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寶貴的轉生為人的最佳利用
我們都取得了寶貴的為人之轉生,獲得了寶貴的為人之形體,從而使我們在靈修之道上取得進步擁有了最大的可能性。我們不可能擁有比現在這樣作為人類而達到覺悟的更佳機會了 – 即便我們轉生為眾神之王因陀羅,也比不上現在。
既然我們沒有比現在更好的修持基礎了,認識最佳利用它的各個步驟極其重要。在靈修之道上取得進步的最殊勝方式是我們自身培養日益善良而溫暖的心懷。我們在擁有一顆善良心的基礎上,進而繼續培養以菩提心為目的赤誠之心。這就是達到覺悟的願望,換句話說,就是為了以最佳的方式饒益所有人而消除我們的所有缺點、完全發揮出我們的潛能的願望。我們將身心投注于他人、投注于達到覺悟,就是對寶貴的轉生為人的最佳利用。
源自前世行為的正性潛能是此生成功的因緣
人有多種,當中很難碰到那些對饒益後世深感興趣的人,更不用說碰到對獲得覺悟感興趣的人了。大多數人只是關心為自己找到此生的快樂。不過,人人都一樣,所有人都希望快樂,沒有人想遭受苦難和麻煩。
對那些專注于此生得到快樂的人而言,快樂有兩種:生理的快樂和心理的快樂。大多數人的注意力只局限在某種形式的生理快樂上。但是,即便就生理快樂而論,儘管我們努力試圖在生活中帶來某種層次的此類快樂,我們中間大多數人其實並不知道如何做到這點。例如,有那麼一些人,他們為了追求衣食住行和社會地位而對生眾進行謀殺、暗殺或者屠殺。另一些人則進行偷竊、詐騙或盜搶,都是為了追求快樂或試圖找到某種感官的愉悅。但是,儘管他們可能付諸努力,但其實並不知道帶來那種感官舒適的正確方法。他們不僅沒有得到快樂,反而只是為自身製造了更多的麻煩。
另一方面,那些在商業、貿易、農業、以及藝術等方面盡其所能誠實生活的人可以分為兩個群體。一些人成功了,他們能夠獲得大量財物;另一些人未能成功,甚至一敗塗地。如果我們問對此如何解釋 — 為什麼有些人成功了而另一些人失敗了 — 這是因為他們前世積集的種子和潛能。那些前世行不善行者積累了巨大的負性潛能,結果在此生就失敗了;那些前世行善行者積累了正性潛能,而這說明了他們此生成功和快樂的原因。
關於為什麼一些人成功而另一些人失敗的原因,如果你不接受這種解釋,想一想為什麼會存在這種差異,確實沒有理由可講。如果人們都付諸同樣的精力和能力,就應該取得同樣的成功。有些人認為成功是他們此生謀生之道的結果 — 例如商業或貿易 — 但這並不能對此做出充分的解釋。成功的實際因緣是前世善行所積累的潛能,而我們在此世所付諸的努力和行動擔當了促使這些因緣成熟的條件或環境。
因此,成功基於因緣和條件的共同作用。因緣來自前世 — 往世之積累的潛能。條件基於此生付諸的努力和時光。這二者必須一起發生作用。
關心來世
不管一個人此生會多麼富足,會享受多少榮耀,似乎沒有人會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滿足。沒有人說,“現在我已經夠了;我不需要得到更多。”他們永遠不會對自己業已擁有的感到滿意。他們總是想要更多。他們鞠躬盡瘁,但是工作卻永無止盡。
這成為一種往復不息的迴圈,就像一名農夫,播種、田間管理、收割,一年四季操勞不休。春天到了,又開始播種,開始了又一次的迴圈。這是我們工作不輟的一個案例。
儘管我們覺得此生的工作永無止盡,但事實是時間有其終點,即,我們死亡之際。死亡之際將處於痛苦悲傷、而非一種快樂的狀態。
因此,那些只為此生而獲取衣食、別人的認可的人其實在自欺欺人。這是因為,儘管他們能夠得到物理上的享受,但無法獲得生理上的快樂。沒有生理上的快樂,他們的生命仍然是空虛的,死亡之際也將處於一種不快樂的狀態。
因此,為一種更加恒久的、基於生理上的快樂而努力至為重要。我們此生可能獲得的生理上的快樂並不是一種長存之物。如果確實想獲得持久的快樂,我們必須要為來世著想。這是因為,將來世考慮在內時,我們才能切實為恒久的快樂而努力。
為來世的快樂而努力,這就符合了從事佛法靈修的靈修者這一定義的含義。如果我們局限于對此生易朽之物的關心,那麼我只是一名世俗的、注重物質的人。如果我們開始著手關心來世,我們就成為一名靈修者了。
克制不善行(破壞性行為)是帶來來世快樂的途徑
確保來世快樂的路徑涉及到採取一定的佛法之“預防性措施”。具體而言,其意思就是克制自己做不善行。不善行具體有十種,它們包括三種肢體行為(身行)、四種言語行(言行)、三種思維行為(意行)。我們通過克制和防止自己以任何上述不善行方式行事,從而帶來來世的快樂。
我們現在已經確定,如果以善行(建設性的方式)行事,就擁有了帶來此世和來世諸事順利的靈修實踐之開端。這些善行包括,例如,關注蓄意的殺戮牲畜或昆蟲、或蓄意偷竊,認識這些行為帶來的所有弊端和不良後果。這涉及到認識、然後下定決心不殺生、不偷竊。做出這種決定並不需要有一隻軍隊或員警在跟前來確保他們正確而富有助益性地行事。他們自身的道德倫理感克制他們做不善行。
因此,保持嚴格的倫理操持是讓我們能夠在一種快樂的心態中接受死亡的預防性措施。否則,我們可能同樣會在痛苦悲傷中面臨死亡。但是,我們如果作為有倫理操持的人,接受這些預防性措施,那麼在死亡之際就無所擔憂。我們能夠確信自己來世能夠生而為人、甚至轉生天界為神 – 成為因陀羅之類。
三世中無法控制而往復不息的麻煩
即便轉生為人 — 或甚至為神 — 我們一生仍然會有很多問題。不管我們轉生在何地(趣)或轉生為何物,總是有無法控制而往復不息的問題發生。因此,遵循克制自己做不善行的倫理沒有什麼意義,這樣做我們只是希望阻止自己轉生在一個更糟糕的地方(趣)。而不管我們以何種形式轉生何方,問題總是存在。
這表明需要有一個更為寬廣的境界。例如,如果我們要培養一種靜謐而放鬆的心境 — 梵語稱之為“shamatha”(止)、藏語稱之為“shinay”— 這是我們轉生在更高一級的星球為神的結果:非世間形式的星球或無形體生眾的星球。我們因而能夠獲得這種轉生狀態之中的一切榮耀。但是,即便轉生為這樣更高一級的星球之生眾,其中也毫無特異之處。就像到了摩天大樓的頂層 — 一旦我們到達那裡,除了返回再也無所事事。
通過佛之言教獲得信心
因此,不管轉生何地,消除麻煩更往前努力,是很有必要的。為此,需要我們通過分別心(般若心)找到問題和苦難的根基,這樣就能在現實和虛幻之間作出明確的區分。這樣我們就能夠最終認識空,空就是完全不存在不可能的存在方式。對現實的這種明確的理解消解了我們錯誤的心理投射,從而通過這樣,永久性地消除一切我們可能在任何形式的生命狀態下經歷的問題和苦難,進而帶來恒久持續的快樂,這就是我們能夠獲得之物。
我們可以根據保存了佛陀言教的典籍來學習有關空的教義。但是,不僅空、而且在有關佛陀在其中所言說的一切當中,我們如何從這些經典中真實有效地獲致信心呢?對其有效性的信心必須在邏輯和分析的基礎上才能獲致。以空為例,我們可以通過邏輯推理確立關於空的有效性。此外,對有關如何達到全身心的專注和靜謐而放鬆的心境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實踐達到這種狀態的方法而獲致這種狀態,證明其有效性。我們還可以通過這些修持,自身體驗各種切實獲致的高超、超驗的洞察,而這些被視為獲致這種專注(止觀)之副產品。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經歷,確切證明佛陀所教授的各種教義。
就這樣,我們根據自身去實踐佛陀之所教的精進努力,通過邏輯和個人體驗證明佛陀言教的有效性,從而培養起仰信佛陀所有言教的信心。通過這種充滿信心的信仰所給予的安全感,我們培養對更加隱微深奧的佛陀之言教最深的信任。
例如,佛陀說如果以建設性的方式行事(行善行),結果我們就會轉生在一個更好的境地 — 為人或為神。另一方面,如果以破壞性和負性的方式行事(行不善行),隨之而來的就是轉生為地獄生眾、所謂“餓”鬼或者牲畜。確實存在關於行為因果的言說,這些都很難通過我們自身的經歷或者純粹的邏輯加以驗證或證實。但是,我們無須對經典的權威在盲目信仰的基礎上加以接受。這是因為,如果邏輯和經驗表明了佛陀關於達到全身心的專注和對空的正確理解的有效性,接受佛陀所說的行為及其結果同樣完全合理。
因此,我們需要對佛陀關於空、關於現實、關於完全不存在不可能的存在方式等的言說詳加思考。在認識到這些確實正確的基礎上,接著要對佛陀的言說進一步思考:即善行的結果是快樂;不善行的結果是苦難。然後,我們獲得一種充滿信心的信仰,上述言說同樣正確,並以此為基礎,下定決心據此改正自己的行為。如果想要得到快樂,我們需要以帶來快樂的方式行事,即,我們需要以建設性的、正性的方式行事。
出離心(捨棄) — 遠離一切問題的決心
我們最好進行思考,我們現在擁有的卓越的轉生為人的修持的基礎 — 以及它所帶來的促成靈修進步的所有機會 — 不會憑空出現。它是往世積累的大量正性潛能的結果。我們一定曾經以建設性的、正性的方式行事,這又帶來了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轉生和機遇。因此,我們一定不能錯失良機。如果我們只是完全置身于此生的事情,例如追求衣食、名譽聲望等,那麼此生是一種浪費。如果這些是我們唯一所關心的,那麼,我們就因為執著于此而無法從只為此世的這種牽掛中擺脫開來。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傾全力去追求來世的快樂,例如為了來世轉生為因陀羅神,同樣會有問題。看一看這樣一種神所擁有的生活。這種神擁有巨大的快樂,不存在即時的、淺顯的問題。但在死亡來臨之際,這種神遭受無盡的痛惜和懊悔,因為充滿歡愉的整個一生看起來如同一場夢,在其面對死亡的時候帶來巨大的痛苦和不快樂。因此,以轉生為神為目標並不能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
此外,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所擁有的這一寶貴的為人之修持基礎,因為這是失去。凡被生者,無一能逃脫死亡。死亡會降臨我們每個人身上,確實,那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沒有人能肯定說出自己的死亡時間。思考這些現實能夠讓我們清醒認識,真誠希望在自己好好活著的時候,最大限度地利用現在所擁有的機會。
因此,我們需要遠離完全只為獲取今世之物的執迷。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這種反思,即今世各種易逝之物其本質根本不會永恆存在。這樣,我們遠離獲取今世之物的執迷,以此為基礎培養遠離一切問題的決心。這種超脫的決心稱之為“出離心”。
同樣,我們需要觀照來世以及我們可能轉生其中的各種環境(趣)。當我們想起來世轉生為人或轉生為神而可能得到的榮耀與快樂時,我們需要記住這些同樣會產生麻煩。不管我們能有多麼富足,麻煩同樣會不可控制地出現。因此,對來世的榮耀與快樂的執著或執迷,同樣需要我們遠離之。我們通過努力培養第二種決心做到這一點,即,遠離伴隨著對來世的執迷而產生的問題的決心。
因此,有兩種類型的遠離一切問題的決心:遠離今生之問題的決心和遠離後世之問題的決心。
無常
靈修者是這樣一種人,他牢記人生沒有持續不變的情況這樣一種事實;他牢記著無常和死亡;他還牢記並認識自身的問題以及畢生存在的所有問題。這種紀念激發這種靈修者採取各種措施以避免所有麻煩。如果僅僅沒有把無常和麻煩放在心上、沒有把死亡放在心上,我們就能夠使其遠離我們,那就很不錯了 — 那就很了不起。但實際上,我們做不到。對我們終有一死、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諸多麻煩這一事實僅僅視而不見並不能使這些問題消失。因此,最好是認識我們自身的問題,務實地直面這些問題,然後採取各種措施予以消除。這就是靈修實踐中所涉及到的。
佛陀初轉法輪教授這些措施時,他講授了無常、講授了無物保持不變。他通過認識無常開始了整個靈修追求。同樣,當在生命結束時,在向所有人展示了無常之事實的語境下完成了示寂。
四聖諦
另外,問題並非無緣而生。它們不會毫無理由地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所有切實的麻煩和不快樂發自真正的因緣 – 即,我們衝動性的行為以及煩惱的情緒和態度 — 換句話說,我們的業力和迷妄。煩惱的情緒和態度下的衝動行為帶來了所有麻煩。
現在,我們可以看出,在造成我們一切問題的兩種因緣中,煩惱的情緒和態度是衝動性行為的根源。同時,如果我們詳查佛教典籍中所描述的84,000種煩惱的情緒和態度,就會發現它們都同出一源:即促使我們抓取既定實有的存在和既定實有的自性(本體)的愚昧或無知(無明)。
然而,並不存在既定實有的自性這樣一種東西 — 不僅我們自身、其它事物亦然 — 然而,我們卻緊抓不放,就像它們有著既定實有的自性或存在。因此,如果我們能夠認識或者分別出一個有著既定實有的自性之類的事物是不可能的,這種認識就是消除我們抓取這樣一種自性的解毒劑。
當我們有了對不存在既定實有的存在之物的理解 — 即無物具有既定實有的自性 — 這種理解就是所稱道的“心正道”、“道” — 四聖諦之一。這是已經高度覺悟的聖僧視為真實或正確、引領至達到解脫或覺悟的心識之道。
當我們有了真正的心正道 — 即任何事物均不存在既定實有的自性之類的分辨意識(妙觀察智) — 那麼,我們就再也不會有任何煩惱的情緒或態度,因為這種迷妄基於對各種不可能方式的存在的心理投射和信仰之上。當不再有任何煩惱的情緒或態度時,我們就不會衝動地行事了。當我們不再衝動地行事時,就再也不會給自己製造麻煩了。在我們的體驗中,這種問題再也不會產生的狀態被稱為“滅”、“止息”。
這就是對高度覺悟的聖僧視為四種真實現象的表述。它們就是四聖諦。前兩種聖諦與何為煩惱有關,即真正的問題及其因緣:衝動性的行為以及煩惱的情緒和態度。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後兩種聖諦時,它們與何為解脫有關,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永久性地消除其因緣,對所有的問題做到真正的斷滅。而這樣做的方法就是培養真正的心識之道。這就是我們如何認識並理解這四種聖僧視為真實的現象。
在我們寶貴的轉生為人的良好修持環境的基礎上,我們現在需要傾全力于認識這四聖諦。做到了這一點,我們也就正確地利用了此次轉生的這一良機。當我們對不存在既定實有的存在之類建立起一種持續而穩定的認識,並將此作為一種富有饒益的心理習慣,我們就能夠永久性地完全消除自身的所有問題。
培養悲憫
僅僅消除我們的所有麻煩固然很好 — 但是並不足夠。這是因為我只是孤身一人,而他者卻無以數計。我們永遠也數不清有情眾生有多少,而他們每個人都有麻煩 — 他們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遭受苦難。因此,只為自己努力並不公平:我們必須要給每個人都找到解決辦法。
經過思考,很明顯那些思維有限的有情眾生曾經對我們極度友好 — 實際上,沒有比他們更友好的了。當我們想著諸佛的友好、有情眾生的友好時,我們認識到他們都是平等的。例如,如果喜歡蜂蜜,我們需要思考蜂蜜是怎麼來的。它源自大量的蜜蜂,這些蜜蜂需要付出大量的勞作才能釀成蜂蜜 – 飛到很多花跟前,採集花粉,在蜂房裡分泌並儲存蜂蜜。我們任何時候如果想享用蜂蜜,就必須得依賴這些小昆蟲的勞作。同樣,在想到我們當中有些人可能享用的肉類時,例如當生病了身體虛弱而需要通過食物增加體力,食物從哪裡來呢?來自那些為了給我們提供力量和營養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生命的動物。
因此,我們一旦培養了堅決的遠離自身一切麻煩的決心,就需要將這種態度傳遞給他人。正如我們有著遠離自身一切麻煩的決心,同樣,我們需要有希望別人也能夠遠離自身一切麻煩的這樣一種願望。這種願望稱之為“悲憫”。
如果我們對自身的問題、對我們如何去除它們,並不加以嚴肅思考 — 如果我們並沒有培養遠離它們的決心 — 要嚴肅對待他人的麻煩將極其困難。我們將無法培養起真摯的悲憫,希望別人脫離自身的麻煩。例如,如果一名官員在其生涯中遭受過很多苦難,然後身獲高位,他就會對他人的麻煩抱以同情和悲憫。這種人將比那些一生日子悠閒、從來就不知道何為苦難的官僚更宜於説明他人。
菩提心
我們由此希望他人脫離苦難的態度稱之為“悲憫”(compassion)。我們由此希望他人快樂的態度就是“慈愛(love)”。如果我們對每個人快樂、遠離麻煩的願望加以思考,如果我們下定決心,既然人人對我們如此友好,我們就必須要為此有所作為 — 並不是在一種膚淺的層面,而是説明他們脫離一切麻煩 — 對負擔起這種責任稱之為“非凡的解決辦法(增上意願)”。
如果我們只是緊抓個人所關心的,我們就無法獲得證悟或者培養優秀的佛之品質。因此,如果我們遠離自私,關心別人的困苦,那麼這就是我們自身覺悟成佛的基礎。我們正是因為出於關心自己的自私,為了給自己積累資源才捲入謀殺、偷竊等事。這種拙劣的辦法只能帶來更多的問題,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我們的自私。
釋迦牟尼佛祖能夠達到他覺悟的境界、心識能夠完全明覺、充分昇華,這是完全關心他人利益的結果。實際上,一切時間的諸佛都在關心他人利益的基礎上達到了充分發揮自身潛能這樣一種境界。因此,如果我們正視現實,就會看到,儘管我們具有非凡的解決辦法“給每個人都帶來快樂,使他們脫離一切麻煩”,不管我們願望如何強烈,但並沒有如此行事的能力。只有佛才有這種能力説明每個人克服困難獲得快樂。
因此,為了能夠以最佳的方式做到這一點,我們很有必要傾全心全意心來饒益他人,從而達到佛的覺悟境界。這就是所謂“菩提心願”。
懷有這樣一種菩提心願的誠摯之心,我們假設做一個簡單的供奉,例如一朵花。如果這種供奉的意願是饒益所有人、達到覺悟,那麼我們就可以盡可能做到最好,那麼由這樣一個簡單的行為積累的正性潛能將是巨大的。實際上,當我們以饒益眾人為目標時,這種饒益與這個目標之間是相稱的。它和有情眾生一樣多。純粹而真誠地以這種方式傾注我們的心帶來的饒益要遠遠勝於將整個一個堆滿黃金與珠寶的世界供奉給佛所帶來的饒益。即便我們供養了宇宙中的所有眾生,擁有一瞬間懷著這種菩提心願的誠摯之心也將遠勝前者。
這一邏輯是這樣確立的:如果我們認識到供給宇宙中每人一餐只能填補他們一次的饑餓,而過不了多久他們又會感到饑餓,他們挨餓的煩惱將會繼續。但是,如果我們懷著菩提心願,希望永久性地減少每個人的麻煩,為了盡可能好地做到這一點,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達到覺悟上來,這不僅能夠消除每個人的饑餓,還能夠給他們帶來完全結束各種麻煩的能力。
結束語
因此,作為培養菩提心願的一個步驟,我們需要做出強有力的保證,不傷害任何生眾。當我們認識到傷害他者的所有弊端和不利時,不管他們是誰,我們都發願不去這樣做,這就會帶來巨大的饒益。結果,這就是一種非常值得嘉許的行為。我們現在就可以採取的靈修措施就是做出強有力的保證不去傷害或危害任何人。我們無須把靈修實踐看成是一種高深莫測、幽遠飄渺的東西。
簡而言之,成為一名靈修者並不需要去過某種禁欲生活。歷史上有很多關於偉大的居家靈修者的記載。我們讀八十四位獲得極高成就的古印度大成就者時,發現他們當中很多人就是居士。
如果已經上了年紀、或者認為老年人不能成為靈修者時,我們也無需意氣消沉。如果我們閱讀前人的記載,就能看到斯利加迪八十歲時才成為靈修者。他在有生之年能夠達到解脫的境界,獲得阿羅漢果位。因此,我們永遠不會太遲。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年輕,切不可輕薄無聊,而是要利用自身所有的能力,立志于靈修實踐。我們一定不能想著可以把這些預防性的靈修措施推遲到老了再做,因為我們無法知道死亡何時降臨。此外,對我們來說暮年似乎是突如其來之物。當它出現時,我們的生命似乎在猛然之間就已經流逝了。
我們有很多簡單而正性的事情可以去做。我瞭解到在其他國家有些人花很大的精力和財力去餵養鳥類。他們在戶外設立餵食器,每天花數千元提供鳥食。實際上,因為不想佔用鳥食的費用,他們放棄了度假。這就是一種絕好的修持;看到這些我很高興,因為這是一種真正的菩提心的修持。同樣有很多朝聖的藏人給鴿子喂麵包、給各種鳥類喂米粒的例子。這是一種能夠帶來長壽的絕好的修持。
因此,如果要總結今晚我們的討論,其要點如下:
- 培養友善而溫暖的心懷,為饒益他人而不懈努力
- 永遠不要傷害任何人或物;永遠不要造成傷害或麻煩。
這些就是進行卓越的靈修實踐的要點。我們要通過懷菩提心願,毫無雜念地傾全心于他人、傾全心以達到覺悟,充分利用當前擁有的卓越的轉生為人的這一修持環境。這樣,我們就能切實達到心識完全明覺、充分昇華這樣一種境界 — 即完全覺悟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