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四圣谛
佛陀生活于约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由于弟子们的性格与能力各不相同,所以他因材施教以最适合他们能理解的方式给予教导。但他教导众人的第一件事,就是关于他如何证悟的基本见解:即他教授所谓的「四圣谛」。此为关于生活的四种真谛事实,通常凡俗人不会视之为事实,但高度证悟者(圣人)会以非概念式的方式进行了解,并认为它们都是真谛。简言之,这四种真谛回答了以下问题:
- 每个人在生活中经历的痛苦和问题之真实类型是什么?
- 造成它们的原因是什么?
- 是否真有可能摆脱这些问题,能够阻止它们而使它们不再复发?
- 因为能摆脱造成痛苦的原因,这种能予以停止的理解是什么?
针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构成了佛陀在其余生中进行深度教授的基本结构,这就是他首先教授的内容。
当我们审视四圣谛时,它们并非各自独立存在。它们是从某一基础出发,并在全然理解下达成目标。简而言之,这四种真谛基础─生活的四种事实─即为现实。
如果我们想要用一个词汇来概括佛教的话,如同一位我的友人也是一名佛学老师所述,这个词汇就是「现实论」。
如果我们能看见现实所在,并予以理解与接受它,而没有某种不可能或非真实之预设立场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够以实际方法处理生活中我们的问题遭遇。
因此针对现实的教授,就是这四种真谛的基础。虽然,现实涵盖事物在生活中如何存在与如何运作的各类层面。但佛陀却教导了一切所有。
三宝
从四圣谛出发,可以清楚知晓我们投入生活的方向为何,以便克服痛苦与问题。这个方向是由佛教专有名词称之为「三宝」或「皈依三宝」─佛陀、法理、僧伽来予以指明。每个词汇具有数层意义,但在最深层次上,它们表示为:
- 法理─我们正在追求的目标,即摆脱自身问题与其肇因,并获得将使我们永远摆脱它们的全然理解。
- 佛陀─那些已经完全实现此一目标者,并教导我们自身是如何做到的人士。
- 僧伽─那些遵循教法但仅部份达到目标却尚未圆满之人。
那烂陀十七大班智达祈请文
达赖喇嘛尊者曾写下一篇优美文本,藉以祈请获得来自古印度宏伟佛教寺院中十七位盛名佛教大师的灵感启迪。此处名叫那烂陀,持续了大约千年之久。其像寺院一般运作,是当时最著名的学府,并产出许多印度佛教传统的伟大大师。达赖喇嘛向这些大师中最出名的十七位,以祈请文的形式依序写下这篇偈颂:「愿能彷其行」。在个别祈请偈颂之后,尊者还以数行一般偈颂予以强调他们所有人来作为结论。
我在此想要介绍的是,对该结论偈颂部份的评论说明。它总结了我之前对于现实(二谛)、四圣谛与皈依三宝的解释。此处皈依是指如果我们按照三宝指明的方向去做的话,我们将能从痛苦和问题中拯救自身。
这段偈颂内容是:
通达基法道理二谛义
「理」是指事物如何存在、如何运作。换句话说,就是知晓现实。
次以四谛证轮回还灭
如果我们了解现实,透过四圣谛,我们将会了解我们是如何让自身问题末大不掉,以及我们如何让自己摆脱它们。
正量引生坚稳三宝信
请记住「三宝皈依」是根据我们可以达到的实际目标而予以制定─其能彻底阻断所有我们的问题,所以它们就不再重复发生,认识三宝能够带来此种效益。
如果你想要修持佛教之道,你就是在追寻一种目标。那你如何知道这个目标是否能够达到?还只是个虚幻而已?它到底是个编造故事还是真正事实?许多人都只是基于信念来争取目标:「只要我的老师说是它就是。一切没问题,我想相信就相信。」
这对许多人来说都能奏效,但不总是最稳定的修持方式。经过长时间的修持之后,经常会发生的事是你会开始质疑,我到底在做什么?这是因为你仍然会经历愤怒、执着、自私等等─这些都是真正的麻烦制造者─而且它们真的很难去摆脱。所以进展是非常缓慢的。但你需要知道这段进程并非一蹴可几:其总是上下起伏不定。有时进行的不错,有时却有点糟。如果你只是基于信仰来修持佛法的话,你就会感到灰心,因为看起来你将走投无路。然后你就会质疑着「嗯,真有可能达到目标吗?」
这就是为何偈颂中提到「正量引生」。换句话说,当你确切理解─基于逻辑与推理─目标的确存在且真正能够达成之际,然后你对目标、获致可行性以及真有人实际达成的信念就会变得非常牢固。你要相信这些要点是事实,而不只是因为它们被写入某些圣书当中。你确信它们都是真的,因为二谛即现实,四圣谛与三宝皈依都是基于现实在逻辑上予以遵循。
安立解脱道根祈加持
通常你是栽下一粒种籽,但在此你必须植入「根柢」而非种籽。此处词汇的选择表明二谛、四圣谛与三宝皈依的结构,皆是属于整个佛教精神之道的根源,因为一切都来自于此。在你的心中牢固地将此根扎下,所有你的修持都基于此种信念。你了解你在做什么,你了解这是可实现的目标,你了解这个目标为何。
我认为这是认知佛教非常重要的方式,因为如果我们想要走上一条精神之道的话,那么确信其为切实的就非常关键。这不是出于情绪感受而吸引我们的某种美好幻想,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确信自己在精神生活中从事之修持是切实的话,那么我们便可将健全的情绪感受融入其中。我们需要在两者间取得平衡:认知理解与利益情感,例如慈悲、热衷、耐心等等。
二谛
相对、世俗谛
通达基法道理二谛义
在偈颂中的第一行里提到二谛:「(相对)世俗谛」与「(究竟)胜义谛」─换句话说,二谛是关于所有事物现实性的事实。一个是较为外在表面层次,另一个则是究竟甚深层次。两者都具有效性,只是采行不同角度。关于两者有很多介绍,但在此让我们跟随达赖喇嘛尊者针对一般大众说明时所经常使用的内容。
因与果
什么是我们经历一切的外表层次世俗谛?就是我们目前所经历的一切,仅是由于其与先前原因的关系而发生。换句话说,一切事物生发都取决于因果。物理学也教导这种因果定律,但仅涉及物理现象,例如踢球和球滚动之间的关系。这类关系是种简单机制,即有因必有果。
当然,因果律可以用一个更加复杂的层次予以解释,当你考虑到导致事物发生的所有因素时。例如,如果你查看经济问题、全球暖化、地区战争等等,很明显地,它们并非仅出自于一种原因。它们不是完全无缘由地发生,也不是由毫不相干的原因造成。而是所有这类情况的产生,皆取决于许多不同因素。这些不仅包含当前正在进行的状态,也囊括过去曾经发生的情况。就像乌克兰这个国家一样,你不能把当前状态与苏维埃的过去或是世界二战等情况区分开来。今日经济和生态局势之产生,是起因于史上发生一切事物的结果。所以你不能把眼前状况,都归咎于某一人或某一事的过错。事物生发乃是取决于庞大的因缘网络。这就是现实,不是吗?
或者如果你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假使你有家庭问题,那么你就不能说这仅源自某一因素或毫无缘由造成。每位家庭成员其实都是造成家庭问题的因素缘由。同样地,你也不能说他们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与其工作、学校或友人之间发生的事情无关。一切事物都会产生某种影响。此外,家庭状况并不孤立于社会或其政治、社交与经济体系。所有的这些情况,非此即彼都会以某种方式影响问题所在。
因此在这里,现实论指的是一切事物乃相互联系并影响其他事物的事实。一切事物之当下生发是庞大复杂因缘网络的产物。这就是现实。
如果上述提及的是实体物件、全球议题和家庭问题等案例的话,那么我们每个人的个别情况又是如何呢?关于快乐与苦恼又是如何?它们有缘由吗?还是它们会无故发生?毕竟,有时我觉得快乐,有时我觉得苦恼,无法知道我下一刻的感受为何。所以这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吗?亦或是取决于我当下正在做些什么?嗯,这讲不通,是吧?我可能在两天当中吃了相同东西,一天吃下它时我感到快乐,而另一天吃下它时却觉得痛苦,所以这并非来自食物本身的关系。当我跟我最爱的人相处时,仍会有时感到快乐,有时觉得苦恼。我可能富裕又顺遂,但我仍然不开心。
那么,这种快乐与苦恼到底从何而来?它们是不是某个天神按下快键就会传递下来,所以我有时会感到快乐,有时却觉得苦恼?请原谅我,我并非有意冒犯。在此我是采用一种愚蠢极端的方式说明。但是,假如你经历过的所有事物─像实体物件移动或是你不小心碰到热炉时手被烫伤一样─都遵循因果定律的话,那么快乐与苦恼是不是也应该遵循某种可理解的因果定律?这就是关于现实之问题所在与主要论点,其与本段偈颂脉络中的世俗谛有所相关。它指的是造成我们快乐或苦恼行为与经验间之因果关系的现实状况。
业力
接着让我们了解关于业力的基本佛法教义。什么是业力?这并非是个简单主题。现存有几种解释和很多误解,但基本上:
业力是指驱动和刻划我们行为、言语和思维方式的强迫性。
如果你想一想,我们的行为,不论是破坏、建构或乃至中立,都是无法自主而具强迫性的。
- 我感到生气,想要对某人吼叫,然后,无法自主强迫性地,我大声吼叫。
- 我过度保护,想要查看婴孩是否安好,然后,无法自主强迫性地,我不断反覆探视,远远超出必要与适宜范围。
- 我感到饥饿,想要去冰箱里找点零食,然后,无法自主强迫性地,我就这么走去。
这股无法自主的强迫性到底从何而来?然后往何处去?这些问题就是探究业力的教法内容。佛教的解释是,当你以无法自主强迫性的方式去行动、言说或思考时,它会在你的心续上建立某种潜力与倾向,进而跟随你所经历的每一时刻。之后每当在各种情况下被触发时,它们就会引领你的感觉,像是重复行为模式般。基于这种感觉,就会产生无法控制地迫使你进入重复的行为举止。这种无法自主的强迫性,实际上就是业力牵涉其中。
当然,你也可以在生理层面上解释这种现象:以某种方式进行活动会建立与增强神经通路,所以之后你更加容易遵循此一行为模式。佛教当然不会否认这种生理体性基础;它只是从经验角度处理现象,但仍然是作为因果关系的衍生例而进行分析。
那么关于快乐与苦恼呢?佛教也从业力因果角度予以解释。如果你感到苦恼,那是你在恼人情绪影响下,从事强迫破坏性行为的长期结果。如果你体验到凡俗快乐─这种快乐不会持久且永不满足,但仍会感受良好─这是在积极情绪影响下,例如耐心和善良,完成建设性行为的长期结果。但是,其仍旧是无法自主强迫性的,因为它混杂了关于我们如何存在的困惑,就像是一个无法自主的行善者或是强迫性的完美主义者。
我们要如何理解这些因果关系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建设性与破坏性行为之间的区别。两者间的区别是不能根据你对他人的行为影响来断定。举例来说,如果你对某人非常生气,并用刀刺伤对方,那就是破坏性的。但另一方面,作为外科医生,如果你用刀剖开对方进行救生操作,那就是建设性的。显然,这里提到把刀刺入某人的行为,并非判断此为建设性或破坏性的决定因素。这完全取决于动机:即是达成行动的心态以及你想要藉此行为获致的目标。
如果该动作是由恼人情绪而激发产生,例如愤怒、执着、贪婪、无知、忌妒、自大、自私等等,那么这就是破坏性的,即便你做的事本身是件好事。举例来说,如果你帮某人进行按摩,是出于贪求欲望并且想要加以性侵对方,那么你的行为便是破坏性的。但另一方面,如果举动相对没有涉及恼人情绪的话,那么这就是建设性的,即使行为本身并非十全十美。例如作为父母亲,你把不乖的孩子关进房间,并非出于愤怒而是慈爱,以便教导他们不要顽皮捣蛋。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建设性行为仍是无法自主被迫的,因为它与某种潜意识动力混在一起,让你从行为中获得一种真实身份感受─以此处为例,便是成为一位好的父母亲。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基于恼人情绪造成的破坏性行为与苦恼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相对没有涉及恼人情绪造成的建设性行为与快乐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不仅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是一项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佛陀对于我们如何存在而确认出业力、恼人情绪与困惑,都是造成我们如何感受的因素。它们是导致苦恼与不满足凡俗快乐的原因。为了摆脱这两类情绪带来的痛苦,我们必须加以超越之。
让我们想一想。例如,当你对某件事或某个人因为愤怒而展开行动、说话或思考时,你会觉得轻松吗?你是心平气和的吗?不,绝非平和;而是激动。在当下你是快乐的吗?我不认为有人会说当感到生气或出现其他恼人情绪时他们是快乐的。同样地,如果当你感到贪婪时,当下观察你的气息,你会感到不自在;你会担心你不够充裕。当你相当依恋某人而非常思念他们时,你也会感到不自在;你的气息是非常不安的。当你没有感到任何愤怒、贪婪、自私之类的情绪时,你只是试着露出友善态度,你的心灵便会相对地平静,你的气息则会更加舒缓,是不是?你基本上感到快乐,尽管这可能只是一丝隐微的喜悦感受,而非必要是惊天动地的。即便你是一位具有被迫倾向的「行善者」,并想要让所有事情完美无缺,你的气息都还是会比在发怒时显得略为轻松,也会更快乐的加以行善。当然,如果在从事一些正面事情,你总觉得担心犯错或不够完善时,那么拥有这些想法或担忧的你肯定不会感到轻松。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就算当你的动作结束时,此种苦恼或相对的快乐感受还是会持续一阵子。这表明即使你正在从事其他事情,但你的感受仍然会受到之前所做事情的影响。然而,当佛陀谈到业力与你经历的快乐或苦恼层次间之关系时,他并非主要指称我们采取某些行动之后的短暂感受为何。他是在谈论着远程长期结果。不管怎样,当我们思考我们强迫性情绪行为与我们身体中气息流动间之关系时,我们便能开始去理解他的观点。
所以,世俗谛是关于我们经历的一切事物,每件事物都是取决于因缘生成,当中包括我们的总体心态,不仅涉及我们感受为何,也囊括我们快乐与否。这是现实的一个面向─在偈颂中称其为基法道理─所以,此即为一切事物的存在、功能与运作方式。
究竟胜义谛
第二谛则是着眼于一切事物的甚深究竟层次。尽管因为我们对于虚幻的投射想像,事物有可能会以不可能的方式生发或运作,但这种不可能的出现存在并不与现实彼此相应。
相应于我们的投射想像,此种可以寻找到的某件事物却全然不在场,即是所谓的「无」也经常被译为「空」。
虽然在不可能的存在方式中有许多细微层次,这些都是从我们的习性困惑心识中投射出来的,但透过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加以探究后,例如一切事物不会以不可能的方式存在之命题,我们便可以进而学习究竟胜义谛。这是怎么回事?现实情况是,根本没有东西能相应于不可能出现的荒谬臆想,这都是我们困惑心识的投射想像。其全然不在场,根本没有这样的东西。
想一想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孩子认为床下有只怪兽。但实际上床下只有只猫,只不过是孩子投射想像把猫当成怪兽。然后因为孩子的确相信那里真有只怪兽,尽管整个件事都是荒谬臆想,但孩子依然感到非常害怕。因此,这种投射出荒谬臆想的情况,虽然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但此举绝对不会让猫变成真正的怪兽,因为根本就没有怪兽这种东西存在。那么,相应于孩子的幻想,「无」就是真正怪兽的全然不在场者。从来就没有怪兽出现,也不会有怪兽存在。但去除投射想像,床底下的确有只猫存在;不是什么都没有。
出于惯性,我们总会想像事物会以它们实际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方式存在。我们只知道眼前正好是什么或我们此刻感觉是什么。举例来说,我可能现在感到苦恼,而且看起来这似乎是无缘无故就出现的。我只是苦恼。我却不知道为什么。我感到无聊;我觉得烦闷;我不快乐;这些似乎与我所做的事或在一起的人毫无关系。就是突然间,我感到烦闷;我觉得苦恼。此刻无须惊天动地。这可能是一种轻微层次的不满足感。那么它是如何出现?似乎没有缘由就生发出来。但这是不可能的。这全然与现实不相符合。这就是究竟胜义谛。
相对世俗谛是指一切事物,包括我的苦恼或快乐,皆是源自因果进展而出现发生。尽管这是属于现实状况,但对我而言却非如此。有可能是我的感觉就这么无缘无故出现了。究竟胜义谛即对我而言是无关现实的─这是一种不可能的投射想像。如果你加以思考的话,就会发现个中非常深刻。
让我再举一例。假如我有位三不五时就对我吼叫的好友。尽管我们的关系很好,但突然间我的友人对某事感到生气而向我吼叫。这对我来说如何是好?好像就表明了「你不再爱我」的感觉。于是我变得非常沮丧,因为对我的心识而言,我的友人对我吼叫,我便认定就是这么一回事了。但这种投射想像却不与现实相符。此声吼叫必出有因,不单只是一场存在于我们长期友谊脉络中的突发意外而已。或许这种事也曾发生在你身上。
这里发生的事是,我们忽略了与友人之间的整段关系─过去我们与此人的相处时光,我们彼此的互动往来过程。但并非仅此而已;我们同时也失去了顾全大局的情况。我们不是该友人生活中的唯一人物,而且我们的友谊也不是他生活中的唯一事项。除了我之外,该友人还有在生活当中的其他人事物,也同样影响他的感受与行为。也许他在工作上度日不顺,或是跟他的父母间有些问题,这些都会让我的友人心情不好,然后对我吼叫。此处的究竟胜义谛即是我投射想像出来的事物是不可能的:关于他对我的吼叫是完全独自于我俩之间的友谊关系与其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这些都并非是事实现状。并没有相应于独立存在事件出现的真正现实状态,没有这样的东西。这种存在模式之全然不在场的情况,便是所谓的「无」,梵文中的「shunyata」即同等于「零」这个字。
关于二谛,当事物缺乏自身孤存与相互间彼此独立的情况时,因果关系便开始运作。这是由于因果仅存在于相对且彼此依赖的关系当中。除非有果从中生发,要不然因不可能存在。如果没有果,那怎么会有因呢?所以相对世俗谛即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能由究竟胜义谛而产生作用:没有任何事物能够与其他对象脱节,而以不可能的方式存在着。
在此模式之下,二谛彼此支持,诚如上述偈颂中提到的「基法道理」。「基」也指明其为下行偈颂内容的基础。认清作为现实基础的二谛之后,佛陀才进而阐明四圣谛的道理。
问题
体验真相现实
当你没有任何假象概念时,有没有可能直接体验真相现实?还是这是不可能的?
嗯,这是有可能的。尽管我们的心思活动让一切事物以不可能的方式出现而存在,但毕竟它们都无法相应于现实,所以是有可能摆脱造成这种扭曲的因素。这是因为真有那样存在诸如现实般的东西,而且扭曲现实并不是心思活动的基础本质之一。如果没有任何投射或扭曲等想像的话,心思活动仍有可能持续运作。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知道当我们的心思活动扭曲现实时,就会造成我们的问题、痛苦与烦恼。但是,由于能够阻止我们的心识投射想像这类扭曲情况,所以我们便不再为自己制造出与体验到诸多问题。一旦我们了解我们的心灵能够达此目标,然后我们便能加以获致,视之为生命中最安全的导航,藉以避免和预防痛苦的出现。这个安全导航便是我们所称之的「皈依」。但是,只有在确信真有可能实现目标时,我们才能予以完成目标。我们的信念是来自意识到上述我所提及的部份,即立基于现实以及我们对其感知的能力之上。
但这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训才能使自身熟悉现实,从而突破心理障碍。至此也是禅修出现之处。在这个脉络之下,禅修乃是一种训练,透过建立起一套观察现实的有益习惯,来让我们自身熟悉现状。一旦养成这种习惯,那么无论何时遇见何人,你都会视其习以为常,而不只是他们出现在你眼前的当下模样。反之,你会全然觉知到他们都曾经历过婴儿、孩童与成年时期,期间许多事物皆影响了他们一生。然后他们将会逐渐老去,甚至受到更多事物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你便能看透一个人生整体脉络的现实情况,然后了解当中发生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对于人生现实的看法,会使你以一种更有益、更切实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互动,而不仅只是短视近利看待他们,如同眼前一张静止照片般。
但你必须训练自己才能做到如此境界。无疑地,你实际上并不了解对方生活与其影响的所有细节,但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这个人的过往曾经受到许多影响,并且将同样如此地展开未来,这就会使你非常了解人生现实为何。因此,举例来说,如果你看到一名婴儿,你就不会只把对方当作是婴儿而已;而是一位潜在的成人,然后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将会影响这名婴儿变为成人的历程;你洞悉整幅全景。你与现实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