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何要遵循佛教的分阶段之道

什么是道次第?它是如何从佛教教法中衍生出来的?

分阶级道路/道次第,它是一种接近基础佛教教法并将之融合于我们生活中的方式。佛陀生活于2500年前,有一群男僧团,之后女尼僧团。他不仅只是在出家团体中教授,也时常被邀请到各个家庭中供餐,然后发表一些演讲。

佛陀总是以我们所谓的“技巧”来教授,这指他以别人能够理解的方式来教导。因为有很多不同的智力水平和精神发展,所以这样做是必要的。这使佛陀在各不同层面存在广泛不同的主题的教法。

很多佛陀的弟子们都有惊人的记忆力。当时没有任何东西被抄录下来,而教法是僧侣们用记忆记下来,口耳相传于下一代。最终,教法被抄录下来,然后成为了我们所知的经文。此后的几个世纪,很多伟大的印度大师尝试着去整理材料,并且针对这些材料写下了一些评论。阿底峡尊者,前往西藏的印度大师之一,在十一世纪创立了现在这个教导的原型,即道次第。

阿底峡尊者的原型提供了一种方式,通过该方式,人人都可以朝着佛的状态发展。仅只是随意阅读经文,并不一定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明确的精神指引,该从何处开始,或者如何获得正觉。所有的材料都有,但是将它们全部合在一起并不容易。

这正是道次第所作的,也就是把这些材料以循序渐进的次第展示出来。阿底峡尊者之后,西藏有很多不同的更加详尽的版本被撰写下来。我们将研究十五世纪宗喀巴大师所撰写的版本,这可能是对该文本最广大的叙述。宗喀巴大师的著作最突出的特征是,引证了佛经和印度释论,因此我们可以很肯定他写的并不是编造出来的。

另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宗喀巴对各个点提供了十分详细的逻辑说明,因此我们对基于逻辑和理性的这些教法的有效性更具信心。宗喀巴的特殊之处在于,不像以往那些常跳过最困难地方的作者们,他把重点放在这些点上。

在藏传佛教的四个传统之中,源自宗喀巴的被称之为“格鲁派”传统。

精神道路的意义是什么,要如何建构它?

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建构一条精神道路?在印度曾普遍教授许多不同的方法。譬如,发展专注力的方法,在佛陀时代是普遍存在于所有的印度传统当中的。这并不是他发现或者臆造出来的。每个人都同意,我们需要审视一下我们如何将专注力和所有其他的方面带入这条关于自我发展的精神道路上。

佛陀,自然地,对于理解如何自我发展的许多观点,给予不同的解释,但是真正特殊的是,他对于精神目标的理解。这些精神目标的主要原则以及在不同阶段时候的目标,就是我们的动机。

这个文本被赋予的名称是道次第,“lam”译成道路,而“rim”所指道路的分级阶段。这条道路是我们需要发展的不同心态,用一个不同等级的顺序,直至达到我们的目标。这就像是我们在旅行;如果我们想要从罗马尼亚穿越至印度,那么印度就是我们终极目标。但是在我们最终抵达印度之前,我们首先可能需要经过土耳其,伊朗等等。

精神动机:赋予我们的生活意义

道次第的阶段,通常取决于我们的动机,而根据佛教的表达,这分为两个部分。动机是关于我们拥有的某个目标,外加驱使我们达成该目标的一项情绪。更确切地说,对于为什么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一个原因,外加一项驱使我们的情绪。

就日常生活而言,这是完全合乎情理的;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的目标。譬如,我们想要受教育,或者遇见人生伴侣,或者找到好工作,等等。涉及这其中的,可能是正面的情绪,也可能是负面的情绪,这因人而异。很多情况下,不同阶段的动机表达也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就我们的精神动机而言,这也是事实。这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完全相关。我们将要怎么生活?好吧,这里有一个“世俗层面”,也就是说,我们有家人、工作等等。但是精神层面呢?这也影响我们该怎样生活。我们生活中的这两方面并不矛盾或互斥,而是以某种方式和谐的融合在一起,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不仅需要和谐,而且彼此需要相互支持。我们精神生活应该赋予力量,并引导我们的平凡世俗生活,而我们的世俗生活应该提供资源以供我们实践精神生活。我们通过道次第分级阶段所学习到的一切,都需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那么佛教修行所提供的,我们在做的,是什么呢?佛教修行一般来说可以概括为几句话。简单来说,我们正在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个术语“更好的人”听起来可能有点价值判断,但是此处绝对没有判断的意思。这不是重点。我们只是试着去克服破坏性的行为以及负面情绪,这些是我们所有人都常有的,比如说愤怒,贪婪,自私等等。

针对这类目标,佛教并不是唯一的宗教或心理学或修行方法。在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印度教中,我们发现也存在同样的东西,而且这也同样能在人道主义中发现。它无处不在。佛教的方法,就像我们在其他方法中所发现的那般,通过提供一个阶段性的方法,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类目标。

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们首先应该想要停止破坏性行为,而这种破坏性行为是会给他人造成伤害的。为此,我们将必需进行一些自我控制的修行。在更深层面,一旦你能够做到这些,那么我们要专注于克服那些导致我们实行破坏性行为的原因:愤怒,贪婪,执念,嫉妒,仇恨等等。为了做到这些,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负面情绪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们是如何运作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培养某种类型的理解,来帮助减少或者消除这些干扰性情绪。

如此,通过认识到我们的自私和自我中心的思考方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着手处理这些干扰性情绪的真正根源。我们通常认为,“我总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当事情不按照我们的方式时,我们常常会生气。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我们想要的那样,但为什么就该是这样的呢?这绝对没道理,只不过我们希望它是这样。每个人都是这样想的,但我们不可能全都是对的。

随着时间,我们将逐步地努力于一些点,以克服一些最根本的麻烦制造者。当我们去分析时,我们的自私是依赖于我们的概念:“我”和“自我”。换言之,“我们的存在”这一概念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想法:我很特别。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是独立于所有人的最重要的人物。我们必须要对这种想法进行检查,因为很显然,这当中存在一些非常错误和扭曲的东西。这正是分阶段之道所要解决的。

渐进的动机层次:轻简版佛法

佛陀所教的方法,对于这种类型的目标是非常有帮助的。基本上,为什么我们要避免破坏性行为和诸如愤怒和自私这样的负面情绪,是有一个原因的。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意识到,当我们在此类影响之下行为处事,所产生的感觉并不愉快,并且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问题。我们并不想要这些问题!

我们也可用渐进的方式来着手这些问题。如果我以某种方式行为处事,这立刻会产生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若我们和某人进行激烈的打斗,并且伤了他们,我们也有可能受伤或者被判入狱。在更深层次上,我们也可以研究一下我们破坏性行为的长期影响,因为我们也想要在未来避免困难,而不仅只是当下。将此进一步发展,我们可能想要避免给我们的家人,亲人,朋友和社会带来麻烦和问题。所有这些都包含在此生的生命周期之内。往更深层次上,我们可以用更加宽广的角度来思考,比如想要避免给后代造成更多的困难,例如气候暖化。

所有这些动机,不是说当我们发展了后来的动机时,就该放弃早期的动机。相反,它们是积累起来的,并且相互迭加起来的。这就是分阶段道路的大概原则。我前面所说的所有内容就是“佛法轻简版”。它单独就此生,不提及转世而论,来谈佛教的教法,“正法”。我创了“佛法轻简版”和“佛法正规版”这两个用语,取材自轻简版和正规含糖版的可口可乐。

对转世保持有益的怀疑,先只想到改善此生

“正法”是梵文词,指佛陀的教法。“轻简版”并不是意味着它有什么问题,只不过它不是强大的正规版本。我们从藏传佛教中所发现的真正道次第所演示的是正规版,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一开始那也许太多了。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假设我们完全相信转世,并且所有的主题都是在转世的前提下提出来的,这样我们开始致力于避免来生的麻烦,并加以改善。

但如果我们不相信转世,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够拥有改善它们的真诚动机呢?这是不可能的。当我们对过去世和来生这一概念存疑时,如果我们并不信服或者并不理解它,那么我们需要从佛法轻简版开始。什么是我们的精神实践的实际目标,就这一点而言,我们需要诚实地面对自己。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目标可能是使此生更加美好。而这是一个完全合宜的目标。这只是一个开始,却是非常必要的一步,当我们处于佛法轻简版这一级别时。然而,知道它是佛法轻简版而不是正规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若将两者混淆,我们会把佛教降低成为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心理治疗或者自助。这是十分局限的,而且对佛教也是不公平的。

我们也需要知道,如果我们甚至都不了解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就更不用谈相信它的真实性了。我们应该要持开放的态度,认为 “我不是很确定他们所说的来生和解脱是否正确,但也许我会对真正的佛法有更多的理解”。 这是一个完全合宜且听起来合理的方法,基于对佛陀的尊重,坚信他在传法时所教授的这些东西并不是在胡说八道。

我们也可能认识到,我们所拥有的某些比如定义和解释来生跟解脱的想法,也许是完全错误的,而且佛教也未必会接受那些先入为主的定义或者解释。我们所认为一些东西的意义,或者我们觉得滑稽可笑的东西,佛陀也许也觉得是滑稽可笑的,因为那是完全错误的理解。譬如我们像是有翅膀的灵魂,飞出一个身体然后飞进另一个身体,这一点佛陀也不接受。佛陀也否认“我们可以成为全能的上帝”这样一个想法。

无始以来转世想法的优点

这个分阶段道路所呈现的大部分方法,都可以应用于佛法轻简版或者正规佛法之路。然而有一些方法却是真的要依靠对来生的理解。譬如,为了能够发展对人人都平等的爱,其中一个方法是,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着无起点的转世,同时存在着有限的众生。以此开始,逻辑上来说,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每一个个体都曾经是我们的母亲,并且也曾是任何一个人的母亲。我们也是其他众生的母亲。这是可以提出逻辑的数学证明的:因为它是无开始点的,而众生是有限的。如果同时存在无限的时间和无限的众生,那么我们就无法证明它是否是这样的。

很显然,这是个很难去产生关连的话题,尤其是如果我们未曾思考过无限的前世。基于无限的转世,我们可以从众生过去向我展示的母爱的角度来思考,去感激它,并且希望具备慈爱,并以慈爱回馈他们。整个思路是基于这些。这个思考进程的一部分,是认识到这个人或那个人曾是我的母亲,只是在不同时间。不管我们与母亲十分钟未见,十天未见,或者十年未见,她仍然是我们的母亲。同样,如果我们有十世未曾见到她,她依然是我们的母亲。如果我们确实相信转世,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若没有这种信仰,那就只是胡说八道。

当我们想到蚊子而不是人时,这特别适用。因为转世可以变成有心理活动的任何形式。这只蚊子曾经是我们前世的母亲。这个概念也有一个佛教轻简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把我们带回家,照顾我们,喂养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这么做;当我们旅游之时,我们常发现,一个完全的陌生人能真的非常好地对待我们,并提供热情招待。这无关于那是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人人均可以如母亲般的对待我们。一个孩子长大以后,可以帮忙照顾我们。这样想可以是非常有帮助的,即使有点局限性,因为很难去想象我们见到的这只蚊子会把我们带回家,并且像母亲般的照顾我们。

这边稍微说明了关于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佛法轻简版和正规的佛法级别。这两者都各自能非常有帮助,但是佛法轻简版是有限制性的。正规的佛法开展了更大可能性的天地。无论我们应用哪个级别,重点是我们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当我们受阻于交通堵塞时,或者当我们在排长队时,我们对别人生气或者不耐烦时,我们可以将所有人视作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可以想象这是在过去某一生,或者今生,这将有助于我们平息愤怒,帮助我们发展耐心。如果我们的母亲真的排在队伍的前头,我确信你不会介意让她先被服务。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试着去应用这些理解。我们发展这样的心态,不仅只当我们坐在禅修垫子上之时,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应该这么做。

以禅修的方法来致力改善自己

佛法过程被描述成致力于自身,而这就是其意义所在。当我们在一个安静的,气氛受控制的房间里禅修,我们练习产生这种类型的理解和这些更正面的心态。我们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想其他人,并且对他们培养正面的心态。尽管这完全不是传统的方法,但是我认为在禅修中看一看这些人的照片是完全可行的。2500年前,人们并没有人物照,所以我认为将我们的现代科技应用于这一过程,并不存在问题。

一旦我们对某种正面的心态已经足够熟悉,我们试着去将其应用于我们的生活。这就是全部的目的。仅仅只是坐在垫子上思考“慈爱”,但是却对你的家人和同事生气,这并不是我们所想要的结果。因此,我们绝不能把禅修修行当作是对生活的逃避,我们只是想要花几分钟的时间使自己冷静下来。如果我们进入到某种幻想的世界,想象出各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这也是一种逃避。禅修修行应该是跟那种状况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我们是训练自己,使我们能够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们不应该自欺欺人,或者让自己被广告所愚弄,认为它既快捷又容易。克服自私和我们的其他破坏性情绪并非易事,因为它们都是基于非常非常深的习气。克服它们的唯一途径是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态度,摆脱造成这些根植于破坏心态之下的迷惑。


视频: 马修.李卡德 — 「将悲悯化为行动」
请点击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图样以开启字幕。要更改字幕语言,请点击「设定」图样,然后点击「字幕」选择想要的语言。

结语

佛教修行可以分为佛法轻简版和正规的佛法。通过佛法轻简版,我们想要改善此生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以精神工具武装自己,从而能够更好的解决生活丢给我们的问题。佛法轻简版本绝无任何错误,但是就像是可口可乐轻简版,永远不会像正规的版本那样美味。

传统上,道次第教法并不会参考我们已经讨论过的佛教轻简版的任何想法,因为它假定(修行人)对过去和未来生具备信念。不过想要改善我们生活以及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依然是修行真正佛法必经之路上的第一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