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及精神價值觀

今天,我被要求談一談非暴力及精神價值觀在現代世界的意義。據我所知,你們都是計畫要從事醫學專業跟教學專業的學生,這些主題與你們尤其相關。因為幫助他人是你們工作的一部分,自然地,以非暴力的態度去幫助他人是很重要的。顯然,施以幫助與暴力是正好相反的。若你自己有一些精神價值觀,將使得你的工作更加有意義,而不僅只是為了賺錢。除此之外,這將幫助你感激擁有這樣的機會:你能夠在工作中以有意義的方式來幫助他人。

關於非暴力,佛教有很多可以談的,就如同所有的宗教。當然,不同的體系對非暴力的含義有幾種不同的方式來定義。通常我們以“某種行為”來思考非暴力,例如暴力的行為,而非暴力意味著避免這種類型的行為。但是佛教更多是從思想的角度,和與之相關的心境來看待它。這是因為,我們實際上有沒有從事某類暴力行為,是根源於是否有暴力的心境,不是嗎?所以僅避免使某人受到傷害,實際上你的心裡卻有很強烈傷害他們的想法——這樣當然不行。所以,了解暴力的心境,並且學會克服它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暴力與非暴力的三種類型

在佛教教法中,我們將暴力(暴力的心態)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在這裡,暴力一詞的另一種翻譯方式,也許可以是“殘忍”。 當我們說暴力時,我們不僅僅只是說強迫及強烈,因為有時候,我們需要使用強迫的方式去制止別人對他人或者是對自己造成傷害。如果你的孩子跑到馬路上去,可能會被車撞死,你不僅僅只是說“哦,親愛的,不要跑到馬路上去。”你也許需要強行地把孩子抓住。這並不是我們所說的暴力。暴力是希望引發傷害,而我們可以以許多不同方式引起傷害。所以,在佛教裡提到三種類型,儘管我認為還能想到更多的類型。

對他人的非暴力

第一種類型的暴力是對他人有暴力的想法。這個的定義是嚴重缺乏悲心的殘忍,如此,我們想作惡行或者傷害他人。悲心是希望他人可以擺脫苦難和問題,以及引起這些麻煩的根源。這裡我們不希望人們擺脫苦難,而我們希望別人有苦難,我們希望別人有問題,無論這些(苦難和問題)是由於我們引起的或者因他人而起的亦或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為了幫助我們克服這種心態,我們需要去想,人人都平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個人都想快樂,沒有人想要不快樂。

因此,當某人對我們造成傷害時,或者這樣說吧,你在課堂上教課,其中有一個學生搗亂或者干擾他人,那麼不應只考慮懲罰這個學生——通常這會帶有憤怒,不耐和其他的令人不安,不舒適的心態——而一個更有幫助的思考方式是:某程度上來說,這個孩子是生病了。這個孩子想要快樂,但是對於如何變得快樂,他沒有一個真正清晰而正確的想法,他只是以一種非常破壞性的方式,以一種迷亂的心態,認為某程度上這樣做就能使自己更快樂。所以,從這個出發點對待那個孩子,我們就不會認為這個孩子是壞孩子,而我們必須要懲罰這個孩子;相反的,我們發展悲憫心,希望這個孩子能夠克服這些造成他們在課堂上如此搗亂和淘氣的迷惘和問題。

這並不是說,我們被動地對一切置之不顧。非暴力並不意味著被動、不作為,而應該是不生氣,不希望去傷害這個搗蛋的孩子。所以,顯然我們要實施一些行動,採取學校系統可以接受的任何方法,使這個孩子停止破壞性的行為。但是,其背後的動機和背後的心態,跟這個孩子不好而想要懲罰他(的動機和心態),是大不相同的。

理解“動機”這一詞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兩方面。一個是我們的目標或者意圖,另一個是驅使我們去實現該目的的情緒。譬如,為什麼我們成為老師,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同樣,如果你們計畫進入醫學行業:我們的目的是幫助病人。現在,驅使我們朝著實現那個目標的前進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呢?如果只是為了賺錢或者讓別人感激我們,這是非常自私的動機,不是嗎?這是自我中心。因為我們想法的焦點主要是集中於我們自身,我們並未真正將最大的注意力放在有利他人的事情上。就像醫生給一些根本不需要手術的病人安排手術,僅為了賺錢而給病人開動手術的醫囑。但是,為了實現幫助他人這一目標,我們需要的是悲憫心——想一想這個人,想一想他們的福利,什麼是對他們最好的?

現在有時候,在醫學界,為了幫助他人,我們也許要用一個頗為痛苦的治療方式:注射,手術。(術後恢復是很痛苦的)但這並不是暴力方式,因為這裡的目的不是給這個人造成痛苦,而是幫助他們可以從痛苦,問題和疾病中康復。

因此,當你需要懲戒一個淘氣的學生時:同樣的,動機不是去傷害學生。我們想要幫助這個學生,因為我意識到他是和我一樣的——想要快樂,不想要不快樂——也許我可以教導他們,向他們示範一個可以讓自己更快樂的方式。而且想一想這個孩子將來會從事什麼樣領域的工作,如果他有紀律,如果他知道如何與他人合作,將會有什麼樣的利益。將來,這些是有助於所有人的。

紀律意味著自我控制。當這個孩子想淘氣的時候,教他必須要控制自己。因此,我們在管教孩子有紀律這一方面,目的是幫助他們自己發展紀律。如果我們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有這樣的心態,那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與孩子的交流就非常多。這就像當父母管教孩子的時候,父母對孩子並不會產生仇恨,不是嗎?

因此,如果我們打算要從事幫助性的職業領域,諸如醫學或者教書,這是我認為需要學習和培訓的東西,那就是,要有一個慈愛的態度,有一個悲憫的態度——你想要幫助病人,你想要幫助學生,讓他們過更快樂、更好的生活,從麻煩中解脫出來。另一方面,要有專業性,這意味著嚴肅認真,有時甚至需要十分嚴格。那麼,我們可以用非暴力的第一種含義,導入我們的職業的非暴力。

不同於對他人缺乏悲心而想給他們製造傷害,相反的,我們有悲憫心,希望他們能夠免於傷害和痛苦。當然,瞭解什麼才是幫助他人的最佳方式,這是非常困難的。每一個孩子,每一個病人,都是個體。這也就意味著,合適某一人的也許對另外一個人並不起作用。所以,作為醫生,尊重每一個獨立的病人是很重要的,作為老師,尊重每一個獨立的學生也是很重要的。現在,當我們每天要看這麼多的病人,當教室是如此擁擠不堪,做起來也許並非易事。但是,即使沒有可能真正地去瞭解每一個人,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態——要有興趣去瞭解他們。尊重他們,對他們感興趣。然後,依據他們的年齡和我們自己的年齡,嘗試著以對待你的密友或者親人——例如自己的孩子,父母,兄弟姐妹那般,以同樣的興趣去看待他們。

我認為,其中一個值得記住,而且很有幫助的指導原則是,這個人是一個人,和我有相同感受的人。他們想要快樂,正如我想要快樂那般,並且他們想要被喜歡,正如我想要被喜歡一樣。如果我對他們有殘忍的想法,我以殘忍的方式行為處事,對他們非常冷淡,他們會感到受傷,正如如果某人以這種方式對我,我會感到受傷一樣。所以,作為一個個體,這種尊重他人的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以非暴力對待自己

第二種類型的非暴力與我們剛剛解釋的那種有點相關,在這裡,我們討論關於針對於我們自己的非暴力(第一種類型是針對他人的非暴力)。這裡我們討論不要自我破壞。當我們破壞自己,那是缺乏自我珍惜,這導致我們希望以此惡待或者傷害自己。這可能是有意識的或者無意識對我們自己引起的傷害。譬如,這樣的想法:“我很壞,”“我不好”,“我不夠好。”

尤其,假如我們是醫生,我們的一個病人過世了(這是不可避免會發生的事情),此時我們覺得“哦,我是如此糟糕的醫生。我很差”,然後覺得內疚,並且以一或多種方式懲罰自己。這通常是出於心理上和情緒上,由於我們不能夠幫助某人——他們死了。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名醫生或者教師,對於這樣的事情,真的需要有所準備。我們不是佛,我們不能幫助所有的人——甚至佛陀也不可能幫助每一個人。那麼,因此很自然地,有時候我們會失敗。我們無法治癒某個病人,或者我們真的沒法管好某個孩子。但這就是現實的本質。如果某人想獲得幫助,他們得要接受事實。有一些病,我們就是真的無法治癒,即使能治療,有時候我們可能犯錯,畢竟我們也是人。有一些學生,有很嚴重的情緒跟社會問題,等等——或家庭問題——這些是超出了我們可幫助的能力範圍。

所以,我們必須要當心可能會導致自我破壞的方式。也就是說,以暴力對待自己。自我破壞的方式,舉例來說,過度懲罰自己,認為“我必須要完美,” 而有時真的不可能。對我們所做的事,我們當然儘量做到最好,但沒有人是完美的。所以,當然如果我們不能成功的完成一些事情,我們一定會遺憾——我們以後想要做的更好——但是,我們真的需要努力避免陷入一種可怕的沮喪之中,因為沮喪只會損害我們的工作,損害我們的工作效率。

現在你也許會問,“那我實際上如何防止自己變得沮喪,或者感到非常非常受傷?”——你知道,當你有一個學生,表現良好,但這個學生由於某種原因而離開了學校。這自然是令人傷心的。但重點是不要掉入沮喪。那問題就是:我們如何幫助自己免於沮喪?而這就回到了我們所說的對待他人的方面。要真正的幫助他人,不傷害他們,最重要的一點是尊重他們,因此,以此類推,我們需要尊重我們自己。很重要的一點是,常常重新確認 “我正在做我的工作,我有良好的動機”,同時“作為一個人,我並不完美;但是我尊重我自己盡力而為。” 這能幫助我們免於變得沮喪。

現在,當我們誠實地檢驗自己,發現自己並未真正盡了最大的努力,會發生什麼呢?我原本可以做的更好。好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肯定會感覺到後悔,而重新確認這一點很重要:“以後,我要更加努力。” 但為了防止或者試圖防止這種沒有盡最大努力的失敗一再發生,我們需要檢驗,引起這些的原因是什麼。這也許是因為我太累了。如果是這樣,我們就需要善待自己,而不是自我破壞。我們要知道我們有休息的需求——什麼是我們的極限?——而後,我們尊重它們。不要感到難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極限。當然,在緊急情況下,我們總是可以做得更多,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緊急事件。有時候,我們不得不說,“我需要休息”,然後,如果可能的話,試著休息一下,——有時候可能沒辦法——但是如果可能的話,無內疚感地休息一下。

現在,如果我們試著平衡事業和兼顧家庭,通常這不是件那麼容易的事情。孩子們(我們自己的孩子們)有很多需求。而當我們安排日程表等的時候,(孩子的)這些需求肯定是要被優先考慮的,因此我不過度工作,不過勞,而導致我們沒有好好完成工作。不要只是讓這種情況不斷地持續下去,直到我們崩潰。因為忽略我們自己的需要是真正的對我們自己的暴力。因此,非暴力對待我們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以別人的不幸為樂

第三種類型的非暴力,是不將別人的不幸視為好事。換句話說,這被認為是殘忍的:如果我們將暴力想成是殘忍的心態,那在別人的困境中欣喜就是一種殘忍的心態,也就是說當別人受到挫敗之時。現在我們可能想,“嗯,這些並不是真的我所引起的”,但如果你以政治為例來思考一下,如果有兩個候選人,而其中一個你不喜歡的要離開位置——落選或者被踢出政府——我們對此感到高興。我們欣喜於他們的不幸,難道不是嗎?同樣的情況,儘管我們可能開心於,我們所認為的最佳人選當選了,我們為他們的快樂而感到高興,但其實並沒有理由為落敗者的失利而高興,因為毫無疑問地,他們也有家庭,他們還是其他人的依靠,而他們正在感受不愉快——他們也是人。所以,我們對他們“未得其位”感到高興,但是我們依然希望他們生活幸福、不希望他們生病(不希望他們有壞事)。

因此,我們已經看到了這三種類型的非暴力行為應對的三種類型的殘忍思想,殘忍想法:

  • 缺乏悲憫心——想要別人遭受痛苦和苦難
  • 沒有自我珍愛——有意識或者是無意識地,想要給自己帶來傷害
  • 因為他人的不幸而欣喜——當別人失敗或者發生了一些可怕的事情時,為此感到欣喜。

就像我說的,是我們所採取的行為類型,使之變得強大而且非暴力。在某部佛經中有一個經典的例子。有兩個冥想者坐在河邊。此時一個男人來到河邊——這條河流非常的湍急——他想要跳入水中,然後嘗試遊過河去。而這是一條幾乎無人能夠真正渡過的河流;所有試過的人都淹死了。其中一個冥想者僅僅只是很平靜地坐在那裡,並未想去做任何事情,只是眼看著這個人跳入河中淹死。另一個禪修者站起,他並沒能說服這個人不要跳到河裡,他就把這個人打暈來阻止他跳入河裡。佛陀看到了所有這一切(佛陀來了,看到了這一切),他說,面部平靜微笑的坐在那裡的冥想者,是實施暴力之人。打暈男人而阻止其傷害自己的冥想者,是那個實行非暴力行為的人。為什麼?因為動機,心態——想要幫助這個男人避免遭難而最後淹死。

精神價值觀

所有這些都與今天上午我們主題的第二部分有關,那就是現代世界中的精神價值觀。“精神”這一詞事實上是很難定義的,並且它顯然有不同的內涵,它無疑在英語和俄語中具有不同的含義。但是,在佛教背景下,讓我們看一下它的定義方式或同義詞。佛教裡,我們說佛法。“佛法”是指預防措施;是指為了避免苦難和問題,我們要做一些事情。這不僅只是指眼前的情況——比如,當你開車或騎自行車時,為了避免撞車而轉向。這不算是佛法。

因此我們不是要討論日常生活中的即時事件。此類事件我們不會叫它”精神”。它更是為預防將來發生的事情而所考慮的。這在大部分的宗教裡,包括佛教在內,是關於未來轉世的思考,而在其他宗教裡,它考慮的是死後的狀況。這意味著不僅是考慮今生物質方面的成功,因為死亡來臨之時,這一切(物質)都會被棄於身後,而與將來的巨大的時間相比,此生是非常短暫的。

現在,如果我們相信未來的轉世或者死後生命,那是很好的,但我們當中很多人也許並不相信這些。那麼,我們是否還能夠成為精神性的人呢?我覺得是可以的。如果不僅是考慮此生我個人,也許還有我的家人的福祉,如果我們考慮更長的時間範圍——比如,子孫後代。換句話說,以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是非常微小的事情,盡力使世界變得更美好。再一次,佛陀講了一個例子——滿滿一大袋的米,是由一顆一顆獨立的米粒所填滿的。因此,我們當中的有些人可以對這一袋米貢獻一大把米,而有些人可能只貢獻了一粒米,但這兩人都是有貢獻的。這就是關鍵所在。即使我們發現不能真正的貢獻太多,但至少我們試著去貢獻。

因此,通過培訓成為教師或者醫務人員,顯然這是一個使社會更美好的絕佳機會。作為老師,你培訓人們繼往開來,希望他們作出自己的貢獻。作為醫生,我們幫助治療患者,使得他們能夠繼續為將來做貢獻。所以,這些與“想讓他們快樂”是緊密聯繫起來,而不是與不快樂相連。所以,尊重他們,對他們不要有任何暴力或者殘忍的想法。我們以“我可以為將來做貢獻”的方式來尊重我們自己,我們以“他們可以為將來做貢獻”的方式尊重我們的病人或我們的學生。這裡,貢獻指的是什麼呢?使世界更美好所指的又是什麼呢?從根本上來說,它是指宣揚一些可以使得人們更加快樂的要義。快樂並不是簡單意味物質層面,儘管這是很重要的,但還要有平靜的內心,能夠不僅用技術技能而且使用情感技能來應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

這些是我認為的精神價值。精神價值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在生活中的作為而言,什麼是我們認為在生活當中重要的。簡言之我認為這些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於像你們這樣的年輕人來說,真正要嚴肅地思考一下動機。為什麼我學這個?我生命裡想實現什麼?將來我想為我的家庭實現什麼?我想要為將來(後代)留下什麼?為什麼我想要這個?這也許需要很多的內心找尋,但是這是個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我們也許會發現,我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並不盡如人意。我認為,我們決定“我是否想要糾正我的動機?”所要用的準則是:看一看我所作的,是否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快樂,或者是否只是製造問題?就評估這一點而言,長期效應遠比短期效應更重要。但如果我們很清楚我們生命中所做的事,並且我們看到自己正朝著一個好的方向前進,那這就會給我們一個非常美好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我覺得,有時候人們之所以沮喪的因素之一,是他們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意義,沒有方向。我們在追求事業,但是我們的內心其實不然。我們覺得,這個世界的問題,我們國家的問題,這個社區的問題,我的家庭問題,我自己——所有這一切實在太多太糟糕了。主導這樣一種生活的心態,這一切所具有的意義是什麼? 真的很悲哀。生活並不是非常快樂。因此,再一次,需要尊重我們自己,才能試著克服這種絕望的感覺。我們需要確認“無論外在情況如何,我都有能力提升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要使我們變得更加快樂,這些是非常重要的——要認識到這個——而且我的整個心態會影響我周圍的所有人。所以,努力在醫學或者教學上幫助他人, 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們不知道未來將會是什麼樣,但希望事情變得更好。也許很難去想像。但是即使將來有更多的困難,我們也可以幫助人們準備好應對。

這些是我個人關於非暴力和現代社會中精神價值的想法。

請點擊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圖樣以開啟字幕。要更改字幕語言,請點擊「設定」圖樣,然後點擊「字幕」選擇想要的語言。

提問時間

在我們的現代社會,我們當然理解佛教價值觀當中的悲憫心。但是在現實生活的情況卻是很困難的,有時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父母,他們變的很野。對於我們來說,如果我們是老師,有時候很難向他們證明悲心的必要性,這種悲憫心即是:他們需要學會如何保護弱者、使他們免於傷害或者不要對弱者撒野。我們作為老師——我們該如何把這些資訊傳達給學生,尤其是傳達給這些在經濟很拮据、情況窘迫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有一點暴力傾向的學生?

我認為,其中一種可能幫助這些有點野的孩子的方式是,讓他們給予以及嘗試慷慨。換句話說,如果某人(比如說一個孩子)被允許有機會給予一些東西給其他的孩子——好比說,他們分發試卷或者作業,或者做一些慷慨的事情——做一些幫助他人的事情。這會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當一個孩子來自非常困窘的背景,沒有感受到愛,那麼他們通常會以野蠻的行為表現出這種被拒絕的感覺。有點像是 ”如果我只因為沒有好的背景,就在被總體上認為是不好的,那我就要別人展示我有多不好。” 也就是說,他們在展示反社會行為、不把自己當成社會的一部分而去犯罪等等。這是非常典型的。但如果他們能有機會展示他們是一個好人,即便不是以非常好的方式(我的意思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他們也是有能力做到的。這樣,這還是能給他們一種感覺:他們確實可以提供一些積極的東西,而不總是只提供負面的東西。

從佛教徒的角度來看,這是通過付出而建立起一些某種積極的力量或者說,功德。但是對此我們不必給佛教的解釋。我認為用心理學來說,解釋的有時會更有幫助。但是,當讓他們做一些積極且建設性的事情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給他們一種“這是懲罰”的想法。

在我們的生活裡,我們常常處理懲戒規範他人的事。但當我們要對某人規範第二次的時候,有重新規範的一個過程。在這過程中,對於這個曾被規範的人來說,什麼是最有益的懲罰? 讓他做一些諸如社工工作之類的工作?或者對他進行一些道德教育?好比說在監獄裡的人,犯罪分子——這些我們想要懲戒規範的人們,他們已經不是孩子了。

再來,每一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很難作一般性回答。我自己並沒有涉及到監獄方面的教導,但是我的很多同事,我的佛教同僚們參與過這些。有一個發現是,監獄中的很多人--當然不是說每一個人--花很多的時間,因為他們有大量的時間去檢驗他們的生活——他們做過什麼,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有很多囚犯對學會如何處理憤怒和暴力衝動非常感興趣,所以他們非常樂意接受基本的佛教禪修,比如說專注於呼吸使自己平靜下來。因此,這類人當然可以接受這種類型的幫助。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樂意接受幫助,如果他們不接受的話,我們可以做的少之又少。當他們並無意願去改變或者改善他們的生活時,僅實施物質上的懲罰,只會讓他們產生更多的敵意和憤怒。

心理學上使用的某個特定的訓練,可能未必適用於此處,但只作為一個想法提供給你:一個孩子,通常是青少年,完全不配合,非常野,他跟一群人去旅遊,有一個領導,還有一頭騾子。騾子當然是非常倔強的動物,使牠按照你的想法來做事是非常困難的。他們要對這頭騾負責任,所以他們必須要處理這一切,他們必須要學會克服他們的憤怒和不耐煩等等,並且以某種方式與這頭騾子一起行事。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與騾子一起共事,又一次意味著給他們機會去承擔一些有建設性的責任。

因此有時候,讓一個孩子承擔一下照顧動物的責任,會有用的。。。動物不會批評他們,人會批評他們。一隻狗,不管你如何的規範它,狗仍然喜歡你。因此,讓他們去處理另一個生物,在有些情況下是一隻狗,有時候可以起到平服某人的效果,幫助他們平靜下來,承擔某種責任。但是,當然有一些人是非常暴力的,你給他一隻狗,他們將只會折磨這隻狗,因此必需很小心這一點。

我有一個朋友是心理醫生,她主要是與暴力傾向的青少年打交道,通常無家可歸流落街頭的人,他們所有困難都是因為這些而來。她告訴我,她所使用的其中一條指導方針是,再一次回到我們所討論的:對於這些十分暴力的孩子,我們以尊重和興趣對待他們。認真嚴肅的對待他們。花時間真正的去聆聽他們,去瞭解他們的問題所在。但是你必須要避免的一個事項是,如果你聆聽他們,請不要說 “哦,你的時間到了,你現在必須走” 。對此,他們通常反應很激烈,因為這是一種拒絕。

所以這裡的教訓是:如果我們要與一個不守規矩的學生打交道,給這個學生一點時間。你聽他傾訴。你嘗試著理解他們的問題是什麼。(即使你並不會有一個解決的方案,你富有同情心的傾聽,就已經很有幫助了)。但請不要設置時間限制,把作為人該受到的尊重,給予這個孩子。

但是,實際上該做些什麼去規範他們等等,這是很難說的。我不知道在你們的社會裡,什麼是容易接受的,什麼是不容易被接受的。但僅用懲罰,尤其是出於憤怒的懲罰,無濟於事。

我們如何克服日常生活中人際交往的煩惱?

如果我們分析任何我們認為不愉快的和惱人的狀況,我們就會發現,它們的產生是由於很多的不同原因和環境因素——社會環境,經濟條件,所涉及成員的家庭發生的狀況,他們的背景,等等。當我們被惹到,為此生氣之時,我們的腦子裡真正所發生的是,把這個事件或者任何正發生的煩人事情,變成某種非常堅固而可怕的怪物。我們忽略了它所依的所有原因和條件,且我們把它們投射成比現實情況更加負面。由於我們不希望事情是這樣的,所以憤怒是對它的一種很強烈的情感排斥。

現在,如果我們先想一想,再拒斥…若其背後的機制是“我希望這些苦難,這些苦難能夠離開,這些苦難不會在這兒”,這就是悲憫心了。所以,慈愛總是在憤怒和煩惱的對立面。慈愛是祝願另一個人擁有快樂以及快樂的起因。他們的不好行為,都是因於他們的情況,由於他們並不快樂。我希望他們快樂,從而停止煩人和可怕的行為方式。為了使他們開心,我必須要瞭解什麼是導致他們不開心的所有因素,什麼是導致他們行為不守規矩的因素,然後看看有什麼是我可以去改變的。

這些是我們使用的一些方法。基本上是分析:這些事情的發生是因為這個和那個。我希望他們停止由這些起因而導致的行為方式,那麼,我該怎麼做才能改變他們的行為所受的影響?

作為老師,我們會處理到不同背景的小孩——不同的文化,社會,宗教背景。而對所有這些孩子,不同類型的孩子,要規範和教育他們,有耐心是否就足夠呢?

我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要對孩子感興趣。這意味著,要熟悉這些孩子的宗教背景,那麼你就會更加瞭解他們實際上所需要的是什麼。我們希望教育的重點不只是讓他們能夠考試通過,而是幫助他們變成更好的人。所以,去瞭解他們。你可以讓他們寫一些關於他們自己或者關於他們家庭或者他們背景的小文章,或者類似的東西。讓他們談談自己。然後你就能更好地瞭解他們。

我常遇到一些這樣的人,當他們有意見要表達,或者要說一些關於自己的事情時,他們猶豫不決,因為他們害怕被拒絕。我的問題是,要如何幫助這些人們克服他們恐懼緊閉的心。

我認為,對於青少年,這個問題尤為嚴重,他們非常非常在乎同齡人的認可。如何幫助他們克服害羞?好吧,其中一個被使用於佛教寺院教育中的方法是:課後所有的學生兩兩組隊,然後相互討論——他們進行辯論,邏輯性的辯論——相互討論剛剛所教的,看看是否理解了。因此他們並不是在全班面前說,在全班面前說的時候,有些學生可能不是那麼友善而且會嘲笑別人。但是當兩兩組隊時,你必須要說一些東西。老師四處走動到每一組聽上一兩分鐘,確保他們確實在討論話題,而不是討論別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方法,因為這不只是允許學生被動的坐在那兒聽課或者由於不專注而一無所獲。他們必須要說一些東西。他們必須要向另外一個人表明他事實上是關注和傾聽著他們正在討論的內容。因此他們不能害羞。但是你必須要確認他們不是每次都選同樣的夥伴。他們必須要輪換。這是寺廟教育體系中被使用的方法之一。也許這會有所幫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