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為佛教徒-穆斯林和諧的關鍵

佛教與伊斯蘭教都教導著關愛、慈悲、忍耐與寬恕的普世價值。通過教育,當佛教徒與穆斯林認識且欣賞這種共通性時,儘管彼此在哲學上存有差異,但他們仍為宗教和諧奠定基礎。
请点击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图样以开启字幕。要更改字幕语言,请点击「设定」图样,然后点击「字幕」选择想要的语言。

達賴喇嘛尊者時常說到,跨宗教間的和諧之鑰乃是教育。這是因為對其他宗教的質疑與敵意,大多是基於對這些宗教義理的無知所致。所有宗教都對關愛、慈悲、寬恕與善良的普世價值抱有同等信念。它們也分享著相同目標:為個人和社會創造更幸福的生活。它們具有的哲學差異,絕對不會否定實現這些目標價值觀的重要性。它們僅是表明出框架與緣由的廣泛多樣,其對信眾而言,皆具平等有效,得以發展相同的美德。因此,為了促進宗教和諧,不同宗教的追隨者需要學習彼此的宗教,肯定這些相同的道德價值觀。只有在正確的知識依據之上,它們分享此一共同基礎,然後信任、尊重與和諧才能發展。

在佛教徒-穆斯林的關係方面,跨宗教間的教育需求尤其重要,特別在緬甸、泰國與斯里蘭卡等曾經發生過社群衝突的地方。在世俗社區內發生的社群暴力足以使人憎惡,但當其是由寺院團體滋養時,則更加令人無法容忍。就讓我們探討可以採取哪些步驟來緩解這種情況。

700多年來,那爛陀學院一直是佛教世界中的主要學習場所之一。在那裏,偉大的佛教大師撰寫與教授他們的論述,介紹四種印度佛教義理體系;在那裏,他們與當時各種其他思想體系的大師們會晤與辯論。無論哪一方輸掉辯論,都必須接受勝利者的主張而作為終極真理。這類活動籌碼甚高:只有辯論獲勝者才能得到皇家贊助。

另一方面,在那爛陀中,僧侶學子則接受辯論訓練,並且學習非佛教印度義理系統的主張。他們研究的目的是要反駁這些論點。西藏寺院延續著那爛陀傳統,即以通過辯論為學習方式,並把佛教主張與古代印度非佛教義理體系等進行比對。

現在正是時候,可以在寺院和世俗教育中,擴大對於非佛教思想的佛教研究之那爛陀傳統。課程需要包括伊斯蘭研究,但要進行些許重要變更。研究目的需要探索兩種宗教同享的普世價值觀之共通基礎。學習哲學上的分歧差異,不應該是為了在辯論中反駁對手立場的緣故。反之,辯論應該集中探索如何通過全然不同的思想體系,平等地支持關愛與慈悲等普世價值。

作為學習的成果之一,佛教徒將會了解、欣賞並尊重伊斯蘭教義,並意識到伊斯蘭教不會對其信仰構成威脅。另一方面,此舉也將有助於更加和諧的社群關係,特別是在先前曾經爆發衝突的南亞與東南亞地區。如此一來,寺院即可樹立榜樣並帶頭促進和平。

讓我們簡要地看些例子,說明伊斯蘭教和佛教的教義如何秉承這些普世價值。

根據伊斯蘭教,真主創造所有男人與女人,賦予其純粹素質與傾向,得以相信與順服真主,且跟從真主旨意行事。真主旨意是讓人們遵守祂創造出來的倫理法則,並通過保持品行優良與服侍舉止來崇拜供奉祂。服務真主的優良舉止意味著對真主創造出來的一切萬物充滿關愛。這種做法即是一種崇拜形式,使得膜拜信徒更加接近真主,按照真主旨意行事。

但是真主也創造出人類,使其具有智力與自由意志。行使自由意志並運用個人智力,人們可以決定是否遵守真主旨意。如果他們選擇不服從,他們就會受到破壞性情緒的影響,而變得以自我為中心,這將導致真主禁止的負面行為。

用愛善待他人也是一種自由意志的行動,人們可以利用他們的智力作出抉擇。如果他們以關愛與良善對待他人的話,他們便是跟隨他們的內在傾向得以接近真主。在伊斯蘭教中,當人們以最純潔方式發展對於宇宙和人類的關愛時,他們的愛不再只是針對自身之宇宙或人類,而是對真主的大愛,祂創造出其卓越特性。

以佛教而言,眾生具有無始之純淨佛性:它能夠使他們自身成佛。在伊斯蘭教中,他們的純淨天賦特性能使人們接近真主,在某些蘇菲派系裡,甚至能與真主合而為一,但絕不會把自己變成真主本身。而在佛教內,沒有人在眾生中創造出佛性,其只是作為一種現況事實而存在。

佛教也像伊斯蘭教一樣,主張人們具有良善特質,例如天生慈悲,並且擁有智力能夠區分出何為有益與何為有害。但在佛教中,倫理紀律是奠基於理解哪些行為會帶來痛苦,而哪些行為會帶來快樂。運用自身智力,人們能夠為自己分析與區分出何為助益與何為傷害。在伊斯蘭教中,智力是用來決定是否遵從真主意志。在這兩種情況下,人們皆具有選擇的自由能以有益或有害的方式行事,並利用個人智力的區分能力來決定要做什麼。儘管真主與佛陀都是無所不知的,但他們無法預先決定人們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

以伊斯蘭教而言,真主創造倫理行為法則,並且真主以獎賞與處罰方式施行審判。但真主是慈悲的又富同情心,能夠寬恕那些悔改劣行並順從真主旨意之人。根據佛教表示,沒有人創造出報應法則與行為因果論。它們就只是現實本質而已。痛苦自然跟隨於由無知造成的破壞性行為;而幸福則源出於由智慧和慈悲從事的建設性行為。與伊斯蘭教一樣,如果人們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並真誠地進行懺悔,佛教指引他們能夠避免遭受到其負面行為的痛苦影響。然而,淨懺之舉並不意味著要求和接受佛陀的寬恕。

佛教中的關愛,是希望他人幸福並擁有幸福之因。這是基於眾生平等的認知:每個人都想快樂,沒有人希望受苦。在伊斯蘭教中,以某種意義而言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因為眾生皆為真主之創造。由此可見,在這兩種情況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佛教教導眾生都有幸福的能力與權利,因為眾人皆具佛性。所以,對他人的關愛發展,是出於對他們幸福的考量所致。關愛與服務他人不是一種對佛陀的崇拜之舉。在關愛他人當中,人們建立積極力量以便使自身成佛。就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們更加接近佛果位,但是如同伊斯蘭教,其不是接近成為佛陀本身。

從這些例子中可以明顯看出,儘管存在著哲學差異,佛教和伊斯蘭教的義理教授,都同樣培育關愛、慈悲和寬恕之基本普世價值。但是,跨宗教間的教育仍不足以實現宗教和諧。佛教徒-穆斯林之間的衝突原因是多樣且複雜的,而且在產生摩擦的每個區域間皆不相同。以目前所示,宗教信仰上的差異幾乎從來不是衝突之因。更經常發生的狀況為經濟、政治、語言、種族和歷史議題,才是在引起敵對行動中發揮較大作用。儘管如此,跨宗教間的教育對於雙方彼此互獲尊重是極為重要的。只有通過更加廣泛的教育,才能將重點從僅把衝突歸咎於宗教差異之上,進而轉移到解決潛在的社會、歷史和經濟因素中。然而,若要使任何有關政治或經濟政策的轉變成功,它們都必須奠基於對佛教徒和穆斯林共同的基本普世價值觀予以肯定。教育是關鍵,希望那爛陀傳統能夠再次就定位,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謝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