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歷史

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瑯(藏文:dGe-ldan bshad-grub dar-rgyas bkra-shis kun-nas 'khyil-ba'i gling),也稱拉卜楞扎西奇寺(藏文: Bla-brang bKra-shis 'khyil ),或簡稱拉卜楞,地處西藏東北的安多地區 , 由第一世嘉木樣協巴·阿旺宗哲(藏文:Kun-mkhyen 'Jam-dbyangs bzhad-pa Ngag-dbang brtson-'grus)( 1648-1722 年)於 1710 年所建。 。 它位於蘭州西南 250 公里處,現屬於中國甘肅省,緊鄰青海省界。 拉卜楞被視為格魯派的六大宗主寺院之一。

第一世嘉木樣協巴,也稱袞欽·嘉木樣協巴多傑(藏文:Kun-mkhyen 'Jam-dbyangs bzhad-pa'i rdo-rje),是第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藏文:rGyal-dbang lnga-pa chen-po Ngag-dbang blo-bzang rgya-mtsho)(161 7-1682 年)的弟子,來自安多地區,在哲蚌寺( 藏文:'Bras- spungs dGon-pa )的郭芒 札倉 (藏文:sGo-mang Grva-tshang)學習了顯宗,在下密院舉麥札倉(藏文:rGyud-smad Grva-tshang)學習了密宗。 他編寫了袞欽教材(藏文:Kun-mkhyen yig-cha),後來在哲蚌寺德漾札倉(藏文:'Bras-spungs bDe-dbyangs Grva-tshang)和拉卜楞使用。

嘉木樣協巴擔任郭芒札倉的堪佈時受到科克諾爾(藏文:mTsho-sngon,青海湖)蒙古王甘丹額爾德尼吉囊邀請,返回到蒙藏雜居的安多地區。 嘉木樣協巴接受邀請動身前夕,噶東法王(藏文:dGa'-gdong)預言,他會在安多建立一座稱作扎西奇的寺院。 在建立寺院的過程中,嘉木樣協巴為主寺採用了哲蚌寺的戒規和誦經風格,以及郭芒札倉的辯經風格。

嘉木樣協巴親自為他新建的寺院命名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瑯。 第五世班禪喇嘛羅桑意希(藏文:Pan-chen Blo-bzang ye-shes)( 1663-1737 年)賜予第二個名字“噶丹夏珠達如達爾杰林” (藏文:dGa '-ldan dam-chos bshad-grub dar-rgyas gling)。 “拉卜楞”的意思是大喇嘛的住處。 嘉木樣協巴的住處建成之後,寺 院通常被稱為拉卜楞,或者拉卜楞扎西奇。 他的轉世系統,嘉木樣協巴仁波切成為傳統的拉卜楞寺領袖。

拉卜楞扎西奇和蒙古人之間一直保持很強的聯繫。 拉卜楞的很多傳承,例如時輪金剛(藏文:Dus-'khor,丁科爾)傳承,流傳到蒙古寺院。 俄羅斯布里亞特、卡爾梅克、以及圖瓦地區只使用嘉木樣協巴的袞欽教材。 內外蒙 古的很多寺院也使用這些教材。 在拉薩,蒙 古人絕大多數在郭芒札倉和舉麥札倉學習,就像嘉木樣協巴那樣。

拉卜楞有六大學院。 最大的是瑪雄鐵桑木瑯(藏文:sMad-byung Thos-bsam-gling,聞思學院),用來學習顯宗和辯論,是第一世嘉木樣協巴於 1710 年創建整個寺院時建立的。 它授朵然巴格西學位(藏文:dGe-bshes rDo-ram-pa)。 在賽舉密宗札倉(藏文:Sras-rgyud grva-tshang),第一世嘉木樣協巴在那裡從賽舉·袞喬雅培(1602-1682 年)接受了賽舉(藏文:Srad- brgyud)傳承。 這位大師要求嘉木樣協巴建立一座密宗學院作為將來在安多建立的寺院之一部分。 第一世嘉木樣協巴將此銘記在心,在 1719 年建立了下續部麥舉札倉(藏文:sMad-rgyud Grva-tshang)。

丁科爾札倉(藏文:Dus-'khor Grva-tshang)或者說時輪學院,艾萬卻科林(藏文:E-wam chos-'khor gling)是 1763 年第二世嘉木樣協巴貢卻晉美旺波(藏文:dKon-mchog 'jigs-med dbang-po)(1728-1798年)根據第六世班禪喇嘛貝丹意希(藏文:Pan-chen dPal-ldan ye- shes)( 1738-1780 年)的建議設立的。 班禪喇嘛的母寺扎什倫布(藏文:bKra-shis lhun-po)兩年後建立了佛殿(藏文:Dus-'khor lha-khang,丁科爾拉康),用於日常的時輪金剛儀式修行。 自十八世紀前半期,內蒙古已經存在時輪學院。 第一座在阿利因寺院,是 第一世甘珠巴格根甘珠巴·羅桑卻丹(藏文:bKa'-'gyur-ba Blo-bzang chos-ldan)建立的,第二座在白蓮寺(藏文:Pad-dkar dGon-pa)是他的弟子丁科爾班智達(藏文:Dus-'khor Pandi-ta)建立的。 拉卜楞寺的丁科爾札倉是安多此類札倉中的第一個。

曼巴札倉(藏文:sMan-pa Grva-tshang)或者醫學院,掃柔先潘林(藏文:gSo-rig gzhan-phen gling)建於 1784 年,也是由第二世嘉木樣協巴建立的。 吉道爾札倉(藏文:Kyai-rdor Grva-tshang)或者喜金剛學院,桑俄達結林(藏文:gSang-sngags dar-rgyas gling)是由第四世嘉木樣協巴噶藏圖丹旺秀(藏文:sKal-bzang thub-bstan dbang-phyug)於 1879 年始建的。 居朵巴札倉(藏文:rGyud-bstod Grva-tshang)或者下續部密宗院,桑陳多結林(藏文:gSang-chen rdo-rje gling)建於 1943 年,是第五世嘉木樣協巴洛藏嘉央·益西丹貝堅贊(藏文:Blo-bzang 'jam-dbyangs ye-shes bstan-pa'i rgyal-mtshan)建立的。

像拉薩的原型一樣,拉卜楞的兩座密宗學院主要研究密集金剛(藏文:gSang-'dus)、勝樂金剛(藏文:bDe-mchog)和大威德金剛(藏文:rDo-rje 'Jigs-byed)密宗體系。 和拉薩的兩座密宗學院一樣,它們授予噶然巴格西(藏文:dGe-bshes bKa'-ram-pa)和阿然巴格西(藏文:dGe-bshes sNgags-ram-pa)學位。 時輪學院不僅負責時輪金剛儀式,也負責貢日(藏文:Kun-rig 遍明)和大毘盧遮那神變(藏文:rNam-snang mngon-byang)的儀式。 時輪學院的僧人還研究天文學、占星學、以及數學。 醫學院的僧人除了研究醫學,還負責藥師佛(藏文: sMan-lha,門拉)、阿閦佛(藏文:Mi-'khrugs-pa,不動佛),以及馬頭明王(藏文:rTa -mgrin)的密相(藏文:gSang-sgrub)。 喜金剛學院護持喜金剛和大輪金剛手(藏文:Phyag-rdor 'Khor-can)的儀式,並根據漢式的黑算體系(藏文:nag-rtsis,那孜)準備每年的曆法。

和拉薩的大昭寺(藏文:Jo-khang ,覺康)一樣,拉卜楞從藏歷一月的第三日到第十七日舉行傳召大法會(藏文:sMon-lam chen-mo,默朗欽莫),期間舉行最高學位格西的考試。 和拉薩一樣,節日期間有面具舞和其它儀式。

在鼎盛時期,拉卜楞寺有近四千名僧人。 大約三千名僧人在瑪雄鐵桑木瑯,其餘分散在其它五大學院。 其中大約四分之三的僧人是藏族。 其餘的絕大多數人來自外蒙古(藏文:phyi-sog,其索)、內蒙古(藏文:smad-sog , nang-sog,邁得索、囊索)、青海蒙古(藏文:stod-sog,堆得索)、北部安多的蒙古(藏文:hor-pa,霍巴)、甘肅的黃頭回鶻(藏文: yu-gur,回紇)、新疆的卡爾梅克蒙古人和漢人。 拉卜楞有 138 座子寺院。

自 1958 年以來,寺院關閉了 12 年。 1970 年代,它又向遊客開放。 1980 年,十世班禪羅桑赤列倫珠確吉堅贊(藏文:Pan-chen Chos-kyi rgyal-mtshan 'phrin-las lhun-grub)作為恢復功能的寺院重新開放。 當前,拉卜楞寺有 1500 多名僧人,分 散在六大學院,人員比例和此前一樣。

Top