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慈悲与菩提心的重要性

我们都拥有培养菩提心的基本运作素材

「菩提心 (bodhichitta)」源自梵语,并不太容易翻译。当中第二个字词「chitta」,意义是「心 (mind)」。当我们在佛教里讨论「心」时,我们是同时说明心智 (mind) 与心意 (heart)。在佛教中我们不区分这两者,但在西方思维中却会加以厘清。所以,我们的目标不仅只是发展智性─属于心智的理性面向─例如专注与认知等等,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自身心意,也就是指我们涉及情感的那个面向,这样子,我们就可以达到「菩提心」中第一字词所指之「菩提 (bodhi)」。

「菩提」这个字词象徵最高的成长与净化。净化意味着去除我们可能拥有的障碍与困扰,包括心理障碍与情绪困扰,其也意指摆脱混乱、缺乏理解及无法专注。另外还涉及到情绪方面的净化,摆脱自身烦恼的情绪。烦恼情绪包括愤怒、贪婪、执着、自私、傲慢、忌妒与无知等等。这里有一大串的冗长列单;我们可以不断地点名下去。这些都是我们生活里真正的麻烦制造者。所以我们目标是在于,透过自身心智与心意,得以摆脱所有这些麻烦制造者。

而「菩提」这个字词的另一面向则是指「成长」。这意味着我们─所有人─都拥有其基本运作素材:即具备人身。所以我们能够交流。透过这副身躯,我们就有能力去行动、去做事。我们都具备着心智 (理解事物的能力)、心意 (感受,例如对他人感到温暖的能力) 与慧性 (区分何为利害的能力)。

因为我们拥有这些元素,具备所有这些良善特质,所以关键即取决于我们要如何利用它们。透过自身举止、言行与意图,我们或许因此为自己与他人带来麻烦。但我们也可以善加利用它们,而为自己与他人带来助益与更多幸福。如果我们的举止、沟通和思考方式,受到混乱和负面情绪的影响,那么当然这就会产生问题。譬如当我们在愤怒的影响下,我们常常会做出令人后悔的事,不是吗?当我们表现出自私时,往往就会产生出大麻烦。没有人会喜欢自私的人。

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举止、沟通和思考方式,乃是基于正向品质─例如关爱、慈悲、对他人体贴─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会带给自身更多幸福,更多生活上的满足:他人会喜欢我们;它带给他人更多利益。例如,我们可以在与朋友关系中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假使我们总在批评他人并且对他们发脾气,那么没有人会真正地喜欢跟我们在一起。可是一旦我们对他人表现出和善,善待他人,那么对方当然会喜欢我们的陪伴。其实在对待自身宠物之猫狗身上,也可以体认到这一点:即便是牠们,也都不喜欢一直被人吼叫与责骂;牠们喜欢被善加对待。所以这些我们本已具备的运作素材,便可持续成长。我们能以愈加良善的方式而使之发展起来。

所以菩提心就是我们心智与心意已达到某一种状态─情况或条件─其旨在获致菩提的证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状况,我们所有的缺点以及一切的麻烦制造者,都将完全地被彻底消除,而我们的良善特质,将会发展全然极至圆满状态。这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情─即具备一种心智与心意的高度状态。

这是由非常良善的情绪而引发出来的。那么这些情绪是什么呢?基本上,我们以此为目标,不是因为它是最高状态,而想要成为最好的。这不是因为我想变成最幸福,而这就是我成为最幸福之人的方式。相反地,我们必须要替他者着想,心系世上无量众生:无论是人类、动物或其他种类。我们要明白我们都是一样的,众生皆欲得乐,而不想受苦。即便动物也是如此,不是吗?一切有情都在努力为了自身及其所爱而获得快乐。但不幸的是,大多数的我们并不真正知道什么会带来幸福。我们尝试各式各样的事情,但往往只会产生出更多问题而非快乐。我们替某人买了一件很棒的东西─一份礼物─可是对方却不喜欢。所以,这道理很简单。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不是吗?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需要尝试下去。

以获致证悟为目标,以利益他者为动机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动机;我们想要去帮助他者:如果众生都能摆脱其自身问题与烦恼根源的话,那有多好啊。这就是慈悲的意义所在。慈悲乃是希望他者从其自身痛苦与痛苦肇因中获得解脱的愿望。

如果众生皆能具乐及乐因的话,那有多好啊。这就是佛教对于关爱的定义。关爱不是基于想要对方的回报─「如果你爱我,我才会爱你」。并非如此。这不是基于对方的行为举止而定─「如果你是个好男孩或乖女孩,我才会爱你。一旦你调皮捣蛋的话,我就不再爱你了。」对方的行为举止如何,其实并不重要。这不是重点所在。关键在于假使众生皆能幸福快乐,那就太棒了。这就是关爱。

如果我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众生带来幸福,帮助他们远离不幸与烦恼,那应该很棒吧。尽管现在的我能力有限:我还存在着困惑、有负面情绪、经常偷懒,还要处理找工作,寻伴侣等问题…这些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的种种困扰。但假使我能达到某种境界,即所有这些缺陷、所有这些困难,都将永远从我身上消除,而且我能够充分发挥全然潜力的话,那么我将会处于最佳状态,得以帮助一切众生。

因此,所谓怀有菩提心的动机,就是旨在我们称之为「证悟」的未来状态,要想尽办法以最大努力,竭力达到那种程度,要想尽办法在前往证悟境界的道途上,尽其所能竭力助人,最终尽力获致证悟达到圆满。

当下之际,我们谁都无法成为万能之神;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这事成真的话,那么就没有众生会再受苦了。但现在我们只能尽力而为。而且对方也必须要对帮助一事乐于接受并敞开心胸。譬如虽然我们可以清楚地向对方进行说明,但他们自身也要去理解才行;我们无法替他们去厘清事情,不是吗?我们能够提供好主意,但终究仍要对方加以接受。

所以,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即处于最佳状态而去帮助他者,但仍要认清现实─并有所认知─也就是对方是否能够真正地被帮助到,还是要取决于其自身努力。但是,一旦我们获致证悟,所有困惑皆被消除,那么我们就具备最佳的可能性去理解什么是助益他者的最有效办法;我们会知晓现正影响对方的一切因素为何。

我们大家都受到很多事物的影响─像是我们的家庭、朋友、生活的社会、存在的时代:有时遭逢战乱斗争,有时遇到经济危机,有时历经富裕繁荣。这些都会影响我们。此外佛教还提到前世来生。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也还受到前世影响。所以,如果我们真想帮助某人,真想给予对方好建议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对他们有所认识,必须知晓对方─明白影响他们行为、举止和感受的所有事物─这才是真正地在乎与关心他们,认清其本性面目为何。

我认为只要从你与他者彼此间的关系来看,就能很容易地了解这一点。如果你与朋友在一起,但你却对他们漠不关心,只顾谈论自身,那么你就会对他们所知甚少。还有如果你没注意到你的朋友─举例来说,当你和某人在一起时,你却用手机传讯给其他人,你根本就不在乎你身旁的友人─他们当下或许正对你有点厌烦与不悦,就是因为你一点都不在意他们。所以,假使我们真想帮助他者的话,你就必须要关注他们,要在乎他们,注意到当下发生的情况,并随时有所回应,就像我们希望别人也能认真对待与关注我们一般。

认识自他平等

由此可见,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自他平等的认识之上。众生都有情感,正如我也有情感。众生都想被认真对待,正如我也想被认真对待。假如我忽视他人或对他们不好,对方就会感受很糟,就像人们忽视我或对我不够意思的话,我也会感受很糟。众生都想被喜爱,如同我也想被喜爱一样。没人想要被拒绝和被忽视,如同我也不喜欢的那样。我们都是彼此联系的,都是相互一起的。

这时就用一个有趣的小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想像一下,你和大约十个人正待在电梯里,此时电梯却卡住了。你被困在那里,还跟其他人一起被困在电梯里一整天时。你会怎么跟其他人相处呢?如果你光只是想着我、我、我,而不去考虑在这狭小空间里的其他人,那么就会出现很多冲突与争吵,这将是一段非常不愉快的时间。但如果你以某种方式去意识到:「因为我们都被困于相同处境中,所以我们必须互相体谅,想一想应该如何彼此合作,才能生存下去,并摆脱这个困境」,之后,尽管被困在电梯里肯定不舒服,但我们仍旧可以安然度过。

若我们把这个例子扩大来看:假使我们都被困在这个星球上,就像是被困在一个非常庞大的电梯里一样,如果我们不相互合作,那就会是一个痛苦时刻,因为大家都是处于相同状态里。我们对待彼此的方式,无论是电梯里的十个人,亦或是这个星球上的所有众生,最终都还是会影响任一对象。正因为如此,尝试与众生合作才有意义。而不要只去想着:「我要怎样逃离被困在电梯里的可怕局面呢?」我们应该去思考:「我们大家要怎样逃离这个糟糕情况?」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不仅仅是电梯而已。

那么关于处理自身问题方面,我应该怎么去设想呢?(因为我真的没什么特别;我只是被困在电梯里的一个人而已。) 其实,这些问题并非仅是我的个人问题而已:这些问题是所有众生的问题。记得吗,我们所提到的愤怒、自私、贪婪、无知等问题,诸如此类的麻烦。这些都是每个众生的问题;没有一个对象是单独拥有这些麻烦的。

扩展我们的心智与心意,能够包括一切有情众生

正因为如此,当我们谈到菩提心时,我们说的是一种心智与心意的普遍特性。我们会想到一切众生,没有任何偏好,不会遗漏任一有情。所以这是一种无边无际的态度与心境。当我们谈到扩展心智的时候,这是我们可以延伸的最大范围。我们想到的是一切众生,例如不只是这星球上的人类而已,还包括在这星球上的其他生物,以及宇宙中的所有生命。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思考环境恶化的情况─这不但会影响生存其中的人类;也一定会影响其他所有动物的生命,不是吗?

因此,我们所关心的对象范围非常广泛。于是在思考长期解决策略方面,我们就会拥有广阔的视野愿景,而不会只是快速修补只能暂时有效而已。当我们想着自己的潜力时,我们考虑的就会是实现自身潜力的最大范畴;而不只是一丁点,而是尽可能的广大无尽。

而且,正如我提到过,这是基于对自身的尊重。我们体认到我们都具备运作素材,得以确实能达到这个地步,其他众生亦是如此。因此,我们认真对待自己,真挚对待他者,更要尊重自他双方─我们都是人类,皆想获得快乐,无人想要受苦。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想要做些什么,如何度过生活。

通过修行培养有益心态和习惯

佛教非常丰富地提供许多不同方法来培养这些心态。它不会只是说「关爱众生」,就仅此而已。当然这一点很棒,口头上说着我们都要去关爱众生,但实际上要如何做到呢?为此,我们就需要修行。修行指的就是养成有益习惯。如同我们想要从事一项运动,或是我们打算演奏一种乐器,我们都需要加以练习。于是我们不断反覆练习,直到熟练擅长为止。我们从练习中学到教训,所以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甚至不需加以思考;我们就能灵巧地参与运动或轻松地演奏音乐。

同样地,我们在训练自身态度时,也需要做着相同事情。这就是我们修行时所做的事。透过自身努力,我们试着藉此产生出某种感受或某种心态。就像是你为了某种运动而进行训练:首先你必须做些热身活动,接着才能实际加以练习。所以,我们就针对自我心境,来做些热身活动吧。

为了能够产生良善心态,如果我们的思绪纷杂或感受混乱,我们就需要先冷静下来,让自身心智和情绪安稳平伏。我们通常只要透过安静地专注于呼吸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呼吸一直都在,如果我们专注其中,那么就可以帮助我们冷静下来,保持稳定的呼吸节奏,可以把我们与身躯联系起来,以防思绪「到处乱飘」而心不在焉。这就是基本的热身活动。

接着想一想我们的动机为何。我为什么想要修行?这也是属于热身的一部份。就像我们练习运动或学习奏乐,要去真正地理解和反覆审视:「我为何要这么做?」即便我们这么做只是因为喜欢或好玩,但我们仍要提醒自己这一点,毕竟,期间的训练可是一件苦差事。所以,我们需要再次确定为什么想通过修行来养成良善习惯。其理由就是因为这帮助了我以更好的方式来处理生活中的烦恼问题─例如,我不再那么地容易生气了。如果我总在生气的话,我就不可能去帮助他者。如果我情绪失落的话,我就无法对他者提供协助。

那么,这就是我们要去做的暖身活动。接下来则是真正地修行过程:我们使用某种思维方式来产生想要达到的心态。当我们这么进行时,将其与自身个人生活联系起来便非常地重要。我们不只思惟抽象理论:我们还要想一想那些是可采行的步骤,以便在自身生活中帮助自己。

一个案例

假设我们有一位友人,对我们做出非常不舒服的举动─例如说了一些残酷的话,或是没打电话给我们,忽视我们、取笑我们等等。发生在大家身上的这些情况,都是很糟糕的事情。我们对此的反应就是感受很糟,逐渐觉得对方相当恼人,尤其我们把对方当作朋友。

然而我们可以在修行中加以审视,即专注呼吸后,我们的心就会稍微平静。然后再想想我们的友人或同学─他们都和我一样:皆想离苦得乐。所以肯定有些什么事情让他们感到心烦意乱,所以对方才会以讨厌的方式来对待我,或者他们只是对我产生误会─没有真正欣赏到我的良好特质─所以才会取笑我。所以,对他们生气,让自己沮丧─这些根本没有帮助。相反地,我希望对方能够摆脱任何让他们烦恼的事情,这样他们就会善待我,因为这样我们大家都会快乐幸福,包括自己与对方。

所以,我们就不会对他们感到愤怒,而是觉得关爱与慈悲:「如果他们摆脱任何使之不安的事情,那么太好了。衷心祈愿对方幸福,如果他们快乐,就不会做出讨人厌的行为了。」透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培养自己对他们的关爱,而不是愤怒抱怨。此举能够帮助我们,看待对方的情况而更有耐心。如果我们以更加冷静、充满关爱及宽容的方式行事,这也有助于对方冷静下来,而情况就会变得更容易处理。

勿把别人扔出的垃圾,视为是针对自己而来

佛陀曾经询问弟子,「如果有人试图给你一样东西,但你却不接受,那么它应该属于谁的?」很明显地,如果你不接受,那么这件东西就仍是属于那个试图给你的人。所以,假使有人想要给你不佳回应、负面感受或斥责批评等等,重要的就是不要接受它并放在心坎上─换句话说,要看作对方正是心烦意乱的状态。当然,如果有人评断我们,这对于审视自身有所帮助,以便认清他们或许指出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我们不要忽视它,但重点是不要像赛事中的球员一样,奋力四处奔跑接球,时时刻刻都在准备接收对方扔掷给我们的任何垃圾球和令人厌恶的思绪。

有时候我们的表现就是这样,不是吗?我们只顾急着接住人们向自己丢过来的任何垃圾─不管是任何的脏话恶语或鄙视眼神等等。虽然这并不容易做到,但我们还是尽量不要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这些事情,都当作针对自己本身,不是针对的反感,而是对方存有的问题。换句话说,与其把对方对我们的恶劣态度全盘接收,还不如看待他们:「喔,他们正心烦意乱着,他们有问题麻烦了。」

这就像是我们照顾一位两或三岁的孩童,当孩子非常疲累,但又不想睡觉时。我们就会说:「好了,是时候去睡觉了。」而小孩就会回嘴说:「我讨厌你!」此时我们会把它当作一回事吗?因为孩子太累了,所以我们不会把他们对我们说出那些难听的回应,当作是针对自己的,相反地,而是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关爱,尽量让他们平静下来。

在修行中,我们试图以此种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来看待那些带给我们麻烦问题的人,并在这种困境下,针对此人练习具备更多耐心、更多关爱及更多正向心态,所以,当我们在实际生活里遭遇这些事情时,我们就能够善加处理。简言之,此种无与伦比的菩提心态度,是我们需要努力去获得与实现的,透过力行我们有责任善尽助人,经由修行与其他方式,尽可能地摆脱自身缺陷并发挥十足潜力。因为假使我努力助人使之获得幸福,那么我自己也会感到快乐。但如果我只是自私自利,却忽视他人或以牺牲他人为代价的话,那么我们都将受苦。

现在,当你年轻,还是学生的时候,这正是真正学会尊重自身潜能与能力的时刻,去认清你拥有一切发展所需的运作素材,朝着良善方向培养,而不是负面消极或毫无头绪。我们在世上并不孤独;在这个资讯交流与社交媒体的时代,我们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能够以越来越良善的方式发展,从而以建设性的行为举止来影响所有人。

以上就是关于菩提心的一小部份。现在我们还有一点时间来进行问答。

以佛教角度看待何谓情爱

您能从佛教角度来谈谈情爱,特别是男女关系的部份吗?

当我们从佛教角度谈论情爱时,正如上述提及,就是希望某人能够具乐及乐因。这意味着全然接受对方,包括他们的优缺点。我对于他们能够幸福快乐的愿望,并不取决于对方如何看待我或是他们的行为举止为何。不管无论如何,我都希望他们能够快乐,即便是要给对方一些空间。 

经常所见,情爱与欲望是混杂一起的,(欲望就是当我们没有某样东西,却想要一定得到它时)。这有可能与执着 (即便我们拥有某样东西,但却不想放手),以及贪婪 (即便有了某人作为朋友,有人可以爱,但我们还是想要更多),彼此互相混合一起。这一切都仅建立在只看见对方的优点并加以夸大,还虚张声势,而忽略他们可能存在的缺点。他们拥有的优点可能就只是喜欢我、或当跟对方相处时感到很舒服、或对方长相很好看、很性感等等之类的。也就是我们只关注对方的某一小部份而已,但我们却视之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来的重要。这不是一个非常踏实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方如何看待我:如果他们对我好,那我就会爱上;如果他们对我坏,那我就不爱了。这不是一种稳定的情爱种类。

正如我说过的,稳定的情爱种类─在佛教中提到─是一种我们承认对方有着好坏等多方面的部份,因为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没有人是理想或完美的。所以你就能理解,问题即是我们很多人都还在相信童话故事。在童话故事里,出现骑着白马的潇洒王子或迷人公主,展现绝对完美的模样。所以我们总是在寻找王子或公主,并把王子公主的形象,投射到我们所爱之人的身上。但不幸的是,这只是一个童话故事而已,就像圣诞老人,根本无关任何真实。

意识到这一点并非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很难去接受。但我们总也不放弃:「虽然眼前这个不是王子或公主,但或许下一个就是了。」其实只要我们继续投射并寻找白马王子或公主的话,我们的关系,我们与他人的情爱关系,一定会出现问题,因为没有人能够实现我们完美伴侣的理想。当对方表现出不像王子或公主时,我们就会生气。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不接受这样的一个现实,即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人,都有着优缺点。因此,真正的情爱,稳定的情爱,是建立在接受对方现实的基础之上。

关于我们所爱之人的另一现实面,我们经常会忘记的部份,就是我们并非对方生命中的唯一。很时常地,我们忽视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即对方除了和我在一起之外,还有自己的生活─他们有不同朋友,有家族亲戚,还有其他责任等等。在他们的生命中还有其他事物存在;我并非唯一。所以,当对方花时间与别人相处或处理其他生活事务时,而导致我们感到忌妒或沮丧,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此外,例如当对方心情不好,或不想和我们相处时,此时也都不是因为的关系。我并非造成对方所有感受或一切行为的唯一原因。如果对方心情不好,可能是受到他们家中所发生事情的影响;可能是受到他们其他朋友的影响;可能是受到感冒而身体不舒服的影响;都有可能受到很多事情的影响。所以,那么为何我就应该要认定自己是造成对方所有感受的唯一原因呢?

同样地,假使我与某人有了一段长久稳定关系,那么在彼此互动中,每天都一定会发生很多事情。经常出现的是,「对方今天没回电。对方当下没回讯。」然后我们夸大这些事情的重要性;一而再,再而三,我们就不从彼此完整关系的长期脉络中来看待这些事情。接着就会为了此类小事,我们做出结论,认为对方已不再爱我了。但这是非常短视的─只在乎一件小事,而脱离整个关系。

现实就是每个人的生活与情绪等等之类的,都会起起落落。我们自己是这样;对每个人来说亦是如此。所以,有时候我们所爱之人想跟我们在一起,有时候却不想,这都是很自然的。有时他们心情好;有时他们心情糟。如果他们心情不好─或忙于其他事情,而无法立即回讯之类的时候─此时并非一定表示对方不再爱我了;这就是生活的一部份。

如果我们想要让情爱关系稳定的话,那么学习与认清这些道理便是非常重要的;不然的话,就会出现很多情绪混乱的状态。

有位伟大的印度佛教大师曾给出了一个例子,当中提到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如同秋天随风飞动的树叶一样。有时随之飘扬,有时随之散落。这就是生活的一部份。所以,与某人的任何关系─可能会持续一生,但也可能并非如此。

重要的是,可以试着把对方看作是一只来到我们窗前的野鸟。一只美丽的野鸟来到我们的窗前,真是太美妙了。拥有这只野鸟的短暂陪伴,是多美好、多幸福啊。但是,当然这只野鸟终究会飞离远去:鸟儿是自由的。如果这只鸟能够再次来到窗前的话,那该有多好,我有多幸运啊。可是一旦要试图抓住鸟儿并关进笼子里的话,那么牠可能就不再快乐甚至死亡。

对于那些进入我们生命中并为我们所爱之人而言,也是相同的道理。他们就像这只野鸟一样。来到了我们生命当中,带来很多欢乐与美好。但他们是自由的,正如野鸟一般。假使我们试图抓住他们,把他们当作自身财产,并不断唠叨碎念─「为何不回电?为何不碰面?为何不陪伴?」─这就像是把野鸟关进笼子一样。这只野鸟就会想尽办法逃离。假使不逃离而留下,就像对方出于愧疚感而不离开我们,他们也是不快乐的。

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想法─对待我们所爱之人,进入生命里的人─视之为这只美丽野鸟一般。我们越放松─越不执取─这只野鸟也就越愿意来到我们的窗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