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慈悲與菩提心的重要性

我們都擁有培養菩提心的基本運作素材

「菩提心 (bodhichitta)」源自梵語,並不太容易翻譯。當中第二個字詞「chitta」,意義是「心 (mind)」。當我們在佛教裡討論「心」時,我們是同時說明心智 (mind) 與心意 (heart)。在佛教中我們不區分這兩者,但在西方思維中卻會加以釐清。所以,我們的目標不僅只是發展智性─屬於心智的理性面向─例如專注與認知等等,此外,我們還需要培養自身心意,也就是指我們涉及情感的那個面向,這樣子,我們就可以達到「菩提心」中第一字詞所指之「菩提 (bodhi)」。

「菩提」這個字詞象徵最高的成長與淨化。淨化意味著去除我們可能擁有的障礙與困擾,包括心理障礙與情緒困擾,其也意指擺脫混亂、缺乏理解及無法專注。另外還涉及到情緒方面的淨化,擺脫自身煩惱的情緒。煩惱情緒包括憤怒、貪婪、執著、自私、傲慢、忌妒與無知等等。這裡有一大串的冗長列單;我們可以不斷地點名下去。這些都是我們生活裡真正的麻煩製造者。所以我們目標是在於,透過自身心智與心意,得以擺脫所有這些麻煩製造者。

而「菩提」這個字詞的另一面向則是指「成長」。這意味著我們─所有人─都擁有其基本運作素材:即具備人身。所以我們能夠交流。透過這副身軀,我們就有能力去行動、去做事。我們都具備著心智 (理解事物的能力)、心意 (感受,例如對他人感到溫暖的能力) 與慧性 (區分何為利害的能力)。

因為我們擁有這些元素,具備所有這些良善特質,所以關鍵即取決於我們要如何利用它們。透過自身舉止、言行與意圖,我們或許因此為自己與他人帶來麻煩。但我們也可以善加利用它們,而為自己與他人帶來助益與更多幸福。如果我們的舉止、溝通和思考方式,受到混亂和負面情緒的影響,那麼當然這就會產生問題。譬如當我們在憤怒的影響下,我們常常會做出令人後悔的事,不是嗎?當我們表現出自私時,往往就會產生出大麻煩。沒有人會喜歡自私的人。

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的舉止、溝通和思考方式,乃是基於正向品質─例如關愛、慈悲、對他人體貼─那麼我們就會發現這會帶給自身更多幸福,更多生活上的滿足:他人會喜歡我們;它帶給他人更多利益。例如,我們可以在與朋友關係中非常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假使我們總在批評他人並且對他們發脾氣,那麼沒有人會真正地喜歡跟我們在一起。可是一旦我們對他人表現出和善,善待他人,那麼對方當然會喜歡我們的陪伴。其實在對待自身寵物之貓狗身上,也可以體認到這一點:即便是牠們,也都不喜歡一直被人吼叫與責罵;牠們喜歡被善加對待。所以這些我們本已具備的運作素材,便可持續成長。我們能以愈加良善的方式而使之發展起來。

所以菩提心就是我們心智與心意已達到某一種狀態─情況或條件─其旨在獲致菩提的證量。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狀況,我們所有的缺點以及一切的麻煩製造者,都將完全地被徹底消除,而我們的良善特質,將會發展全然極至圓滿狀態。這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即具備一種心智與心意的高度狀態。

這是由非常良善的情緒而引發出來的。那麼這些情緒是什麼呢?基本上,我們以此為目標,不是因為它是最高狀態,而想要成為最好的。這不是因為我想變成最幸福,而這就是我成為最幸福之人的方式。相反地,我們必須要替他者著想,心繫世上無量眾生:無論是人類、動物或其他種類。我們要明白我們都是一樣的,眾生皆欲得樂,而不想受苦。即便動物也是如此,不是嗎?一切有情都在努力為了自身及其所愛而獲得快樂。但不幸的是,大多數的我們並不真正知道什麼會帶來幸福。我們嘗試各式各樣的事情,但往往只會產生出更多問題而非快樂。我們替某人買了一件很棒的東西─一份禮物─可是對方卻不喜歡。所以,這道理很簡單。很難讓所有人都滿意,不是嗎?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需要嘗試下去。

以獲致證悟為目標,以利益他者為動機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動機;我們想要去幫助他者:如果眾生都能擺脫其自身問題與煩惱根源的話,那有多好啊。這就是慈悲的意義所在。慈悲乃是希望他者從其自身痛苦與痛苦肇因中獲得解脫的願望。

如果眾生皆能具樂及樂因的話,那有多好啊。這就是佛教對於關愛的定義。關愛不是基於想要對方的回報─「如果你愛我,我才會愛你」。並非如此。這不是基於對方的行為舉止而定─「如果你是個好男孩或乖女孩,我才會愛你。一旦你調皮搗蛋的話,我就不再愛你了。」對方的行為舉止如何,其實並不重要。這不是重點所在。關鍵在於假使眾生皆能幸福快樂,那就太棒了。這就是關愛。

如果我能做些有意義的事,為眾生帶來幸福,幫助他們遠離不幸與煩惱,那應該很棒吧。儘管現在的我能力有限:我還存在著困惑、有負面情緒、經常偷懶,還要處理找工作,尋伴侶等問題…這些在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的種種困擾。但假使我能達到某種境界,即所有這些缺陷、所有這些困難,都將永遠從我身上消除,而且我能夠充分發揮全然潛力的話,那麼我將會處於最佳狀態,得以幫助一切眾生。

因此,所謂懷有菩提心的動機,就是旨在我們稱之為「證悟」的未來狀態,要想盡辦法以最大努力,竭力達到那種程度,要想盡辦法在前往證悟境界的道途上,盡其所能竭力助人,最終盡力獲致證悟達到圓滿。

當下之際,我們誰都無法成為萬能之神;這是不可能的。如果這事成真的話,那麼就沒有眾生會再受苦了。但現在我們只能盡力而為。而且對方也必須要對幫助一事樂於接受並敞開心胸。譬如雖然我們可以清楚地向對方進行說明,但他們自身也要去理解才行;我們無法替他們去釐清事情,不是嗎?我們能夠提供好主意,但終究仍要對方加以接受。

所以,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即處於最佳狀態而去幫助他者,但仍要認清現實─並有所認知─也就是對方是否能夠真正地被幫助到,還是要取決於其自身努力。但是,一旦我們獲致證悟,所有困惑皆被消除,那麼我們就具備最佳的可能性去理解什麼是助益他者的最有效辦法;我們會知曉現正影響對方的一切因素為何。

我們大家都受到很多事物的影響─像是我們的家庭、朋友、生活的社會、存在的時代:有時遭逢戰亂鬥爭,有時遇到經濟危機,有時歷經富裕繁榮。這些都會影響我們。此外佛教還提到前世來生。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我們也還受到前世影響。所以,如果我們真想幫助某人,真想給予對方好建議的話,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對他們有所認識,必須知曉對方─明白影響他們行為、舉止和感受的所有事物─這才是真正地在乎與關心他們,認清其本性面目為何。

我認為只要從你與他者彼此間的關係來看,就能很容易地了解這一點。如果你與朋友在一起,但你卻對他們漠不關心,只顧談論自身,那麼你就會對他們所知甚少。還有如果你沒注意到你的朋友─舉例來說,當你和某人在一起時,你卻用手機傳訊給其他人,你根本就不在乎你身旁的友人─他們當下或許正對你有點厭煩與不悅,就是因為你一點都不在意他們。所以,假使我們真想幫助他者的話,你就必須要關注他們,要在乎他們,注意到當下發生的情況,並隨時有所回應,就像我們希望別人也能認真對待與關注我們一般。

認識自他平等

由此可見,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自他平等的認識之上。眾生都有情感,正如我也有情感。眾生都想被認真對待,正如我也想被認真對待。假如我忽視他人或對他們不好,對方就會感受很糟,就像人們忽視我或對我不夠意思的話,我也會感受很糟。眾生都想被喜愛,如同我也想被喜愛一樣。沒人想要被拒絕和被忽視,如同我也不喜歡的那樣。我們都是彼此聯繫的,都是相互一起的。

這時就用一個有趣的小例子來說明這一點:想像一下,你和大約十個人正待在電梯裡,此時電梯卻卡住了。你被困在那裏,還跟其他人一起被困在電梯裡一整天時。你會怎麼跟其他人相處呢?如果你光只是想著我、我、我,而不去考慮在這狹小空間裡的其他人,那麼就會出現很多衝突與爭吵,這將是一段非常不愉快的時間。但如果你以某種方式去意識到:「因為我們都被困於相同處境中,所以我們必須互相體諒,想一想應該如何彼此合作,才能生存下去,並擺脫這個困境」,之後,儘管被困在電梯裡肯定不舒服,但我們仍舊可以安然度過。

若我們把這個例子擴大來看:假使我們都被困在這個星球上,就像是被困在一個非常龐大的電梯裡一樣,如果我們不相互合作,那就會是一個痛苦時刻,因為大家都是處於相同狀態裡。我們對待彼此的方式,無論是電梯裡的十個人,亦或是這個星球上的所有眾生,最終都還是會影響任一對象。正因為如此,嘗試與眾生合作才有意義。而不要只去想著:「我要怎樣逃離被困在電梯裡的可怕局面呢?」我們應該去思考:「我們大家要怎樣逃離這個糟糕情況?」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不僅僅是電梯而已。

那麼關於處理自身問題方面,我應該怎麼去設想呢?(因為我真的沒什麼特別;我只是被困在電梯裡的一個人而已。) 其實,這些問題並非僅是我的個人問題而已:這些問題是所有眾生的問題。記得嗎,我們所提到的憤怒、自私、貪婪、無知等問題,諸如此類的麻煩。這些都是每個眾生的問題;沒有一個對象是單獨擁有這些麻煩的。

擴展我們的心智與心意,能夠包括一切有情眾生

正因為如此,當我們談到菩提心時,我們說的是一種心智與心意的普遍特性。我們會想到一切眾生,沒有任何偏好,不會遺漏任一有情。所以這是一種無邊無際的態度與心境。當我們談到擴展心智的時候,這是我們可以延伸的最大範圍。我們想到的是一切眾生,例如不只是這星球上的人類而已,還包括在這星球上的其他生物,以及宇宙中的所有生命。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思考環境惡化的情況─這不但會影響生存其中的人類;也一定會影響其他所有動物的生命,不是嗎?

因此,我們所關心的對象範圍非常廣泛。於是在思考長期解決策略方面,我們就會擁有廣闊的視野願景,而不會只是快速修補只能暫時有效而已。當我們想著自己的潛力時,我們考慮的就會是實現自身潛力的最大範疇;而不只是一丁點,而是盡可能的廣大無盡。

而且,正如我提到過,這是基於對自身的尊重。我們體認到我們都具備運作素材,得以確實能達到這個地步,其他眾生亦是如此。因此,我們認真對待自己,真摯對待他者,更要尊重自他雙方─我們都是人類,皆想獲得快樂,無人想要受苦。這一切都取決於我們想要做些什麼,如何度過生活。

通過修行培養有益心態和習慣

佛教非常豐富地提供許多不同方法來培養這些心態。它不會只是說「關愛眾生」,就僅此而已。當然這一點很棒,口頭上說著我們都要去關愛眾生,但實際上要如何做到呢?為此,我們就需要修行。修行指的就是養成有益習慣。如同我們想要從事一項運動,或是我們打算演奏一種樂器,我們都需要加以練習。於是我們不斷反覆練習,直到熟練擅長為止。我們從練習中學到教訓,所以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們甚至不需加以思考;我們就能靈巧地參與運動或輕鬆地演奏音樂。

同樣地,我們在訓練自身態度時,也需要做著相同事情。這就是我們修行時所做的事。透過自身努力,我們試著藉此產生出某種感受或某種心態。就像是你為了某種運動而進行訓練:首先你必須做些熱身活動,接著才能實際加以練習。所以,我們就針對自我心境,來做些熱身活動吧。

為了能夠產生良善心態,如果我們的思緒紛雜或感受混亂,我們就需要先冷靜下來,讓自身心智和情緒安穩平伏。我們通常只要透過安靜地專注於呼吸就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呼吸一直都在,如果我們專注其中,那麼就可以幫助我們冷靜下來,保持穩定的呼吸節奏,可以把我們與身軀聯繫起來,以防思緒「到處亂飄」而心不在焉。這就是基本的熱身活動。

接著想一想我們的動機為何。我為什麼想要修行?這也是屬於熱身的一部份。就像我們練習運動或學習奏樂,要去真正地理解和反覆審視:「我為何要這麼做?」即便我們這麼做只是因為喜歡或好玩,但我們仍要提醒自己這一點,畢竟,期間的訓練可是一件苦差事。所以,我們需要再次確定為什麼想通過修行來養成良善習慣。其理由就是因為這幫助了我以更好的方式來處理生活中的煩惱問題─例如,我不再那麼地容易生氣了。如果我總在生氣的話,我就不可能去幫助他者。如果我情緒失落的話,我就無法對他者提供協助。

那麼,這就是我們要去做的暖身活動。接下來則是真正地修行過程:我們使用某種思維方式來產生想要達到的心態。當我們這麼進行時,將其與自身個人生活聯繫起來便非常地重要。我們不只思惟抽象理論:我們還要想一想那些是可採行的步驟,以便在自身生活中幫助自己。

一個案例

假設我們有一位友人,對我們做出非常不舒服的舉動─例如說了一些殘酷的話,或是沒打電話給我們,忽視我們、取笑我們等等。發生在大家身上的這些情況,都是很糟糕的事情。我們對此的反應就是感受很糟,逐漸覺得對方相當惱人,尤其我們把對方當作朋友。

然而我們可以在修行中加以審視,即專注呼吸後,我們的心就會稍微平靜。然後再想想我們的友人或同學─他們都和我一樣:皆想離苦得樂。所以肯定有些什麼事情讓他們感到心煩意亂,所以對方才會以討厭的方式來對待我,或者他們只是對我產生誤會─沒有真正欣賞到我的良好特質─所以才會取笑我。所以,對他們生氣,讓自己沮喪─這些根本沒有幫助。相反地,我希望對方能夠擺脫任何讓他們煩惱的事情,這樣他們就會善待我,因為這樣我們大家都會快樂幸福,包括自己與對方。

所以,我們就不會對他們感到憤怒,而是覺得關愛與慈悲:「如果他們擺脫任何使之不安的事情,那麼太好了。衷心祈願對方幸福,如果他們快樂,就不會做出討人厭的行為了。」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培養自己對他們的關愛,而不是憤怒抱怨。此舉能夠幫助我們,看待對方的情況而更有耐心。如果我們以更加冷靜、充滿關愛及寬容的方式行事,這也有助於對方冷靜下來,而情況就會變得更容易處理。

勿把別人扔出的垃圾,視為是針對自己而來

佛陀曾經詢問弟子,「如果有人試圖給你一樣東西,但你卻不接受,那麼它應該屬於誰的?」很明顯地,如果你不接受,那麼這件東西就仍是屬於那個試圖給你的人。所以,假使有人想要給你不佳回應、負面感受或斥責批評等等,重要的就是不要接受它並放在心坎上─換句話說,要看作對方正是心煩意亂的狀態。當然,如果有人評斷我們,這對於審視自身有所幫助,以便認清他們或許指出我需要改進的地方。因此,我們不要忽視它,但重點是不要像賽事中的球員一樣,奮力四處奔跑接球,時時刻刻都在準備接收對方扔擲給我們的任何垃圾球和令人厭惡的思緒。

有時候我們的表現就是這樣,不是嗎?我們只顧急著接住人們向自己丟過來的任何垃圾─不管是任何的髒話惡語或鄙視眼神等等。雖然這並不容易做到,但我們還是盡量不要把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這些事情,都當作針對自己本身,不是針對的反感,而是對方存有的問題。換句話說,與其把對方對我們的惡劣態度全盤接收,還不如看待他們:「喔,他們正心煩意亂著,他們有問題麻煩了。」

這就像是我們照顧一位兩或三歲的孩童,當孩子非常疲累,但又不想睡覺時。我們就會說:「好了,是時候去睡覺了。」而小孩就會回嘴說:「我討厭你!」此時我們會把它當作一回事嗎?因為孩子太累了,所以我們不會把他們對我們說出那些難聽的回應,當作是針對自己的,相反地,而是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多一些關愛,盡量讓他們平靜下來。

在修行中,我們試圖以此種更具建設性的方式,來看待那些帶給我們麻煩問題的人,並在這種困境下,針對此人練習具備更多耐心、更多關愛及更多正向心態,所以,當我們在實際生活裡遭遇這些事情時,我們就能夠善加處理。簡言之,此種無與倫比的菩提心態度,是我們需要努力去獲得與實現的,透過力行我們有責任善盡助人,經由修行與其他方式,盡可能地擺脫自身缺陷並發揮十足潛力。因為假使我努力助人使之獲得幸福,那麼我自己也會感到快樂。但如果我只是自私自利,卻忽視他人或以犧牲他人為代價的話,那麼我們都將受苦。

現在,當你年輕,還是學生的時候,這正是真正學會尊重自身潛能與能力的時刻,去認清你擁有一切發展所需的運作素材,朝著良善方向培養,而不是負面消極或毫無頭緒。我們在世上並不孤獨;在這個資訊交流與社交媒體的時代,我們都是相互聯繫的。我們能夠以越來越良善的方式發展,從而以建設性的行為舉止來影響所有人。

以上就是關於菩提心的一小部份。現在我們還有一點時間來進行問答。

以佛教角度看待何謂情愛

您能從佛教角度來談談情愛,特別是男女關係的部份嗎?

當我們從佛教角度談論情愛時,正如上述提及,就是希望某人能夠具樂及樂因。這意味著全然接受對方,包括他們的優缺點。我對於他們能夠幸福快樂的願望,並不取決於對方如何看待我或是他們的行為舉止為何。不管無論如何,我都希望他們能夠快樂,即便是要給對方一些空間。 

經常所見,情愛與慾望是混雜一起的,(慾望就是當我們沒有某樣東西,卻想要一定得到它時)。這有可能與執著 (即便我們擁有某樣東西,但卻不想放手),以及貪婪 (即便有了某人作為朋友,有人可以愛,但我們還是想要更多),彼此互相混合一起。這一切都僅建立在只看見對方的優點並加以誇大,還虛張聲勢,而忽略他們可能存在的缺點。他們擁有的優點可能就只是喜歡我、或當跟對方相處時感到很舒服、或對方長相很好看、很性感等等之類的。也就是我們只關注對方的某一小部份而已,但我們卻視之比其他任何事情都來的重要。這不是一個非常踏實的態度。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方如何看待我:如果他們對我好,那我就會愛上;如果他們對我壞,那我就不愛了。這不是一種穩定的情愛種類。

正如我說過的,穩定的情愛種類─在佛教中提到─是一種我們承認對方有著好壞等多方面的部份,因為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沒有人是理想或完美的。所以你就能理解,問題即是我們很多人都還在相信童話故事。在童話故事裡,出現騎著白馬的瀟灑王子或迷人公主,展現絕對完美的模樣。所以我們總是在尋找王子或公主,並把王子公主的形象,投射到我們所愛之人的身上。但不幸的是,這只是一個童話故事而已,就像聖誕老人,根本無關任何真實。

意識到這一點並非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很難去接受。但我們總也不放棄:「雖然眼前這個不是王子或公主,但或許下一個就是了。」其實只要我們繼續投射並尋找白馬王子或公主的話,我們的關係,我們與他人的情愛關係,一定會出現問題,因為沒有人能夠實現我們完美伴侶的理想。當對方表現出不像王子或公主時,我們就會生氣。所以,這就意味著我們不接受這樣的一個現實,即他們和我一樣都是人,都有著優缺點。因此,真正的情愛,穩定的情愛,是建立在接受對方現實的基礎之上。

關於我們所愛之人的另一現實面,我們經常會忘記的部份,就是我們並非對方生命中的唯一。很時常地,我們忽視了這樣的一個事實,即對方除了和我在一起之外,還有自己的生活─他們有不同朋友,有家族親戚,還有其他責任等等。在他們的生命中還有其他事物存在;我並非唯一。所以,當對方花時間與別人相處或處理其他生活事務時,而導致我們感到忌妒或沮喪,這是非常不合理的。此外,例如當對方心情不好,或不想和我們相處時,此時也都不是因為的關係。我並非造成對方所有感受或一切行為的唯一原因。如果對方心情不好,可能是受到他們家中所發生事情的影響;可能是受到他們其他朋友的影響;可能是受到感冒而身體不舒服的影響;都有可能受到很多事情的影響。所以,那麼為何我就應該要認定自己是造成對方所有感受的唯一原因呢?

同樣地,假使我與某人有了一段長久穩定關係,那麼在彼此互動中,每天都一定會發生很多事情。經常出現的是,「對方今天沒回電。對方當下沒回訊。」然後我們誇大這些事情的重要性;一而再,再而三,我們就不從彼此完整關係的長期脈絡中來看待這些事情。接著就會為了此類小事,我們做出結論,認為對方已不再愛我了。但這是非常短視的─只在乎一件小事,而脫離整個關係。

現實就是每個人的生活與情緒等等之類的,都會起起落落。我們自己是這樣;對每個人來說亦是如此。所以,有時候我們所愛之人想跟我們在一起,有時候卻不想,這都是很自然的。有時他們心情好;有時他們心情糟。如果他們心情不好─或忙於其他事情,而無法立即回訊之類的時候─此時並非一定表示對方不再愛我了;這就是生活的一部份。

如果我們想要讓情愛關係穩定的話,那麼學習與認清這些道理便是非常重要的;不然的話,就會出現很多情緒混亂的狀態。

有位偉大的印度佛教大師曾給出了一個例子,當中提到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如同秋天隨風飛動的樹葉一樣。有時隨之飄揚,有時隨之散落。這就是生活的一部份。所以,與某人的任何關係─可能會持續一生,但也可能並非如此。

重要的是,可以試著把對方看作是一隻來到我們窗前的野鳥。一隻美麗的野鳥來到我們的窗前,真是太美妙了。擁有這隻野鳥的短暫陪伴,是多美好、多幸福啊。但是,當然這隻野鳥終究會飛離遠去:鳥兒是自由的。如果這隻鳥能夠再次來到窗前的話,那該有多好,我有多幸運啊。可是一旦要試圖抓住鳥兒並關進籠子裡的話,那麼牠可能就不再快樂甚至死亡。

對於那些進入我們生命中並為我們所愛之人而言,也是相同的道理。他們就像這隻野鳥一樣。來到了我們生命當中,帶來很多歡樂與美好。但他們是自由的,正如野鳥一般。假使我們試圖抓住他們,把他們當作自身財產,並不斷嘮叨碎念─「為何不回電?為何不碰面?為何不陪伴?」─這就像是把野鳥關進籠子一樣。這隻野鳥就會想盡辦法逃離。假使不逃離而留下,就像對方出於愧疚感而不離開我們,他們也是不快樂的。

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想法─對待我們所愛之人,進入生命裡的人─視之為這隻美麗野鳥一般。我們越放鬆─越不執取─這隻野鳥也就越願意來到我們的窗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