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惡緣

為了改善彼此關係,我們需要消除造成麻煩之不切實際的投射妄想,發展關懷態度。
Meditation difficult relationships nik shuliahin unsplash

說明

佛教禪修是以克服問題為導向。這就是佛陀為何教導四聖諦,幫助我們用更好方式處理問題。我們在生活中都會面臨許多問題,有些比較起來甚為激烈。其中之一我們大多數人面臨必須去處理的,就是我們與其他人的緣份關係。

在這些緣份關係中,有些可能非常困難且具挑戰性。但是佛陀教導我們,我們可以做些事而能善巧地處理它們。我們需要審視自己,並發現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為何。這是因為不管其他人是如何造成我們的問題,但我們唯一真正能控制的,就是我們自身如何去加以應對。這意味著我們在態度與行為上該如何應對進退。

由於我們的行為是由我們的態度形塑而成,所以需要集中精力來改善態度。如果我們用基於現實和慈悲且以更有益健康的對象來取代那些麻煩製造者的話,那麼我們將會減少─即使不能完全消除─我們從困難關係中所遭遇到的痛苦。 

禪修

  • 透過專注呼吸而冷靜下來。
  • 關注那位跟你有困難關係的人,視之為第一聖諦─苦諦的案例。
  • 讓煩惱感受升起。
  • 檢視為何你會出現這樣的感受,視之為第二聖諦─集諦的案例。箇中原因或許是對方很難相處,並且刁難我們,或者是我們不喜歡對方的某些行為舉止,或者是當想要在一起時,對方總是很忙沒空,或者對方不總是心情愉快的。
  • 隨著我們的深入探析便能了解到,我們只是以某一視點來識別看待對方,而不把他們當作實際上也是一個人類,也就是說,對方的生活裡會有許多他者的存在,並且除了我們之外,還會受到其他事物的影響,對方的感受如同我們的感受一樣,都想要被受關愛,我們亦是如此。
  • 並非所有人對他們都有著相同感受,所以與對方相處的厭倦不適感受是有可能停止結束的,可視之為第三聖諦─滅諦的案例。
  • 為了消除此種不適感受,我們需要去認識辨明,視之為第四聖諦─道諦的案例,也就是說假如他們真是一個討厭的人,那麼每個人都會覺得他們討人厭,並且打從一出生開始就是這樣。但是,這種情況是絕不可能的。
  • 於是我們切斷了把他們作為一個討厭對象的投射預想。
  • 然後我們便無須厭倦地看待他們。儘管對方對我們來說有點煩,但這些都只是一種幻象假想而已。
  • 然後我們對他們產生關懷態度─因為對方是個人類,想要被受關愛與快樂,不想要被討厭。正如我不喜歡對方如此同理對我一樣,視我為一個討厭的人,像隻蚊子般─這會影響到我的感受─因此,對方也不喜歡這樣,此舉同樣會影響到他們的感受。
  • 以關懷態度對待他人。

摘要

為了跟一個麻煩的人打交道,當然首先遇見對方之際,或是有機會的話,在遇見對方之前,我們需要先冷靜下來。然後當我們與對方相處時,我們需要視之同為人類,他們的感受與我們都是一樣的,進而培養關懷態度。培養此種態度的障礙之一,就是不在對方生活的現實大環境中去考慮他們。一旦我們消除了我們虛假的投射預想,並且更加實際地看待他們的話,秉持著一份開放且關懷的態度,我們將能夠更成功地與他們往來應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