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注意力从某人的冒犯或过失举止转移到人物对象时,便会察觉他们是沮丧且困惑的,我们要避免生气,以慈悲原谅对方。
Meditation forgiving others 1

说明

根据牛津字典,宽恕意味着对某人的冒犯、瑕疵或错误而不再感到愤怒或仇恨。对一些人来说,其另有附加涵义,即被冒犯之人或某些高层能予以赦免,然后让罪过者免于对其行为的任何惩罚。

然而在精神层面的佛教分析中,并未明确包括宽恕一词,但却涉及愤怒、仇恨(包括积怨)与它们的对立面,也就是不生气和不残忍。

  • 不生气是不希望对他人或自身展开报复和造成伤害,因为我们的行为举止,在当前或将来都会造成痛苦。
  • 不残忍则是加深此种慈悲心,希望对方能够从其苦和苦因中解脱出来。

所以,从佛教观念而言,我们希望他人或自身皆能免受我们有害行为结果造成的痛苦。但是没有人能够有力量去赦免某人过失的业力后果,所以不会存在自以为道德上高人一等之骄傲感的危险,就像一些神职人员或法庭法官,来赦免罪过犯法份子。

寻求宽恕的佛教方法之关键点,即是把人物对象─不论是他人或自身─与其所做的坏事、恶行或过失等区别开来。要记住,我们做出恶行犯下过错,不是因为我们很坏,而是我们对于行为因果与现实状况感到困惑,还有就是因为我们的认知有限,所以出现过失。我们都是受到局限的轮回产物,伴随着无法控制地反覆困惑与麻烦,因此是开展慈悲的适宜对象。我们已经给自身造成足够的伤害和痛苦了,我们真的不需要再增加更多。

所以,宽恕在佛教脉络下意味着:

  • 把人物对象与行为举止区分开来─不论他人或自身。
  • 不要对他人或自身生气或残忍。
  • 而是要感到慈悲,希望我们或他们皆能从造成恶行或过失中得到解脱。 

但是就恶行或过失而言,我们不能只是袖手旁观而毫无作为。我们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加以阻止更恶化的坏事,并且改过向善─但无需愤怒或积怨,也不要出现高傲姿态觉得我们正在赦免对方。

禅修

尽管我们需要对他人与自身予以宽恕,但当前我们将聚焦于对他人之上。而在下一回,我们则是关注自身部份。

  • 透过专注呼吸而冷静下来。
  • 回想某人曾经做出伤害你或挑衅你的事情,让你感到愤怒觉得仇恨,甚至积怨在心,在此之后你甚至还一直在想着对方做过的事,既生气又沮丧。
  • 尝试回想你的感觉如何,并注意到这种感觉并非快乐或舒适的心态。
  • 现在,尝试在心中区分出对象与其行为。在对方的一生当中,即便发生许多次,但毕竟只是一个事件。
  • 这个人,就像其他所有人一样,包括我自己,都想得乐无忧,但却对何者能带来快乐感到困惑,所以觉得不悦,并且缺乏自觉与愚昧无知,使之犯下恶行坏事,因而伤害你或挑衅你。
  • 注意到你越专注此点认知,你的愤怒和仇恨就越显消退。
  • 对他们产生慈悲,希望对方得以解脱困惑和不悦,这些都是导致他们伤害你或挑衅你的因素。
  • 立志在某个适当的时间点,当你保持镇静而对方乐于接受时,当面指出他们曾经伤害你的所作所为,并且试着解决问题。

针对犯下过失之人进行重复步骤:

  • 回顾他们所犯下的过失,以及你如何对他们感到愤怒。
  • 尝试回想你的感觉如何,并注意到这种感觉并非快乐或舒适的心态。
  • 现在,尝试在心中区分出对象与其过失行为。
  • 这个人,就像其他所有人一样,包括我自己,都想有助于人而不犯错,但却对何者为最佳做事或行动方式感到困惑,亦或因散漫、懒惰等缘故,且出于愚昧无知与恼人情绪,使之犯下过失。他们是受到局限的轮回众生,所以期待对方永远完美且不犯过失是不切实际的。
  • 注意到你越专注此点认知,你的愤怒就越显消退。
  • 对他们产生慈悲,希望对方得以脱离困惑、无知与恼人情绪,这些都是导致他们犯下过失的因素。
  • 立志在某个适当的时间点,当你保持镇静而对方乐于接受时,当面指出他们的过失之处,并且帮助对方加以修正。

摘要

宽恕不是意味着原谅某人的恶行或过失,好像我们比他们更加圣洁与完美,他们比我们更加糟糕,所以凭藉着我们的高傲权威,对他们进行赦免与原谅,即便对方毫无悔改。其实宽恕指的是不愤怒、不仇恨、不积怨,不报复。我们把人物对象与其行为过失区分开来,向对方发展慈悲,并且采取步骤去修正他们的行为,或帮助他们不再重蹈覆辙。通过这种方式,我们避免了由愤怒造成的陷阱与不悦,特别是当愤怒制造出仇恨思想、激进情绪、敌对言论、触怒举止与鲁莽行为之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