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概观

对宝贵的转生为人的最佳利用

我们都取得了宝贵的为人之转生,获得了宝贵的为人之形体,从而使我们在灵修之道上取得进步拥有了最大的可能性。我们不可能拥有比现在这样作为人类而达到觉悟的更佳机会了 – 即便我们转生为众神之王因陀罗,也比不上现在。

既然我们没有比现在更好的修持基础了,认识最佳利用它的各个步骤极其重要。在灵修之道上取得进步的最殊胜方式是我们自身培养日益善良而温暖的心怀。我们在拥有一颗善良心的基础上,进而继续培养以菩提心为目的赤诚之心。这就是达到觉悟的愿望,换句话说,就是为了以最佳的方式饶益所有人而消除我们的所有缺点、完全发挥出我们的潜能的愿望。我们将身心投注于他人、投注于达到觉悟,就是对宝贵的转生为人的最佳利用。

源自前世行为的正性潜能是此生成功的因缘

人有多种,当中很难碰到那些对饶益后世深感兴趣的人,更不用说碰到对获得觉悟感兴趣的人了。大多数人只是关心为自己找到此生的快乐。不过,人人都一样,所有人都希望快乐,没有人想遭受苦难和麻烦。

对那些专注于此生得到快乐的人而言,快乐有两种:生理的快乐和心理的快乐。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只局限在某种形式的生理快乐上。但是,即便就生理快乐而论,尽管我们努力试图在生活中带来某种层次的此类快乐,我们中间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如何做到这点。例如,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为了追求衣食住行和社会地位而对生众进行谋杀、暗杀或者屠杀。另一些人则进行偷窃、诈骗或盗抢,都是为了追求快乐或试图找到某种感官的愉悦。但是,尽管他们可能付诸努力,但其实并不知道带来那种感官舒适的正确方法。他们不仅没有得到快乐,反而只是为自身制造了更多的麻烦。

另一方面,那些在商业、贸易、农业、以及艺术等方面尽其所能诚实生活的人可以分为两个群体。一些人成功了,他们能够获得大量财物;另一些人未能成功,甚至一败涂地。如果我们问对此如何解释 – 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而另一些人失败了 – 这是因为他们前世积集的种子和潜能。那些前世行不善行者积累了巨大的负性潜能,结果在此生就失败了;那些前世行善行者积累了正性潜能,而这说明了他们此生成功和快乐的原因。

关于为什么一些人成功而另一些人失败的原因,如果你不接受这种解释,想一想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差异,确实没有理由可讲。如果人们都付诸同样的精力和能力,就应该取得同样的成功。有些人认为成功是他们此生谋生之道的结果 – 例如商业或贸易 – 但这并不能对此做出充分的解释。成功的实际因缘是前世善行所积累的潜能,而我们在此世所付诸的努力和行动担当了促使这些因缘成熟的条件或环境

因此,成功基于因缘和条件的共同作用。因缘来自前世 – 往世之积累的潜能。条件基于此生付诸的努力和时光。这二者必须一起发生作用。

关心来世

不管一个人此生会多么富足,会享受多少荣耀,似乎没有人会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满足。没有人说,“现在我已经够了;我不需要得到更多。”他们永远不会对自己业已拥有的感到满意。他们总是想要更多。他们鞠躬尽瘁,但是工作却永无止尽。

这成为一种往复不息的循环,就像一名农夫,播种、田间管理、收割,一年四季操劳不休。春天到了,又开始播种,开始了又一次的循环。这是我们工作不辍的一个案例。

尽管我们觉得此生的工作永无止尽,但事实是时间有其终点,即,我们死亡之际。死亡之际将处于痛苦悲伤、而非一种快乐的状态。

因此,那些只为此生而获取衣食、别人的认可的人其实在自欺欺人。这是因为,尽管他们能够得到物理上的享受,但无法获得生理上的快乐。没有生理上的快乐,他们的生命仍然是空虚的,死亡之际也将处于一种不快乐的状态。

因此,为一种更加恒久的、基于生理上的快乐而努力至为重要。我们此生可能获得的生理上的快乐并不是一种长存之物。如果确实想获得持久的快乐,我们必须要为来世着想。这是因为,将来世考虑在内时,我们才能切实为恒久的快乐而努力。

为来世的快乐而努力,这就符合了从事佛法灵修的灵修者这一定义的含义。如果我们局限于对此生易朽之物的关心,那么我只是一名世俗的、注重物质的人。如果我们开始着手关心来世,我们就成为一名灵修者了。

克制不善行(破坏性行为)是带来来世快乐的途径

确保来世快乐的路径涉及到采取一定的佛法之“预防性措施”。具体而言,其意思就是克制自己做不善行。不善行具体有十种,它们包括三种肢体行为(身行)、四种言语行(言行)、三种思维行为(意行)。我们通过克制和防止自己以任何上述不善行方式行事,从而带来来世的快乐。

我们现在已经确定,如果以善行(建设性的方式)行事,就拥有了带来此世和来世诸事顺利的灵修实践之开端。这些善行包括,例如,关注蓄意的杀戮牲畜或昆虫、或蓄意偷窃,认识这些行为带来的所有弊端和不良后果。这涉及到认识、然后下定决心不杀生、不偷窃。做出这种决定并不需要有一只军队或警察在跟前来确保他们正确而富有助益性地行事。他们自身的道德伦理感克制他们做不善行。

因此,保持严格的伦理操持是让我们能够在一种快乐的心态中接受死亡的预防性措施。否则,我们可能同样会在痛苦悲伤中面临死亡。但是,我们如果作为有伦理操持的人,接受这些预防性措施,那么在死亡之际就无所担忧。我们能够确信自己来世能够生而为人、甚至转生天界为神 – 成为因陀罗之类。

三世中无法控制而往复不息的麻烦

即便转生为人 – 或甚至为神 – 我们一生仍然会有很多问题。不管我们转生在何地(趣)或转生为何物,总是有无法控制而往复不息的问题发生。因此,遵循克制自己做不善行的伦理没有什么意义,这样做我们只是希望阻止自己转生在一个更糟糕的地方(趣)。而不管我们以何种形式转生何方,问题总是存在。

这表明需要有一个更为宽广的境界。例如,如果我们要培养一种静谧而放松的心境 – 梵语称之为“shamatha”(止)、藏语称之为“shinay” – 这是我们转生在更高一级的星球为神的结果:非世间形式的星球或无形体生众的星球。我们因而能够获得这种转生状态之中的一切荣耀。但是,即便转生为这样更高一级的星球之生众,其中也毫无特异之处。就像到了摩天大楼的顶层 – 一旦我们到达那里,除了返回再也无所事事。

通过佛之言教获得信心

因此,不管转生何地,消除麻烦更往前努力,是很有必要的。为此,需要我们通过分别心(般若心)找到问题和苦难的根基,这样就能在现实和虚幻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这样我们就能够最终认识空,空就是完全不存在不可能的存在方式。对现实的这种明确的理解消解了我们错误的心理投射,从而通过这样,永久性地消除一切我们可能在任何形式的生命状态下经历的问题和苦难,进而带来恒久持续的快乐,这就是我们能够获得之物。

我们可以根据保存了佛陀言教的典籍来学习有关空的教义。但是,不仅空、而且在有关佛陀在其中所言说的一切当中,我们如何从这些经典中真实有效地获致信心呢?对其有效性的信心必须在逻辑和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获致。以空为例,我们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确立关于空的有效性。此外,对有关如何达到全身心的专注和静谧而放松的心境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实践达到这种状态的方法而获致这种状态,证明其有效性。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修持,自身体验各种切实获致的高超、超验的洞察,而这些被视为获致这种专注(止观)之副产品。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经历,确切证明佛陀所教授的各种教义。

就这样,我们根据自身去实践佛陀之所教的精进努力,通过逻辑和个人体验证明佛陀言教的有效性,从而培养起仰信佛陀所有言教的信心。通过这种充满信心的信仰所给予的安全感,我们培养对更加隐微深奥的佛陀之言教最深的信任。

例如,佛陀说如果以建设性的方式行事(行善行),结果我们就会转生在一个更好的境地 – 为人或为神。另一方面,如果以破坏性和负性的方式行事(行不善行),随之而来的就是转生为地狱生众、所谓“饿”鬼或者牲畜。确实存在关于行为因果的言说,这些都很难通过我们自身的经历或者纯粹的逻辑加以验证或证实。但是,我们无须对经典的权威在盲目信仰的基础上加以接受。这是因为,如果逻辑和经验表明了佛陀关于达到全身心的专注和对空的正确理解的有效性,接受佛陀所说的行为及其结果同样完全合理。

因此,我们需要对佛陀关于空、关于现实、关于完全不存在不可能的存在方式等的言说详加思考。在认识到这些确实正确的基础上,接着要对佛陀的言说进一步思考:即善行的结果是快乐;不善行的结果是苦难。然后,我们获得一种充满信心的信仰,上述言说同样正确,并以此为基础,下定决心据此改正自己的行为。如果想要得到快乐,我们需要以带来快乐的方式行事,即,我们需要以建设性的、正性的方式行事。

出离心(舍弃) – 远离一切问题的决心

我们最好进行思考,我们现在拥有的卓越的转生为人的修持的基础 – 以及它所带来的促成灵修进步的所有机会 – 不会凭空出现。它是往世积累的大量正性潜能的结果。我们一定曾经以建设性的、正性的方式行事,这又带来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转生和机遇。因此,我们一定不能错失良机。如果我们只是完全置身于此生的事情,例如追求衣食、名誉声望等,那么此生是一种浪费。如果这些是我们唯一所关心的,那么,我们就因为执着于此而无法从只为此世的这种牵挂中摆脱开来。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倾全力去追求来世的快乐,例如为了来世转生为因陀罗神,同样会有问题。看一看这样一种神所拥有的生活。这种神拥有巨大的快乐,不存在即时的、浅显的问题。但在死亡来临之际,这种神遭受无尽的痛惜和懊悔,因为充满欢愉的整个一生看起来如同一场梦,在其面对死亡的时候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不快乐。因此,以转生为神为目标并不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

此外,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这一宝贵的为人之修持基础,因为这是失去。凡被生者,无一能逃脱死亡。死亡会降临我们每个人身上,确实,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没有人能肯定说出自己的死亡时间。思考这些现实能够让我们清醒认识,真诚希望在自己好好活着的时候,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在所拥有的机会。

因此,我们需要远离完全只为获取今世之物的执迷。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反思,即今世各种易逝之物其本质根本不会永恒存在。这样,我们远离获取今世之物的执迷,以此为基础培养远离一切问题的决心。这种超脱的决心称之为“出离心”。

同样,我们需要观照来世以及我们可能转生其中的各种环境(趣)。当我们想起来世转生为人或转生为神而可能得到的荣耀与快乐时,我们需要记住这些同样会产生麻烦。不管我们能有多么富足,麻烦同样会不可控制地出现。因此,对来世的荣耀与快乐的执着或执迷,同样需要我们远离之。我们通过努力培养第二种决心做到这一点,即,远离伴随着对来世的执迷而产生的问题的决心。

因此,有两种类型的远离一切问题的决心:远离今生之问题的决心和远离后世之问题的决心。

无常

灵修者是这样一种人,他牢记人生没有持续不变的情况这样一种事实;他牢记着无常和死亡;他还牢记并认识自身的问题以及毕生存在的所有问题。这种记念激发这种灵修者采取各种措施以避免所有麻烦。如果仅仅没有把无常和麻烦放在心上、没有把死亡放在心上,我们就能够使其远离我们,那就很不错了 – 那就很了不起。但实际上,我们做不到。对我们终有一死、我们的生活中充满诸多麻烦这一事实仅仅视而不见并不能使这些问题消失。因此,最好是认识我们自身的问题,务实地直面这些问题,然后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消除。这就是灵修实践中所涉及到的。

佛陀初转法轮教授这些措施时,他讲授了无常、讲授了无物保持不变。他通过认识无常开始了整个灵修追求。同样,当在生命结束时,在向所有人展示了无常之事实的语境下完成了示寂。

四圣谛

另外,问题并非无缘而生。它们不会毫无理由地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所有切实的麻烦和不快乐发自真正的因缘 – 即,我们冲动性的行为以及烦恼的情绪和态度 – 换句话说,我们的业力和迷妄。烦恼的情绪和态度下的冲动行为带来了所有麻烦。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在造成我们一切问题的两种因缘中,烦恼的情绪和态度是冲动性行为的根源。同时,如果我们详查佛教典籍中所描述的84,000种烦恼的情绪和态度,就会发现它们都同出一源:即促使我们抓取既定实有的存在和既定实有的自性(本体)的愚昧或无知(无明)。

然而,并不存在既定实有的自性这样一种东西 – 不仅我们自身、其它事物亦然 – 然而,我们却紧抓不放,就像它们有着既定实有的自性或存在。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认识或者分别出一个有着既定实有的自性之类的事物是不可能的,这种认识就是消除我们抓取这样一种自性的解毒剂。

当我们有了对不存在既定实有的存在之物的理解 – 即无物具有既定实有的自性 – 这种理解就是所称道的“心正道”、“道” – 四圣谛之一。这是已经高度觉悟的圣僧视为真实或正确、引领至达到解脱或觉悟的心识之道。

当我们有了真正的心正道 – 即任何事物均不存在既定实有的自性之类的分辨意识(妙观察智) – 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有任何烦恼的情绪或态度,因为这种迷妄基于对各种不可能方式的存在的心理投射和信仰之上。当不再有任何烦恼的情绪或态度时,我们就不会冲动地行事了。当我们不再冲动地行事时,就再也不会给自己制造麻烦了。在我们的体验中,这种问题再也不会产生的状态被称为“灭”、“止息”。

这就是对高度觉悟的圣僧视为四种真实现象的表述。它们就是四圣谛。前两种圣谛与何为烦恼有关,即真正的问题及其因缘:冲动性的行为以及烦恼的情绪和态度。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后两种圣谛时,它们与何为解脱有关,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永久性地消除其因缘,对所有的问题做到真正的断灭。而这样做的方法就是培养真正的心识之道。这就是我们如何认识并理解这四种圣僧视为真实的现象。

在我们宝贵的转生为人的良好修持环境的基础上,我们现在需要倾全力于认识这四圣谛。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正确地利用了此次转生的这一良机。当我们对不存在既定实有的存在之类建立起一种持续而稳定的认识,并将此作为一种富有饶益的心理习惯,我们就能够永久性地完全消除自身的所有问题。

培养悲悯

仅仅消除我们的所有麻烦固然很好 – 但是并不足够。这是因为我只是孤身一人,而他者却无以数计。我们永远也数不清有情众生有多少,而他们每个人都有麻烦 – 他们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遭受苦难。因此,只为自己努力并不公平:我们必须要给每个人都找到解决办法。

经过思考,很明显那些思维有限的有情众生曾经对我们极度友好 – 实际上,没有比他们更友好的了。当我们想着诸佛的友好、有情众生的友好时,我们认识到他们都是平等的。例如,如果喜欢蜂蜜,我们需要思考蜂蜜是怎么来的。它源自大量的蜜蜂,这些蜜蜂需要付出大量的劳作才能酿成蜂蜜 – 飞到很多花跟前,采集花粉,在蜂房里分泌并储存蜂蜜。我们任何时候如果想享用蜂蜜,就必须得依赖这些小昆虫的劳作。同样,在想到我们当中有些人可能享用的肉类时,例如当生病了身体虚弱而需要通过食物增加体力,食物从哪里来呢?来自那些为了给我们提供力量和营养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生命的动物。

因此,我们一旦培养了坚决的远离自身一切麻烦的决心,就需要将这种态度传递给他人。正如我们有着远离自身一切麻烦的决心,同样,我们需要有希望别人也能够远离自身一切麻烦的这样一种愿望。这种愿望称之为“悲悯”。

如果我们对自身的问题、对我们如何去除它们,并不加以严肃思考 – 如果我们并没有培养远离它们的决心 – 要严肃对待他人的麻烦将极其困难。我们将无法培养起真挚的悲悯,希望别人脱离自身的麻烦。例如,如果一名官员在其生涯中遭受过很多苦难,然后身获高位,他就会对他人的麻烦抱以同情和悲悯。这种人将比那些一生日子悠闲、从来就不知道何为苦难的官僚更宜于帮助他人。

菩提心

我们由此希望他人脱离苦难的态度称之为“悲悯”(compassion)。我们由此希望他人快乐的态度就是“慈爱(love)”。如果我们对每个人快乐、远离麻烦的愿望加以思考,如果我们下定决心,既然人人对我们如此友好,我们就必须要为此有所作为 – 并不是在一种肤浅的层面,而是帮助他们脱离一切麻烦 – 对负担起这种责任称之为“非凡的解决办法(增上意愿)”。

如果我们只是紧抓个人所关心的,我们就无法获得证悟或者培养优秀的佛之品质。因此,如果我们远离自私,关心别人的困苦,那么这就是我们自身觉悟成佛的基础。我们正是因为出于关心自己的自私,为了给自己积累资源才卷入谋杀、偷窃等事。这种拙劣的办法只能带来更多的问题,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我们的自私。

释迦牟尼佛祖能够达到他觉悟的境界、心识能够完全明觉、充分升华,这是完全关心他人利益的结果。实际上,一切时间的诸佛都在关心他人利益的基础上达到了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这样一种境界。因此,如果我们正视现实,就会看到,尽管我们具有非凡的解决办法“给每个人都带来快乐,使他们脱离一切麻烦”,不管我们愿望如何强烈,但并没有如此行事的能力。只有佛才有这种能力帮助每个人克服困难获得快乐。

因此,为了能够以最佳的方式做到这一点,我们很有必要倾全心全意心来饶益他人,从而达到佛的觉悟境界。这就是所谓“菩提心愿”。

怀有这样一种菩提心愿的诚挚之心,我们假设做一个简单的供奉,例如一朵花。如果这种供奉的意愿是饶益所有人、达到觉悟,那么我们就可以尽可能做到最好,那么由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积累的正性潜能将是巨大的。实际上,当我们以饶益众人为目标时,这种饶益与这个目标之间是相称的。它和有情众生一样多。纯粹而真诚地以这种方式倾注我们的心带来的饶益要远远胜于将整个一个堆满黄金与珠宝的世界供奉给佛所带来的饶益。即便我们供养了宇宙中的所有众生,拥有一瞬间怀着这种菩提心愿的诚挚之心也将远胜前者。

这一逻辑是这样确立的:如果我们认识到供给宇宙中每人一餐只能填补他们一次的饥饿,而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感到饥饿,他们挨饿的烦恼将会继续。但是,如果我们怀着菩提心愿,希望永久性地减少每个人的麻烦,为了尽可能好地做到这一点,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达到觉悟上来,这不仅能够消除每个人的饥饿,还能够给他们带来完全结束各种麻烦的能力。

结束语

因此,作为培养菩提心愿的一个步骤,我们需要做出强有力的保证,不伤害任何生众。当我们认识到伤害他者的所有弊端和不利时,不管他们是谁,我们都发愿不去这样做,这就会带来巨大的饶益。结果,这就是一种非常值得嘉许的行为。我们现在就可以采取的灵修措施就是做出强有力的保证不去伤害或危害任何人。我们无须把灵修实践看成是一种高深莫测、幽远飘渺的东西。

简而言之,成为一名灵修者并不需要去过某种禁欲生活。历史上有很多关于伟大的居家灵修者的记载。我们读八十四位获得极高成就的古印度大成就者时,发现他们当中很多人就是居士。

如果已经上了年纪、或者认为老年人不能成为灵修者时,我们也无需意气消沉。如果我们阅读前人的记载,就能看到斯利加迪八十岁时才成为灵修者。他在有生之年能够达到解脱的境界,获得阿罗汉果位。因此,我们永远不会太迟。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年轻,切不可轻薄无聊,而是要利用自身所有的能力,立志于灵修实践。我们一定不能想着可以把这些预防性的灵修措施推迟到老了再做,因为我们无法知道死亡何时降临。此外,对我们来说暮年似乎是突如其来之物。当它出现时,我们的生命似乎在猛然之间就已经流逝了。

我们有很多简单而正性的事情可以去做。我了解到在其他国家有些人花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去喂养鸟类。他们在户外设立喂食器,每天花数千元提供鸟食。实际上,因为不想占用鸟食的费用,他们放弃了度假。这就是一种绝好的修持;看到这些我很高兴,因为这是一种真正的菩提心的修持。同样有很多朝圣的藏人给鸽子喂面包、给各种鸟类喂米粒的例子。这是一种能够带来长寿的绝好的修持。

因此,如果要总结今晚我们的讨论,其要点如下:

  • 培养友善而温暖的心怀,为饶益他人而不懈努力
  • 永远不要伤害任何人或物;永远不要造成伤害或麻烦。

这些就是进行卓越的灵修实践的要点。我们要通过怀菩提心愿,毫无杂念地倾全心于他人、倾全心以达到觉悟,充分利用当前拥有的卓越的转生为人的这一修持环境。这样,我们就能切实达到心识完全明觉、充分升华这样一种境界 – 即完全觉悟成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