想我们中间绝大多数人要描述如何系鞋带,颇有困难。不过,我们有理解力。没有理解力,生活中你什么都做不了,不是吗?你甚至无法开门。
从多种视角看,语言化实际上是有益的;要与人交流,我们就需要付诸言语。但是,语言化在我们的思维中并非绝对需要;言语化本身是中性的。我们有一些很有用的禅修涉及到言语化。例如,心底里重复密咒(真言)就是一种言语化形式,它在心里产生并保持一定的节奏或振动形式。真言的这种规律性的节奏非常有益;它帮助我们保持专注于某一特定的心理状态。例如,在生起慈悲与爱时,如果你唪诵真言如“唵嘛呢叭咪吽”,那么就能更容易地专注于这种爱的状态,尽管我们当然可以心底里什么都不说也同样能专注于爱的状态。因此,言语化本身并不是什么问题。当然,另一方面,别人闲聊无用的废话时,我们确实需要安定心理
因此,如果概念性的问题不是有关言语化或理解的问题,那么是什么呢?什么是概念化的思维?禅修的教导告诉我们自己要对它去而除之,这是什么意思呢?这种指导关涉到禅修的所有阶段、所有层次,甚至日常生活吗?弄清楚这些非常重要。
概念性思维的意思是根据范畴思维,简单地说,这就是通过将事物放置在不同的 “盒子” 里例如 “好” 或 “坏”、“黑” 或 “白”、“狗” 或 “猫” 这样的盒子里来进行思维。
因此,在购物时,我们必然要能够区分出苹果和橘子,区分出生果子和熟果子。在这样日常的事项中,运用范畴进行思维不是什么问题。但是,还有一些其他的范畴却造成麻烦。其中一个就是我们所谓的“先入之见”。
先入之见的一个例子就是:“我认为你总是对我很不好。你是个很卑鄙的人,因为过去你曾经做这做那,现在,我预料无论如何,你还继续是坏人。”我们做出提前判断,认为这个人很糟糕,而且对我们继续如此 – 这就是一种先入之见。我们在思想里把这个人放到了“糟糕的人”的盒子里了。当然,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思考,把这种思想投射到某人身上,认为“他很卑劣;总是对我很糟糕”,那么,在我们自身和那个人中间就有一个巨大的障碍。我们的先入之见影响着我们如何和他交往。因此,先入之见是一种我们划分范畴的思维状态;我们把事物放置在心理分类盒里。
有很多种层次的非概念性,一种层次只会在一种情形出现时才开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所有概念性理解。例如,如果这里有一条狗咬了许多人,那么,因为根据“狗咬人”的范畴而认识这条狗,我们就会对它心怀戒备。我们会对这只动物怀有某种合理的戒备,但我们不会有这种先入之见:“这条狗必然会咬我,我甚至不能想去接近它。”这里,接受正在出现的情景,与此同时不会心存阻碍我们完全经历这种情景的先入之见,二者之间有一个微妙的平衡。
所有修行中需要的非概念性的层次是远离先入之见的一种思维。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指导就是无所预期、无所担忧地进行修行。涉及到禅修期间的先入之见可能是这样:我们的禅修会进行得很美妙、或者担心我们的腿会受伤害、或者作如是想:“我不会成功。”不管我们是否心理上对它们言语化了,这些期待或担心之想就是先入之见。这些想法将我们即将进行的禅修置放在“一次绝妙的体验”或者“一次痛苦的经历”这样一种心理的盒子或范畴之中。禅修的一种非概念性的方法就仅仅只是接受所发生的,根据修行的指导加以处理,对整个情景不加评判。
总结
如果没有认识到概念想法有着不同种类的话,我们可能就会错误地想像这一切都会不利于禅修修行,甚至是日常生活。在多数的禅修修行当中,我们需要静下脑中的杂音和抛下所有的偏见。但是,除了能力极高的修行者之外,若要体认到静修时的里外状况,需要在某种心理类别中安置它,不论我们是否把其化作文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