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为佛教徒-穆斯林和谐的关键

佛教与伊斯兰教都教导着关爱、慈悲、忍耐与宽恕的普世价值。通过教育,当佛教徒与穆斯林认识且欣赏这种共通性时,尽管彼此在哲学上存有差异,但他们仍为宗教和谐奠定基础。
达赖喇嘛尊者时常说到,跨宗教间的和谐之钥乃是教育。这是因为对其他宗教的质疑与敌意,大多是基于对这些宗教义理的无知所致。所有宗教都对关爱、慈悲、宽恕与善良的普世价值抱有同等信念。它们也分享着相同目标:为个人和社会创造更幸福的生活。它们具有的哲学差异,绝对不会否定实现这些目标价值观的重要性。它们仅是表明出框架与缘由的广泛多样,其对信众而言,皆具平等有效,得以发展相同的美德。因此,为了促进宗教和谐,不同宗教的追随者需要学习彼此的宗教,肯定这些相同的道德价值观。只有在正确的知识依据之上,它们分享此一共同基础,然后信任、尊重与和谐才能发展。
请点击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图样以开启字幕。要更改字幕语言,请点击「设定」图样,然后点击「字幕」选择想要的语言。

在佛教徒-穆斯林的关系方面,跨宗教间的教育需求尤其重要,特别在缅甸、泰国与斯里兰卡等曾经发生过社群冲突的地方。在世俗社区内发生的社群暴力足以使人憎恶,但当其是由寺院团体滋养时,则更加令人无法容忍。就让我们探讨可以采取哪些步骤来缓解这种情况。

700多年来,那烂陀学院一直是佛教世界中的主要学习场所之一。在那里,伟大的佛教大师撰写与教授他们的论述,介绍四种印度佛教义理体系;在那里,他们与当时各种其他思想体系的大师们会晤与辩论。无论哪一方输掉辩论,都必须接受胜利者的主张而作为终极真理。这类活动筹码甚高:只有辩论获胜者才能得到皇家赞助。

另一方面,在那烂陀中,僧侣学子则接受辩论训练,并且学习非佛教印度义理系统的主张。他们研究的目的是要反驳这些论点。西藏寺院延续着那烂陀传统,即以通过辩论为学习方式,并把佛教主张与古代印度非佛教义理体系等进行比对。

现在正是时候,可以在寺院和世俗教育中,扩大对于非佛教思想的佛教研究之那烂陀传统。课程需要包括伊斯兰研究,但要进行些许重要变更。研究目的需要探索两种宗教同享的普世价值观之共通基础。学习哲学上的分歧差异,不应该是为了在辩论中反驳对手立场的缘故。反之,辩论应该集中探索如何通过全然不同的思想体系,平等地支持关爱与慈悲等普世价值。

作为学习的成果之一,佛教徒将会了解、欣赏并尊重伊斯兰教义,并意识到伊斯兰教不会对其信仰构成威胁。另一方面,此举也将有助于更加和谐的社群关系,特别是在先前曾经爆发冲突的南亚与东南亚地区。如此一来,寺院即可树立榜样并带头促进和平。

让我们简要地看些例子,说明伊斯兰教和佛教的教义如何秉承这些普世价值。

根据伊斯兰教,真主创造所有男人与女人,赋予其纯粹素质与倾向,得以相信与顺服真主,且跟从真主旨意行事。真主旨意是让人们遵守祂创造出来的伦理法则,并通过保持品行优良与服侍举止来崇拜供奉祂。服务真主的优良举止意味着对真主创造出来的一切万物充满关爱。这种做法即是一种崇拜形式,使得膜拜信徒更加接近真主,按照真主旨意行事。

但是真主也创造出人类,使其具有智力与自由意志。行使自由意志并运用个人智力,人们可以决定是否遵守真主旨意。如果他们选择不服从,他们就会受到破坏性情绪的影响,而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这将导致真主禁止的负面行为。

用爱善待他人也是一种自由意志的行动,人们可以利用他们的智力作出抉择。如果他们以关爱与良善对待他人的话,他们便是跟随他们的内在倾向得以接近真主。在伊斯兰教中,当人们以最纯洁方式发展对于宇宙和人类的关爱时,他们的爱不再只是针对自身之宇宙或人类,而是对真主的大爱,祂创造出其卓越特性。

以佛教而言,众生具有无始之纯净佛性:它能够使他们自身成佛。在伊斯兰教中,他们的纯净天赋特性能使人们接近真主,在某些苏菲派系里,甚至能与真主合而为一,但绝不会把自己变成真主本身。而在佛教内,没有人在众生中创造出佛性,其只是作为一种现况事实而存在。

佛教也像伊斯兰教一样,主张人们具有良善特质,例如天生慈悲,并且拥有智力能够区分出何为有益与何为有害。但在佛教中,伦理纪律是奠基于理解哪些行为会带来痛苦,而哪些行为会带来快乐。运用自身智力,人们能够为自己分析与区分出何为助益与何为伤害。在伊斯兰教中,智力是用来决定是否遵从真主意志。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皆具有选择的自由能以有益或有害的方式行事,并利用个人智力的区分能力来决定要做什么。尽管真主与佛陀都是无所不知的,但他们无法预先决定人们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

以伊斯兰教而言,真主创造伦理行为法则,并且真主以奖赏与处罚方式施行审判。但真主是慈悲的又富同情心,能够宽恕那些悔改劣行并顺从真主旨意之人。根据佛教表示,没有人创造出报应法则与行为因果论。它们就只是现实本质而已。痛苦自然跟随于由无知造成的破坏性行为;而幸福则源出于由智慧和慈悲从事的建设性行为。与伊斯兰教一样,如果人们公开承认自己的过失并真诚地进行忏悔,佛教指引他们能够避免遭受到其负面行为的痛苦影响。然而,净忏之举并不意味着要求和接受佛陀的宽恕。

佛教中的关爱,是希望他人幸福并拥有幸福之因。这是基于众生平等的认知:每个人都想快乐,没有人希望受苦。在伊斯兰教中,以某种意义而言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因为众生皆为真主之创造。由此可见,在这两种情况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佛教教导众生都有幸福的能力与权利,因为众人皆具佛性。所以,对他人的关爱发展,是出于对他们幸福的考量所致。关爱与服务他人不是一种对佛陀的崇拜之举。在关爱他人当中,人们建立积极力量以便使自身成佛。就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更加接近佛果位,但是如同伊斯兰教,其不是接近成为佛陀本身。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明显看出,尽管存在着哲学差异,佛教和伊斯兰教的义理教授,都同样培育关爱、慈悲和宽恕之基本普世价值。但是,跨宗教间的教育仍不足以实现宗教和谐。佛教徒-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原因是多样且复杂的,而且在产生摩擦的每个区域间皆不相同。以目前所示,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几乎从来不是冲突之因。更经常发生的状况为经济、政治、语言、种族和历史议题,才是在引起敌对行动中发挥较大作用。尽管如此,跨宗教间的教育对于双方彼此互获尊重是极为重要的。只有通过更加广泛的教育,才能将重点从仅把冲突归咎于宗教差异之上,进而转移到解决潜在的社会、历史和经济因素中。然而,若要使任何有关政治或经济政策的转变成功,它们都必须奠基于对佛教徒和穆斯林共同的基本普世价值观予以肯定。教育是关键,希望那烂陀传统能够再次就定位,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谢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